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簽: 家庭
相關日志
-
-
分享
《爸爸去哪里了》,媽媽該如何做?
-
陳紅 2013-12-5 10:20
-
湖南電視臺的《爸爸去哪兒》最近很火,其實爸爸回歸家庭,也是很多媽媽們期望的。上周六 23 號在蘇州公益講座上,一位媽媽就遇到了這個問題。 這位媽媽家庭和睦,唯一的煩惱就是覺得爸爸花太多的時間在事業上,應該多點時間陪伴孩子和家庭。并且目前家庭的經濟狀況已經不錯,即使爸爸放棄事業,經濟仍然沒有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媽媽就覺得爸爸不用整天在外面應酬,陪伴孩子成長才是目前比較重要的事。隨著國內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父母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湖南電視臺的《爸爸去哪兒》才能有這么火爆的收視率。 在絆腳石演練過程中,蘇州的媽媽們都很溫柔和文雅,其中勸說和說教同情建議用的不錯,很多媽媽幫忙出了不少主意。被協助者很感激大家,但是這些招數基本都用過,基本沒用。有時候爸爸答應留點時間陪孩子,但是一到約定的時間,電話一響,爸爸就又繼續外出應酬。隨后的演練中這位媽媽自己說其實現在已經看開了,尤其是接觸了 P.E.T. 父母效能訓練,在三大神話中找到到了啟發,為人父母,不必統一戰線。 在很多問題的看法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而男人和女人的看法也有很大的區別。女人結婚生孩子之后一般把主要精力放在家庭和孩子身上,而男人會感覺身上的擔子和責任更重了,需要更大的事業來支持家庭。在對待金錢和事業上,女人可能覺得夠花就可以了,但是男人天生的喜歡征服,喜歡征服一個又一個高地,來證明自己的強大。夫妻之間相處,要了解男人和女人不同的差異,不必強求一致。 男人的三大重要需求是性、尊重和自由。每個人都需要被尊重,只是男人更看重被尊重,不管是在家庭里還是在社會上,在社會上男人通過事業的成功獲得這種尊重,所以這個世界才能創造出越來越多的財富。自由是男人三大重要需求之一,了解到這一點,女人就應該多點自由給老公。 當夫妻兩個人為了同一件事發生爭執的時候,妻子往往希望丈夫能夠理解她,哪怕是口頭上答應,哄哄開心也行。但是有的男人天生不喜歡被控制,喜歡按照自己的判斷做事。而女人一旦為了同一件事反復在男人面前提起,男人會潛意識的反抗,尤其是事業做的比較順的男人。這樣的男人一般在外面說一不二,回到家自然也希望能按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而女人這個時候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管用什么方法,男人都會覺得這是軟操控,有時候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可能會讓沖突升級。這就是為什么很多男人生意越做越大或者拼命加班并且尋找一切出差的可能,甚至把公司拓展到外地,有時候不是生意的需要,是男人自身的需要,需要找個清靜的地方恢復自由。在外面打拼就已經很辛苦了,回家再繼續被嘮叨,一般男人都會有想逃離的感覺。 即使有時候男人答應了女人一件事,而到時候男人又無法滿足,女人應該多點理解和支持。比如男人答應周末會花時間陪老婆孩子度假,但是周末突然又走不開,這個時候妻子再繼續抱怨和追究老公言行的誠信問題都比較不妥。女人只需平靜地說:老公,周末你已經答應陪我們度假,但是生意上又突然有事沒辦法和我們在一起了,你也很內疚呀。男人理解到被支持,心里就會舒服很多,陪客戶還是陪孩子,把選擇權留給男人自己。 一段關系的修復,并不是一天兩天三言兩句就可以解決的。很多學了 P.E.T. 的父母反映回去之后試了沒用,先不說你聆聽或面質的時候有沒有目的性在里面,有誰僅僅憑你的一句話馬上就要改變自己的行為?這中間需要一個過程,留給對方一點時間,讓對方看到你的改變,對方自然也會慢慢調整自己的態度。 比如說妻子想讓老公多點時間陪伴家庭,我們可以用 P.E.T. 