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jnmama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勿忘歷史!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70周年紀念日

          [復制鏈接]

          0

          主題

          475

          帖子

          0

          積分

          新生兒

          積分
          0
          7#
           樓主| 發表于 2007-12-12 14:00:51 | 只看該作者
          “12月1日,南京市長馬超俊實際上將安全區的行政責任交給了我們,同時還交給我們一支由四百五十人組成的警察部隊、三萬擔(二千噸)大米、一萬袋面粉和一些食鹽,并答應撥給我們十萬英鎊現金。這以后不久,我們就收到了其中的八萬英鎊。而負責保衛首都的唐將軍(即唐生智),也很快履行了他對我們許下的諾言。在完成最為困難的任務即撤除安全區內的軍隊及防空火力時,唐將軍與我們通力合作。直到12日那個星期天,即日軍開始進城之前的最后一刻,南京還在相當的程度上保持著秩序。除了少數需要食物的士兵以外,這里沒有人干過搶劫的勾當。全城的外國人的財產,也都得到了尊重與保護。

            10日以前,我們還有自來水;11日以前,我們還有電燈;就是電話服務,也一直維持到日軍進城的那一天。由于日軍的轟炸與掃射似乎避開了安全區,所以當時我們并沒有嚴重的不安全感。和日軍進城以后的地獄般的情形相比較,當時的南京真是有秩序與安全的天堂。當然,我們在運輸方面也遇到了某些困難——大米儲藏在城外,搬運工不愿意到那個子彈橫飛的地方去。我們的一個搬運工被炮彈皮崩瞎了一只眼睛,還有兩輛卡車被軍隊搶走了。不過,這一切與我們以后所遇到的困難相比較,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12月10日,難民象潮水一樣涌進安全區。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陸軍大學和其它學校的絕大多數建筑物都已經擠滿了難民,我們不得不將收容所擴展到最高法院、法學院和外國人的建筑物等地方。我們打開了被鎖上的大門,并派我們的人員看管。紫金山前的兩個氣球隱約可見,這也許是日軍用來指示炮火轟擊目標的。日軍的炮火不斷地轟擊南門,炮彈紛紛落在城內。第二天上午,安全區的南端也落了幾顆炮彈。圣經師資訓練學校和福昌飯店(FooChongHotel)附近,炸死了大約四十個人。住在福昌飯店的我們的稽查員斯珀林先生,一個德國人,也受了輕傷。美國海軍巴內依號炮艦溯江而上了。在巴內依號離開南京之前,我曾經接到我國大使館的帕克斯頓打來的電話。他向我傳達了最后兩封拍到南京來的海軍的電報。當然,他是在城外打電話的。可當時,南京的最后一道城門已經關閉了,我們已經喪失了出城登艦的權利。這些情況是威爾伯(Wilbur)和博因頓 (Boynton)告訴我們的。
          回貼就是對靚媽的支持哦~~

          0

          主題

          475

          帖子

          0

          積分

          新生兒

          積分
          0
          8#
           樓主| 發表于 2007-12-12 14:01:09 | 只看該作者
           “現在,我們一起有二十七個人留在南京——十八個美國人、五個德國人、一個英國人、一個奧地利人、兩個俄國人。

            江面的巴內依號炮艦上,還有兩個使館工作人員即艾奇遜和帕克斯頓。和他們在一起的,有五、六個其他人。美孚石油公司和亞細亞石油公司的汽艇上,人就更多了。和以上艦船一起駛向長江上游的,還有其它船只。其中一艘裝備成水上旅館的大船上,有包抱德國大使喬治?羅森博士(Dr.Rosen)在內的二十個左右的外國人,還有四百個左右的中國人。所有這些人都希望能早日返回南京。他們之中有多少人已經遇到厄運,我們尚不知道。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必須經過一段很長的時間他們才可能重返南京。而屆時他們將要見到的,是一個什么樣的南京啊!“12日那天是星期天,我一整天都在安全區的辦公室里忙著工作。我們用前外交部長張群將軍的公館作為我們的總部,室內的設施很舒適,室外還有南京最為考究的防空洞。

