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科學地補充DHA

          2007-11-20 18:28| 發布者: babylead| 評論: 0|原作者: MAMACN |來自: 網絡整理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早產兒出生體重2.5公斤,那么每天應補充DHA為100毫克。以后隨時間進展體重增加,再按當時實際體重,以每公斤體重補充40毫克DHA計算,就不再是出生時的每天補100毫克,而是要高于100毫克了。這樣至少要補40周,才能使早產兒的視力達到足孕嬰兒的正常視力水平。

            既然胎兒在母親妊娠最后3個月內,可以用母血中的a一亞麻酸含成自己的DHA,所以,母親在孕期特別是最后的3個月孕期中,應多吃一些核桃等含a一亞麻酸多的硬果。有條件者當然直接從魚油類DHA營養品中補充DHA會更可靠。

            不過,因為DHA是以脂肪的形式存在于"腦黃金"營養品中,吃后在十二指腸內要靠膽汁的幫助和水結合乳化成乳液,才能被十二指腸與空腸吸收。但膽汁不是每天24小時持續向十二指腸排放,而是間斷排入11次,每次3~5分鐘。

            一般在吃了含蛋白質多的食物,在胃內刺激了胃粘膜上的感覺神經,通過神經反射弧的聯系,引起膽囊收縮排放膽汗到十二指腸。所以,孕婦在吃含DHA的“腦黃金”類營養品時,應在吃牛奶、豆漿、雞蛋、魚、豆腐等食品時服用,或干脆同牛奶或豆漿同服之.這樣吸收才充分,才不會浪費DHA。

            補育DHA,不偏廢其他營養素的攝入

            胎兒大腦的發育依靠各種營養素,除 DHA 外,蛋白質和維生素的供應也非常重要,如牛磺酸、葉酸也是胎兒大腦發育必不可缺的營養素。只有在這些營養素的協同作用下,胎兒大腦才能得到充分的發育。有些孕婦平時挑食嚴重,希望只靠營養品來“補胎腦”,這是極不科學的。

            科學的補充蛋白質

            蛋白的補給要在碳水化合物供給充分的條件下進行。不然,孕婦不吃飯僅吃蛋白,則大部分蛋白質被用做供給母親工作和生活所需的熱量,而且在蛋白質分解代謝中產生過多的尿酸尿素,增加孕婦的腎臟工作負擔。在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中,要首推牛奶與雞蛋。蛋白質的日需量,以體重為55公斤的孕婦為例,如為極輕體力勞動,在孕期每天足以保證一天的總熱量為 2 200千卡的情況下,可以吃80克的蛋白質,即相當于一斤牛奶(含蛋白質16克)。

            半斤雞蛋(含蛋白質31克)、半斤糧的米飯(含蛋白質為18.5克)、一兩糧的饅頭或烙餅(含蛋白質4克)、一兩豆腐含蛋白質37克)和一兩瘦豬肉(含蛋白質6克)的總和。如果是從事輕體力勞動或中度體力勞動的孕婦,則每天攝入飲食要保證供給的總熱量分別為2700千卡和3100千卡。每天膳食中供給的蛋白質應分別為85克和90克。也就是說,在主食如米飯、饅頭或烙餅、面條的日餐總量為6-7兩之外,所吃的牛奶、雞蛋、豆制品、瘦肉等副食品,比上述的極輕度體力勞動孕婦所吃的量還要多一些。即使是按極輕度的體力勞動的孕婦的標準做要求,每日所

            應吃人的上述主副食品的量,一般孕婦恐怕也還是難以保證吃得下去。所以,孕期婦女應當盡量吃飽和吃好,注意飲食的總熱量和蛋白質的攝入量。有條件的地區,孕婦應定期檢查血漿蛋白的情況,以定期做蛋白營養上的監督。

            為了保證胎兒發育中對蛋白質的需要,不僅要注意量的問題,而且應注意質方面的問題。尤其是孩子出生后的頭6個月內,不僅按每公斤體重所要求的8種必需氨基酸要明顯高于成人的需要量,而且還特別需要組氨酸,如給嬰兒吃少量牛肉汁或妊娠末期及產后母親多吃一些富含組氨酸的瘦牛肉、瘦羊肉、瘦豬肉和帶皮的雞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