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9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警惕兒童墜樓卡護欄 專家支招讓孩子遠離危險 "媽媽們一定要知道

          [復制鏈接]

          2

          主題

          2

          帖子

          13

          積分

          幼兒園小班

          Rank: 2Rank: 2

          積分
          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于 2013-10-30 09:56: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盾然隱形防護網,最近,一個三歲的兒童在媽媽上衛生間的空隙,獨自爬上飄窗,從窗戶墜落下去。幸好墜落到草坪,脫離了生命危險。而近來出現的多起幼兒獨自爬窗墜樓的事件,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家長們必須重視起來,為了避免悲劇再度發生,要學習如何防范。看看專家們的建議吧!
            讓寶寶遠離墜窗危險,你不妨這樣做一做
            不要在樓下給孩子招手
            從高處摔雞蛋警醒孩子
            小辛20日翻越飄窗墜樓,幸而落入草坪撿回性命。但在3天前,渝北區奧林匹克花園一個22月大的女嬰就沒那么幸運了:她從31樓飄窗墜落,鮮活生命戛然而止……
            對此,家長們除了提前安裝好防護欄、防護網等常規設備防患于未然,從根本上消除隱患、斷絕孩子攀爬通往窗臺窗口外,市兒童醫院心理科主任梅其霞教授表示,家長千萬不要低估孩子們的淘氣和運動能力,應在日常生活中給孩子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幫助其樹立防范危險的意識———因為7歲以下的兒童對危險的認知很單薄。
            1、給孩子上幾堂“危險課”———比如從假定高處拋出玩具、雞蛋之類的東西,讓物品被摔碎的場景刺激和震撼孩子,使他們能從感官上和心智上對高處墜落的危險有警醒意識。
            2、在樓下給孩子招手是陋習———“很多家長喜歡在戶外或樓下就向孩子招手———這是很不好的習慣和很危險的暗示!”梅教授說,在孩子印象里,招手就意味著家長會抱,但是殊不知如果長期給孩子灌輸這種思想,可能會讓孩子養成只要有人招手就會伸手去抱的習慣,很可能會讓孩子在意識不到危險的情況下(比如在窗邊、陽臺等危險場所),也會探出頭伸出手要樓下戶外的家長抱,從而失去重心釀出慘劇。
            3、不要讓孩子獨自待在家里———這不但會使孩子感到得不到家長重視,久而久之還會導致孩子抑郁。同時,小孩好奇心強烈,當感覺家里的門打不開后,他們就會找尋其他能打開的出口,而窗戶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不同年齡階段 不同教育方式
            梅教授稱,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應該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讓其在特定階段對墜樓危險產生認知:
            1-3歲(正確引導)
            這個年齡段的幼兒,沒有傷痛和死亡的概念,也沒有危險意識和多大的理解能力,即使大人反復說教、打罵,也難以起到好作用。
            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有極強的模仿能力和行為記憶,如果大人有過攀爬窗戶或經常站在窗戶處等舉動,他們會好奇極力效仿。對此,建議家長多采取引導的方式,給孩子講正確方法:比如到樓下玩耍可以打開房門,通過正確的方式才能到達樓下,加深孩子的這種行為記憶。
            4-7歲(危險警示)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稍微懂得疼痛和傷亡,但是沒有危害后果意識。家長除了通過說教,講解一旦墜樓的傷亡危險外,還可以通過“危險課程”設置,讓孩子們親見玩具、雞蛋等物品從高處墜落摔碎破裂的現場和刺激,從而迫使孩子感受到攀爬窗戶的危險。
            7歲以上(溝通疏導)
            正常情況下,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不會輕易攀爬窗戶。但是,7歲以上的孩子開始有威脅、叛逆的心理行為,他們可能采取跳窗等方式作為抗爭不滿。因此,家長應該和孩子取得良好的溝通,及時疏導孩子心中的不快,消除他們不計后果干傻事的心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