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616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國際母乳會的小冊子

          [復制鏈接]

          2

          主題

          673

          帖子

          15

          積分

          幼兒園小班

          Rank: 2Rank: 2

          積分
          15
          7#
           樓主| 發表于 2008-9-21 10:21:15 | 只看該作者
          馬鈴薯

          如果你尚未給他嘗試馬鈴薯,現在可以開始了。地瓜和馬鈴薯很有營養,而且味道和松軟的質地都是嬰兒所喜愛的。整個地煮或烤可保留維生素,然后弄成泥摻在開水里或母乳里,也很理想。盡量不加奶油,直到嬰兒開始添加奶制品。如果嬰兒較愛用手抓食物,把馬鈴薯切成小塊。

          新鮮水果

          新鮮削皮的蘋果,可用湯匙刮成細塊磨碎給嬰兒吃,或煮成不加糖的蘋果醬,這樣很快他就可以自己吃去心、削皮、切成小塊的梨或水蜜桃、香瓜等水果。如嬰兒已八個月以上,可以吃其他的水果,但須小心。較大嬰兒喜歡葡萄,但是要切半去籽以免嗆著。有些莓類的籽有危險,有的水果太早吃會引起皮膚過敏。

          橙、柑、橘、檸檬之類,容易引起過敏反應,所以嬰兒不到一周歲最好不吃。水果罐頭過度加工,沒有新鮮水果有營養。如果買不到水果,可以給他吃水果制成的果汁,至于葡萄干、棗子干、酸梅干、柿子干等曬晾的水果必須限制量,因為這些食物雖然有營養但糖分高,而且容易粘牙,小孩吃了會長齲齒。

          蔬菜

          磨成末的紅蘿卜對于嬰兒來講是很好的食物,因為它富含維生素和鈣質。但是不能剁成塊或切成條給三歲以下的嬰兒吃,因為那會噎住或有細塊吸入肺里。比較適合做成長條狀的食物是梨,孩子可以拿起來之后直接放入嘴里。

          讓嬰兒嘗試煮熟的蔬菜也要一次一種,等吃了幾天再給他另一種,蔬菜應該煮熟,雖然生吃更有營養,但對嬰兒來講生菜有絲,不容易咬斷也不容易消化。不過做熟的蔬菜有時嬰兒也難以消化,所以如果你發現糞便里有未消化的蔬菜,不要驚慌,有時那是難免的。

          肉類及其他蛋白質食物

          肉類富含鐵質和蛋白質,在開始給孩子食物之后便可以給,不過若是素食者,可以用豆腐類來代替。像燉肉、碎牛肉,或者容易撕成絲,也可用肉汁或熱開水拌成泥的雞、鴨、鵝肉等都比較容易咬。在給嬰兒肉類食物時可考慮用攪碎機、食物處理機或嬰兒的食物研磨器。如果你的孩子最初不喜歡肉,可先摻一點在他熟悉的食物或是他的香蕉泥、薯泥或鱷梨里讓他嘗試。

          許多嬰兒喜歡無刺激味的原味豆腐,可切成小方粒讓嬰兒以既有趣又有營養的方式自己吃。如果和其他已熟悉的食物拌在一起,則味道更佳。

          當你給小孩嘗試一種肉時,一個星期只須一種,而且可以一小包、一小包地包好放進冷凍庫里,這樣如果家人的食物有不適合他吃的內容,你可以很快很方便地換另一種。

          魚類

          魚是另一種極佳的蛋白質。它豐富的營養絕對適合嬰兒。如果你家的菜單里經常有魚,你也可以添加在嬰兒食物中。要小心魚刺,喂嬰兒之前放在手上檢查過。等嬰兒大一點時,再添加煙熏及醃漬的魚或殼貝類海河鮮。

          應該避免什么

          所有加糖或加人工甘味的食物都要避免。“糖”是指再制作、過度加工過的糖類,不含維他命、礦物質或蛋白質,又會導致肥胖,影響孩子的一生。同時,使人的胃口受到影響,因為吃了糖,什么也不想吃了,妨礙到吃健康的食物。玉米糖漿、葡萄糖、蔗糖也屬于糖,經常使用于加工食物中,要避免標示中有此類添加物。

          母乳里或天然的食物里,也含有一些糖,這些就足夠嬰兒(或我們)所需。蜂蜜是一種像水果一樣天然的含糖份食物,但它卻幾乎是百分之百的糖,所以也會產生其他糖類會產生的問題。嬰兒未足一歲不要吃蜂蜜,因蜂蜜內含有一種波特淋毒素,而一歲以下嬰兒體內的抗體無法控制這種毒素。糖蜜也是純糖,同樣是不好的,加工的甜食制品并不適合給孩子。

          尤其須避免糖果及甜的點心,如布丁、果凍、蛋糕、餅干、水果罐頭(買不到的水果才可用不加糖的純水果罐頭)。不要讓他吃磨牙的餅干、硬餅干等,因為這些都是不含營養的碳水化合物,你的孩子不需要。而嬰兒可咬全麥土司的邊或雞腿骨(沒有骨刺),或不會破裂沒有銳角的牙膠。

