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育嬰網(wǎng)

          標題: 成都媽媽您在哪? [打印本頁]

          作者: guaibaobao    時間: 2007-10-28 18:40
          標題: 成都媽媽您在哪?
          一對荷蘭夫婦為養(yǎng)女尋找曾經(jīng)的養(yǎng)母,希望與其聯(lián)系讓孩子人生更完整10年前,成都市兒童福利院9個月大的女孩蘇喜,被來自荷蘭的納夫漢斯及妻子古琳帶到荷蘭收養(yǎng),她的命運就此改變。10年后的昨天,納夫漢斯夫婦帶著他們最疼愛的小女兒愛曼麗———當年的蘇喜回到成都,為孩子尋找斷層的記憶。“我們希望能找到照顧了蘇喜9個月的養(yǎng)母,能和她保持聯(lián)系。”納夫漢斯夫婦說,唯有這樣愛曼麗的人生才完整,他們也才算對孩子盡到了應有的責任。

            藍眼睛黑眼睛一家人樂融融

            昨日下午,在成都某賓館,兩個年紀相仿的小女孩,頑皮地眨著黑色的眼睛,圍繞在藍眼睛父母身旁,時而說笑時而撒嬌。藍眼睛父母把兩個孩子夾在沙發(fā)中間,牽著她們的手,看著孩子開心地喝著可樂,眼里滿是溫情和幸福。如果不是膚色的差別,誰又會想到這一家四口并沒有血緣關(guān)系?她們就是荷蘭人納夫漢斯夫婦在成都收養(yǎng)的孩子勞拉(原名王德蓉)和愛曼麗。愛曼麗皮膚黑黑,俏皮地染著一綹紅發(fā),天真無邪性格活潑。誰會想到,她就是10年前在福利院啼哭的小嬰兒?

            為姐姐找伙伴領(lǐng)養(yǎng)中國妹妹

            15年前,納夫漢斯和戀人古琳結(jié)為夫婦。遺憾的是,婚后兩人一直沒有生育,這對喜愛孩子的他們來說無疑是沉重的打擊。古琳說,經(jīng)過反復考慮,他們向荷蘭的“兒童與未來”組織提出收養(yǎng)一個中國孩子。之所以要收養(yǎng)中國孩子,古琳說,“中國孩子在身份背景上要單純很多,智力也比較好。”

            納夫漢斯說,其實收養(yǎng)蘇喜之前,他們已經(jīng)收養(yǎng)了勞拉并非常愛孩子。但考慮到勞拉一個人成長在異國,將來難免孤單或者遇到其他心理問題,他們又決定為勞拉尋找一位妹妹。

            1997年冬天,納夫漢斯夫婦來到成都市兒童福利院,領(lǐng)養(yǎng)了當時僅9個月大的蘇喜。
          作者: guaibaobao    時間: 2007-10-28 18:40
           夫妻精心照顧娃娃長大成人

            蘇喜被納夫漢斯夫婦帶到荷蘭北部的一個小村莊,改名愛曼麗,開始另一種人生。

            愛曼麗1歲半時,納夫漢斯夫婦開始告訴兩姐妹,她們是自己收養(yǎng)的孩子。為了讓孩子更明白這個道理,兩夫婦還找來地圖,指出中國的具體位置:“看,這就是你們出生的地方。”在納夫漢斯夫婦的精心照顧下,兩個孩子都茁壯成長。如今,愛曼麗正念小學,畫畫、電子琴、古典芭蕾都是小姑娘的拿手好戲。每天早上,這位漂亮的“丹鳳眼”小姑娘就和荷蘭的小伙伴們騎著自行車,到5公里以外的地方上學。

            彌補記憶斷層尋找孩子養(yǎng)母

            古琳說,勞拉在收養(yǎng)前一直由自己認識的一位志愿者照顧,因此他們對勞拉的了解非常多。但愛曼麗剛9個月就被自己帶走,他們對愛曼麗9個月之前的生活了解太少。“這就造成了愛曼麗記憶的斷層,不利于孩子的成長。”古琳說,為了對愛曼麗盡責,她和丈夫兩次來成都尋找曾經(jīng)撫養(yǎng)愛曼麗的養(yǎng)母。他們希望能和這位養(yǎng)母保持聯(lián)系,讓愛曼麗健康的成長,人生少一些遺憾。但是,目前納夫漢斯夫婦對愛曼麗養(yǎng)母的信息非常少,唯一的線索是一張保存了多年的照片。納夫漢斯希望知情人幫助他們實現(xiàn)這個愿望。




          歡迎光臨 中國育嬰網(wǎng) (http://m.mmmmmovie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