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616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國際母乳會的小冊子

          [復制鏈接]

          2

          主題

          673

          帖子

          15

          積分

          幼兒園小班

          Rank: 2Rank: 2

          積分
          15
          19#
           樓主| 發表于 2008-9-21 10:26:57 | 只看該作者
          夜間哺乳

          經常聽到一些媽媽抱怨,孩子夜里總要醒來幾次吃奶,弄得自己疲憊不堪。有些媽媽擔心這樣下去,會影響寶寶的睡眠。也有些媽媽十分厭煩夜間被寶寶吵醒,干脆地問“怎樣才能改掉這個壞毛病?”在這些媽媽心目中,讓孩子睡一整夜覺不醒來,是最理想的狀態。

          這種情況之所以成為問題,源頭恐怕在人工喂養那里。是啊,吃奶粉的孩子一旦夜里醒來,做父母的就要睡眼惺忪地去沏奶粉、熱奶瓶,一邊等著奶粉升溫(或降溫),一邊要哄住因不耐煩而哇哇大哭的小人兒,一邊還要注意自己別困得扶不住奶瓶或者把孩子摔了。因此,喂奶粉的父母都巴不得孩子一覺睡到大天亮。

          幸運的是,喂母乳的媽媽就不必有這樣的麻煩和負擔。嬰兒的睡眠迥異于成年人,沒有一個孩子能夠睡一整夜不醒。越小的孩子就越需要成年人的輔助入睡,而這種輔助最簡便的方法就是喂母乳。

          有關夜間哺乳,可以分幾個階段來看:

          一、嬰兒出生后頭幾個月里,由于生長迅猛,夜里起碼要起來一次吃奶。很早的一項研究表明,即使10個月大的嬰兒,對于母乳的汲取也有25%是在夜間。另外,如果夜里間隔5、6個小時不喂奶,母親的乳房會因漲奶而腫脹,到了早晨再喂時,寶寶會叼不住奶頭。而且這樣也會引起乳汁分泌量的下降。

          對付嬰兒夜間哺乳需求的一個妙方就是學會躺著喂奶。有些媽媽在一開始可能不大習慣,需要嘗試各種不同的臥姿,背后多墊幾個枕頭。一旦找到適合自己的姿勢,一天中起碼有8個小時做母親的辛勞就被大大緩解了。寶寶夜里醒來時,把他抱到媽媽的床上來,一邊喂他,一邊母子一同重入夢鄉。

          國際母乳會以及以西爾斯醫生為代表的諸多育兒專家,都鼓勵母嬰同床而眠這樣一個流傳于世界各地文化的古老習俗。不僅有利于哺乳的方便、有利于母嬰雙方的睡眠,更會增進母子感情聯絡與交流,增進母親對孩子的了解以及孩子對母親的信任感。夜間同床哺乳使得嬰兒得到與母親更多的肌膚接觸,對于寶寶大腦的發育有著得天獨厚的促進。人類學家蒙太古就此題目曾有專著,他指出,“嬰兒有著無比強烈的對于身體接觸的需求。”

          有些媽媽可能擔心自己會壓著孩子,其實這種擔心是多余的。諸多母親的經驗以及調查研究表明,健康正常的嬰兒會在不適時向母親發出信號,母親也會開發自身的第六感,在睡眠中保證寶寶的安全不受侵害。

          二、一般在寶寶六到十個月之間,媽媽的產假就會結束,需要重返職場。這個時期的嬰兒,已經結束純母乳喂養階段,在六個月左右開始添加輔食。但是母乳仍然是寶寶最主要的營養來源,有能力和條件的母親,應該將母乳擠出來,交給白天的看護人喂給孩子。這個時期,也最容易出現寶寶在夜間頻繁醒來吃奶。

          可能不少媽媽都遇見過這樣的情況:下班回家后,看護人很得意地向你匯報,“這孩子可乖啦,上午一覺睡三個小時,下午一覺睡四個小時,一點兒麻煩也沒有。”但是入夜之后,麻煩來了,寶寶一夜醒七、八回,要吃你的奶。本來上班就很辛苦,夜里也不得安寧。這是為什么呢?

          原來,寶寶是在故意將白天黑夜睡顛倒了,把他珍貴的清醒時間留到夜里,跟媽媽親熱的時候。你可能覺得這很煩,但是要記住,嬰兒所做的一切都有原因,你的寶寶不是成心跟你過不去,而是在告訴你:“媽媽,我要更多跟你在一起的時間!”

          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方法就是,和寶寶同床而眠,享受和寶寶親密無間的夜晚。你會發現,寶寶醒來的次數很快就減少了,而且即使醒來,你也不用費什么勁就能滿足他的需求。夜間的哺乳對于保持乳汁分泌量來說十分重要,因為你白天一整天都不在家,喂不著孩子,乳汁產量會因此下降。

          千萬不要因為怕夜里喂奶而采取斷奶這個辦法,因為你白天已經沒有和寶寶親密接觸的時間了,再不喂奶,就更失去建立牢固親情關系的大好機會。不用擔心夜間哺乳會影響你的睡眠,其實恰恰相反,你奶中含有天然的催眠成分,有利于寶寶的睡眠,同時,夜間哺乳提高你體內有鎮靜作用的荷爾蒙水平,你也會更加放松。真可謂一箭雙雕。

          三、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國際母乳會、以及美國衛生部,都提倡母乳喂養到兩歲。在一歲多到兩歲之間,母乳喂養對于孩子來說,情感和心理的功用要大于以前。有些孩子喜歡夜里長時間“賴”在媽媽奶頭上,有些孩子不是因為饑餓,也一夜要起來多次吃奶。

          我們先要理解孩子這樣做的原因:從他生命起始到現在,你的寶寶已經習慣了這樣一個規律—在他無論因為什么(饑餓、干渴、孤獨、焦慮、長牙等等)而煩躁時,得到安撫的形式是媽媽的奶頭。其實你也習慣了,只要寶寶一醒,你就會把奶頭送到他嘴里。也許他只是需要幾分鐘來安定下來,重新入睡。

          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首先是要適當增加寶寶白天的進食量。大一些的寶寶,有時白天忙于玩耍,忘記吃奶吃飯。到了夜里才感到肚子餓,媽媽的乳房又是24小時都開張的小吃店,隨時都可以補夜宵。寶寶需要知道:白天是吃飯玩耍的時間,夜里是休息睡覺的時間。

