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元3歲了,特別不愛吃飯,他一頓飯要吃上半天。為了改變這種情況,起初我每頓飯都緊緊地盯著他,不停地催他快點吃,效果卻適得其反。后來,我改變做法,讓吃飯變成了一件好玩的事情。元元逐漸愛上了吃飯。
我先帶他一起去超市購買蔬菜,回來后,我就讓他幫我處理一些比較簡單的事務,比如掰豆角。我一個勁兒地夸他“聰明、能干”,兒子覺得特別有趣,特別自豪,因為有自己的勞動參與其中,平時討厭的豆角,他也逐漸喜歡吃了。
吃飯時,我假裝“搶”著吃。先用調羹裝好飯菜,裝作要往嘴里送,然后自言自語地說:“哎喲,我先打個哈欠!”于是閉著眼睛,張大嘴,卻悄悄地把調羹移到元元的嘴邊。然后,我很驚訝地睜圓了眼說:“咦,我的菜呢?怎么沒啦?”果然不出我所料,兒子早就搶著吃了,他正得意地沖著我笑呢。
有時候,我和元元還根據飯菜編出很多故事,我們把一桌菜比喻成一大幫敵人,這塊肉是敵人的司令,這碗湯是敵人的老窩。“哎呀!敵人要向我們發動進攻了。趕緊消滅它們!元元,吃光這些東西,你就贏得勝利。媽媽會給你頒發小紅花!”兒子立即投入到“戰斗”之中,興致勃勃地把“敵人”一掃而光。
中央七臺的《天天廚房》是很好的節目。節目里制作的幼兒食品色彩鮮艷、造型可愛,常常引起兒子的極大興趣。元元不肯吃肉,我就學著《天天廚房》上教的,把肉加上蛋清、番薯粉,做成肉丸子,還在每個肉丸子的頂端嵌上一顆紅紅的櫻桃,取名叫做“櫻桃小丸子”?蓯鄣摹皺烟倚⊥枳印弊屧诓恢挥X中,把肉吃了,把湯也喝了。
讓孩子對吃飯產生興趣,這只是一個開始。讓孩子把“愛吃飯”變成一個習慣,是我們需要長期堅持的事情,不能一天打魚,三天曬網。這就需要媽媽結合自家寶寶的實際情況,和寶寶一起努力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