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9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湖北省麻醉質控中心向藏區捐贈遠程設備,武漢協和醫院打造"帶不走的醫療隊"

          [復制鏈接]

          1068

          主題

          1068

          帖子

          3080

          積分

          幼兒園大班

          Rank: 8Rank: 8Rank: 8

          積分
          3080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于 2023-1-10 14:38: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湖北省麻醉質控中心向藏區捐贈遠程設備,武漢協和醫院打造“帶不走的醫療隊”
            
            武漢連線山南!剛贈送遠程設備,又視頻指導急診剖宮產前麻醉。1月6日下午,在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遠程醫學中心,湖北省麻醉質控中心向西 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山南市婦幼保健院捐贈遠程設備、可視喉鏡及便攜式超聲儀器等,價值40萬元。捐贈活動結束后的傍晚時分,協和麻醉醫師周全軍接到山南婦幼保健院麻醉科主任單志多吉的求援電話:“收治一名感染新冠的孕婦,高燒三天,患有妊娠高血壓,病情危急,要馬上剖宮產手術……”周全軍立即視頻指導麻醉關鍵點,手術順利進行。
            
            
            
            湖北省麻醉質控中心向藏區捐贈遠程設備。
            
            建設智聯網,“插管小分隊”經驗服務基層抗疫
            
            “呼吸困難,血氧飽和度太低,迅速插管!”麻醉醫師打開患者口腔,將可視喉鏡插入,快速準確地將呼吸機軟管插 進聲門,呼吸機連通了……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協和醫院“插管小分隊”活躍在各個重癥病區,聲名遠播。
            
            “防重癥是當下疫情防控一大重心,要讓‘插管小分隊’的經驗推廣開去,讓更多基層麻醉醫師掌握和運用。”湖北省麻醉質控中心主任、協和醫院麻醉與危重癥醫學專家姚尚龍教授表示,該中心正在建設麻醉醫學“智聯網”,也就是將全國優秀麻醉醫師通過網絡聯系起來,打造麻醉“超級大腦”,建立“超級麻醉科”。姚尚龍說,協和醫院2019年領銜成立全省麻醉質控中心,協和麻醉專家團聯合省內及優秀麻醉醫師,幫助與提升基層醫生麻醉及重癥醫學方面的能力,并對日常麻醉醫療質量進行管控。2019年至今,每周授課3次左右,共完成500余場教學培訓,累計培訓30萬人次。
            
            氣管插管是為新冠危重患者提供呼吸支持的重要手段。姚尚龍介紹說,一些基層麻醉醫師把在省麻醉質控中心遠程教育學院所學所練的插管技術,快速運用到新冠重癥救治中,為偏遠地區和邊疆抗疫發揮骨干作用。
            
            曾來協和進修半年的單志多吉坦言,運用學來的可視喉鏡技術服務合并新冠感染的危重產婦剖宮產手術,操作簡便,可視性強,既能快速完成插管麻醉,又能有效保護醫護人員,為患者爭取了寶貴的搶救時間。
            
            
            
            捐贈儀式以遠程形式在武漢、山南兩地同步進行。
            
            建設物聯網,“超級麻醉間”實時監控直抵基層
            
            據了解,省麻醉質控中心正積極建設基于設備大數據的“物聯網”,將所有的基層醫院麻醉儀器設備進行聯網,以此基礎數據建成統一標準平臺,通過大數據軟件監控麻醉系統,打造超級麻醉間。這個超級麻醉間以協和醫院為總部,以各個基層麻醉間站點為分部,構建一個逐級實施、逐層監控的超級麻醉間。姚尚龍說,通過這個跨區域跨醫院的超級麻醉間,專家可以實時看見每一家基層醫院麻醉間的麻醉數據,便于讓專家的指導意見直達基層麻醉間。
            
            協和醫院副院長夏家紅教授介紹說,這套體系正在精準控制基層麻醉的醫療質量,不斷提升麻醉醫師的臨床能力,精準幫扶基層的麻醉技術能力。三年來,湖北省麻醉質控中心遠程教育學院借助社會力量,設立湖北省麻醉專業健康幫扶捐贈項目,向全國37家單位及革命老區、偏遠地區醫院麻醉科捐贈遠程會診設備、超聲設備和可視喉鏡設備,總計價值300萬元,同時將先進的技術帶入基層醫院,讓基層“不光有設備,還能用好用足”。
            
            
            
            與會專家暢談為基層建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輸血并造血,偏遠山鄉有了“帶不走的醫療隊”
            
            “不能等了!趕快實施氣管插管。”2022年8月的一天凌晨3時,一名來自措美縣的新冠合并妊娠的產婦,緊急轉至山南市婦幼保健院。經初步檢查發現,宮內缺氧,胎兒窘迫,胎兒心率已降至90,頭和一只胳膊都露出來了。情況緊急,周全軍帶隊立刻實施全麻氣管插管,從插管到胎兒娩出不超過5分鐘,母女轉危為安。協和援 藏醫生周全軍在山南市婦幼保健院指導麻醉技術達半年,今年春節前夕才短暫回到協和醫院。
            
            6日傍晚接到單志多吉視頻電話時,周全軍立即現場會診:“高原地區的新冠患者發生沉默性低氧血癥的幾率更大,要密切觀察;這類患者多伴有氣道黏膜損傷,探入可視喉鏡時一定要輕柔……”在山南期間,周全軍手把手地指導當地麻醉醫師,這支經過磨煉的隊伍得以順利馳援周邊其他地區。而周全軍則24小時駐守山南,確保突發緊急情況時5分鐘內到達現場。
            
            
            
            山南市婦幼保健院團隊為感染新冠的危重癥孕婦進行急診剖宮產手術,左一為周全軍。
            
            據了解,湖北省麻醉質控中心2019年在京成立國家衛生健康委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麻醉學專家委員會,致力于健康幫扶近30年、曾獲2015中國消除貧困獎的姚尚龍擔任主任委員。專委會由全國55名專家帶領,先后走進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陜西延安市延川縣、貴州臺江、福建閩東、云南臨滄、西 藏山南等技術幫扶。姚尚龍說:“光輸血是不夠的,還要讓基層醫療機構具備造血能力,為當地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他介紹說,專委會不僅為基層醫療機構捐贈設備,更是帶動技術團隊的能力提升,現在越來越多的當地群眾信得過自己的醫生,稱贊“不出村也能看得好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