          避免喝清涼飲料、碳水化合物之類,因這些都含太多糖份或咖啡因且沒有營養,還有那種減肥低卡路里的健怡飲料也不該讓孩子喝。

          給嬰兒開始吃東西,一個最重要的原則是一次一種,而且有時需加點湯或開水拌成泥狀。然后,漸漸地他也吃和家人一樣的食物,很快你會看到大部分他所吃的是從飯桌上夾過來的食物,只是切得比較細或磨成泥而已。

          嬰兒開始吃東西時,最初,一次一種你就放一塊或一堆的食物在他托盤里讓他吃。然后,你把單樣的食物放在打不破的盤子里,或給1/3杯的果汁或水(杯子也是打不破的)。但這兩種不可同時給,如果你要一次給兩種食物時,最好的方法是將他們混合成一種,而且需混合些吃過的食物,加一樣新的,這樣會引起他的好奇才易于被接受。最后你才可一次給他多樣食物,和家里的人一樣一次吃著各種不同的食物。

          如果他表示想吃什么,你可以給他吃,但如果他不想吃的,你不要用哄騙的方式或勉強他吃,如果他不想吃某種特定食物,你應試著改換別種,因為嬰兒自己會選擇他所需要的營養的食物。

          過敏

          有些嬰兒天生對某些食物具有遺傳性過敏,所以如果一個家庭里有人對某些食物過敏,嬰兒也可能會有。父母尤其應該注意要等到嬰兒六個月以后才開始喂吃食物,而且須注意嬰兒一周歲內不可吃的食物。對過敏體質的嬰兒來說,一般只有兩種食物會引起過敏,就是蛋白和牛奶。通常任何一個嬰兒在未滿一周歲時,吃牛奶或蛋白都會引起過敏。其他容易引發過敏的食物有:小麥、玉米、豬肉、魚(包括貝殼類)、蕃茄、洋蔥、包心菜、草莓、核桃、香料、柑橘類和巧克力,應在嬰兒至少一歲才讓他吃這些食物,我們也建議父母多多與醫生商量有關嬰兒過敏與食物的事宜。

          總結

          開始進食對嬰兒一生來講是個很重要的基礎,從添加食物開始,父母要知道怎么讓他養成對營養食物的喜好。盡量地給你的孩子接近天然的食物,做到在剛開始的時候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而讓他一輩子受益。
          氣質+美麗+聰明=完美幸福女人!

          2

          主題

          673

          帖子

          15

          積分

          幼兒園小班

          Rank: 2Rank: 2

          積分
          15
          8#
           樓主| 發表于 2008-9-21 10:21:46 | 只看該作者
          國際母乳會是一個非營利的義工團體,在全世界超過60個國家有此組織,是世界最大的母乳資訊中心。我們提供最新最正確的哺乳資訊給需要親自哺乳的媽媽以及支持哺喂母乳的相關人士。請您和國際母乳會一起珍惜親子關系,回歸自然哺育。



          下面是我收集的資料,這些資料伴著我度過了我的母乳歲月,受益頗多。都是轉的,我沒有那個水平寫啊
          氣質+美麗+聰明=完美幸福女人!

          2

          主題

          673

          帖子

          15

          積分

          幼兒園小班

          Rank: 2Rank: 2

          積分
          15
          9#
           樓主| 發表于 2008-9-21 10:22:18 | 只看該作者
          母乳喂養 原本艱難

          女兒Miranda出生三周,我帶著她去參加當月的國際母乳會活動,主持人Serena邀請前來的各位媽媽做自我介紹的同時,說一說自己在母乳喂養的一開始都遇到過什么樣的困難,多長時間后才適應哺乳并感到舒適自如。

          在場的二十幾名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媽媽們紛紛訴說,在哺乳之初都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困難,適應過程長短不一,短的一個星期,長的居然經歷了兩個多月的“艱苦奮斗”。不過大家一致同意,只要你有足夠的毅力,堅持下去,就沒有過不去的難關。

          女兒出生之前,有朋友對我說,你這是第二胎,有經驗了,母乳喂養一定會很順利。我自己倒沒有這么樂觀,因為我知道,每一個孩子都不一樣,孩子之間個體差異很大,新的孩子就意味著新的問題、新的挑戰。我會吸收喂養兒子Sam時的經驗教訓,盡量不重犯上一次的錯誤,但這并不能保證第二個孩子的喂養過程就會一帆風順。

          虧有了這樣的思想準備,Miranda的喂養過程,較之Sam的,更加充滿艱辛。

          Sam哺乳初始,我經歷了整整六個星期痛苦萬分的乳頭皸裂,事后總結經驗,那是由于剖腹產產后行動不便,喂奶姿勢不正確而引起的。生Miranda之前,我就痛下決心,這次無論如何也要忍著傷口疼痛,擺正了姿勢喂奶。