            “過去的兩天中,飛機幾乎不斷地在我們的頭頂上盤旋,炮火也非常猛烈,但現在已經無人理睬它們了。南京的城墻土崩瓦解,特別是城南破壞嚴重。沒有人可以確知中國軍隊的死傷數目,但這個數目無疑十分巨大。日本方面也承認說,攻占南京他們自己損失了四萬人。中國軍隊早在12日下午就已經開始了總撤退,他們紛紛從南門退入城內。許多士兵通過安全區,但他們秩序井然,并無任何不軌行為。唐生智將軍曾經請我們幫忙,向日方洽談停戰事宜。斯珀林先生愿意搖著旗子充任使者,但這一行動已經太遲了。唐將軍當天晚上逃離了南京城。這個消息一經傳出,全城便陷入混亂之中。

            人們驚慌失措地朝下關和江邊涌去。幾英里長的路面上,堆滿了中國軍隊遺棄的各種裝備——步槍、子彈、皮帶、軍服、汽車、卡車等等。許多卡車和汽車擠成一團,四輪朝天,燃著熊熊大火。更多的汽車堵在城門口,燒成了一片可怕的火海。死人的尸體堆得有幾尺高。城門已經關閉了,驚恐得發了瘋的士兵紛紛將繩子、綁腿、皮帶及衣服撕成的布條結在一起,吊著身子翻越城墻、跳到城外。許多士兵就這樣摔死了。而江邊的景象也許更加悲慘。有一排帆船泊在岸邊,可這根本負擔不了瘋狂地想渡到長江北岸去的人流。于是,超載的帆船傾覆了、沉沒了,淹死了好幾千人。還有幾千人企圖造木筏渡江,也遇到了同樣的命運。當然,也有幾千人成功地逃到了對岸。可是一、兩天之后,他們中的許多人也許又會遇到日本飛機的狂轟濫炸。
          回貼就是對靚媽的支持哦~~

          0

          主題

          475

          帖子

          0

          積分

          新生兒

          積分
          0
          9#
           樓主| 發表于 2007-12-12 14:01:25 | 只看該作者
          “一支由三個連組成的小部隊在當官的指揮下,越過長江上游離南京三英里遠處的三汊河,去迎擊正朝著這個方向前進的日本軍隊。可由于人數懸殊,這三個連的中國士兵事實上全被日軍消滅了,成功地生還的似乎只有一個人。這個人恰恰是我的一個朋友的兄弟,他第二天上午便出現在我的辦公室里,向我講述了事情的經過。他與同行的另一位軍官試圖從小河汊游過他們曾經乘木筏渡過的長江,可那位軍官淹死了。天亮之前,他設法攀越城墻,悄悄地進入了市區。

            “我們曾經在南京享受過歡樂、和平、秩序井然的進步的生活。還曾希翼過更為美好的日子。然而現在,這一切都結束了。日本軍隊已經來到了南京,他們帶來了恐怖、毀滅與死亡。日軍第一次入侵安全區的時間,是13日上午十一點鐘。

            當時,我和兩個委員驅車前去接待從南面進入安全區的一支日軍小分隊。開始之時,他們似乎并無惡意。可是幾分鐘過后,他們就殺死了因他們的出現而驚慌逃跑的二十個難民。凡奔跑者一律槍殺或刺死,這似乎已經成了這里的定律,就象1932年的上海一樣。

            “來不及逃離南京的中國士兵,都躲到安全區來請求保護。我們在總部忙著解除他們的武裝并保證說,只要他們繳械投降,日本人便不會傷害他們的生命。然而,我們的話成了虛偽的允諾。時隔不久,這些士兵就被日本人帶出去,全部槍斃、刀劈、刺殺而死。早知結局如此,他們真不如在戰場上拼它個魚死網破啊!“那天,炮火尚未完全停息,不過落在安全區的炮彈已經不多了。晚上,我們在自己的院子里發現了一些彈片。幾塊彈片從手術室的窗戶里射進來,險些擊中了正在做手術的威爾遜醫生。有顆炮彈穿過了大學的新宿舍;但沒有造成傷亡。
          回貼就是對靚媽的支持哦~~

