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家的寶寶是不是有向你抱怨過,不想去上課,不想去上小學......
是什么原因導致這種現象呢?
小學老師反映學生們幼兒園時幾乎將一年級的知識都學過了,以至于上課時老是走神、不想學。“孩子學習和接受能力都比較強,提早接觸小學知識也不為過,但要注意適度,不然會給一年級的學習帶來麻煩。”幼兒園的小學化教育模式不僅會給幼兒增添沉重的心理壓力,同時也束縛了孩子的獨立個性和想象能力。
孩子雖小,但他們也有自己的苦衷。6歲的元元說:“我最恨發明數學題的人,最喜歡發明足球的人,我現在每天要做數學題,沒時間出去踢足球。”5歲的葉子稚氣地說:“大家表揚我英語好的時候,我喜歡英語;但媽媽每天叫我背很多英語單詞的時候,我就開始不喜歡英語了。”
華東師范大學教授毛世楨認為,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做法從根本上忽視了幼兒的生理及心理特點,剝奪了幼兒的童真童趣和游戲玩耍的權利,扭曲甚至扼殺了幼兒的天性。因為,對知識的強化灌輸和強制學習會淡化幼兒的學習興趣,使部分幼兒對學習產生不同程度的害怕乃至恐懼,并由此產生厭學情緒。“家長要把孩子當作認知的主體,因勢利導,教孩子一些能夠學會的東西。絕不能把孩子當作電腦,按照某一個標準,一味地灌輸知識和技能。”毛世楨建議。
卓人的右腦潛能開發學校考慮到孩子愛玩的心理,從國外引進先進的右腦教學方法,使用白點卡、百科卡、一點凝視卡、照相記憶游戲等十二種游戲教學,讓孩子在玩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才能激發出他們的右腦潛能,使他們將來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面對人生其他挑戰時,都能夠充滿信心,面對自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