          其次是要寶寶學會,夜間生活除了吃奶之外還有別的花樣。不要寶寶一醒就給他奶頭,而是采用一些其他安撫方法,比如抱著他、拍他、唱催眠曲等等,同時也可以讓他觸摸到媽媽的乳房,獲取一些安全感。也可以試著讓爸爸來安撫寶寶,要讓寶寶明白,“奶奶”(或者其他寶寶對乳房的昵稱)在夜里也要睡覺的。一般孩子到了一歲半左右,都會明白這個道理。

          總之—

          如果你聽說別人家的孩子已經開始睡整夜覺,而你自己的孩子還要夜里起來吃奶時,不要馬上覺得自己的情況不如別人,而是先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孩子睡整夜覺對我來說很重要嗎?”最重要的,其實是寶寶的滿足和快樂,是你能夠滿足他白天以及夜晚的需求。對于一個嬰兒來說,太陽升起和落下沒有什么區別,他對于母親的需要在白天和夜晚都是一樣的。做母親是一件24小時的工作,沒有上下班之分。

          附:寶寶夜間頻繁醒來的各種原因

          有些寶寶是因為饑餓,有些因為個性使然,也有些是因為正在經歷某個成長階段的關鍵時刻。但是令寶寶夜間醒來,還有很多其他原因:

          1、 身體方面的不適:

          *出牙的痛苦在夜間尤為明顯;

          *過濕或糞便污染的尿片—大多數孩子在撒尿時會醒來;

          *穿的睡衣不舒服,皮膚對某種纖維過敏;

          *鼻子堵了—尤其小嬰兒,尚不會用嘴呼吸;

          *感覺太熱或者太冷。

          2、 環境方面的原因:

          *溫度和濕度忽高忽低;

          *空氣中含有令寶寶煩躁或過敏的成分,比如煙味、爽身粉、油漆味、香水味、植物、粉塵,等等;

          *床單太涼;

          *不熟悉的聲音。

          3、 隱藏的病理原因:

          *感冒;

          *耳朵發炎;

          *胃食管回流;

          *發燒;

          *過敏以及由其引起的腸胃不適;

          *尿路感染;

          *蟯蟲。
          氣質+美麗+聰明=完美幸福女人!

          2

          主題

          673

          帖子

          15

          積分

          幼兒園小班

          Rank: 2Rank: 2

          積分
          15
          20#
           樓主| 發表于 2008-9-21 10:30:17 | 只看該作者
          看孩子,別看鐘

          某天在朋友家書架子上發現一本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出版的《赤腳醫生手冊》,頁面已經發黃,這在今天可是希奇物品。翻到生孩子那一章,看到章末有關母乳喂養寫著這樣寥寥幾句話:“新生兒出生24小時后開始喂母乳,每4小時喂一次,兩次喂養中間可以喂糖水。”

          看見這樣的過時信息,不禁啞然失笑。不過,就平時經常聽到的有關母乳喂養的問題而言,其實在21世紀的今天,還是有不少人糊涂地信守著這種陳舊觀念,就是給孩子喂奶要按時按點喂。總有人問我,“我應該多長時間喂一次?每次要喂多久?”

          “看孩子,別看鐘”(watch the baby, not the clock),這是國際母乳會的一句著名格言,就是說,母乳要按需喂養,而不是按時喂養。

          “母乳喂養不是一場數學演算,”西爾斯醫生在《育嬰手冊》里說。“小寶寶們和有哺乳經驗的媽媽們可都沒有寫過任何嚴格的規則。”

          那這樣的傳統觀念是從哪里來的呢?其實是把喂奶粉的經驗套用在母乳上了。但是母乳喂養迥異于奶粉喂養,其中包括以下這幾個原因:

          - 嬰兒出生伊始的頭幾個星期里,母嬰之間要建立起恰如其分的喂養方式,嬰兒要以頻繁的吸吮來刺激母親的乳汁分泌。寶寶吃的越頻繁,乳汁分泌量越旺盛。而且在大約三個星期和六個星期左右,嬰兒會經歷“猛長期”,需要的養料比平常多,也會通過頻繁吸吮來提高母乳的分泌量。這是大自然安排好的供需關系,因此母親要在嬰兒需要時喂奶。

          - 每一個嬰兒都有其天生的獨特性格,首先就表現在吃奶方式上。有的嬰兒吃的又快又猛,吃飽后可以等待兩三個小時再吃下一頓。有的孩子卻吃得溫柔緩慢,一頓奶要吃上半個小時甚至一個小時,有時還會吃著吃著就睡著了,過一會兒醒來又要吃。而且大多數嬰兒在吃飽肚子后還會在奶頭上耽擱一陣,獲得娛樂性吸吮。新生兒的胃口也隨時有所變化,有時吃的多,有時需要的少。每一位媽媽的乳汁都是為自己寶寶的獨特性而設計的,根據寶寶不同的需要情況,每一次喂奶時,乳汁的分泌量、濃度和成分都有所調節。因此哺乳的媽媽要按照自己孩子的需要來喂奶。但是奶粉卻千篇一律,其中含有數倍于母乳的蛋白質、脂肪和礦物質,新生兒不成熟的消化系統無法完全承受。由于無法根據個性安排奶粉量,人工喂養就需要人為地制造一個固定的時間表,以防過飽或消化不良。

          - 母乳較奶粉更容易消化和吸收,母乳喂養的寶寶需要喂食的次數也自然多一些。

          作為新手媽媽,最好做好思想準備,你的寶寶在最初幾個星期里,基本上要平均每兩個小時吃一次奶,或者是在24小時階段內吃10到12次奶。一般三個月之后,乳汁分泌量達到孩子的要求,在按需喂養的基礎上,母嬰之間建立起令雙方滿意的喂養關系,孩子也會接受頻繁吃奶之外的安撫方式。至于多長時間喂一次、每次喂多久這樣的疑問就不會再出現了。

          其實就象一位母親的著名言論所說的那樣,“成功地分泌乳汁是每一位女人女性氣質的自然表現,她不需要計算給孩子喂奶的次數,就象她不需要計算親吻孩子的次數一樣。”
          氣質+美麗+聰明=完美幸福女人!