          事情遠沒有這么簡單。Miranda出生后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是:她根本不會吃奶。正如書上說的,有的孩子天生會吃奶、有的孩子卻不會。Sam屬于前者,生下來就知道怎樣找到奶頭、找到奶頭一口叼上就象一匹小狼一樣狠狠地吸吮。Miranda則屬于后者,咧著小嘴、晃著小腦袋左搖右擺就是對不準奶頭,即使最終叼上了,也只是輕飄飄地抿幾口,我自己感覺不到任何吸吮力。Sam是不管有奶沒奶,都使勁兒吃,給我的乳房充分的刺激,促進乳汁分泌。Miranda則相反,吃了幾下,沒有奶出來,就松口了,再給她吃,她就不耐煩,不接受乳頭,并且大哭。

          我的第一個擔心是,沒有足夠的刺激,怎么能夠下奶?當時十分后悔沒有帶吸奶器到醫院來。幸運的是,這一次雖然也是約定日期剖腹產,我卻在半夜先破了水,加上這是第二胎,我的身體已經準備好迎接新生兒,因此產后不到30個小時,我的奶就下來了。

          奶下來了,新的問題也接踵而來:Miranda吸吮無力。我的乳房漲的象兩塊硬梆梆的石頭,她也努力地吃啊吃,可是吃上半個小時,也不見乳房消軟,儲存在乳房里的奶連十分之一都沒吃進去,更不用提吃空一邊、吸出后奶了。此時我又開始擔心,總是這樣漲奶,總是這樣吃不進去,她的營養不夠,我的乳汁分泌量也會下降。在她不吃奶的空隙,我試著把奶擠出來一些,為緩解乳房的腫脹,也為保持乳汁的分泌。產后初始的奶,象橙汁一樣呈金黃色,我一邊擠一邊念叨,“寶貝兒啊,這就是黃金啊!這是比金子還貴重的初乳啊,你怎么不吃啊!”

          為了保證哺乳姿勢的正確,我沒有象上一次那樣躺著喂奶,而是忍著傷口的劇痛掙扎下床來坐著喂。即使如此,我的乳頭還是很快又皸裂了。于是我更加注意擺正自己的姿勢、注意糾正Miranda的銜乳方式,做到她的臉完全對準乳頭、身體完全側過來,做到她的嘴含住大部分的乳暈、下頦緊貼著乳房、下方的乳暈含的比上方多(因為乳汁是依靠嬰兒下頜擠壓乳暈而泌出的)下嘴唇完全翻過來貼在下頦。要做到這一切,其實十分困難,因為Miranda總是左右搖擺腦袋,根本無視正前方的乳頭,而且她永遠不張大嘴,只是咧開一條小縫,無論我怎樣撥弄她的下巴頦,也無法讓她的嘴張大到足夠含住大部分乳暈。

          女兒出生不到48個小時,就問題堆積如山,每一次的哺喂都是一番痛苦的掙扎:先是忍著疼,一點兒一點兒慢慢蹭下床,坐在椅子上,背后墊好枕頭,讓自己的上身處于直立狀態;而后懷里墊一只枕頭,以免孩子的重量直接壓迫傷口。這些準備工作就緒,才能從陪住的阿姨手里接過孩子。此時開始了更艱苦的掙扎:一只手托著孩子的頭,努力讓她對準自己的乳頭,另外一只手擺成蘭花指(dancer’s hand position),拇指和中指將乳房擠壓成扁狀,以縮小需要叼含的體積,食指則去撥弄孩子的下巴頦,以期她能夠張大嘴。Miranda卻不能夠很好地配合,她的頭總是左右搖擺,同時小手總是跟著塞進嘴里,她的手指頭經常刮到我的乳頭,便是一陣鉆心的疼。此時我恨不能自己再多長出兩只手來,好握住她的手不給我搗亂。往往我要等到她不耐煩了,急的張開嘴大哭,才能夠將她的頭扣到我的乳房上,將乳頭送進她的嘴里。一旦她合上嘴,咬住皸裂的乳頭,我就會低聲喊一句“疼死我了!”每一次讓她吃上奶,我們娘倆都要奮戰十多分鐘,每一次,我都大汗淋漓,精疲力竭。

          與此同時,女兒的體重急劇下降,到了第五天,她已經從出生的四千克,降到三千六百克,整整下降了10%,基本上是新生兒所允許下降的最低點。護士們說,要是再繼續下降,體重紀錄表上就沒有地方畫了。我所能做的,就是強忍著疼痛與疲憊,堅持讓孩子多吃奶。那幾天夜里,孩子沒有睡,一直在鬧著吃奶,我也沒有睡,一直在喂奶,到最后,我簡直是癱在床上,爬都爬不起來了。這樣的艱辛,得到奇跡般的回報,第六天早晨,情況開始好轉,女兒一夜之間增長了100克體重。到了第七天出院時,她的體重已經達到三千八百克,看來是會繼續回升了。

