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樓主 |
發表于 2008-11-14 10:59:53
|
只看該作者
建議
避開“小糖人兒”的治療誤區
鄭州市兒童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衛海燕介紹,只要合理膳食、適宜鍛煉、控制體重、早發現與治療,患糖尿病的孩子完全可以與正常的孩子一樣快快樂樂地學習生活,家長需要改變一些認識上的誤區。
誤區一:過分限制孩子吃喝
寶貝兒子小小年紀就患上了糖尿病,經醫院確診后,王女士對兒子的飲食控制特別嚴格,下了狠心實施鐵腕政策。糖果巧克力不能吃,可樂飲料不能喝,肯德基麥當勞更是絕對不能沾,不僅如此,米飯饅頭等主食也強加限制。以前對自己有求必應的溫柔媽媽怎么突然間變得這樣無情苛刻?母親一百八十度大轉彎讓7歲的亮亮無法接受,發現撒嬌哭鬧都沒有用之后,亮亮開始曲線救國,只要是有機會,他就會大吃大喝,造成了更壞的后果。
衛海燕說,對患上糖尿病的孩子,家長在飲食上要適當控制而不是完全克制!吧攀炒钆湫枰侠,按照熱卡、年齡段、體重等具體情況確定孩子主食、蛋白質、熱量的攝入,安排一周飲食,米面魚肉果蔬沒有哪一類是絕對禁止食用的。”
此外,運動是必需的,但是也不可以過度,劇烈運動導致低血糖會影響到孩子的身體和智力發育,適得其反。
誤區二:認為可以根治停止使用胰島素
“孩子病情得到控制,家長領走了,按期過來打針、做血糖監測,孩子身體一直挺好,突然幾個星期幾個月不見人,再來的時候竟然需要搶救。”據衛海燕介紹,有一些家長看到孩子一天天成長,身體看起來跟正常的孩子無二,這一方面容易降低警覺,認為孩子可以不用再去醫院治療了;另一方面開始希望可以徹底治愈,孩子就不用每天打針、做血糖監測了。一些家長想方設法地尋找民間秘方,企圖通過各種途徑根治孩子的糖尿病,而在嘗試各種療法期間,常常停止給孩子注射胰島素,甚至不再給孩子做血糖監測,這樣會耽誤治療,加重孩子的病情。
誤區三:為了面子隱瞞孩子患病實情
“不要對小朋友說自己天天去醫院打針,連老師也不能說,知道不知道?”小燕子今年剛剛5歲,每天要去醫院打2針,有時候甚至是4針,媽媽的一番話讓她明白了“自己和別的小朋友不一樣”。衛海燕說,家長這種“避免影響孩子將來生活”的想法十分錯誤,不僅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陰影,除容易導致孩子產生自卑心理之外,在“意外”發生的時候還會有延誤治療的危險。
患糖尿病的孩子隨時可能由于低血糖昏迷、暈倒,假如老師不知情,送到醫院之后很容易被當成其他病癥處理,特別危險!拔覀冞@里有一個家在鞏義的男孩兒,自從得知自己患上了糖尿病,學習成績一直下滑,原因就是他父親認為孩子得病丟人而刻意隱瞞,導致兒子自閉、自卑,無法專心學習,也做不到好好配合治療,精神狀態特別差,治療效果也非常不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