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01|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告訴我 你如何去生活

          [復制鏈接]

          175

          主題

          637

          帖子

          991

          積分

          幼兒園中班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積分
          991
          QQ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于 2011-9-28 20:18: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為一個詩人,里爾克并不相信語言有何種魔力,因為一切事物都不是像人們要我們相信的那樣可理解而又說得出的。大多數的事件是不可言傳的,它們完全在一個語言從未到達的空間。“那些問題與情感在它們的深處自有它們本來的生命,沒有人能夠給你解答;因為就是最好的字句也要失去真意,如果它們要解釋那最輕妙、幾乎不可言說的事物。”

          但是,給青年詩人的這十封信卻又恰到好處地在語言能夠達到的空間里構建了人生所應當達到的高度。在里爾克看來,人生的終極追求不是愛情也不是神馬文學事業,而是一種與寂寞共處的安詳和探索。換句話說,人生的追求不能僅考察其表面,而更應當注重內里的本質——“必要”。比如說,“一件藝術品是好的,只要它是從“必要”里產生的。在它這樣的根源里就含有對它的評判:別無他途。”就人生而言,“在根本處,也正是在那最深奧、最重要的事物上我們是無名地孤單。”藝術品都是源于無窮的寂寞,沒有比批評更難望其邊際的了。只有愛能夠理解它們,把握它們,認識它們的價值。

          那么我們怎么才能判斷什么是寂寞、如何才能忍受寂寞?答案是,“讓你的判斷力靜靜地發展,發展跟每個進步一樣,是深深地從內心出來,既不能強迫,也不能催促。一切都是時至才能產生。以深深的謙虛與忍耐與期待一個新的豁然貫通的時刻:這才是藝術的生活,無論是理解或是創造,都一樣。”事實上,關鍵在于忍耐二字。“夏天終歸是會來的。但它只向著忍耐的人們走來;他們在這里,好像永恒總在他們面前,無憂無慮地寂靜而廣大。我天天學習,在我所感謝的痛苦中學習:“忍耐”是一切!”……“你是這樣年輕,一切都在開始,親愛的先生,我要盡我的所能請求你,對于你心里一切的疑難要多多忍耐,要去愛這些“問題的本身”,像是愛一間鎖閉了的房屋,或是一本用別種文字寫成的書。現在你不要去追求那些你還不能得到的答案,因為你還不能在生活里體驗到它們。一切都要親身生活。”

          凡是將來有一天許多人或能實現的事,現在寂寞的人已經可以起始準備了,用他比較確切的雙手來建造。親愛的先生,所以你要愛你的寂寞,負擔那它以悠揚的怨訴給你引來的痛苦。你說,你身邊的都同你疏遠了,其實這就是你周圍擴大的開始:如果你的親近都離遠了,那么你的曠遠已經在星空下展開得很大。

          好了,我們知道了自己需要通過忍耐來過寂寞的生活。那么應當如何去過?里爾克指的路是這樣的:我們應當凝聚精神,從那些傲慢的、談談講講的“多數”回到自身內,慢慢地學習認識少數,在少數的事物里綿延著我們所愛的永恒和我們輕輕分擔著的寂寞。

          若是你覺得寂寞過于廣大,那么你要因此而歡喜,哪有寂寞不是廣大的呢;我們只有“一個”寂寞又大又不容易負擔,并且幾乎人人都有這危險的時刻,他們情心愿意把寂寞和任何一種庸俗無聊的社交,和與任何一個不相配的人勉強諧和的假象去交換……但也許正是這些時候,寂寞在生長;它的生長是痛苦的,像是男孩的發育,是悲哀的,像是春的開始。你不要為此而迷惑。我們最需要卻只是:“寂寞,廣大的內心的寂寞”。走向內心,居于寂寞,就像童年時一樣。

          在寂寞中你不要彷徨迷惑,由于你自身內有一些愿望要從這寂寞里脫身。——也正是這個愿望,如果你平靜地、卓越地,像一件工具似的去運用它,它就會幫助你把你的寂寞擴展到廣遠的地方。一般人(用因襲的幫助)把一切都輕易地去解決,而且按著輕易中最輕易的方面;但這是很顯然的,我們必須認定艱難;凡是生存者都認定,自然界中一切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生長,防御,表現出來自己,無論如何都要生存,抵抗一切反對的力量。我們知道的很少;但我們必須委身于艱難卻是一件永不會丟開我們的信念。寂寞地生存是好的,因為寂寞是艱難的;只要是艱難的事,就使我們更有理由為它工作。

          寂寞和愛情是否相抵牾?寂寞的人是否能夠或應當去享受愛情的甘露?事實上,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得先弄明白到底什么是愛——這個詞幾乎沒有人能說得透徹。里爾克的答案是圍繞著前面的“寂寞”的概念展開的。對不對,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但是他的確給我們鋪陳了一條新的路徑乃至生活方式,這是不容忽視的貢獻。

          “愛,很好;因為愛是艱難的。以人去愛人:這也許是給與我們的最艱難、最重大的事,是最后的實驗與考試,是最高的工作,別的工作都不過是為此而做的準備。所以一切正在開始的青年們還不能愛;他們必須學習。他們必須用他們整個的生命、用一切的力量,集聚他們寂寞、痛苦和向上激動的心去學習愛,可是學習的時期永遠是一個長久的專心致志的時期,愛就長期地深深地侵入生命——寂寞,增強而深入的孤獨生活,是為了愛著的人。

