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38|回復(fù):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什么是花膠

          [復(fù)制鏈接]

          0

          主題

          1219

          帖子

          1

          積分

          新生兒

          積分
          1

          新人進(jìn)步勛章

          跳轉(zhuǎn)到指定樓層
          1#
          發(fā)表于 2008-5-2 13:20: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花膠即魚肚、是各類魚鰾的干制品,以富有膠質(zhì)而著名,其別名為花膠。

          花膠的功效

            從中醫(yī)角度,花膠極有滋補(bǔ)食療作用,是取自魚鰾曬干制成,一般會采用巨大的鱘魚、和大黃花魚為原料,由于各種花膠魚肚會隨著不同魚類加工炮制,故魚鰾堅硬程度亦有異,可分成廣肚、花膠與炸肚三種,身價由每斤幾百元至幾千元不等。花膠自古便屬于“海八珍”,而近年經(jīng)過營養(yǎng)學(xué)的分析,猶如“達(dá)文西密碼”般,解開了花膠的“寶物”之謎。
            
            花膠,其實就是魚肚,是魚鰾的干制品,富膠質(zhì),故名花膠。中國人從魚中剖摘魚肚食用,可追溯至漢朝之前。1600多年前的《齊民要術(shù)》就記載有現(xiàn)今之所謂魚肚了。
            花膠與燕窩、魚翅齊名,是“八珍”之一。花膠素有“海洋人參”之譽(yù)。它的主要成分為高級膠原蛋白、多種維生素及鈣、鋅、鐵、硒等多種微量元素。其蛋白質(zhì)含量高達(dá)84.2%,脂肪僅為0.2%,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
            花膠不僅是筵席名菜,還有相當(dāng)?shù)淖萄a(bǔ)作用和藥用價值。花膠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膠質(zhì)等,有滋陰、固腎的功效,可助人體迅速消除疲勞、對外科手術(shù)病人傷口之恢復(fù)也有幫助。有飲食行家說,以前,老人家會留起一些陳年花膠,留待女兒或媳婦懷孕前后食用。一般而言,懷孕4至5個月便可食用,臨生產(chǎn)前可多幾次,這樣產(chǎn)后便會舒服些。此外,外科手術(shù)后4至5日,亦可進(jìn)食花膠,傷口會愈合得好些。

            花膠種類及選購
            花膠種類很多,頂級的有正宗黃花膠和白花膠,市面上很少見到,漁民捕魚后多數(shù)即自行享用了。黃花魚肚有很多名稱,如原只魚鰾未剖開加工成圓筒形的稱筒膠,體形較小而薄的稱為吊片,數(shù)片鮮鰾黏搭而成的體厚片大、但不十分透明者為搭片、塊膠,加工成帶形的,名曰長膠、帶膠等。

            廣肚
            目前,在市面上買到的靚花膠,大多是來自印度、巴基斯坦的“廣肚公”。“廣肚”是一個總稱,只要體形較大者,都被稱作“廣肚”。廣肚有雌雄之分,雄性的“廣肚公”形如馬鞍,肚身中部較厚,而兩邊較薄,身呈V字條紋,以質(zhì)地結(jié)實、厚身、干淡、呈金黃色為佳,呈半透明狀為上品,烹調(diào)后結(jié)實彈牙。至于“廣肚乸”,則略圓而平展,形似波板,身呈橫紋或呈波浪紋,質(zhì)較薄,質(zhì)感、口感均略遜,價錢亦便宜四至五成。

            札膠(扎肚)
            原產(chǎn)中南美洲,當(dāng)?shù)卦Q“長肚”,肚形長而窄,“窄”字后來在行內(nèi)寫成“札”字。札膠亦分雌雄,肚母厚身,賣相好,煲后易成糯米粉狀并粘牙。膠公則薄身肉爽,煮起來不易溶。

            鴨泡魚肚
            俗稱花膠筒,“鴨泡肚”因未剖開,形似荷包而得名,多來自中美洲巴拿馬一帶,是一種淡水草鱸魚的魚鰾,其特點是不韌身、脆口,價錢適中,家庭主婦多用鴨泡魚肚來煲湯。

            花心魚肚
            即是內(nèi)囊未能干透的魚肚。一些漁民在岸邊曬魚肚,有時落雨來不及收,便會形成外面干、內(nèi)囊未能干透的狀況,這種魚肚不宜食用。
          幸福是一種感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