          2

          主題

          673

          帖子

          15

          積分

          幼兒園小班

          Rank: 2Rank: 2

          積分
          15
          21#
           樓主| 發表于 2008-9-21 10:30:51 | 只看該作者
          相信母乳

          引子:女友海蒂的寶寶剛滿45天,一直純母乳喂養。只是最近一個星期以來,海蒂感覺到他吃奶十分頻繁,基本上每個小時都要吃。睡覺也不安穩,睡一個小時就會醒,但是如果爺爺奶奶抱著睡,就能一口氣睡幾個小時。為此海蒂咨詢了一些育嬰專家,她們說這是因為她的母乳質量不好,不能滿足寶寶的需要,建議她給孩子添加奶粉。

          剛剛舉行的一次國際母乳會活動中,討論的主題是“怎樣克服母乳喂養中的困難”,尤其是當孩子啼哭不已、頻繁吃奶時,媽媽應該怎么辦。主持活動的母乳會北京分會會長Serena在開場白中說,“喂母奶的媽媽好象總是面對著很多的質疑,每當寶寶頻繁啼哭時,總有人立刻說,那是因為你的奶有問題,寶寶不夠吃,應該加奶粉。可是當喂奶粉的孩子出現同樣現象時,卻沒有人去懷疑是不是他的飲食方面有問題。”

          翻開母乳會出版的《母乳喂養的女性藝術》,會看到這樣的信息:你根本不必擔心的一件事,就是你的母乳的質量。你的奶中所含有的營養成分絕對能夠滿足你的寶寶的需要。除非你自己患有極度營養不良,那時你的奶才可能出現“質量”問題。人類幼兒的生存是如此地重要,大自然已經做好特殊安排,確保你的奶的質量。比如,你在孕期所增加的脂肪,就是為了寶寶出生后給你的母乳添燃料。

          另外還有研究發現,為保證嬰兒攝取的營養量,母乳制造過程有時會剝奪母親自身的營養而滿足母乳的養分。因此喂母乳的媽媽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飲食和休息,多吃營養豐富的食品,尤其是鈣的補充。

          至于寶寶突然比以前更加頻繁地哺乳,很多新媽媽都有類似的抱怨:“他怎么除了吃奶就是吃奶!” 在《育嬰手冊》里,作者西爾斯醫生說,新生兒頭幾個月里,總有頻繁哺乳的時候,他將這樣的孩子昵稱為“馬拉松運動員”。這是因為他正在經歷一個“猛長期”。一般來說,“猛長期”出現在三個星期、六個星期、三個月和六個月左右。這時嬰兒所需要的養分比較多,他就通過頻繁吸吮來刺激母親制造更多的乳汁。在這種時候,堅持勤喂幾天,一旦乳汁分泌量達到寶寶的要求,他的吸吮自然會降低頻繁程度。

          “猛長期”這個詞匯,對于中國媽媽來說相對比較陌生,卻是國外育兒領域里耳熟能詳的一個普遍概念。在《第一年都應該期待些什么》一書中,幾位身為兒科專家的作者不無幽默地比方道,“母乳跟水井可不一樣,不會因為過分抽取而干涸。事實上,恰恰相反,你的寶寶吃的越多,你的乳房就會生產越多的奶。”接下來,作者也解釋了嬰兒“猛長期”現象,并總結道,“在這種情況下,寶寶的大飯量不過是大自然保證母親身體增加母乳分泌量以滿足孩子生長需求的手段。”

          那么,新媽媽們該怎么辦呢?“放松一些,把你的乳房放在垂手可及之處,”這本書的語氣總是令人忍俊不禁,“別沉不住氣,慌忙給孩子補奶粉(甚至更糟糕地去添輔食)以滿足他的胃口,因為哺乳頻率的降低,會導致乳汁分泌量的下降,而這和寶寶訂購的恰恰相反。這樣的行為模式—以寶寶需要頻繁哺乳開始,引發母親對于自己乳汁供應量的焦慮并給孩子補充奶粉,跟著就是母乳分泌下降—是提早放棄母乳喂養的一大起因。”

          另外新媽媽們應該牢記的一點就是,寶寶頻繁地尋找奶頭,并不一定意味著他餓了。新生兒除了吃奶之外,還有滿足快樂的吸吮要求,這是他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只要仔細觀察一下,媽媽很快就會分辨出寶寶的吃奶,哪一種是滿足饑餓的迫切吸吮(伴有急促吞咽),哪一種又是為了安慰自己的輕緩吸吮,陶醉其中。很多寶寶頻繁地尋找奶頭,是為了能夠在媽媽懷里舒舒服服地躺一會兒,聽聽媽媽的心跳、感覺媽媽的體溫,在媽媽熟悉的氣味中,感受母愛,獲得安全感。新生兒從溫暖舒適封閉的子宮中,猛然來到一個開放寬敞冷風颼颼的陌生世界,會經歷焦慮、煩躁和恐懼等心理,有時身體也會有一些不適,比如吃奶時吞咽的空氣讓小肚子感到不舒服。不會說話的寶寶,這時對于任何不滿意的表達都是哭泣。這就需要我們做母親的有一顆特別敏感的心,同時也需要耐心,來觀察寶寶,到底是因為什么而覺得委屈。

          而且,有些新生兒,天生就是愛哭,無論大人窮盡任何辦法,都不能有效地止住他的哭鬧。這種現象,英語稱為colic,中國也有個老話,叫做“夜哭郎”,因為這樣的孩子一般從下午開始哭鬧,一直延續到夜里,有時甚至整夜。做父母的無比煩惱,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往往首先懷疑自己做錯了什么,哺乳的母親也會自然而然地想到是不是自己的奶有問題。其實,這種哭鬧現象,醫學上也沒有什么確切的解釋,是一個謎。一般到了四、五個月時,哭鬧就會自行消失。

          海蒂的孩子的表現,就比較典型。首先他45天,也就是說正好6個多星期,正處于“猛長期”,吃奶頻繁是正常現象。其次,從他睡眠的情況來看,孩子確實是需要更多地跟養育者有身體的接觸,以感覺安全。因此有人抱著,他就能睡得安穩。我建議海蒂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試著跟孩子一起睡覺,看看寶寶是否在母親身邊會睡得好一些。

          海蒂接受了我的建議,沒有倉促地給孩子添加奶粉,而是堅持勤喂了幾天,乳汁分泌量提高了,寶寶吃奶的頻率也很快下降。并且她讓寶寶睡在自己和丈夫的大床上,果然小家伙不再頻繁醒來,而是能夠一次安睡幾個小時了。

          其實與很多新生兒相比較,海蒂的寶寶在“猛長期”的哺乳頻繁度算是適中,而不是過度頻繁。我的兒子Sam在“猛長期”內,簡直是長在我的身上了,幾乎沒有撒口的時候。我那時因為溢奶過多,基本上是躺著喂他。往往是,喂著喂著我就睡著了,醒來后發現小人兒還在咕嘰咕嘰地吃。即便是這樣,我也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的奶有什么質量問題,我從來都堅信自己有足夠的乳汁來喂孩子。

          事實是,幾乎所有的母親都有足夠的乳汁來喂自己的寶寶。
          氣質+美麗+聰明=完美幸福女人!

