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嬰兒期的數學智能提升活動,都是一些簡易有趣又好玩的游戲,寓教于玩,只要是可以用具體事物表達出來的數學概念,都可以借著這種游戲讓寶寶毫不費力地認識到,真是事半功倍。下面就是開心寶寶小編為辣爸俏媽們精心準備的五款益智小游戲,一起來看看吧!
此外,日前開心寶寶正式升級為V2.3.1版本,全新開啟寶寶“同城活動”功能,家長與寶寶只要參與這項活動,不僅可以認識很多同城的小伙伴們,和他們一起參與豐富多彩的親子活動,分享彼此的成長樂趣,又能夠提升彼此的早期社交能力,滿足不同寶寶的個性化需求。
1、 讀帶數書本上的故事給寶寶聽
在寶寶尚未能說話之前,家長就已可以讀書給他聽。在為寶寶做數學智能提升時,家長讀給寶寶的書本不妨選用一些帶有數字的故事。例如小明的貓生了五只小貓,有兩只是黑色的,一只是白色的,另有兩只是小花貓,連貓媽媽一家六口都住在小明的床下。今天是老師的生日,六個小朋友都向老師祝賀生日,老師很高興,買了十二個橘子給小朋友分享,每個小朋友都分到了兩個橘子,老師說:“兩個橘子,一個自己吃,留下一個回家送給媽媽吃。”
2、 利用日常行為陪寶寶隨興計數
家長陪孩子上樓梯時,可以大聲計算階梯的數量:一級、二級、三級、四級……哇,你自己走了十二級樓梯!攠吃葡萄的時候可以大聲說:這里有一、二、三、四、五、……十八顆葡萄,你要吃幾顆?六顆好不好?一、二、三、四、五、六顆葡萄給你!吃完了這六顆還要的話,媽媽再給你,媽媽這里還有一、二、三……十二顆葡萄等著你。很自然地寶寶就會對數東西產生了基本概念:每樣東西都要單獨數點過,而且每樣東西只能數點一次,不可重復。
3 、玩積木提供具體的數量與物理關系
把一盤積木拿給寶寶,不刻意要求他怎么玩,大部份的寶寶就會開始把積木堆高,或把積木排長(當然也有些會一個個撿起來丟),還有些小朋友甚至會用積木造橋、造車或創造其他形狀結構。
堆高積木夠高時就會倒,使用的積木在那里多放或少放就會改變形狀,要做一樣長短或高度時兩排積木需用的數量必須相同,很多這一類的數學物理原理,都在寶寶玩積木時給寶寶在無意中學到了。
4、在桌子上依人數擺設餐具
乘和除這兩種算術概念,在家里可以用數擺餐具的方法來讓寶寶接觸,假設有七個人要在這一桌用餐,應該擺設筷子、湯匙、碗、碟的數量,可以用實際擺設的游戲去算出:對,在這七個位置上各放一雙筷子,我們需要幾雙筷子?七雙?好棒!每雙筷子有兩支,那七雙筷子就有十四根了。現在我們來排碗,七個人需要幾個飯碗呢?這種一配一的概念當然不久就會延伸到除與乘的概念了。
5 、切生日蛋糕在游戲中學到分數
利用切生日蛋糕的機會,基本分數如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很容易就會讓孩子了解了,大家分享蛋糕時,更可乘機介紹比較復雜的分數關系:我們把蛋糕切成八塊,給了你這八塊中的一塊,給媽媽這八塊中的另一塊,你看爸爸這里還剩下八塊中的六塊!
開心寶寶結語:上述這些游戲,都很簡單易行,對提升寶寶數學智能的效果,特別容易在無意中讓寶寶得到。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注冊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