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懷孕早期出血與先兆流產
網友:請問懷孕早期的少量出血、先兆流產指的是什么?有哪些現象?
醫師:懷孕早期如果有少量的陰道出血,首先我們我們應該區分它是宮內還是宮外妊娠。因為在這兩種情況下,都可能會有少量的陰道出血。如果是宮外孕的話還可能有腹痛,B超可以發現兩側子宮附件區域有包塊。宮外孕的妊娠是比較危險的,隨時會發生破裂。造成腹腔內出血甚至休克。所以一定要先除外。如果是宮內妊娠,少量的陰道出血可能就是一個先兆流產的信號。在先兆流產的人群當中,絕大多數(80%左右)都是可以繼續妊娠的。有少量的出血并不可怕,但也不能排除由先兆流產最后轉變成難免流產。所以,如果是宮內妊娠出現少量流血的時候,我們最好還是要按照保胎來治療。保胎時最主要的就是要臥床休息、少活動,其次可以輔助的吃一些保胎的藥物。如果經過這樣的處理,癥狀仍然不好轉,出血量增多,那就有可能是胚胎本身發育問題,其中50%可能是由于染色體問題。最后有可能導致難免流產。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強行保胎,也沒有意義。
二、懷孕早期孕婦的營養
門診中常聽到孕婦問:“大夫,我懷孕了,該注意些什么?”“大夫,我早孕反應挺重的,吃不下飯,該怎么辦?”“大夫,我懷孕后便秘厲害,該怎么辦?”“大夫,懷孕后該怎樣補鈣?”其實這些問題歸根結底是孕婦營養的問題。
孕婦營養與胎兒的健康、智力發育有密不可分的關系,研究發現孕期葉酸缺乏與胎兒神經管畸形有關;鈣與胎兒骨骼發育和孕婦妊娠高血壓有關;缺鐵可導致孕婦貧血,胎兒早產、流產;母體的智商和健康直接影響著胎兒的智力和健康等等。所以,懷孕后要學會吃“好”。孕期飲食該如何調節呢?
妊娠12周以前稱為早孕。很多孕婦會有不同程度的惡心、嘔吐、厭食等癥狀,少數嚴重者嘔吐頻繁劇烈,特別在晨起或飯后加重,可引起體內水、鈉、鉀等營養素丟失,造成電解質紊亂,甚至出現酮癥酸中毒。所以早孕時期應注意的主要問題是防止水、電解質紊亂,保持體內環境平衡。
飲食調節上應注意少量多餐的原則,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吃一些清淡可口、量少質精的食品,想吐就吐,能吃就吃,盡量保障每日熱量的基本供應。因為這時期正是胎兒腦及神經系統迅速分化時期,所以要注意維生素(尤其是葉酸、維生素B12)、蛋白質的攝入。多吃一些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也可以吃一些花生、核桃、瓜子等堅果以補充微量元素,肉類選擇瘦肉及動物內臟。
早孕期切忌隨意服用減輕反應的藥物。由于早期胚胎形成時期,營養素不需要增加很多,所以大多數情況下不會影響胎兒的發育,早孕反應一般到4個月會消失,不需服藥。如果出現嚴重反應,惡心、嘔吐頻繁,不能進食時,應及時去醫院。由于早孕反應與心理因素有很大的關系,所以孕婦要學會自我調節,認識到懷孕是自然的生理過程,不要有過多的心理負擔,要保持心情舒暢、保證充足睡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