          2

          主題

          673

          帖子

          15

          積分

          幼兒園小班

          Rank: 2Rank: 2

          積分
          15
          22#
           樓主| 發表于 2008-9-21 10:31:22 | 只看該作者
          母乳喂養常見問題解答匯編;有關母乳喂養的各種問題答疑

          問:孩子出生后頭兩天,我的奶沒有完全下來,只有很少的一點點,應該給孩子吃嗎?

          答:這極少的一點點,恰是比金子還珍貴的“初乳”(colostrum),它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極低,卻含有大量活性蛋白質、免疫球蛋白和其他對你的寶寶有益的成分,最最應該給孩子吃。

          新生兒出生伊始,體內帶有從母親胎盤中得到的免疫球蛋白,但是這些免疫球蛋白只是短暫地起到保護作用,九個月左右就消耗殆盡。新生兒自己的免疫系統在六個月之前處于不成熟狀態,缺乏足夠的保護性抗體。寶寶出生后自身也會制造一些抗體,但要到九個月甚至一歲左右才達到保護性標準。這個時候,母親的乳汁是保護寶寶不受病菌病毒侵襲的天然屏障,尤其是初乳,好比給新生的寶寶打了第一道預防針。

          乳汁分泌起始,要經歷一個變化的過程。有些媽媽在孕后期或者臨產前就開始分泌初乳,更多的媽媽是在生產后開始分泌,新生兒越早吸吮母親的乳頭,越有益于乳汁的盡早分泌。國際母乳會推薦,在沒有生理和病理障礙的前提下,孩子出生后幾分鐘之內就應該送到母親乳頭上開始吸吮。即便你看不到或感覺不到有乳汁分泌,還是有涓涓滴滴的初乳進入寶寶的身體。

          你真正的乳汁在產后二到五天之內出現,這之前,寶寶得到的,是初乳。在一個星期內,你的乳汁處于轉型階段,從基本上是初乳轉變為基本上是奶汁。到了十天至十四天左右,你的乳汁穩定下來,成為成熟的奶。



          問:每次喂奶,看到我的乳汁都是灰顏色,很清淡,老人說我的奶“太稀、不好,喂不飽寶寶”,讓我斷奶,改喂奶粉。請問為什么母乳不象奶粉那么白、那么濃稠?

          答:你看到的,是“前奶”,成分大部分是水分,是給寶寶解渴的(這也是為什么母乳喂養的孩子不需要額外喝水)。寶寶越吃,母乳越濃,到最后,會分泌象奶油一樣的“后奶”,是給寶寶解餓的。母乳會根據寶寶的成長情況,自動調節每一次的分泌,滿足寶寶的需求。奶粉則是千篇一律的,沒有變化,而且含有過多的脂肪和蛋白質,會給寶寶今后的健康留下隱患。不要把母乳和奶粉做比較——母乳是給小寶寶吃的,牛奶是喂小牛犢子的,你的寶寶不是牛犢子,牛犢子生下來就會走,所以需要更多的脂肪和蛋白質。



          問:寶寶剛出生時,我沒有奶,家里人怕他餓,就給他吃了奶粉。后來我的奶下來了,但是寶寶卻不吃我的乳頭。他餓的時候給他乳頭,他吸兩口吃不到奶,就吐出來大哭。再給他,他就堅決拒絕。我特別著急,因為我太想用我的乳汁喂寶寶了。我可怎么辦?

          答:你遇到的是母乳喂養媽媽最最忌諱的現象:乳頭錯覺。吸吮乳頭和吸吮奶嘴需要兩種截然不同的技巧,而且吸吮奶嘴會比吸吮乳頭更快地得到乳汁。新生兒6個星期之前混合喂養,最容易引起乳頭錯覺,要么孩子拒絕乳頭,要么因為銜乳姿勢不正確,導致乳頭皸裂,給媽媽帶來痛苦。你的家人當初不應該急著給孩子喂奶瓶,即使需要也應該讓孩子先吸吮你的乳頭,再吃奶瓶,讓他知道,必須通過努力吸吮才能吃到奶。

          現在你需要一些耐心來更正寶寶,由于他還小,一切都來得及。要孩子接受你的乳頭,不要在他饑餓的時候讓他吃母乳,那樣他只會因為憤怒而更加拒絕乳頭。最好在他還沒餓的時候,試著給他乳頭。新生兒吸吮要求很高,單純奶瓶喂養無法滿足所有的吸吮要求,所以孩子都很喜歡額外的乳頭吸吮。在他接受乳頭之前,你需要把奶擠出來給他吃,每次喂奶你自己來,不要別人幫助,讓孩子盡快熟悉接受躺在你懷里靠近你乳房的姿勢和感覺。你還可以試一試把奶嘴用消毒棉球堵上,讓孩子感到吸吮奶嘴也無法吃到奶,不如吸吮乳頭。祝你好運!

          有一些實際的操作手法,在國際母乳會的小冊子“給職業婦女喂母乳的實際建議”里,你可以參考一下。

          [同類問題的另外一次回答] 你的孩子是典型的乳頭錯覺,并且由于奶嘴添的早,導致不愿意吸乳頭。因為吸吮奶嘴比吸吮乳頭省力,一旦習慣奶嘴,就不太愿意費力吸乳頭。更因為吸吮奶嘴和吸吮乳頭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技巧,你的孩子可能不太會吸吮乳頭,吃不到母乳。你可以試著在他不很餓的時候訓練他吸乳頭,會比較困難,就看你能不能堅持下來。

          讓孩子有正確的銜乳姿勢:做到她的臉完全對準乳頭、身體完全側過來,做到她的嘴含住大部分的乳暈、下頦緊貼著乳房、下方的乳暈含的比上方多(因為乳汁是依靠嬰兒下頜擠壓乳暈而泌出的)下嘴唇完全翻過來貼在下頦。其他技巧請參閱成長檔案里的文章“哺乳之初”。



          問:我的寶寶5個星期了,開始是純母乳喂養,但是第5個星期他的體重沒有增長,我很著急。我妹妹的孩子從出生就吃奶粉,長的又大又胖。我擔心自己的孩子吃的不夠,因為我的乳房從來沒有漲過,就在每次喂完母乳后給孩子加了奶粉,他每次都能吃下80毫升的奶粉,是不是真的我的奶水不夠?我很想做到純母乳喂養,還有可能嗎?

