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4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4月內地影市三片過億 《關云長》破歷史記錄

          [復制鏈接]

          240

          主題

          516

          帖子

          956

          積分

          幼兒園中班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積分
          956
          QQ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于 2011-5-9 09:33: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4月的內地電影市場,在第一季度連續三個月比去年同期減收后,開始收復失地,月票房6.7億,比去年同期高出約12%。《關云長》以1.02億的收入成為史上第一部在四月獲得過億首周票房的國產片;4月首次貢獻了三部過億影片;周票房在4月首次實現過2億。



          4月的內地電影市場,沒有驚喜,成績也低迷得實在拿不出手。硬要列的話,算有兩個小亮點,第一個是終于走出了《阿凡達》(影評)陰影,在第一季度連續三個月比去年同期減收后,開始收復失地,月票房6.7億,比去年同期高出約12%,可是如果把電影院等硬件設施的巨大增幅算進來的話,這個增長率就不值一提了。第二個亮點是制造了一堆含金量不高的紀錄,比如《關云長》,就以1.02億的收入成為史上第一部在四月獲得過億首周票房的國產片;4月首次貢獻了三部過億影片;周票房在4月首次實現過2億;3D動畫片《里約大冒險》是國內首部第四周票房超過第一周(在首映日為不晚于周五的正常情況下)的影片。
          從積極方面說,4月最大的作用,恐怕在于現身說法,為電影業提供了大量珍貴的信息,其中包括,國產大制作影片并不知道4月的水有多深,但片方自以為知道,結果是觀眾不買賬;《硬漢2》和《B+偵探》兩部中等成本制作商業上頗有野心,然而首周分別只有820萬和1000萬的進賬,說明續集電影看起來很美好,但目前只有少數高手能玩得轉。
          類型片概念最近兩年叫得很響,并在4月結出成串果實,浪漫喜劇一涌而出,然而《萬有引力》、《奮斗》、《隱婚男女》和《宅男總動員》,無論是打明星牌,還是熱點話題牌,翻拍高收視率電視劇牌,都殊途同歸于失敗;最悲劇的是經典電影《倩女幽魂》重映,營銷和發行都犯下令人難以理解的低級錯誤;最后一點是,好萊塢大片為國產大片讓路,保護的結果是三輸,片方失去改進的壓力,觀眾失去選擇的權利,影院上座率不高,票房數字難看。
          《倩女幽魂》三大片是贏家也是輸家
          4月的票房主力,是《倩女幽魂》、《關云長》、《里約大冒險》和《戰國》,以及3月中旬就公映的《《洛杉磯之戰》(影評)》和3月最后一天登臺的《單身男女》,這六部影片沒有一部是有社會話題制造能力的超級賣座片,但合在一起,貢獻了月票房的四分之三強。
          共有20部新片在4月上場,平均下來每周四部(4月有五個周末),已經擠得很厲害,實際的情況還要更慘烈一些,五一小長假周末,八部大小影片沖進影院。然而新片多歸多,競爭的強度和層次卻不高,《戰國》、《倩女幽魂》和《關云長》三部主力新片,制作理念驚人地一致,那就是扮豬吃老虎,定位于大片,以明星陣容(三個明星是基本配置)搭配人們熟悉的熱門題材,并高舉古裝大旗。
