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起步走
您是否曾經因為無意間對孩子吐出的話語而感到后悔?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的認知和分析能力、思考方式以及價值觀。下面我們來看看,哪些話語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各方面能力。
1、在限定的范圍內做出有效的選擇,如“你想吃煎雞蛋,還是煮雞蛋?”
如果你想讓自己的孩子變得自信且具有獨立思考能力,那么請你引導他(她)做出果斷的選擇。做出選擇的過程會讓孩子的內心變得更強大,給孩子創造更多的機會,讓他做出選擇,可以大大增強他的自信心。
而我們為孩子創造機會做選擇時,不要給出讓孩子茫然的難題,提供限定的選項才是最有效的途徑。在選擇范圍比較廣的情況下,孩子容易感覺混亂,嚴重干擾他的“決策”。
相反的,我們用限定的選項來“控制”孩子的選擇和行為,避免不好的思想和行為生根發芽。
往往有一些聰明的孩子會要求跳出父母給出的選項而特立獨行。這時,尤其是在原則性問題上,父母就要堅持并反復強調自己的原則,力求給孩子樹立良好的價值觀。
2、鼓勵孩子自己做決定并對其負責,如“你來定吧!”
這種對話方式可以讓孩子回頭判斷自己行為的對錯并對其負責和改正,也是培養自我控制能力的良好時機。
“你是想現在洗臉刷牙上幼兒園,還是自己待在家里?你來定吧!”
在大部分情況下,孩子的選擇方向都是好的一面。而一旦孩子做出決定之后,他更愿意把這種正確的行為付諸于行動。這種溝通方式將決定權交于孩子的手中,讓他清楚得認識到決定和承擔后果的都是自己,這遠比打罵和懲罰有效的多!
3、讓知難而退的孩子鼓起勇氣再次挑戰,如“就當……一樣”
如果你的孩子在學習和玩耍中遇到難題,告訴你“我做不了”,你會作何反應?大多數父母可能會說:“你可以的!再試試吧!”這種回應看起來對孩子有推動作用,但事實上效果甚微。想讓孩子變得勤奮努力的父母,他們從孩子那里得到的回答往往是“我這不是在做嗎!”“已經做過了!”況且,努力過后如果依然沒有成功,孩子很容易將自己定義為失敗者。
所以,在孩子遇到困難時,下面的一句話也許會更有效得保護孩子的自信心!熬彤斈憧梢宰龅揭粯樱僭囈淮伟桑
4、引導孩子富有責任感,如“媽媽幫你一下,剩下的你自己來吧”。
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的東西是孩子想要得到的,新的自行車、新的衣服、美味的零食、漂亮的布娃娃……而每當孩子希望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時,父母的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這種情形下,用“可以”或者“不行”來回應孩子,顯然是會慣壞他或者讓他感到委屈。下面我們介紹一下比較合理且有效的溝通方式。
家長可以表示愿意支付一部分金額,而剩下的數額就要從他的零花錢中支出。這時,孩子自然就面臨一個選擇,是不是要放棄其他的美食或玩具,來購買眼前這一件物品。這樣的溝通方式不會讓家長站在孩子的對立面,也給孩子一個思考的機會,選擇購買或放棄。就算最后買下來了,孩子也會更加珍惜和喜歡這件物品,畢竟是犧牲了購買其他物品的機會而得到的。
總之,刺激孩子多思考多判斷是幫助孩子成為有能力的人的唯一捷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