          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翻出厚厚的國際母乳會“母乳喂養答案手冊”,查詢這次母乳喂養的問題。我心中一直感到蹊蹺的是,我的哺乳姿勢絕對正確,為什么還會導致如此嚴重的乳頭皸裂?書里羅列了乳頭皸裂的不同部位,需要我們找到適合自己的那一種。我的屬于乳頭頂端皸裂,可以看到一條橫向的裂口。導致這種皸裂的原因,不是哺乳姿勢不正確,而是嬰兒沒有正確地運用自己的舌頭——她沒有做到把舌頭伸到乳暈與下牙床之間,而是停留在口腔內部,不斷地摩擦乳頭,導致皸裂。嬰兒不能夠正確運用舌頭的原因也有幾種可能,最常見的是舌頭或者舌系帶過短。我仔細觀察了Miranda的舌頭,發現它的確總是在口腔內部向上卷曲,很少平放下來。我懷疑她是遺傳了我的舌系帶過短,但是有時候她的舌頭又能夠延伸到下唇外。另外一個可能就是嬰兒在子宮內曾經吸吮自己的手指,這一點倒是確切的,有一次B超就看見Miranda在吃手指頭。由于舌頭的位置不正確,嬰兒也不能夠保持有效吸吮,吸吮力經常斷開,吃奶時總是發出“咂!咂!”的聲音。Miranda吃奶的聲音就很響亮,我也能夠感覺到她的吸吮力有節奏地斷開。家里的阿姨說,“你聽這孩子吃奶多香!”我卻發愁地告訴她,這種聲音不是什么好消息。

          無論什么原因導致Miranda不能夠正確運用自己的舌頭,我的首要任務就是采取措施糾正她。按照書上的指導,我在每次哺乳之間給女兒進行“壓舌練習”(push the tongue down and out):將洗干凈的手指伸進孩子的口腔,指甲朝下,讓孩子吸吮30秒,而后慢慢地將手指翻過來、指肚朝下向下壓孩子的舌頭,同時慢慢地抽出手指。練習過程中我明顯地感到Miranda的舌頭在吸吮時很少延伸到下牙床外。這樣的練習幾乎是立竿見影,如果馬上喂奶,孩子的舌頭就會平鋪并且外伸。

          隨著孩子慢慢地長大,吃奶有了經驗,效率也大大提高。她的舌頭位置問題一直沒有徹底解決,所幸這并沒有過多影響她對乳汁的吸收。按照書上說,象Miranda這樣的孩子,體重增長會很緩慢甚至下降,但是我的女兒倒象氣兒吹的似地茁壯成長。她出生時的身高是48公分,按照體重比例算是矮個子,月子里簡直是直線上升,到了滿月,她已經躥到了57公分、5.5公斤。我的乳汁功不可沒,當初一切的煎熬,都是值得的!

          這次的經歷使我更加理解前來找我咨詢母乳喂養的媽媽們,她們中間有許多人體驗著比我艱苦數倍的困難。如果Miranda是我的第一個孩子,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足夠的信心和毅力堅持下來。陪住的阿姨曾經問過我,為什么不放棄,給孩子喂奶粉,除了眾所周知顯而易見的原因外,其實Miranda的特殊情況,讓她吃奶粉會更加困難,因為她的舌頭會堵住奶嘴的出口,無法進行有效吸吮。奶嘴只有一個出口,乳頭的溢奶口卻有十幾個,母乳喂養是唯一的選擇。

          現在喂奶,早已沒有當初那樣的困難,我的乳頭也愈合了。我仍然需要協助女兒張嘴銜乳,她吃奶也還是“滋咂”有聲,但是曲折的道路已經走到盡頭,光明的前程已經來到。胖嘟嘟的女兒經常含著奶頭睜著美麗清澈的藍眼睛溫柔地望著我,好像在說“媽媽的奶好香好甜!”哥哥Sam吃母乳一直到兩歲三個月,妹妹Miranda肯定也會吃到兩歲多。一想到還有兩年這樣溫馨的哺乳時光,我的心中就充滿了甜蜜。
          氣質+美麗+聰明=完美幸福女人!

          2

          主題

          673

          帖子

          15

          積分

          幼兒園小班

          Rank: 2Rank: 2

          積分
          15
          10#
           樓主| 發表于 2008-9-21 10:22:44 | 只看該作者
          為什么“罷奶”?

          你可否聽說過“罷奶”(nursing strike)這個詞?

          就是說,有些時候,小寶寶——尤其一歲以下的嬰兒——在沒有任何明顯理由的情況下突然拒絕吃母奶,把媽媽弄的莫名其妙。

          這就叫做“罷奶”。這是小寶寶在用他自己獨特的手段來告訴媽媽:有什么事情出差錯了!罷奶期通常延續2到4天,需要媽媽的特殊智慧來分析出到底出了什么問題。

          如何分辯孩子是“罷奶”還是準備好了自我斷奶?一般來說,真正準備好自我斷奶的孩子都在一歲幾個月以上、已經吃很多固體食物并且用杯子直接喝水,而且一次只對一天中的某一次喂奶失去興趣,需要幾個星期或者幾個月時間才完全斷掉母乳。“罷奶”的孩子則往往輔食或者水的進食并不多,他頭一天吃奶還很正常,第二天突然完全拒絕哺乳,并且明顯表露出煩躁的情緒。他需要媽媽找到問題的根源并幫助他解決。

          媽媽們可以考慮以下幾種可能性:

          l 寶寶是否在長牙?