          0

          主題

          475

          帖子

          0

          積分

          新生兒

          積分
          0
          10#
           樓主| 發表于 2007-12-12 14:01:41 | 只看該作者
          南京最漂亮的建筑物——交通部大樓及其富麗堂皇的禮堂,都在大火中燃燒。但究竟是中彈起火,還是中國士兵敗退時放的火,我們就不知道了。

            “14日星期二,日軍的坦克、炮隊、步兵、卡車象潮水一樣涌進城內。籠罩一切的恐怖開始了,并且在隨后的十天中日甚一日。日本軍隊是中國的首都——可恨的蔣介石政府的所在地的征服者。他們洋洋得意、為所欲為。日本飛機曾經在南京上空散發傳單,宣稱日本軍隊是中國人民唯一的真朋友,日軍將保護良民。當然,這不過是一句空話而已。

            日軍肆無忌憚地奸淫婦女、搶劫財物、屠殺無辜者,就這樣顯示著他們的“誠意”。日本人從我們的收容所里拉去許多難民。

            我們以為這些人是去充當夫役的,可他們一去便杳無音訊,恐怕永遠也不能知其所終了。

            一個帶著隨從的日本陸軍上校光顧了我的辦公室。他花了整整一個小時,企圖知道“六千名解除了武裝的中國士兵”的下落。一天之中,日本兵還接連四次到我們這里來,企圖弄走我們的汽車。而在別的地方,日本兵也的確成功地偷走了我們的三輛汽車。在索恩離家去斯坦利家的五分鐘內,日本兵就將他的住宅掛的美國國旗扯下來扔在地上,并且敲碎了一扇窗戶,然后逃之夭夭。他們還想偷我們汽車,而且偷走了兩輛。從這以后,我們便不得不派兩個美國人用其大部分時間來駕駛汽車為難民運送大米和燃煤。我們的人每天對付日本偷車賊的經歷本身就可以寫成十分生動的故事。在金陵大學醫院,日本人還搶走了護士的手表和鋼筆。

            “那一天,《紐約時報》的德丁乘汽車去上海,我匆匆寫了一封信請他帶上。但對他此行的成功,我們并無足夠的信心。果然,他在句容縣就不得不折回南京。《芝加哥日報》的斯蒂爾設法去了一趟江邊,他回來說,許多日本驅逐艦開到南京來了。一個日本陸軍中尉告訴他說,巴內依號炮艦已經沉沒了,但沒有說明其細節,也沒有提及其它沉沒的船只。
          回貼就是對靚媽的支持哦~~

          0

          主題

          475

          帖子

          0

          積分

          新生兒

          積分
          0
          11#
           樓主| 發表于 2007-12-12 14:01:55 | 只看該作者
           巴內依號上的朋友們曾經極力主張我們上艦離去,可我們堅持留下。于是,他們便留給我們兩根長繩子,借助于此,我們可以爬上城墻、到達江邊。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現在巴內依號已經遇炸沉沒了,我們倒反而安然無恙。

            “我們的主席、西門子洋行(SiemensChinaCo.,)駐南京的負責人諾波先生,和我們的秘書斯邁思先生,拜訪了日軍司令部。他們希望見到日軍的指揮官,從而阻止日軍的令人難以忍受的胡作非為。但是,日本軍隊的指揮官要次日才能進入南京,他們的拜訪無濟于事。

            “星期三,我開車回我在安全區外的住宅,想看看一切是否正常。昨天,我的住宅的每一扇門都是鎖著的,但是今天,邊門已經砸碎了,南門已經打開了。我沒有時間仔細查看,便請一位在這條街上巡邏的態度比較友好的陸軍少校替我照料,他答應了我的要求。當時,一位日本海軍的參謀軍官正等著我,他對巴內依號的損失表示了深切的關心,但也說不出事件的詳情。他說,南京的美國僑民如果想去上海,日本海軍愿意派一艘驅逐艦送行。不僅如此,日本海軍還愿意為美國僑民拍發純屬私人事務的無線電報。我寫了一份簡短的電報稿:‘上海,青年會全國協會威爾伯:南京外僑均平安無事,請轉告各有關方面。’同時我還告訴這位日本軍官,除了兩位新聞記者以外,我們其余的人都希望留在南京。對此,他似乎有點失望。