行為四角形界定一下,妻子處在問題區,這個時候可以用我訊息。如果妻子以前這么對老公說的:你總是很忙,已經很久沒有陪孩子了,這個周末全家能出去一起度假嗎?那么試試換個說法:老公,你已經連續 3 個周末沒有和我們一起過了,這個周末我和孩子都很想和你一起去度個假。同樣的一句話,你訊息和我訊息表達出來的效果就很明顯了。我訊息只是表達我目前的想法和感受,沒有要求和目的在,接受者聽起來就沒有被要求的感覺。如果夫妻經常能夠坦誠的溝通,彼此說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去要求,夫妻之間的感情會和諧很多。只要老公不再感覺到被操控,感覺到家是很很舒服的地方,老婆是很理解自己的,誰還愿意整天外面跑呀。 或者這個時候女人可以通過學習,調整自身,比如上面那位母親,學習 P.E.T. 之后,認識在教育孩子上不必統一戰線,從而解決了自己的問題。一個家庭中女人的成長,至少能影響三代人,上可以影響父輩的幸福,中間可以決定當下的生活品質,下可以指引孩子的未來。這也是一些親子課堂媽媽們比較多的原因,社會自然選擇的結果。 文 /P.E.T. 講師風鐸
-
個人分類: 父母日記|1696 次閱讀|0 個評論
-
-
分享
陪著孩子看人生風景
-
陳紅 2013-12-5 10:05
-
我的導師 COCO 曾經有一句話,讓我銘記在心,人生只有三個字:被經過。人生之路有不同的風景,有的如詩如畫、有的不堪入目。不管經過哪道,都只是經過而已,不管你喜不喜歡,它都在那,本身沒有好壞,只是我們去給貼了標簽。我曾經經歷了非常痛苦的青少年時期,陷入痛苦、迷茫甚至絕望的階段。至今回首都會心寒。但慶幸的是,在那個階段,媽媽對我沒有任何要求和期待了,只是陪伴著我。早年度過了人生艱難的時期后,成年后的我樂觀豁達,勇于活出自我,清晰的知道了自己下半輩子能去做些什么事情,也越來越有能力活在當下,能給出孩子高品質的愛和陪伴。如果沒有年少時那些“問題”,不可能有今天這樣心態的我。 這幾天和一群青春期孩子的媽媽聊天,一個媽媽分享: 14 歲的孩子因為喜歡上網,被媽媽送到成長訓練營(實際目的是戒網癮),對孩子進行教導加上軍訓之類的形式。孩子回來之后更少和媽媽說話,狠狠地對媽媽說了一句:我恨你。媽媽說現在孩子根本不和自己溝通。回想過往和孩子相處的模式,作為一名學校校長,媽媽覺得是自己要求太高,對孩子期望很大,經常教育孩子卻沒有起到正面的效果;一個媽媽說孩子以前只是英語成績差,自己很著急,就想盡辦法希望孩子提高英語成績,孩子表現的很反感,回家就把門關上了,自己都沒有和他說話的機會了。后來孩子其他成績慢慢也下降,他就很不自信,現在很有厭學的情緒;很還有一個媽媽說讀初二的孩子已經有一個月沒有去上學了,經過反思,覺得是自己強壓的方式讓孩子今天對學習有了這么多的反感。 很多媽媽會擔心:我如果不管孩子的學習成績,孩子成績就會很差,然后就會考不上大學,然后 ...... 而事實上呢?當我們竭盡全力的去管孩子的學習,不斷告誡他要好好學習,卻讓孩子對學習或者恐懼或者厭惡,這真的不是家長們的初衷啊。 一個孩子本是快樂無憂,可當他踏入小學的大門開始,一切都在發生改變。只有成績好才能得到老師的贊賞,稍微動一動,和同學說了個小話就被老師批評,成績不好,那面臨的不僅是批評,還有嘲諷,還有冷言冷語 ...... 似乎忘記了他只是個孩子而已。學校的忙碌與緊張對于孩子來說已經會造成很多心理壓力。當然,這并不可怕,因為在家里有著父母的支持,孩子也會去調整和適應這一切。可是,如果父母和老師站在統一戰線,也是不停地去鞭策孩子的學習,孩子連喘氣的機會都沒有,慢慢地孩子對學習失去了興趣,甚至厭惡,卻不知這一切都是父母的恐懼所致。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成長的旋律和節奏,有的孩子接受的快,有的孩子接受的慢,不管在何階段,什么狀態,如果父母愿意無條件的陪著孩子走過人生的每一個旅程。那么,無論什么時候,孩子都是自信滿滿的、對人生充滿熱情和動力,具備了這么美的內在品質,不管經歷什么,孩子的人生都是精彩的! 作為父母,重在去修煉自己的心,能優雅地陪著孩子看人生風景,一切都好美! 父母如何修煉自己?父母自己的成長路程必有傷痕累累的時候,要給到孩子無條件的愛,很難,除非愿意去成長和蛻變自己!
