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5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推進0-3歲科學育兒工作的調研思考

          [復制鏈接]

          12

          主題

          14

          帖子

          50

          積分

          幼兒園小班

          Rank: 2Rank: 2

          積分
          50
          QQ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于 2011-4-19 06:35: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開展0—3歲嬰幼兒科學育兒指導服務,對于提高人口素質,促進家庭幸福和社會和諧具有重要意義。隨著經濟發展和全民教育素質的提高,傳統的早教育嬰模式已經越來越不能適應現代發展的需要,特別是傳統教育中對0-3歲的嬰幼兒教育還是個空白,這多少制約了孩子的發展。近年來,隨著蘇州高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市民對0-3歲嬰幼兒的培養教育和潛能開發越來越重視,特別是對于嬰幼兒的科學育兒問題十分關注。從實際情況看,相當一部分家庭在0—3歲嬰幼兒的養育方面缺乏科學的理念、知識和方法,家庭中重養輕教或重教不科學的做法普遍存在,社區中也缺少專門的機構和人員對家長進行系統的科學育兒指導,這就形成了一個家庭教育工作的薄弱環節。為此,蘇州高新區獅山街道婦工委在“早走半步,領先一生”的全新教育理念引導下,對0—3歲嬰幼兒早期親子教育進行調研,積極實踐,力求探索一條符合本街道實際的嬰幼兒“早教”之路,推動0-3歲嬰幼兒科學育兒指導服務進社區、進家庭。

            一、工作現狀

            為了能摸清底數,了解轄區0—3歲幼兒早期教育現狀及需求,為親子園順利開設提供可行性報告。蘇州高新區獅山街道婦工委利用社區網絡健全、隊伍配齊的優勢,進行了細致的調查工作。調查主要分以下幾個方面:(1)調查社區0—3歲幼兒人數,了解所在社區3歲以下散居嬰幼兒的出生數、分布情況。(2)調查嬰幼兒家長對親子園的認識、育兒的觀念和方法。(3)調查新區及周邊地區親子園數量及教育模式、特點。經過調查摸底,了解到轄區現有0-3歲嬰幼兒1925人,其中,城市社區1287人,占66.9%,動遷社區638人,占33.1%。相對來說,城市社區的家長對嬰幼兒的教育比較關注,也非常希望通過多種途徑獲取科學育兒等方面的指導,有些已經在一些民間私人開辦的親子教育園上課了,而動遷社區的家長對科學育兒的意識弱些。

            二、主要做法

            為了填補0-3歲嬰幼兒科學育兒這一教育空白點,蘇州高新區獅山街道婦聯從提高人口素質、滿足社區家庭需求出發,以社區為依托,以幼兒園為陣地,向社區散居兒童的父母及其養護人傳播科學育兒知識,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兒童觀、親子觀、成才觀,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圍,探索社區培育“合格家長”工作模式。

            一是優勢互補,部門協作,建立健全早期教育工作機制。蘇州高新區獅山街道婦聯對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的探索于08年已經開始啟動,利用幼兒園作為早期教育的正規機構,有著其師資、場地等諸多的教育資源優勢,經過與文教辦的協商和聯合走訪,選擇在竹園幼兒園試點,啟動了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工程。為了能試點工作順利進行,蘇州高新區獅山街道婦聯組織相關人員到常熟、張家港、上海等地的“早教”先進示范點考察、學習。利用社區服務網絡健全、隊伍配齊的優勢,大力宣傳0-3歲嬰幼兒潛能開發的重要性,共同做好親子園活動的宣傳發動工作,構建了街道——社區——幼兒園 “三位一體”的組織管理網絡;計生部門則發揮人口計生系統網絡優勢,采集轄區內服務對象家庭的基本情況和需求信息,摸清底數,了解所在社區3歲以下散居嬰幼兒的出生數、分布情況;幼兒園則把早期教育工作納入到全園的教育工作中統籌考慮,根據區域實際,因地制宜提出明確的早期教育工作規劃,先后制訂了工作總目標、特色目標、實施方案等,探索出一套生動活潑、趣味性、家長樂于接受的指導模式;社區婦聯則協助幼兒園作為“早教”工作的基層組織,具體負責面向社區和家庭,發動、宣傳、動員0-3歲嬰幼兒家長及其看護人參加相關培訓。

            二是以人為本,優化載體,不斷添置完善硬件設施。為了使得幼兒園的教育資源能充分利用,蘇州高新區獅山街道婦聯和幼兒園教職員工一起研究,合理規劃,認真布置親子教育基地。逐步添置和完善了親子園的活動設施設備,根據嬰幼兒的年齡特點及生長發育的不同需求,在竹園幼兒園開設了親子休閑區、親子閱讀吧、寶貝益智區、寶貝淘氣堡、親子共享活動區等六個專用活動室及家長培訓室等多個專用教室,并將基地簡介、課程設置、各年齡班發展指標等相關制度上墻。此外,幼兒園還根據寶寶的不同年齡段分別配備了相應的嬰幼兒桌椅玩具,各種適合寶寶的運動器械,室外活動場地全部鋪設了塑膠地面,保障了寶寶的安全,綠色環保的硬件設施處處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

            三是以點帶面,示范引領,深入推進早期親子教育工作。蘇州高新區獅山街道婦聯結合實際,探索建立了“主動引導、先行試點、依托幼教、共同開發”的“早教”工作模式。幼兒園早教研究人員一方面依據活動方案實施進程中不斷出現的新問題,進一步充實和修改完善方案,另一方面,通過對親子活動中的具體情況,進行歸納與分析,使親子活動方案系統化、理論化,并上升為經驗,為街道今后親子教育的推廣提供參考。同時,以幼兒園所處社區為中心點,輻射到周邊社區,探索如何開展多元化、多渠道的社區0—3歲早期教育服務形式,為深入推廣早期教育工作起到示范引領作用。

            三、今后工作的思考與建議

            一是加強政府統籌規劃的力度,強化條塊聯動,保障研究成果的有效實施。當今世界,許多發達國家紛紛推行終身教育,將構建學習型社區作為一項富有前瞻性的教育改革和社區建設工程加以實施。蘇州高新區獅山街道婦聯一直倡導教育要從搖籃開始,這是對終身教育理念的具體實踐。政府統籌、條塊聯動、各司其職、合作推進,才能確保實踐的順利進行,并最終推動終身教育體系的建立。

            二是開展正規化的專業培訓工作,保障0-3歲早教指導人員的高素質。目前開展的0~3嬰幼兒早期教育,主要依靠了幼兒園的在職教師。這些教師在承擔3—6歲幼兒教育工作的同時,再兼任3歲前嬰幼兒及家長的指導和服務工作。隨著出生人口的增多,幼兒園已經面臨入園人數增多的壓力,師資的緊缺自然影響到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如何擴充早教隊伍,加強對相關人員的正規化專業培訓,這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三是建構評估體系與實施細則,促進早教指導系統的發展和完善。區域早教的研究與整體工作的推進,需要制定一套適合區域特點的評估體系和實施細則,只有這樣,才能保證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的質量以及健康發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