          l 寶寶是否感冒了?嗓子疼或者鼻子堵都會讓他在吃奶的時候不舒服。

          l 寶寶是否耳朵疼?吃奶的時候更加疼。

          l 你自己是否對什么事情感到焦慮或者難過?寶寶對媽媽的情緒很敏感的。

          l 吃奶的時候是否外界干擾過多?

          l 你是否沒有讓寶寶對吃奶時間作主、而是自我主張規定寶寶應該什么時候吃奶、什么時候停?

          l 寶寶是否過多依賴安撫奶嘴或者自己的手指頭、吸吮他物時間過長?

          l 你最近的哺乳方式是否有所變化,給寶寶造成混淆?

          l 寶寶是否奶瓶吃多了?

          l 寶寶是否和保姆在一起的時間過長、和媽媽在一起的時間不夠?

          l 你是否多次在寶寶哭著要吃奶的時候拒絕哺乳?

          l 你是否已經重返職場?或者擔心自己回到工作崗位后的事情?

          有時候寶寶在吃奶時咬了媽媽的奶頭,媽媽疼的叫喚,寶寶被媽媽強烈的反應嚇著了,就不再吃奶,以免再次受到驚嚇。

          也有一些意外事故會導致寶寶暫時無法吃奶,比如跌破了嘴唇或者傷著了舌頭,有時這些傷痛不一定馬上能夠看出來。

          另外一個引起“罷奶”以至于突然斷奶的常見原因是節假日或者其他繁忙的日子,比如搬家等等。當生活中有許多需要媽媽的時間和精力的事情時,媽媽會很容易推遲與寶寶安靜相處的機會。在烹調、待客、購物的熱鬧之中,哺乳的親密被暫時甚至永久性地丟失掉了。寶寶被輔食或者奶瓶暫且敷衍著,耐心的寶寶就那么等著等著,直到突然間,寶寶再也不吃奶了。

          即使不能夠馬上識別出寶寶為什么拒絕吃奶,媽媽仍需要盡快地幫助寶寶回到乳頭上來。可以試著在寶寶昏昏欲睡或者睡著了的時候喂奶,許多醒著不吃奶的寶寶在困了或者睡眠中不會拒絕母乳。有些孩子不喜歡媽媽坐著喂奶,而是喜歡媽媽抱著自己走來走去。無論是怎樣的情況,媽媽都應該騰出幾天的時間把全部精力放在寶寶身上。多抱一抱、多愛撫寶寶,多與寶寶有直接的肌膚接觸,都會有濟于事。讓寶寶遠離家庭的嘈雜,單獨安安靜靜地和媽媽相處一段時間,也有助于鼓勵寶寶回到媽媽奶頭上來。

          當寶寶拒絕哺乳時,不要強迫他吃奶,讓寶寶在你的懷抱里入睡。記住,哺乳不僅僅意味著“喂食”,更意味著“安撫”。有時寶寶需要被寵愛幾天后才能夠返回以前的哺乳日程上來。

          在“罷奶”期中,媽媽需要定時頻繁擠奶以保證母乳分泌量不下降。同時也需要家里人的理解和支持,需要媽媽的耐心和毅力,堅持幾天,把寶寶重新贏回到自己的奶頭上。

          一位媽媽這樣說,“尤其要警惕節假日斷奶癥候。在星轉月移的人生中,這些歡慶的日子會周而復始,但是對于寶寶來說,吃奶的季節在他的一生中只有一次。”
          氣質+美麗+聰明=完美幸福女人!

          2

          主題

          673

          帖子

          15

          積分

          幼兒園小班

          Rank: 2Rank: 2

          積分
          15
          11#
           樓主| 發表于 2008-9-21 10:23:09 | 只看該作者
          斷奶,請慢慢來

          每一位母親的哺乳經歷各不相同,但是所有的母親最終都會面臨同樣的一種情況,就是給孩子斷奶。

          “我該什么時候給孩子斷奶?怎樣斷?多久才能斷得了?”有些母親在自己的寶寶剛剛出生不久就著急地提出這些問題。為什么哺乳剛剛開始就想到斷奶?主要原因恐怕在于社會對母乳喂養的一些偏見,認為嬰兒應該在某一個階段早早斷奶。這些新媽媽看著寶寶吃奶的香甜樣子,深深恐懼自己在“應該”斷奶的時候斷不掉。加上聽說“斷奶越早越容易,越大越不容易斷”這樣的傳言,更是對斷奶充滿焦慮。

          “斷奶”在中文聽上去十分斷然、猛烈,其實wean這個詞在英語,卻是來自于意為“滿足”的詞根,并且兼有“逐漸”的意思。在人類長期的歷史進程中,斷奶一向是一個自然的過程,表明孩子終于吃夠了奶,不再需要母乳了。然而如今,由于偏見和缺乏信息,很多媽媽不再將斷奶看作一個歡娛的自然過程,而是一件充滿痛苦和掙扎的可怕經歷。其實母親采用的斷奶手段對于母親本身以及孩子的身心舒適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斷奶手法得當,無論在哪一個階段斷奶,都會十分順利;手段失當,則會對母子雙方造成損傷。