            “我主動駕車送這位日本海軍軍官回艦,可他卻不得不步行整整四英里。因為在半路上,我們就被一位陸軍少校攔住了。這位少校說,我們正在殲滅中國軍隊,老百姓不得再往北去,那里危險。當時,我們的汽車正停在軍政部旁邊,日本軍隊正在屠殺幾百名可憐的無武裝的中國士兵和許多無辜的平民百姓。很明顯,日本軍官不讓我過去,就是因為這個緣故。這樣一來,日本海軍瀨田號軍艦的關口先生便不得不步行余下的路程了。而我本人,則在當天下午偷偷地從后面的馬路繞過那位狂暴的陸軍少校到了下關。可是在下關城門口,我又被日本人攔住了。當時我與路透社的史密斯和斯蒂爾同行,他們準備乘日本驅逐艦離開南京,因此最后我們還是被放行了。我已經描述過這道城門附近所發生的事情。
          回貼就是對靚媽的支持哦~~

          0

          主題

          475

          帖子

          0

          積分

          新生兒

          積分
          0
          12#
           樓主| 發表于 2007-12-12 14:02:18 | 只看該作者
           事實上我們不得不驅車在死尸堆中穿行。這種情形是難以用筆墨來描述的,我將永遠不會忘記這次行程。

            “在下關碼頭,我們碰見了《紐約時報》的德丁和派拉蒙電影公司的阿特·門肯。不久以前,我曾和他們一道在西北——陜西、西安——作過一次旅行。此刻,他們也準備到上海去。我答應德丁,替他將汽車開回美國大使館。日本大使館的岡村先生剛從上海回來,也在碼頭上。他將巴內依號炮艦及美孚石油公司船只上的死傷者的姓名告訴了我們,我便主動邀請他與我一同乘車進城。但是在城門口,我們又被攔住了。衛兵堅決不放我進去,說外國人一律不得入城,即使我剛剛出城也概莫能外。甚至岡村先生向衛兵解釋說明,也無濟于事,因為日本大使館對軍隊本來就是無可奈何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只能等岡村乘車進城去日軍司令部,替我弄一張特別通行證。我在城門口等了足足一個半小時,只覺得四下臭氣沖天,一群群野狗正在啃咬著死難者的尸體。不過當時我帶著11月號的《讀者文摘》,這是我所收到的外面寄來的最后一個郵件。讀著這份雜志,我才覺得時間過得快一點。

            “晚上我們召開辦公會議的時候,傳來消息說,日本人正呆在我們總部附近一個收容所,要將一千三百名難民全部帶走槍斃。我們知道,這些難民中有許多人曾經是軍人,可是當天下午一位日本軍官已經答應諾波,不再傷害他們的生命。

            然而現在,日本人的企圖已經很明顯了。在手持上刺刀的步槍的士兵們押送下,難民們無聲無息地一列列向刑場行進。他們每一百個人被繩子綁成一堆,頭上的帽子都被士兵們粗暴地摜在地上。我們的前車燈的光芒照亮了他們。目睹如此慘狀,我們的心情沉重無比。昨天,四個從南方來的廣州孩子極其勉強地向我繳出了自己的武器,他們在行列中嗎?還有一個來自北方的身材高大強壯的士官,他作出最后決定時的絕望的目光依然在我心頭閃現,他也在行列中嗎?我竟然說日本人會保全他們的生命,這是多么的愚蠢啊!我們本指望日本軍隊會履行自己的諾言,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會以自己的來到來恢復秩序。我們做夢也想不到,我們將目睹日軍如此野蠻的暴行!這種暴行在現代是絕無僅有的,而且更為恐怖的日子正在到來。
          回貼就是對靚媽的支持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