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4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貓。汗误w病

          [復制鏈接]

          0

          主題

          863

          帖子

          4

          積分

          學校版主

          Rank: 66Rank: 66Rank: 66Rank: 66Rank: 66Rank: 66

          積分
          4

          育兒專家勛章優秀版主勛章愛心使者勛章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于 2008-4-2 21:11: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弓形體病為人獸共患的寄生蟲病。臨床上以發熱、呼吸困難、貧血、流產、胎兒畸形為主要特征。但大多數貓為隱性感染。

            【病原】

            弓形體屬肉袍子蟲科弓形蟲屬糞地弓形蟲。此蟲在體內發育階段的不同其形狀也各異。可分為五型:滋養體和包囊兩型,繁殖體、配子體、卵囊三型。滋養體呈月牙形或桔瓣狀。大小為(4~7)微米×(2~4)微米,一端稍尖,一端鈍圓,姬姆薩或瑞氏染色,腦漿呈淺藍色,偏于鈍圓一端。包囊型蟲體出現在慢性病或無癥狀病例,主要寄生于腦、骨胳肌、眼及心、肺、肝、腎等器官。有較厚的囊膜,囊中的蟲體數目可達數千個,包囊直徑可達60微米。繁殖體在上皮細胞內進行無性繁殖,一個裂殖體可發育成若干個裂殖子。配子體在腸細胞內進行有性繁殖,小配子體色淡,核松軟,后期分裂成許多小配子;大配子體核致密,較小,含有著色明顯的顆粒。卵囊隨貓的糞便排出體外,呈卵圓形,有雙層囊壁,表面光滑,大小為(11一14)微米×(9一11)微米,每個卵囊里含有兩個圓形的孢子囊,為8~6微米,每個孢子囊內含4個長而彎曲形的小孢子,為8微米×2微米。

            【生活史】

            貓吞食了含有弓形體的包囊型蟲體或卵囊后,包囊內的滋養體或卵囊內的子孢子進入消化道,侵入腸上皮細胞發育繁殖,開始通過裂殖產生大量的裂殖子,到一定階段部分裂殖子轉化為配子體,配子生殖,產生卵囊,卵囊隨糞便排出體外,在適宜環境中,經2~4天發育為感染性卵囊,食人滋養體后,一部分可進入淋巴、血液循環,被帶到各組織器官,侵入有核細胞(紅細胞),以出芽的方式或二分法繁殖,經過一段時間后,刺激宿主產生免疫力,使繁殖速度緩慢,部分滋養體被消滅,部分滋養體在宿主的腦、骨髓肌等處形成包囊形蟲體,可存活數年之久。

            【癥狀】

            感染后,體溫升高40℃以上,呈稽留熱型,精神沉郁,食欲減退至廢絕,糞便干燥,呼吸困難,有咳嗽、嘔吐,體表淋巴結腫大,肌肉強直。

            初期可視黏膜充血,后期貧血,妊娠貓可發生流產。大多數以隱性感染為主,成為帶蟲者,可傳播給人。如懷疑有此病,應將貓帶到獸醫院進行實驗室化驗,檢查有無感染此病。

            【治療】

            ①磺胺嘧啶25毫克/千克體重,2次/日,口服。

            ②復方新諾明25毫克/千克體重,2次/日,口服。

            ③乙胺哦暖0.5~1毫克/千克體重,1次/日,口服。

            ④全身療法。

            【預防】

           、俳刮菇o生肉及未煮熟的肉。

           、谙麥缋鲜。

            ③合理處理糞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