          最應該避免的,是突然斷奶。有些母親采取外出,或者把孩子送到別處等手段,給孩子猛然斷奶。這樣做,會給母親帶來極大的身體上的不適(漲奶的痛苦),也會給將來埋伏下更加嚴重的健康問題。同時,由于哺乳對于孩子來說不僅僅是提供食物,更是安撫和親密的源泉,突然斷奶會給孩子的心靈造成創傷。

          還有一些母親,在乳頭上涂抹辣椒、苦味藥物等,讓孩子不吃奶,這也是十分不恰當的做法。會讓孩子感到受了欺騙,對母親甚至世界產生不信任感,更會引起孩子的憤怒和焦慮。

          在極個別的情況下,由于醫療的原因而不得不突然斷奶,母親應該注意采取一些措施,減輕自己的不適:穿戴寬松支撐力強的胸罩、少吃鹽多喝水、定時擠掉一部分奶以緩解漲奶的痛苦,等等。不要束胸,也不要吃所謂的“回奶藥”,研究表明,這些傳統的做法都是弊大于利。

          同時,突然斷奶的孩子也需要特殊護理和照顧。要根據孩子的年齡來挑選合適的代乳食品,孩子也需要額外的擁抱和關注。有些母親采取冷淡孩子的方法來斷奶,其實這和孩子的需求背道而馳。孩子在斷奶階段最最需要的,是母親讓他確信他依然是被愛著的。

          怎樣有計劃地給嬰兒期孩子斷奶。

          很多媽媽由于工作或其他原因,不得不在寶寶沒有準備好斷奶的階段給孩子斷掉母乳。有計劃地、循序漸進地斷奶,遠遠強于突然斷奶。最佳手段是每隔兩、三天取消一頓母乳,這樣母親的乳汁分泌量會逐漸減少,也較少產生漲奶的不適;同時母親也有足夠的時間來觀察寶寶是否適應這樣的變化,并給寶寶足夠的額外關愛來替代哺乳時母子之間的親密。有些寶寶的吸吮要求十分強烈,也許會在斷奶期間尋找奶頭的替代物,比如拇指等,這時母親可以選擇給孩子奶瓶或者安撫奶嘴來滿足他的吸吮需求。

          給嬰兒期寶寶斷奶的許多實際操作,因寶寶的月齡而異。母親應該咨詢專家,看看用什么樣的營養物來替代母乳最好。小一些的孩子需要過渡到配方奶以及奶瓶,將近一歲的孩子,如果已經學會用杯子喝水并正常進食輔食,則不必使用奶瓶。

          對于較小的嬰兒,斷奶期最大的考慮是營養。每隔兩三天用配方奶替代一次母乳,過了大約兩個星期,寶寶就逐漸過渡到每天只吃一兩次母乳。如果你不著急完全斷奶,可以繼續這樣哺喂兩個星期。只要寶寶吃,你就會有足夠的奶給他。

          怎樣給幼兒期孩子斷奶。

          無論孩子多大,母乳都會提供豐富的營養。不過對于大一些的孩子來說,吃母乳的情感因素變得更加重要起來。因此,在這個階段的斷奶,也許需要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的精心計劃、調理以及關愛。西爾斯醫生說過,“一個聰明的寶寶才不會拱手相讓他十分享受的哺乳關系,除非有與之同等引人入勝的情感養分把他吸引走。”根據許多媽媽的斷奶經驗,以下幾點會使幼兒斷奶更加順利:

          給孩子定時規律吃飯喝飲料,避免饑渴。同時也要觀察他需要吃奶的其他原因:需要和媽媽親熱、需要吸吮、需要安慰(當受傷、生病或難過的時候)、因無所事事而感到無聊、習慣,或者需要入睡等等。

          不主動喂,但也不拒絕。就是說,孩子要吃就給他吃,沒有要求就不要主動喂。

          試著改變孩子的日程安排。有些孩子會在固定時間、固定地點要求吃奶,改變這些原有的習慣,會有助于消除孩子吃奶的要求。

          鼓勵孩子的父親或者其他能夠幫忙的親友在斷奶過程中起到積極的作用。如果孩子一般在臨睡前或睡醒時要求吃奶,可以讓其他人幫助他入睡或者起床穿衣。

          感覺孩子將會要求吃奶時,提供其他替代物或者引開他的注意力。最好在孩子要求吃奶之前提供替代品,因為一旦他提出吃奶,再給他替代品,會讓他感到被拒絕。替代品應該是健康的零食和飲料,而不是糖果等。另外把他帶到一個有趣的場所,會進一步引開他對母乳的注意力。

          兩歲左右的孩子,如果已經懂得等待的含義,可以采取推遲喂奶的手段來避開喂奶;和更大一些的孩子也許可以采取商量的辦法來說服他放棄吃奶。

          有計劃地循序漸進地斷奶的好處之一是母親在特殊情況下能夠靈活掌握。母親一定要關注孩子的反應、尊重他的選擇,看看那幾種辦法更加適合自己的孩子。同時,某些情況下的吃奶(比如生病、受傷或者入睡前)對于孩子來說必不可少,母親可以允許孩子繼續吃,先斷其它一般情況下的喂奶,最后斷掉特殊情況下的喂奶。

