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標簽: 嬰兒

          相關帖子

          版塊 作者 回復/查看 最后發表

          沒有相關內容

          相關日志

          分享 喂寶寶吃藥的是個誤區(二)
          兒科唐小平 2013-6-24 16:01
          錯誤六:將嬰兒的退熱藥給學步兒童服用 嬰兒退熱藥中的有效藥物濃度比孩童配方來得高,有些藥物嬰兒服用的量超過孩童配方的3倍之多。這樣做的原因是嬰兒對藥物的吸收力相對較小,并且更容易將藥吐出來。如果你將嬰兒退熱藥倒在湯匙內,給學步孩童吃,那么你給的量可能會太多了。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仔細閱讀藥瓶、藥盒上所有的標貼指示,特別注意是“嬰兒配方”還是“兒童配方”。 錯誤七:保留已過期的藥物。 每種藥物有一個有效期,已過期的藥物有害無益。必須養成習慣,先看看藥物是否已過期再喂給孩子吃。最安全的做法是每3個月清理一次藥箱或藥柜,丟掉已過期的藥物。 錯誤八:將藥物轉換盛器。 有些藥物的原裝盛器或許太大,略嫌占地方,但千萬不要因此而換盛器,因為若忘記把藥物名稱和服用指示記下來貼在新的盛器上,或寫得不清楚,便很容易導致喂錯藥或所喂的分量失當。請不要為了省地方而冒險。 錯誤九:孩子服某種藥已數天,仍未見病情改善,你卻依然繼續給他吃下去。 假如孩子吃某些藥已兩三天還未見好轉,便應該停止不要再吃,須盡快帶孩子去看醫生。不要期望再吃一段時間這些藥才發揮作用,很可能孩子的病癥非表面看來那么簡單,必須請醫生來對癥治療。 錯誤十:分享處方藥 如果你的孩子上個月用剩了一些眼藥水,現在他的小表妹也得了同樣的眼病,為什么不可以用那瓶剩下的眼藥水呢?首先在上次使用時,藥水的滴管可能已受到了污染;另外,看上去癥狀相同的病情卻可能是由不同的原因緗起的。所以即使同一個孩子得了和先前完全相同的病,在給孩子使用相同的處方藥之前,也要請醫生作檢查。告訴醫生你手頭現有的藥品,讓他來作判斷:是可以繼續使用呢,還是需重新配藥。
          個人分類: 兒童健康|1235 次閱讀|0 個評論
          分享 嬰兒的聽覺與智力開發
          聶樂天 2012-11-16 11:29
          胎兒期已能對聲音做出反應   在卵子與精子結合的那一瞬間,就是人生歷程的開端。受精卵經由五十多天的發育,固然只有2~3克重,但已是五臟俱全、初具人形了;在暖和的母體中,他(她)日臻完美,從第6個月起,就能夠聆聽。此期胎兒已是一個完整的人,能感慨感染刺激,做出反應,對聲音的敏感性幾乎是難以想象的。 胎兒在母體內與母樣有十分緊密親密的信息聯系,母子間信息的相互作用是借助于感覺系統的聽覺、視覺、觸覺、嗅覺、味覺等來進行的。早在胎兒6個月時就能聽到聲音了。胎兒在母體內聽慣了的便是母親的心跳聲,聽久了,習慣了,便產生一種安全感。母親和諧的心音、血流聲、腸蠕動聲及輕聲的說話聲,都是胎兒最初的聽覺對象。當新生兒脫離母體后,他的聽覺和視覺還留存有胎內的印象。初生兒在1周內主要處于睡眠狀態,天天睡眠可達22個小時,很少睜開眼睛;到第2周,新生兒睡眠為18~20個小時,他能睜開眼睛盯著母親的面部,跟著母親面部的移動而移動他的視線了。出生3天的新生兒,當他正在大哭時,假如能聽到高頻率的持續的聲音在呼叫他,便會把頭慢慢地側向呼叫聲的一側,且能暫時地休止哭聲。當嬰兒離開母體產生不安而哭鬧時,母親把嬰兒抱起貼近左側胸壁靠近心臟時,嬰兒又復聽到認識的心音,便會安靜下來。  0~3歲是智力和語言發育的黃金時期   心理學家研究證明,0~3歲是開發兒童智力的樞紐時期,由于0~3歲是人腦發育的重要階段。此期嬰兒的腦重增加特別快,剛出生時僅370克左右;9個月就增加至660克;3歲可達到1200克,約占成人腦重的70%~80%。此期幼兒的好奇心和接受外界事物的能力都很強,其記憶力也可達到成人的50%。  良好的聽覺功能是智力開發的重要前提,聽力對語言的發育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專家指出,兒童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期是1~3歲。嬰幼兒時期,主要是以聽言語為主,若此時聽力泛起題目,必會造成語言發育障礙而導致學習和人際交往的難題,從而影響智力的發育。   母語是嬰幼兒智力、聽力發育的“營養素”   智慧的母親,在孩子呱呱落地之時,就應多愛撫孩子,這種無聲的交流所表達的愛心無疑是在孩子幼小心靈上抹上的清新雋永的第一筆,從而啟動孩子的心理流動,感慨感染到附近目生世界的存在,建立起自己的思維流動。孩子牙牙學語時,母語的這種介入對孩子智力發育就顯得更為重要。由于孩子最早的智力流動就是學話,孩子對附近世界的熟悉,思維能力的形成,都是通過學話實現的。   有關研究表明:在正常前提下,嬰兒出生6個月后,就已開始學習說話了。只是這時屬于“鸚鵡學舌”型的,同時將說話的聲音與詳細的事物對應起來。1周歲左右的孩子往往就能說兩三個詞語了, 18~24個月時,是孩子語言迅速發展的時期,他們開始將第一信號系統的單純聲音信號,轉變為具有抽象意義的詞語信號,從而初步形成了抽象思維的主要特征。媽媽應與嬰兒進行語言交流。盡可能多地利用孩子身邊的人和物,鼓勵孩子多啟齒說話。如當給孩子洗澡時,要一面洗一面說:“媽媽給寶寶洗澡”;見到汽車可讓孩子學汽車鳴叫;見到太陽可讓他向“太陽公公”問好;見到阿姨讓他說“阿姨好”,見到奶奶讓他說“奶奶好”等等。培養孩子早說話要留意方法:一是留意趣味性,在孩子愛好盎然的游戲流動中,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學說話;二是留意形象性,即為了使孩子逐漸把握豐碩的詞語,應盡量使這些詞語連同所代表的事物——對應起來,一起印入孩子的腦海中。
          1616 次閱讀|0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