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懷孕1-3個月:
懷孕初期胎兒生長速度緩慢,需要的能量和營養物質沒有顯著增加。但胎兒的五官、心臟以及神經系統在此時形成,所以在此階段的營養攝取要特別注意質量。
蛋白質、高質量
不需要額外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而應該選擇易消化吸收的優質蛋白質,如蛋、奶、海產品、瘦肉、豆制品等。
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包括維他命K,維生素B、C族。礦物質包括鈣、磷、碘、鐵、鋅、硒、銅、鋁等。
“偏愛”葉酸
葉酸是維生素的一種,孕前和孕早期葉酸攝入不足可導致胎兒神經系統發育異常,如脊柱裂等;所以在懷孕的最初三個月內應格外注意攝取充足的葉酸。其最豐富的來源是動物肝臟,其次是綠葉蔬菜,孕產婦配方奶粉中也含有豐富的葉酸。
小知識:
--葉酸有什么作用
人體攝入葉酸后,葉酸會在體內轉變成四氫葉酸,而四氫葉酸在人體蛋白質合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體地說,葉酸與氨基酸代謝、嘌呤和嘧啶的合成有關。嘌呤和嘧啶是核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核酸的合成又是細胞增殖、組織生長、機體發育的物質基礎,因此,葉酸對細胞分裂和增長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
--缺了葉酸會怎樣
一般地說,人體內分裂與增長最快的細胞是紅細胞,如果準媽媽缺乏葉酸,那么,就可能會發生…… - 巨幼紅細胞貧血
- 舌炎或胃腸功能紊亂
- 胎兒畸形,準確地說是更易發神經管畸形,比如無腦兒和脊柱裂
英國的一項研究認為,妊娠早期體內缺乏葉酸是神經管畸形發生的重要原因。胚胎神經管的發育是在受孕后的4-6周,此期如果孕婦體內葉酸不足將會影響神經管的正常閉合而導致畸形;在孕前和孕早期及時補充葉酸,可有效地預防神經管畸形的發生。
不要忽視碘的攝入:碘是制造甲狀腺素的主要原料。缺碘可造成流產、早產、胎兒發育受限,缺碘造成的甲狀腺功能低下,可影響胎兒神經系統發育。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有10億人口不同程度缺碘。
孕期需碘量增加,WHO推薦孕婦每天補碘100-200μg。可通過碘鹽、含碘的復合維生素,礦物質制劑及含碘食物如海產品,紫菜、海帶等補充。
懷孕4-6個月:
隨著妊娠反應減弱,你的食欲明顯好轉,而此時胎兒各系統也迅速發育。胎兒體重和身長的快速增長、大腦的發育等都需要大量的蛋白質,而母親也需要蛋白質供子宮、胎盤及乳房發育。此期間你還需要足夠的鈣質幫助胎兒骨骼發育,而且還可預防腿部痙攣。足量的鐵質可幫助你預防孕婦常見的貧血,同時你還必須保證一定量的碘、鋅及其它各種維生素的攝入。
全面營養、重質重量
- 此期間你需要增加攝入營養價值高,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魚、肉、蛋類、奶制品等。建議
你每天多吃一兩肉或多吃一塊豆腐。
- 每天2-3杯奶是補充鈣質的最佳選擇方法,當然蝦米、蝦皮也含有較多的鈣質。
- 為了確保有足量的鐵質攝入,建議你多是食富含鐵質的食物,如瘦肉、蛋黃、干果、棗等富
含鐵質的食物,強化鐵的孕產婦奶粉也是你的好選擇。
- 孕期攝入充足的碘有利于胎兒智力發育,碘鹽、海帶等海產品都是含碘豐富的食品。
懷孕7個月——分娩:
妊娠最后三個月,胎兒生長最快。體重迅速上升,而且是各個器官尤其是腦部發育的重要時期。同時胎兒需儲存大量的營養素,以備出生后生長所需。胎兒體內的鈣,約一半是在孕期最后兩個月儲存的;此時期胎兒還需儲存足夠的鐵,以滿足胎兒出生后六個月生長發育的需要。而母體除供給胎兒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素外,自身也需要儲備營養,以供分娩時消耗所需。
充分全面的營養 - 補充優質蛋白質,適當增加蛋、奶、肉、禽類等食物的攝入,還可增加一些豆類蛋白質如豆腐和豆漿等。和孕中期相比,你每天增加攝入的蛋白質量相當于每天再多吃一兩肉類。
- 注意補充足夠的鈣和適量的鐵。鈣的最佳來源為奶制品。
- 妊娠后期應多補充生津清熱的水果,如香蕉、西紅柿以及含纖維多的蔬菜以增加維生素的攝入,還可增加腸蠕動,利于排便。
增加攝入堅果類的食物
孕晚期是胎兒大腦發育的高峰期,豐富的亞油酸可幫助滿足大腦發育的需求。而堅果類食物含有豐富的亞油酸,所以準媽媽需適量增加的核桃、芝麻、花生等堅果類食物的攝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