          自然斷奶。

          雖然當今的社會普遍期待嬰兒在滿一周歲之前斷奶,縱觀人類歷史,在大部分文化中,兒童的平均母乳喂養期為2至4年,自然斷奶也是最為常見的斷奶方式。有些母親選擇自然斷奶,因為她們認為這樣做正確;有些母親選擇自然斷奶,因為她們知道這樣做最少麻煩。

          許多母親唯恐自己不主動采取斷奶措施,孩子就會一直吃下去,永遠也斷不了奶。事實上,孩子總會自動脫離吃奶的要求,就象他們會逐漸擺脫孩子氣的行為一樣。這需要多長時間?沒有一定的答案。就象開始走路、長牙、控制大小便等等都沒有一個統一的時間表一樣,孩子個體之間的差異很大。自動斷奶允許每一個孩子按照自身獨特的規律來成長,根據自己的時間表來斷奶。所有的孩子都有一個共性,就是他們最終都會停止吃母乳。

          孩子的需求和母親的感受。

          如果母親用盡各種手段引開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仍然哭鬧不已、堅持吃奶,這表明斷奶的進程可能太快,孩子尚不能夠接受。其他說明斷奶進程過快的跡象包括孩子某些行為的改變或者退步,比如口吃、夜里頻繁醒來、過于粘人、過分焦慮、咬人,甚至以前從來沒有出現過的生理現象,如腸胃不適或者便秘等等。

          孩子也會受到母親情緒的影響。不要忘記,斷奶不僅僅是斷掉孩子吃奶的習慣、需求以及快樂,也是斷掉母親喂奶的習慣、需求以及快樂。許多母親在這個時期會感到悵然、失落、內疚甚至懊悔。這也需要母親關注自己的情緒,調理自己的心情,努力接受孩子對母乳的脫離,接受孩子“已經長大了”這一事實。在長遠的今后,這樣的情況還會有很多很多,斷奶僅僅是第一次…
          氣質+美麗+聰明=完美幸福女人!

          2

          主題

          673

          帖子

          15

          積分

          幼兒園小班

          Rank: 2Rank: 2

          積分
          15
          12#
           樓主| 發表于 2008-9-21 10:23:35 | 只看該作者
          斷奶,別聽偏見的

          凡是喂過母乳的媽媽,都在不同的階段面臨過斷奶的問題。斷奶,遠非字面意義上那樣簡單,而是母子關系的一種重大轉變。順利地斷奶,對于母子雙方的身心健康都至關重要。斷奶方式掌握不當,很容易給母親遺留終生的遺憾,給孩子造成心靈的創傷。

          關于斷奶,最根本最常見的一個問題就是:我應該什么時候給孩子斷奶?

          對這個問題,其實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什么時候給孩子斷奶,是每一對母子之間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而做出來的私人性決定,旁人沒有權利對其指手畫腳。

          如果你一定要知道一個最佳時機,回答是,這要視乎孩子的成長情況,最好等到孩子自動脫離對母乳的需要,自然地斷奶。這樣的斷奶方式最順利最容易,會避免諸多由于提早強行斷奶而必然出現的母子之間的矛盾、爭斗、哭鬧、傷心和煩亂。

          你會問,孩子一般什么時候才會自動脫離對母乳的需要呢?

          每一個孩子的成長時間表都不一樣,一般來說,自動斷奶發生在一歲半到三歲之間。一歲以下的嬰孩,不會有自動斷奶現象。即使孩子表現的不好好吃奶或者拒絕吃奶,也是因為吃奶環境不夠安靜,干擾過多,或者因為心理原因而導致的“罷奶”。

          也許這時候你要吃驚了:一歲半到三歲之間?難道可以讓孩子吃這么久的母乳?那為什么我周圍的人、包括醫生,都在勸我六個月就給孩子斷奶呢?他們說,六個月以后的母乳就沒什么營養了,而且,如果不斷奶,孩子就不好好吃飯。

          的確,對于許多人(包括一些醫生)來說,延續到一歲以后的母乳喂養是一件新鮮事。而且,在他們的頭腦中,對母乳有兩個根深蒂固的偏見:

          第一個常見偏見是,“X個月之后,母乳就沒營養了。”

          大量的研究證明,母乳無論在什么時候,都富含營養,如脂肪、蛋白質、鈣和維生素等等,尤其是對孩子身體健康至關重要的免疫因子。幼兒自身的免疫系統要到六歲左右才健全,在這之前,長期的母乳喂養,等于為孩子建立起一道天然的免疫屏障,能夠有效地預防諸多疾病的侵襲,比如耳道、腸胃和呼吸道等幼兒常見感染,以及幼兒癌癥、少兒糖尿病、風濕性關節炎等重癥。那些過敏體質的嬰兒,更是應該母乳喂養至一歲以上。特別神奇的是,隨著孩子月份的增長、對輔食攝入的增多,吸吮母乳頻率有所降低,母乳卻會自動濃縮養分和抗體,將孩子所需要的營養絲毫不差地輸送進來。