          答:我認為你的奶粉添加得太匆忙,沒有給母乳足夠的機會來表現自己。一個星期沒有長體重就嚇壞了,這也未免太沉不住氣了。吃奶粉的孩子的確更容易胖,因為奶粉中含有數倍于母乳的脂肪和蛋白質,是寶寶不需要的,而且會造成體重過量,給將來的健康埋下高血壓等定時炸彈。

          你現在的觀念和操作手段也有誤區,母乳是隨吃隨產生的,不是說你覺得乳房里有奶才行。即使母乳暫時不夠,也應該做到純母乳喂養幾次,而后另外單添奶粉一到兩次,而不是每次喂完母乳就加奶粉,因為即使孩子吃母乳吃飽了,也能再吃下去100毫升的奶粉,這是母乳喂養嬰兒的天性,你無法判斷他到底是不是仍然饑餓。

          還有,心情過度緊張的母親是分泌不出多少乳汁的,因為焦慮的荷爾蒙會阻礙乳汁的泌出。建議你放松心情,相信自己,增加母乳喂養次數,堅持下來,逐漸減少奶粉次數。只要你有信心和恒心,操作得當,堅持頻喂,就能夠做到純母乳喂養。



          問:我家寶寶才8周大,吃奶后常愛吐,特別是吃完母乳不夠再加點奶粉時。發現幾次了,有時還噴出來,可把我們嚇壞了。去醫院檢查過。可這里的大夫也看不出什么,只是懷疑,就給打抗生素,還住了幾天醫院。后來回家好了,可現在又鬧過幾次,我們可擔心吶。

          答:這樣的吐奶在新生兒是正常現象,大多數嬰兒在出生后頭幾個月基本上每天都要吐幾次奶。西爾斯醫生勸告新手媽媽們說,這倒不是醫療問題,而更是衣服問題,而且它并不困擾孩子,反而只是大人覺得這是件麻煩事,因為要收拾洗涮。所以喂奶時最好穿花一點兒,別穿深顏色,以免被吐奶染臟了,看著太明顯。

          新生兒的賁門很松,胃里的內容比較容易返回來。有時是因為他吃得太多,身體以嘔吐的方式來扔掉多余的奶;有時是因為他吃奶時吞咽進空氣,沒有打出嗝來,胃一旦收縮,就會漾奶。待到孩子長大一些,賁門長結實一些,自己會坐立會打嗝時,吐奶現象就會自然消失。

          防止的手段有幾條:一是注意不要讓寶寶吃的太急,如果奶脹、噴射出來,會讓孩子感到不舒服;二是喂奶中以及吃飽后注意拍嗝;三是喂奶后最好讓寶寶豎立20到30分鐘,也別急著忽悠寶寶玩兒。吃母奶的孩子在這方面要優于吃奶瓶的孩子,吃奶瓶會吞咽大量空氣,吃母乳則不會,因為寶寶的嘴和媽媽的乳頭形成一個真空吸附,空氣不容易侵入,這也就是為什么你的寶寶在吃奶粉時吐奶比吃母乳時更加嚴重。至于吐奶量,只是看上去很多,其實大部分是胃液,孩子不會因此而餓肚子。只要寶寶沒有表現出不適,也沒有減少體重,或者出現大量頻繁嘔吐、顏色發綠、哭鬧咳嗽等等異常現象,就不必看醫生。

          另外建議你完全母乳喂養,不要另加奶粉。有時你以為母乳不夠孩子吃,有可能是誤解,匆忙加了奶粉,倒會適得其反。
          氣質+美麗+聰明=完美幸福女人!

          2

          主題

          673

          帖子

          15

          積分

          幼兒園小班

          Rank: 2Rank: 2

          積分
          15
          23#
           樓主| 發表于 2008-9-21 10:31:51 | 只看該作者
          問:我的孩子出生兩個月了,從出生至今一直都吃的是母乳,但是在她45 天左右時開始出現常常放屁。2--4 天才有一次大便,請問這是為什么?有何解決辦法?

          答:在What to Expect the First Year一書中,美國的育兒專家這樣幽默地解釋:新生兒的小屁屁經常發出的消化性驚嘆,雖然象成年人那樣響亮有力,并且有時會讓父母感到難為情,卻是完全正常的。一旦他的消化系統成熟一些,吞進肚子里的空氣就會在釋放時降低頻率與音調。

          關于排便的問題,國際母乳會出版的《母乳喂養的女性藝術》一書中說,每一個嬰兒排便的頻率都不相同,甚至同一個嬰兒的排便頻率也會從上一周到下一周產生變化。一開始,你的寶寶有可能每吃一次奶就排一次便。對于母乳喂養的孩子來說,這絕不是腹瀉,而是他得到了足夠母乳的標志。長到六個星期以后,他也許一個星期只有兩到三次豐盛的排便,有時甚至一周一次或更少也是正常的。頻率減少的同時,排便量會增加。母乳喂養的正常嬰兒在排便頻率上因人而異,差別很大。因為母乳中含有足夠的水分滿足嬰兒的需要,母乳喂養的孩子沒有便秘的憂慮。排便之間的時間間隔和便秘沒有必然聯系。

          母乳喂養嬰兒的大便和奶粉喂養嬰兒的大便不同,因為母乳容易消化,母乳寶寶的大便次數一般來說比較頻繁,有些寶寶一天排10次以上。母乳寶寶的大便也比較稀,呈黃顏色,象芥末醬,有顆粒狀奶瓣。



          問:我的寶寶100天了,最近吃奶,只吃一邊就不再吃了,以前都是吃兩邊。我擔心她吃的不夠。

          答:孩子只吃一邊,不說明她吃的少,而是你的乳汁分泌量已經能夠充分滿足她的需要,只吃一邊就夠了。100天,正好三個多月,在這個時期,你的身體已經適應了孩子的需要規律,你和孩子之間達到了供需和諧。要記住,目前你的小娃娃在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吃奶,而不是考TOFEL什么的,所以她肯定知道什么時候肚子餓,什么時候吃飽了,根本不用大人多操心。