          有意思的是,這三部影片,既是4月的贏家,同時也是4月的輸家。說他們是贏家,因為一上來就能坐上周冠軍的位子,不僅如此,兩周攻下1.135億的《倩女幽魂》還是月冠軍,首周六天過億的《關云長》是亞軍,就連最弱的《戰國》也能排到第四位。至于又身兼輸家,是他們口碑不佳,保鮮期短到只有公映上周,最早公映的《戰國》,首周票房是4800萬,第二周就縮水一半收了2400萬,第三周更高臺跳水,跌到460萬。《倩女幽魂》與之類似,首周7300萬的成績相當漂亮,轉周就猛跌到4050萬;4月的壓軸之作《關云長》雖然有甄子丹和姜文兩大巨星坐鎮,也不能免俗,前四天工作日收了6300萬,三天小長假反而只有5800萬進賬。三部影片不約而同地將首映日提前到周二,只能暴露出片方撈一票就走的不自信心態。
          《里約大冒險》低調過億和引進片的悲喜劇
          4月唯一的模范生是《里約大冒險》,這部歡樂、精力過剩的3D動畫從發行規模來看,沒有得到大片待遇,甚至不如《赤焰戰場》這樣的批片,但四周票房依次是2260萬,2800萬,2700萬和2800萬,其強大的生存能力令人驚嘆,也說明家庭市場并不只在寒暑假和賀歲檔有需求。但我們不能不承認,《里約大冒險》雖然獲得觀眾交口稱贊,但不能改變動畫片在引進大片中是二等公民的現狀,去年同期上映的《諸神之戰》,不過是部平庸的動作片,只靠3D和魔幻這兩手,就在前兩周斬獲了5400萬和5700萬,遠高于《里約大冒險》,去年的全球冠軍《玩具總動員3》,總票房超過10億美元,但在國內也不過剛邁過億元關。
          4月一直是不掛牌子的國產片保護月,今年的保護力度更大,《里約大冒險》成了間接受益者。與同是3D電影的《速度與激情5》和《雷神》相比,《里約大冒險》對于國產大片造成的可能傷害顯然小些,結果是前兩者被發配到5月,后者于是得到充分的演出空間。
          在國產大片和好萊塢分賬片之外,內地電影市場還有一個穩固的批片市場。對這些影片,觀眾和片商眉來眼去已久,頗有默契。最近兩年,能夠操作批片的公司的習慣是引進一些好萊塢二流動作片和驚悚片,《美少女特攻隊》是近年來表現最差的分賬片之一,三周票房只得4460萬,原因就在于被觀眾誤歸入到批片里。而真正的批片,原定將于4月22日公映的《不明身份》,大概由于其動作戲不俗,有可能爆冷,而被驅逐出4月,至今沒有找到落腳的地方。
          急需升級換代的國產大片
          去年內地市場大爆發,除極少數例外,高成本影片只賺不賠,這一樂觀形勢延續到今年年初,《最強囍事》、《武林外傳》和《將愛情進行到底》無論口碑如何,也都練成了吸金大法。然而來到四月,高成本影片身上的賣座魔力突然消失,而且也沒能復印去年4月的《杜拉拉升職記》和《葉問2》的成功之道,《戰國》、《倩女幽魂》和《關云長》,大體上相安無事,各圈一塊領地,但即便如此,也沒有一部票房能夠達到片方的預期。以《倩女幽魂》為例,據稱制作成本就有7000萬(一說是全部成本7000萬),以該片兩周的走勢來看,1.4億將是無法逾越的票房關口,也就是說,只算內地票房的話,就算全部成本是7000萬,葉偉信的新片也將賠錢無疑。《戰國》和《關云長》也極有可能面臨同樣的窘境。


          這也是市場發給華語電影人的強烈信號,華語片危機的到來是如此之快。截止5月1日,今年有15部影片票房過億(算上無限接近億元線的《單身男女》),而去年全年是27部。這15部里面有8部是國產片。其中最高者《新少林寺》是2.2億。今年以前,過億就是無可爭議的賣座片,但在市場急速擴大后,賣座片需要更詳細的分類,我們不妨模仿星巴克的分法,把1億到2.5億的影片叫中等賣座片,2.5億到5億為大型賣座片,5億以上是超級賣座片。在這個分類法下,今年的8部過億影片全部是中等賣座片。事實上,市場需要的是更多的大型賣座片和超級賣座片,目前絕大多數的華語電影人,其經驗、能力和眼光只能支撐制作和營銷中等賣座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注冊

          x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