需要提醒各位準媽媽的是,上述療法如果能夠幫您將異常胎位轉正固然很好,如果轉不了也不必緊張,因為現代醫學已經有較為先進的方法保障胎兒及孕婦的安全。不過,需要在預產期前1~2周住院待產,由醫生根據孕婦的具體情況決定分娩方式。 目前我們仍不了解發動分娩的真正機轉。正常狀態下,妊娠四十周左右可能是子宮伸張到某一程度、子宮頸周圍的神經叢受刺激、胎盤產生特殊激素、血中動情素、機黃體素下降、生理或心理等因素影響分娩的發動。 判斷生產難易度.非肉眼可見 臨床上,有些孕婦較易發生早產的現象,但卻找不出子宮、胎盤羊水或胎兒的異常因素,只能歸究于孕婦體質的關系,顯然是她的子宮太容易敏感收縮。 另外一類的孕婦則相反,超過預產期兩周,胎盤已至鈣化,羊水相對量少,但仍無任何子宮收縮的反應,必須藉助催生藥物的刺激,才能達到自然生產的目的者也不在少數。所以,生產應該是一個高度精密的過程,豈能用肉眼窺得全貌,真是天機無可測。 三位媽媽的生產過程 我的小太陽 2002年5月26日0點左右,我忽然從夢中醒過來,覺得下身濕乎乎的,跑去廁所一看是破水了。我趕緊推醒老公,因為有過來人一再告誡,一旦破水需平躺并馬上送醫院,否則孩子大人有危險,況且這也是臨產的征兆。 4點多時,又明顯感覺到有一股熱流,跑去廁所一看,這次不僅破水,還見紅了,真的是要生了。 老公一下也沒了睡意。兩個人一商量,趕緊收拾東西去醫院,等東西收拾好了,我覺得好像又不流了,又決定吃了早飯再去。老公去買早點,我給媽打了電話。媽急得不行,催我們趕快去醫院,并說馬上就過來。吃過早飯后,我的感覺和平時沒什么兩樣,就讓老公給照了幾張照片(也許以后再沒這個形象了)才去醫院,真不知道哪來的這份從容。別人都說越到臨產越害怕,我卻沒這個感覺,反而覺得內心的期待更多一些,可能平時積累的知識幫上了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