          “愛的要義并不是什么傾心、獻身、與第二者結合(那該是怎樣的一個結合呢,如果是一種不明了,無所成就、不關重要的結合?),它對于個人是一種崇高的動力,去成熟,在自身內有所完成,去完成一個世界,是為了另一個人完成一個自己的世界,這對于他是一個巨大的、不讓步的要求,把他選擇出來,向廣遠召喚。青年們只應在把這當作課業去工作的意義中(“晝夜不停地探索,去錘煉”)去使用那給與他們的愛。至于傾心、獻身,以及一切的結合,還不是他們的事(他們還須長時間地節省、聚集),那是最后的終點,也許是人的生活現在還幾乎不能達到的境地。

          “但是青年們在這方面常常錯誤到這樣深,如果愛到了他們身上,他們便把生命任意拋擲。這支離破碎的聚合(他們自己叫做結合,還愿意成為幸福),還能使生活有什么成就嗎?能過得去嗎?他們的將來呢?這其間每個人都為了別人失掉自己,同時也失掉別人,并且失掉許多還要來到的別人,失掉許多廣遠與可能性;把那些輕微的充滿預感的物體的接近與疏遠,改換成一個日暮窮途的景況,什么也不能產生;無非是一些厭惡、失望與貧乏,不得已時便在因襲中尋求補救,有大宗因襲的條例早已準備好了,像是避禍亭一般在這危險的路旁。

          “誰嚴肅地看,誰就感到,同對于艱難的“死”一樣,對于這艱難的“愛”還沒有啟蒙,還沒有解決,還沒有什么指示與道路被認識。但是,如果我們堅持忍耐,把愛作為重擔和學業擔在肩上,而不在任何淺易和輕浮的游戲中失掉自己——那么將來繼我們而來的人們或許會感到一點小小的進步與減輕;這就夠好了。這個進步將要把現在謬誤的愛的生活轉變,從更本更改,它將要同我們辛辛苦苦地預備著的愛相似,它存在于這樣的情況里:兩個寂寞相愛護,相區分,相敬重。

          寂寞視角下的愛情是否應當摒棄身體的快感呢?答案是否定的,但同時有更多的東西值得我們反思。里爾克說,“身體的快感是一種官感的體驗,與凈潔的觀賞或是一個甜美的果實放在我們舌上的凈潔的感覺沒有什么不同。我們感受身體的快感并不是壞事;所不好的是:幾乎一切人都錯用了、浪費了這種經驗,把它放在生命疲倦的地方當作刺激,當作疏散,而不當作向著頂點的聚精會神。”

          當愛情與快感都成為寂寞的了,你是否會因為偏離了日常的思維軌跡而感到一絲悲哀?事實上這并不可怕,因為“悲哀都是那些時刻,正當一些新的、陌生的事物侵入我們生命;我們的情感蜷伏于怯懦的局促的狀態里,一切都退卻,形成一種寂靜,于是這無人認識的“新”就立在中間,沉默無語。我們悲哀時越沉靜,越忍耐,越坦白,這新的事物也越深、越清晰地走進我們的生命,我們也就更好地保護它,它也就更多地成為我們自己的命運。”

          無論是寂寞還是悲哀,我們的不適應都是因為我們沒有看清楚命運的來歷——命運并不來自外在。“人們已經變換過這么多運轉的定義,將來會漸漸認清,我們所謂的命運是從我們“人”里出來,并不是從外邊向著我們“人”走進。我們必須盡量廣闊地承受我們的生存;一切,甚至聞所未聞的事物,都可能在里邊存在。根本那是我們被要求的唯一的勇氣;勇敢地面向我們所能遇到的最稀奇、最吃驚、最不可解的事物。擯棄惰性與畏縮,勇敢地去體驗,去理解自己的存在。”

          我們的命運來自內在,是否意味著我們拋棄外在的世界,全面轉向,完全卑微地臣服于內在的世界?其實未必,外在的世界自有存在的道理,而內在的世界也并非需要疑懼。在里爾克看來,我們沒有理由不信任我們的世界,因為它并不敵對我們。如果它有恐懼,就是我們的恐懼;它有難測的深淵,這深淵是屬于我們的;有危險,我們就必須試行去愛這些危險。如果我們把我們的生活,按照那叫我們必須永遠把握艱難的原則來處理,那么現在最生疏的事物就會變得最親切、最忠實的了;甚至,也許一切恐怖的事物在最深處都是無助的,向我們要求救助。

          如果我還應向你說一件事,那么就是:你不要相信,那試行勸慰你的人是無憂無慮地生活在那些有時對你有益的簡單而平靜的幾句話里。他的生活有許多的辛苦與悲哀,他遠遠地專誠幫助你。不然,他就絕不能找到那幾句話。

          最后,希望你能忠實地、忍耐地讓這大規模的寂寞在你身上工作,它不再能從你的生命中消滅;在一切你要去生活要去從事的事物中,它永遠賡續著像是一種無名的勢力,并且將確切地影響你,有如祖先的血在我們身內不斷地流動,和我們自己的血混為唯一的、絕無僅有的一體,在我們生命的無論哪一個轉折。
          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會這樣,我只是喜歡上兄弟的女人!
          2#
          發表于 2011-9-28 23:08:14 | 只看該作者
          (,.  (*拿分走人℃_.o.`)
          我的下半生就靠你了。
          3#
          發表于 2011-9-28 23:28:06 | 只看該作者
          (*^@^*)◤↑↑↑↑頂↑↑↑↑◢ 不頂不行了。。。。。。。。。。。。。。
          故人西辭黃鶴樓,臨走送了一桶油,故人邊走還邊想,這個小子真是摳。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