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孕婦發生皮膚瘙癢,多出現在妊娠中后期以后,且瘙癢的程度輕重不一,輕者只是皮膚稍有瘙癢,重者則瘙癢難忍,坐立不安,夜不能寐,痛苦不堪,有的甚至抓破皮膚方能暫時止癢,結果造成全身抓痕累累,搞不好還容易發生皮膚化膿性感染。孕婦皮膚瘙癢的癥狀一般只有到分娩后才能減輕直至消失,孕期可以適當用藥。
解放軍306醫院皮膚科呂世超主任說,孕婦發生皮膚瘙癢時,可采取以下方法緩解癥狀:
1.精神緊張、情緒激動,會加重瘙癢,所以孕婦首先要減輕精神負擔,避免煩躁和焦慮不安。
2.避免搔抓止癢。因為不斷搔抓后,皮膚往往發紅而出現抓痕,使表皮脫落出現血痂,日久會導致皮膚增厚、色素加深,繼而加重瘙癢,甚至還能引起化膿性感染。
3.勤換內衣內褲。
4.洗澡時切忌用溫度過高的水或使用堿性肥皂使勁擦洗,因為這樣會加重瘙癢。
5.防止食物因素的刺激,如少吃辣椒、生姜、生蒜等刺激性的食物。海鮮的攝入要適量,因為海鮮能加重皮膚瘙癢。
6.穿純棉的衣物,避免化纖織物與皮膚發生摩擦。
7.藥物治療。孕婦需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局部瘙癢可外涂薄荷酚、樟腦霜、樟酚酊、樟腦撲粉,必要時可短期選用副作用小的激素藥膏,如艾洛松等。全身瘙癢可短期適當服用鎮靜劑或脫敏劑,如口服撲爾敏片,每日3次,每次4毫克;舒樂安定片,每日2~3次,每次1毫克等,可同時口服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另外,也可口服或靜脈注射葡萄糖酸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