-
個人分類: 父母日記|1613 次閱讀|0 個評論
-
-
分享
提升學習能力
-
陳紅 2013-12-5 10:00
-
前一陣子買了一大堆書:《十萬個為什么》、《百科全書》、《上下五千年》等等,小瓜瓜爸爸很好奇:你買這些書干嘛?我很鄭重地說:學習啊。小瓜瓜一天天長大,當媽的只有知道更多,以后才有話題和他聊啊。看到這些書籍,我心里一陣歡喜,自己小時候沒有讀過,現在可以重新來讀讀了。 以前聽過一句話:女人做了媽媽后生命更完整了,我深有感觸。我從來不知道我還有這么大的潛力哈,讀書時代對自己的評價是死板,只會讀死書,其他都不會。沒想到現在和瓜瓜講起故事來表情能那么豐富,動作能那么夸張,簡直佩服自己了;而以前從不會唱歌的我現在唱起兒歌來也不是那么難聽了;以前身體僵硬的我現在跳起舞來很靈活,全身都可以扭動,只要音樂一響,就可以帶動瓜瓜,小家伙就屁顛屁顛地跟著;以前性格很急躁的我,現在卻很有耐心地面對小瓜瓜的任何舉動,不管怎樣都不會激怒我,小瓜瓜外婆都佩服起女兒來了;以前讀書時候作文經常僅僅及格的我自從有了小瓜瓜每天就有寫不完的東西。看到自己這么大的改變,都得感謝上天賜予的寶貝,生了寶貝也重生了自己,有決心有動力不斷學習成長。而自己所做的只是開始,作為媽媽育兒路上還有很多功課要做哈,以前是為了應付考試去背,背下的東西已是過眼云煙,不留一絲痕跡,而現在是帶著一個好奇的心態去探索,饒有興趣,我懂了,我才可能把這份對未知領域探索的熱情傳遞給孩子,給到孩子正向的影響力。至于以后他會對讀書抱有什么態度是我無法掌控的,我也不可能去要求他要怎么樣,我能去做的就是通過學習成長自己,不管他處在什么年齡階段,我們都會有很多共同的話題,媽媽始終是他的知心朋友。 很多父母訴苦說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我想問的是:自己有花多少時間在學習上呢?可能有的媽媽會說我要上班啊,我要照顧家庭啊,還哪有時間學習啊?我的導師 COCO 有一句話我印象深刻:時間就是重要性的分配。當你覺得重要了,再忙也會抽出時間來,因為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 曾經在一本書上看到過一句話印象深刻:如果有一件事情是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那就是對孩子的教育。我愿意為此不斷付出,也邀請您一起行動吧! 文 /P.E.T. 父母效能訓練講師黃宇 歡迎您也一起來關注全球父母教育第一品牌 P.E.T. 父母效能訓練中國總部微信平臺《父母學苑》 PET_sz ,我們每天為您提供 P.E.T. 父母效能訓練真實案例分享及親子溝通技巧和方法,為一起成長為高效能父母而努力! 加入方法:用手機中的微信“朋友們” = 》“添加朋友” = 》“查找微信公眾帳號” = 》輸入“父母學苑”或者“ PET_sz ”點“關注”即可加入我們的大家庭一起學習成長啦!