          問:孩子沒滿月,我的乳房經常漲奶。3個月過去了,我的乳房反而不那么漲了,是不是奶水分泌不足?不漲奶,還夠孩子吃嗎?而且,我的乳房比較小,是不是不能夠儲蓄足夠的奶水給孩子?因為擔心孩子吃不飽,我給他加了一些果汁。

          答:乳房不漲并不說明奶少了,而是在3個月左右,你和孩子之間已經達成默契,身體知道該生產多少奶,不象剛剛開始喂奶時,那么慌里慌張拼命產奶了。孩子吃的奶,大部分是現吃現產的,所以漲不漲沒有什么關系,和乳房的大小也沒有關系。

          但是不應該這么早給孩子添加母乳之外的東西,一是孩子的消化系統尚不能承受這些額外的礦物質和糖分(柑桔類、獼猴桃等水果也容易引起過敏),二是任何添加物都會導致孩子對母乳吸吮的減少,從而導致母乳產量降低。6個月之前,母乳可以提供孩子生長所需一切養分,包括水。



          問:我的寶寶3個多月了,最近開始夜里一睡就7個多小時,不再起來吃奶。我是不是要叫醒他喂奶?現在是夏天,天氣那么熱,我怕寶寶口渴,是不是應該喂一些水?我們這里有人說,我的孩子長得快,個子大,光吃母乳不夠,應該提前添輔食。

          1、母乳喂養的原則是按需喂養,在沒有影響成長速度的前提下,如果寶寶表現的不要吃奶,就不必強求。良好的睡眠也是成長的重要組成部分。你的孩子的睡眠習慣,不一定會這樣保持下去,也許只是一個階段。你自己要注意的就是要擠奶,保持乳汁分泌量。

          2、母乳喂養的孩子和奶粉喂養的孩子不同,不需要額外喂水。你的奶中水分含量很高,奶粉卻是濃縮的。我們勸媽媽們不要喂水,不是因為水本身有什么不好,而是如果新生兒用奶瓶喝水,容易引起“乳頭錯覺”,并且由于減少對乳頭的吸吮,進而破壞母乳喂養的和諧。孩子每次吃奶,首先分泌出來的乳汁比較稀薄,叫做“前奶”,是給孩子解渴的。在夏天,母乳會自動變得更加稀薄,水分更多,因此即使很炎熱的天氣,也不必加水。

          3、無論你的孩子的成長速度有多快,你的母乳能夠在6個月內滿足她的全部需要。提前添加輔食,不僅無助于事,反而會給孩子造成過重的腎負荷,而且破壞她對母乳營養的吸收,適得其反。



          問:我的孩子4個月了,最近吃奶沒有以前那么頻繁了。以前2、3個小時吃一次奶,現在4、5個小時不喂,他也不餓,即使吃奶,也不象以前那樣吃30多分鐘甚至快一個小時,而是不到10分鐘就停下來了。這是怎么回事?

          答:小嬰兒在頭3個月的成長速度最快,第4個月開始緩慢下來。而且,你和寶寶的喂養關系已經建立起來,孩子的吃奶效率大大提高,以前吃半個小時才能吃夠的奶,現在10分鐘就吃到肚子里去了。并且,每個孩子的吃奶方式都不同,有些孩子吃得快,有些孩子吃的慢。甚至同一個孩子,隨著月份的增長,也會改變吃奶方式,從慢到快。

          另外,研究發現,4個月大的純母乳喂養寶寶,比奶粉喂養的孩子需要的卡路里,要少25%。換句話說,就是吃母奶的寶寶需要的奶,比吃奶粉的少。但是他們的成長速度是相同的。研究者將此歸功于母乳喂養的孩子比奶粉喂養的孩子的心律低、心跳更加穩定,因此需要的能量少。



          問:很多人,包括醫生,告訴我,六個月以后,我的奶就沒有什么營養了,應該給孩子斷奶,改為喝奶粉并且給孩子吃固體食物。她們說的有道理嗎?

          答:這個說法是毫無科學根據的誤傳。正常情況下,新生兒從出生到六個月,完全依靠母乳喂養,就能夠得到成長所需全部營養,不必添加任何輔助食品,包括水。六個月以后,嬰兒成長所需養分,單純依靠母乳已經不夠,需要添加輔食。

          輔食之所以稱為“輔”食,正是因為它是輔助母乳的食品。嬰兒在一歲之前,母乳仍是主要食品和營養來源。每一位媽媽的乳汁都是為她的寶寶特別設計的,會隨著寶寶的成長而變化,來滿足寶寶不同時期的不同需要。比如說,當寶寶的身體受到新的病菌或病毒侵襲時,會通過吸吮乳汁將這個新敵人傳送到媽媽身體里。媽媽的身體會立刻根據“敵情”制造免疫球蛋白,再通過乳汁傳送給寶寶,在寶寶體內建立屏障,保護孩子不受感染。

          六個月也不是絕對的底線,有些早產兒或者過敏體質的嬰兒,由于身體的原因,拒絕或不能接受輔食,完全依靠母乳喂養到八、九個月甚至更長,也一樣營養俱全,健壯成長。我認識的一位兒科醫生,最小的孩子因為過敏體質,完全母乳喂養到兩歲才開始吃固體食物。其實,直至上個世紀初,絕大多數的嬰兒在一歲之前都是完全依靠母乳喂養。迄今為止,沒有任何科學證據證明母乳在任何階段會失去營養價值。

          美國前衛生部長Dr. Antonia Novello說:“母乳是嬰兒的理想食品,因為除了提供正確的養分之外,還含有協助克服腸胃、呼吸系統以及耳道感染的白細胞和蛋白質。美國兒科學院提倡嬰兒應該由母乳喂養至一歲。我個人認為,被喂養到兩歲的孩子們是幸運的。”



          問:寶寶7個多月時我開始來月經。有些人說,我的奶變味了,不應該繼續喂寶寶,而是應該斷奶。這種說法有道理嗎?