          與營養價值相等重要的,是長期母乳喂養對于幼兒心理和情感方面需求的徹底滿足。延長母乳喂養,有助于鞏固母子親密關系、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在孩子疲勞、受驚、煩躁或者悲傷時,吸吮母乳能夠給予孩子最及時最有效最溫馨的安慰,讓孩子在需要幫助時,得到的是人的幫助,而不是物品(奶嘴、玩具、零食等)。

          吸吮動作是嬰幼兒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需要,這個需要直到三歲左右才淡化。長期母乳喂養,使得孩子在母親的懷抱里徹底滿足這項生理需求,母親的乳頭也不象其他吸吮替代品(手指、奶嘴、玩具、零食、被角、頭發等等)那樣會變質、壞掉、或者弄臟。從母親那里得到吸吮滿足的孩子,往往很少吸吮自己的手指或者將所有拿到手里的東西放進嘴里,也因此減少感染疾病的幾率。

          長期的母乳喂養還有許多其他好處,比如有利于幼兒口腔的發育、從而提高語言能力,比如母乳中獨特的生長激素促進孩子大腦的發育,另外也有利于母親自身的健康。

          這就是為什么國際衛生組織、國際母乳會以及美國衛生部等權威機構,呼吁全球的母親們將母乳喂養堅持到孩子滿兩歲。

          人們對延長母乳喂養的第二個常見偏見是:不斷奶,孩子會因為依戀母乳而不好好吃飯。

          這樣的說法既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又嚴重缺乏邏輯性。母乳和輔食添加以及過渡到正式吃飯,從來都是水乳相融、相輔相成的朋友,根本不是勢不兩立、不共戴天的仇敵。母乳喂養有助于孩子接受固體食品,因為母親的飲食成分與味道會滲透到母乳里(因此專家都勸告母親在哺乳期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飲食,盡量避免刺激性食品,以免引起嬰兒的不適、過敏甚至拒絕吃奶),孩子從母乳中已經遍嘗人間百味,十分樂意接受新的食品。倒是那些吃奶粉的孩子,免不了有時會挑食,因為奶粉的味道千篇一律,沒有變化,孩子習慣了單一的口味,不愿意接受新花樣。

          還有人說,如果不斷母乳,孩子就永遠不會接受奶粉或者鮮牛奶。

          母乳比奶粉和牛奶香甜,吃慣了母乳的孩子當然抗拒奶粉和牛奶。但是這絕對不是一種“永遠”不變的狀態,也不是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更無需采用斷奶這種笨法子。

          有一些孩子,無論是吃母乳還是吃奶粉,確實存在不好好吃飯的問題,但這和他們吃的是什么奶沒有任何關系,而是大人在喂養方面的失誤造成的。極有可能是在添加輔食階段,家長沒有采用科學喂養方式,沒有培養孩子良好的進食習慣。或者是因為家長總以為孩子吃得不夠、逼迫孩子多進食而造成孩子厭食;或者是因為家長過于頻繁督促孩子吃東西,甚至不惜端著碗到處追著喂,而導致孩子失去了饑餓感。飲食是嬰幼兒學習探索人生的重要途徑,父母一定要謹慎行事,把握好這方面的喂養關系。小孩子天生自知饑飽,無需大人在一旁過多操勞,喂養原則應該是讓孩子做主,餓了就吃,飽了就停;吃飯時在餐桌上認真吃,吃完了離開餐桌再去玩兒。當孩子出現進食方面的問題時,如果不是病理原因,家長應該審視自己的喂食手段和態度,從中找到問題根源,而不要將責任推諉到母乳身上,強迫孩子斷奶,給孩子造成更大的損失和傷害。吃奶粉的孩子不好好吃飯,你們讓他們“斷”什么呢?斷了母乳之后孩子依然不好好吃飯,你們又要誰來負這個責任呢?

          那么,有沒有貪戀母乳,不愛吃飯的孩子呢?有!但是,這仍然不是母乳的錯。大多數見了媽媽就粘在奶頭上不肯吃飯的孩子,是由于母子關系出了問題,是因為孩子從母親那里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愛,母親除了喂奶之外,陪伴孩子的時間無論是質還是量都不夠高,孩子以無休止地要求吃奶來滿足自己對母親的需求。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斷奶,豈不是與孩子的愿望背道而馳?這時候斷奶,給孩子造成的心靈傷害最深。

          另外還有一些常見的因素,導致母親提早斷奶。比如需要上班的母親,其實無需斷奶,工作單位有條件的,可以把奶擠出來儲存在奶瓶里,白天讓看護人喂給孩子,下班后母親直接哺乳。工作單位沒有條件的,可以讓孩子白天吃奶粉,母親在家時則吃母乳,對孩子的健康遠遠強于完全斷奶。還有母親需要短期出差,也無需斷奶,可以提早把奶擠出來,儲存在冰箱冷凍室里,母親離開的那幾天給孩子吃。母親在出差過程中,要注意及時擠奶,以保證乳汁分泌量不下降。

          斷奶是每一位母親在了解延長母乳喂養的優勢之后,經過深思熟慮而做出的謹慎決定。
          氣質+美麗+聰明=完美幸福女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