-
個人分類: 父母日記|1661 次閱讀|0 個評論
-
-
分享
提升活在當下的能力
-
陳紅 2013-12-5 09:57
-
我曾經在讀高中的時候看過一本對我非常受震撼的哲學書籍《蘇菲的世界》,具體內容不太記得,女主角受到指引不斷探索生命,最后發現原來她只是書中一個人物而已,并非活在真實的世界,她很感悲傷,非常渴望能夠走出書本,能夠真實地活著 , 可這是不可能的。十多年過去了,閱書很多,但這一本給到我心靈的沖擊最大。今天突然記起此事 , 是因為有和很多家長聊天,他們對孩子種種行為的擔憂與焦慮已經讓生活失去了樂趣,甚至是在痛苦中煎熬,經常活在頭腦制造的虛幻的世界里,卻沒有覺察到這并不是真相,而生命中這獨一無二的一天已經過去了。反反復復習慣自己的思考模式,卻錯過了和孩子度過的美好時光。 很多時候不是我們不愿意改變,是頭腦無意識地反應,因為我們小時候或多或少都會經受一些心靈創傷,焦慮的種子已經種下,要徹底放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連我這個自認為已經比較放松的家長偶爾也會陷入這種困境。有一次下班回家看到婆婆給小瓜瓜喂白糖加米飯,沒有菜,我當時就很納悶,婆婆說她做的菜瓜瓜不喜歡吃。我沒有說什么,可心里卻糾結了,這個東西有舍營養呀。晚上和小瓜瓜爸爸提起此事。 “ 你擔心什么呢?不管這餐吃了什么,他都是一天天長大。 ” 小瓜瓜爸爸這一句話真是經典啊,頓時讓我豁然開朗的感覺。是啊,我的導師 COCO 不是經常說:對已經發生的事情說 “YES!", 便是快樂的源頭,對已經發生的事情說 “NO", 便是痛苦的開始。我越來越意識到我無法也不可能去改變已經發生的事情,對未來我也無法控制,我只能做我能去做的。我經常問自己在當下這個片刻我可以去做些什么是更有益于這個家庭和諧,親子關系更加親密的?當把焦點轉移到當下,便發現快樂幸福的感覺隨之而來,焦慮消失的無影無蹤。 一個孩子在學校里和要好的同學吵架了,回到家后非常不開心,悶悶不樂。媽媽知道大概的情況后,很想給到孩子一些建議,孩子好像知道媽媽想要去表達什么,在媽媽嘴唇正準備張開之前,就說了一句:媽媽,你別操心哈,然后就回到房間了。這個時候媽媽更擔心了,一個晚上都沒睡好覺。第二天早上想問孩子,孩子怕媽媽嘮叨,很快就出門。這位媽媽卻一天都在惦記這個事情,孩子處理不好人際關系怎么辦?他本來朋友就不多,這會不會影響他的學習?媽媽胡思亂想了一通,好不容易等到孩子放學,媽媽正想好好和孩子探討一下,沒想到孩子說了一句:媽媽,你還記得啊,我們今天就和好了啊。媽媽頓時覺得是自己在瞎折騰哈。 當媽媽的也許就是操心的命,可當我們操很多心,卻忘記了當下我需要什么,孩子需要什么,而是活在未知的世界里,制造出很多恐懼。所以為人父母的我們需要去成長,不斷反思和調整,下定決心不要再把這些負面能量傳遞給孩子。提升活在當下的能力,帶給自己和家庭更幸福生活!
-
個人分類: 父母日記|1589 次閱讀|0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