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68|回復: 3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工資條例草案主體完成 工資有望協商確定

          [復制鏈接]

          0

          主題

          439

          帖子

          0

          積分

          新生兒

          積分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于 2008-3-9 10:02: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提高企業職工工資水平,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推動企業建立工資集體協商制度……”聽到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談到收入分配改革的思路時,全國政協委員、全國總工會副主席張鳴起很振奮,“這是工資集體協商機制第一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張小建前天在列席工商聯界別聯組會議后表示,由勞動保障部牽頭制定的《工資條例》草案主體已完成,我國將把工資集體協商機制的政策通過法律化確定下來。

          有專家表示,如果《工資條例》通過,工資集體協商就會成為一種工資形成和增長的機制。
          你的歡樂會感染到別人!

          0

          主題

          439

          帖子

          0

          積分

          新生兒

          積分
          0
          2#
           樓主| 發表于 2008-3-9 10:03:19 | 只看該作者
          ■政策發布

          >>關于草案進程

          條例草案正在征求意見

          據張小建介紹,目前《工資條例》草案主體已經完成,正在按照相關法律程序征求各方意見。“作為國務院制定的條例,《工資條例》屬于法律體系中第二個層面,即國務院法規。”

          當被問及《工資條例》和工資法的關系時,張小建說,我國制定法律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先由人大制定相關法律,為了將其具體化,需要國務院出臺條例法規。另一種是先由國務院制定相關條例,推行政策的實踐,等時機成熟再進行立法。《工資條例》和工資法的關系便屬于后者。

          >>關于增長機制

          工資增長通過協商共決

          對于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到的“工資集體協商機制”,張小建表示,工資集體協商是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通行做法。我國將借鑒外國經驗,并將其寫入《工資條例》。“我國將穩步落實工資集體協商政策,并將工資集體協商逐步法律化,職工工資水平的形成和增長將由企業和工會雙方談判確定。”張小建說,由于我國企業所有制的多元化,工資集體協商需要逐步推進。

          >>關于社會推廣

          將建行業性集體協商制

          近日有媒體稱,五年內工資集體協商將覆蓋所有企業。對此,張小建并未明確表態。但他表示,勞動保障部門、工會部門已經在全社會推進工資集體協商。“全社會推廣并不是指每一個企業都要單獨進行集體協商。”張小建說,在工資集體協商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就會建立區域性的、行業性的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由地域性的、行業性的工會和商會進行協商,確定工資水平。

          >>關于政府作用

          協商中政府將溝通指導

          當談到政府在工資形成和增長機制中的作用時,張小建說,政府主要負責制定政策、進行監督。工資集體協商過程中,政府的作用是協調、溝通和指導。“政府不會干預、制定企業具體的工資水平,我們只規定一個最低工資標準,企業職工工資水平不能低于這個工資標準。”張小建說,政府還將根據勞動力市場情況,定期公布行業市場指導價,希望不同行業的企業根據市場指導價確定職工工資水平。
          你的歡樂會感染到別人!

          0

          主題

          439

          帖子

          0

          積分

          新生兒

          積分
          0
          3#
           樓主| 發表于 2008-3-9 10:03:33 | 只看該作者
          ■專家說法

          條例將促建工資增長機制

          據勞動保障部工資研究所所長蘇海南介紹,《工資條例》草案的內容主要包括工資決定的方式、最低工資、工資支付、特殊情況下的工資支付、工資的宏觀調控、工資法律責任等九個方面。《工資條例》草案將用來規范分配行為,保障勞動者的勞動變成權益,促進建立普通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工資支付保障機制。

          職工應通過工會主動協商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所副所長楊宜勇研究員認為,工資集體協商是我國收入分配改革的一個方向。由于我國目前勞動力市場階段性供大于求,很多企業壓低一線職工的工資。而在市場經濟下,政府不可能再像計劃經濟時代,在微觀層面規定企業的工資,只能通過政策進行宏觀調控。因此,解決一線員工工資長期得不到增長的問題,除了政府出臺政策保障外,現在還需要企業職工改變過去的觀念,通過工會主動和企業進行談判協商,運用工會為自己伸張合法權益。
          你的歡樂會感染到別人!

          0

          主題

          439

          帖子

          0

          積分

          新生兒

          積分
          0
          4#
           樓主| 發表于 2008-3-9 10:03:50 | 只看該作者
          ■解疑·工資集體協商

          據全國政協委員、全國總工會副主席張鳴起介紹,工資集體協商是工會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主要手段和制度。工資集體協商制度指職工代表與用人單位代表依法平等協商。協商的內容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企業內部工資分配制度、工資分配形式、工資支付辦法以及工資標準。

          >>定義

          協商內容包括四個方面

          >>歷史

          建國初期

          曾開展集體協商

          據張鳴起介紹,我國在建國初期曾經開展過工資集體協商,尤其是簽訂行業性工資協議,為建國初期穩定勞動關系,促進生產的恢復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1995年,勞動法實施以后,工資集體協商由基層自發的行為轉變為政府政策的引導和工會有組織的推進。2005年2月,全國總工會與勞動保障部、中國企業聯合會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推進工資集體協商工作的通知》,全面推進了企業工資集體協商的工作。截至2007年底,全國工資集體合同簽訂了34.3萬份,覆蓋企業62.2萬家,覆蓋職工3968.6萬人。

          (本文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郭鯤 范繼文)
          你的歡樂會感染到別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