          答:多年大量的研究表明,采取一定方式的純母乳喂養,至少在寶寶出生后頭6個月里,是天然而有效的避孕手段。一項對哺乳起碼一年以上的美國母親的調查發現,有些母親在6個月左右開始來月經,有些母親卻在兩年半以后才重新有月事。平均無月經期是14.6個月。

          在母親重返工作崗位而又做不到頻繁擠奶、寶寶開始進食其他添加物、或者以前夜間吃奶的孩子突然開始睡整夜覺時,隨著寶寶的吸吮率降低,母親體內的荷爾蒙水平會受到影響,無論是否先行排卵,月經都有可能回來。然而,至今沒有任何研究表明,來月經后的母乳在質量上有什么變化。來過月經的母親應該繼續哺乳。但是要注意,應該采取非荷爾蒙類避孕方式。含雌激素或黃體酮的荷爾蒙類避孕方式,的確會改變母乳的成分,降低乳汁分泌,因此最好避免。
          氣質+美麗+聰明=完美幸福女人!

          2

          主題

          673

          帖子

          15

          積分

          幼兒園小班

          Rank: 2Rank: 2

          積分
          15
          24#
           樓主| 發表于 2008-9-21 10:32:17 | 只看該作者
          問:這兩天不小心自己感冒了, 而且看來一時半會還好不了, 這樣的情況下我可不可以給BABY喂奶? 會不會傳染給寶寶? 我自己可否吃藥? 感冒藥對BABY喂奶有否影響?

          答:母親患了象感冒或流感這樣的小病,不必考慮打斷喂奶。病菌或病毒不會通過母乳傳染給嬰兒,而且孩子在你發病之前就已經接觸到了病菌或病毒。當你感冒時,你的母乳其實能夠保護你的孩子不生病,它會根據你的孩子接觸到的病菌或病毒而生產相應的抗體,并通過母乳傳送給孩子。繼續哺乳也會幫助你得到適當的休息,而突然斷奶對母親和孩子都是有百敝而無一利。

          吃藥之前最好咨詢一下大夫。通常,滲透到母乳中的藥量非常小,不會對嬰兒產生影響,不過還是謹慎為妙。如果大夫給你開藥,一定要讓他知道你在哺乳并且了解繼續哺乳的重要性。有些大夫例行要母親斷奶,而事實上,只有極少量的藥品被證明對嬰兒有害,比如放療和化療藥品以及非法毒品等。而且,如果某種藥品對嬰兒可能有害的話,大多數醫生都能找到替代藥品。如果你實在不放心,最好咨詢一位了解藥物并支持母乳喂養的專家。如果你的大夫不能滿意回答你的問題,最好咨詢一下你孩子的兒科醫生,他也許更了解藥物對母乳喂養的嬰兒的影響。



          問:我的奶水很好,有時因為有事需要外出時,我會把奶擠出來放在冰箱中冷藏,等到寶寶餓的時候給她吃,但是用微波爐來加熱,請問這樣是否會影響奶的質量?

          答:加溫冷藏過的奶,可以把藏奶的容器在流動的熱水中沖幾分鐘,讓母乳達到室溫,或者在一盆熱水里泡一泡。最好不要在爐子上或微波爐里加熱母乳,以免溫度過高,破壞奶中的養分。



          問:因為孩子吃母乳,我也餓得快,吃得多,身材恢復一直很慢,請問我能健身嗎?我的孩子5個月了,最近不好好吃奶,總是叼著奶頭東張西望,這是怎么回事?

          答:哺乳期間當然可以健身,只是健身后半個小時之內不要喂奶。

          孩子5個月,世界充滿好玩兒的事物,簡直沒有工夫吃奶。白天你可以試著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喂奶,杜絕一切干擾。



          問:我的孩子總是吃著奶入睡,請問怎樣才能夠改掉這個毛病?總是吃奶入睡,會不會讓他牙壞掉?

          答:幾乎每個孩子都喜歡吃著奶入睡,幾乎每個孩子吃奶的時候都會不自覺地昏昏欲睡,因為母乳中有令他們放松的荷爾蒙,也是輔助孩子入睡的最佳手段。這不是什么毛病,而是正常表現,沒有必要改掉。吃母乳睡覺,不會給孩子造成齲齒。吃奶粉含著奶瓶入睡,的確會損傷孩子的牙。

          另外,我查了一下有關牙齒保護的資料,發現連牙醫們也在鼓勵長期母乳喂養,說是吸吮動作有助面部肌肉和牙床的發育,有助于寶寶長一口健康牙齒和漂亮的臉蛋兒。牙醫圈子里有這么個說法,“你的孩子在母乳喂養方面所做的努力會在今后他的面孔上顯現出來 (your infant’s breastfeeding effort will be later reflected on his face)。”



          問:我的寶寶11個月,我現在正為是否應斷奶而苦惱。寶寶四個月前為純母乳喂養,之后逐漸加喂輔食,一直很樂意接受。現在每天吃三餐爛飯(每餐大半碗),其中加有蔬菜和肉。300—400毫升牛奶,60毫升果汁,一個蒸蛋,另外白天吃兩次、晚上三次母乳,母乳量尚可。不知有無不妥?我曾考慮斷奶、增加牛奶量,又擔心本不愛喝牛奶的寶寶不配合,到時兩頭空。我應怎么辦?

          答:不知道你是出于什么樣的考慮而要給寶寶斷奶?既然你的母乳量尚可,為什么不繼續喂下去?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國際母乳會和美國衛生部,都號召母乳喂養到兩歲。如果寶寶本來就不愛喝牛奶,何必強求他呢?看來寶寶更知道什么是對他最好的:媽媽的奶!

          關于你寶寶的輔食,我想多說幾句。首先,美國兒科學會告誡,一歲以下的嬰兒不應該喝牛奶,因為牛奶不僅含鐵量少,而且會引起寶寶體內鐵的流失,導致缺鐵性貧血。即便一歲以后的孩子,每天喝牛奶也不應超過710毫升。其次,育兒專家也倡議不給嬰兒喝未經稀釋的果汁,因為果汁中的營養成分和其所提供的熱量不成比例,遠遠比不上吃水果本身。應該避免給嬰兒橙子、柚子、檸檬等柑橘屬水果,因為其中所含大量的酸會讓寶寶不舒服甚至引起過敏。最后,在你的寶寶的飲食中還應該取消的是雞蛋,尤其是蛋白,是過敏癥的一大起因。

          建議你堅持母乳喂養,給寶寶吃新鮮水果。如果你認為孩子對于應該從奶中攝取的營養吸收的不夠,可以從輔食彌補。孩子滿9個月就可以開始吃酸奶,另外還有奶酪、豆腐、魚、肉等等富含蛋白質、脂肪、鈣、鐵等營養元素的食品。

          關于酸奶,西爾斯醫生在《親密育兒百科》里說,酸奶含有牛奶的所有營養價值,但比牛奶問題少。酸奶是由向牛奶里加一種培養菌而制成。這種培養菌使牛奶發酵,將奶中的乳酸分解成簡單的糖類,從而更加容易吸收。尤其孩子拉肚子時吃這個最好。大多數嬰兒在9個月左右很愛喝酸奶。不要買果味酸奶,里邊糖分太多,可以自行添加新鮮水果或果汁以使它有甜味。



          問:寶寶快6個月了,我的產假也將結束,要上班了,因為單位沒有條件擠奶,我準備白天讓孩子奶奶給她喂奶粉和輔食,晚上我再直接喂母乳。我遇到的困難是,孩子無論如何也不接受奶粉和奶瓶,我該怎么辦?

