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件:今年31歲的素素(化名)在生完寶寶5個月的時候,被診斷為乳腺癌。其丈夫跟我們仔細述說了情況。原來,在懷孕9個月的時候,素素已經感覺乳房疼痛。夫妻兩個人都沒有太在意,當作普通的乳腺增生和懷孕反應看待。分娩后,月子期間也一直在持續疼痛,夫妻二人認為是乳腺炎,也沒有做進一步檢查。逐漸地,等到兩個月后,發現右側乳房變大,腫塊突出出來,疼痛也加劇了。于是,丈夫連忙帶妻子去醫院檢查,經過鉬靶照相、細胞學檢查、病理檢查,都沒有確診。后來,經過輾轉反側,二人來到了解放軍軍區總醫院,經過檢查,被診斷為乳腺癌。素素馬上住院并接受了乳腺全切手術,隨后進行了化學藥物治療。
時間一點點地過去,素素的丈夫每天奔波于醫院、單位和家之間,近5個月大小、嗷嗷待哺的兒子由奶奶照看,這本來幸福美滿的家庭被疾病擊打得四分五裂。男子嘆息地說:“我們都太大意了,在懷孕的時候應該更小心才對!
妊娠期乳腺癌是指婦女在妊振期發生的乳腺癌。乳腺癌發展到能夠被發現的大小(>5mm)時,一般需要數年的時間,因而妊娠期乳腺癌確切說應當是乳腺癌在增殖發展中“巧遇”到了妊娠期,該種乳腺癌約占全部乳腺癌病例的5%,發病年齡平均為35歲(生育高峰年齡段)。
臨床特點
妊娠期乳腺癌的發病特點是:在妊娠哺乳期,女性的乳房在孕激素和催乳素的作用下出現生理性增生肥大,常常使癌腫塊包裹其中不易早期發現;乳腺在妊娠期充血水腫,腫瘤發展快,易發生血道及淋巴道播散;腫瘤的惡性程度高,生長加快,易于擴散。
誤診原因
年輕女性妊娠后,其乳房會隨著子宮內胎兒的生長和內分泌的改變出現生理性發育和體積增大,如果此時出現乳房腫塊,無疑會被變大的乳房掩蓋,如果患者缺乏醫學知識,加上一些臨床醫師對乳腺癌的認識不足,尤其對妊娠期病人的生理變化缺乏認識及查體不仔細,就會影響診斷。據報道,妊娠期乳腺癌的診斷比一般情況下要延誤2~15個月。誤診、漏診,確診時多已屬晚期的情況很多見。
診斷方法
妊娠期如果乳頭出現單導管、漿液或血性溢液應謹慎,必要時行特殊檢查或活檢。
初診階段首選無創、無放射損傷的手段,如B 超。乳房鉬靶檢查并不作為推薦的常規檢查手段,因妊娠期乳腺組織結構和成分的改變,其診斷的假陰性和假陽性率增高。細針穿刺活檢(FNA)是診斷妊娠乳腺癌的重要細胞學檢查方法,反復穿刺可提高診斷的準確性,而空心針穿刺活檢并不推薦,因妊娠期乳房組織充血,血運豐富,操作不當易引起腫瘤的擴散和轉移。如還無法診斷,可行局麻下的手術切除活檢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