          答:吃母奶的孩子拒絕奶粉,是普遍現象。你要從孩子的角度來想這個問題:

          1、 媽媽的奶又甜又香,既是新鮮的,又是恰好的溫度。奶粉則帶著罐頭的氣味,溫度也不合適。

          2、 媽媽的奶頭是溫暖的,帶著媽媽的氣味,令孩子感到無比親切。奶瓶和奶嘴…是什么東西呀?

          所以,要訓練孩子接受奶瓶,就要有十二萬分的耐心。而且,不要一次性地過渡,而是慢慢來。我個人建議你先訓練孩子接受奶嘴,用奶瓶喂母乳、水、果汁等,等到孩子適應奶嘴了,再讓他接受奶粉。另外,在孩子接受奶粉之前,可以多添加輔食,從中補充營養。

          [同類問題的回答摘抄:]

          我想,你們這些同病相憐的媽媽們,可能也都犯了同樣的錯誤,就是沒有將從母乳轉向奶粉這項艱巨的工作,當成你們和寶寶要一起配合來做的事情,而是將寶寶放到了你們的對立面,展開“殊死搏斗”,甚至連孫子兵法都用上了:)! 別忘了,這是你懷胎10月生下來的骨肉,是你最親最親的親人,應該和你在同一個戰壕里。寶寶的一切作為,都有充足的理由,需要我們當媽媽的仔細觀察、細心分析、耐心解決。

          讓我們從寶寶的角度來看看這件事情:嬰兒第一年的生命,吃(奶)是他最最主要的活動,吃不僅滿足肚子的饑餓,而且滿足精神的需求。每一個寶寶都把吃奶與母愛畫上了等號。那么,你現在要把最直接的母愛輸送方式換成陌生的奶瓶奶嘴,還不許寶寶反抗,這合理嗎?

          明白了這一點,你的態度就會有所改變,你就不會總盯著寶寶是否接受奶瓶,而是以理解、諒解、同情的態度來接受寶寶的反抗,同時更加耐心體貼地進行轉變工作。

          建議你下次試圖喂奶瓶時,挑一個寶寶不太餓的時間,先和寶寶玩兒一段時間,讓寶寶心情愉快,特別想“討好”你的時候,輕輕地用奶嘴挑逗寶寶的嘴,而不是直接塞進去,就好像你喂母奶時,也要用乳頭摩擦她的嘴,使得她轉過頭來,自動叼上一樣。如果寶寶拒絕,就馬上放棄,耐心等一段時間再試試。要讓寶寶感覺到,你尊重她的意志,不勉強她。一旦她認定這件事情對她來說不是一個威脅,她不感到被脅迫,就會愿意配合你的。



          問:我的乳房在生孩子之前就一大一小,但是差別不是很明顯。現在寶寶更喜歡吃大的那一邊,不愛吃小的這一邊。我應該采取什么措施,才不至于斷奶后身材“不平衡”?

          答:寶寶對乳房“挑食”,是常見現象,可能比較大的那邊乳汁泌出比較通暢,所以寶寶喜歡那一邊。如果寶寶拒絕幫忙,你就用一下吸奶器,促進小的那一邊的產量。如果寶寶堅持拒絕,你就堅持用吸奶器,免得今后一大一小。我查的資料說,即使寶寶一直prefer一邊,也不會對今后的身材有太多影響。



          問:我一給孩子喂奶,另外一邊的乳房就汩汩地向外漏奶,等到孩子吃這一邊時,奶都漏光了,乳房也軟了。大家都說我的寶寶吃不到第二邊的奶,會餓著肚子,我就給他加了奶粉,結果我的奶現在也不漏了,好像快沒有了。

          答:我不知道大家都是從哪里來的這個錯誤觀念:如果奶漏得多,等到寶寶吃的時候就沒有了。要真是這樣的話,只有超級波霸媽媽才有足夠的奶啦?

          你漏出去的奶是多余的,寶寶吃的時候,你還有無窮無盡的奶給他,他一邊吃,你一邊產,源源不斷,取之不竭,用之不盡。我個人認為你根本沒有必要給孩子添奶粉,反而是你這個沉不住氣加的奶粉讓你的奶越來越少了。

          要讓奶多,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讓寶寶多多地吃、吃、吃!



          關于早產兒喂養的回答:你說你的朋友什么下奶的方子都用了,但是我沒有看到她使用了最有效的辦法:頻繁吸吮。無論吃多少湯,孩子吸吮的頻率不夠高,也沒有用。吸吮時間長,不如吸吮次數多。

          這個孩子出生體重5斤多,在早產兒中算是體重高的。早產兒比足月兒更加需要母乳喂養,因為他們更加難以消化奶粉,也更加需要母乳中的抗體。

          的確,早產兒吸吮力量不夠、容易疲勞,所以應該減少吸吮時間長度,增加吸吮次數。足月新生兒需要每天吃奶12次,你的朋友應該喂奶次數比這個還多。另外建議她使用吸奶器,頻繁吸奶,促進乳汁的分泌。

          最后建議她使用現在國外十分流行的早產兒哺育方式:袋鼠哺育法 (Kangaroo care),就是象袋鼠那樣把孩子整天裸體地(除了尿布之外什么都不穿)抱在懷里,讓孩子的皮膚緊緊地帖在媽媽的皮膚上,一有機會就喂奶,促進孩子體內生長素的分泌,也促進乳汁的分泌。

          這些方法會讓媽媽十分辛苦,但是你說你的朋友是一個意志堅強的女子,我相信她能夠成功。

          祝你的朋友好運!
          氣質+美麗+聰明=完美幸福女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