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育嬰網
標題:
一個海外懶媽媽:我的一條規則就可以讓孩子在家里弄亂后變干凈
[打印本頁]
作者:
領悟L
時間:
2014-4-6 11:11
標題:
一個海外懶媽媽:我的一條規則就可以讓孩子在家里弄亂后變干凈
我家也經常出現東西被小朋友扔得到處都是的場景。但我特別不喜歡收拾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所以就引入了一條規則:物歸原處。
這條規則就四個字,但執行起來卻需要整個家里組織的非常系統不可。因為要讓所有的東西都有自己的位置,這樣孩子才能把玩過的東西放回去。
這樣就需要合適的空間,明確的標簽,便于孩子開關使用的收納盒,這三條互相配合,可以讓孩子慢慢學會掌控自己的生活。
比如衣服,兒子把抽屜標簽分為內衣,睡衣,襪子,毛衣,褲子,其他(帽子皮帶等這類),剩下的衣服都是可以掛起來的,當季的放底層,其他季節的放高層掛。抽屜旁邊放著個小洗衣籃,滿了就搬到洗衣機旁,再拿個空洗衣籃,我家三個臥室,六個洗衣籃,就為了各自循環收納臟衣服,當然洗衣服的是我,但洗完烘干以后,兒子的衣服單獨一籃放他房間,他自己疊放分類。
比如書籍,按照英文繪本,英文百科,中文繪本,中文百科,韓國語書籍,練習題類,手工類,雜志類(東方娃娃啥的,國內的和韓國運來的雜志,英文的有國家地理什么的),嬰兒類(女兒的,十八個月)媽媽類,我的書跟他們的一起都放書房,這個空間是我和他們公用的,我的縫紉也在這個房間做。看完的書都要放回本來的位置。妹妹太小,現在還只會破壞,處于輸入規則的時期,只有耐心等待啦。
比如手工材料,這個我家特別多,收納真是個愁,各種類別的顏料筆具,各種膠水,珠子,七七八八,這個收納難度最大。解決方法是輪胎店的一個S開頭的收納盒,具體忘了牌子了,是輪胎店里質量比較好的一個牌子,各種大小都有,盡量分類,比如珠子類,顏料類,繩子類,紙類等等,一小盒一小盒的,更小的東西,比如橡皮,曲別針,這些都放在抽屜里,在DOLLAR店里買的抽屜分區的小盒子。剛開始做這個系統時很痛苦,因為分類本身就需要討論,還需要把位置記下來,這時標簽的作用就顯示出來了,寫下來以后,更好找,也好記憶。
這些盒子都放在書房的墻里的壁柜里,整理好,門一關,啥都看不見,于是就看起來干凈了,如果這些盒子堆在明面上,,即使整整齊齊,也會顯得亂。
就不一一而舉了,這個物歸原處的規則從孩子一歲不到就開始介紹的,所以相當于在大腦里形成了很深的刻痕,到現在六年了,相當于基本建立了這個規則,雖然過程是繁復的,考驗耐心的,但是結果還算好,就是瘋玩以后,整理也是一環。
建立這個規則的原因,講出來很搞笑,大家別笑我。他出生沒多久讀到一本書,上面有提到物歸原處是成功的一個必要條件,那是一本成功學的書,看著玩的。我反正做不到書里講的那些,但物歸原處這條很吸引我,因為我是個整理白癡。與其讓自己跟著他屁股后面整理,不如給他弄個物歸原處的習慣。
關于育兒,我覺著真正影響孩子的是那份潛移默化的東西,是那個真實的你自己。每個我們都想給孩子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但是我們太多的教育,是在無意識之中完成的。是啊,孩子在幼兒園受欺負了教他如何應對,給孩子立規矩應該注意些什么,懲罰孩子如何最有效;如何教孩子正確認識死亡等等我們都是憑著自己簡單粗暴的直覺教導孩子的,沒有思索過背后的邏輯,也沒想過關注其他優秀媽媽是在類似情況下如何教育孩子的。我非常認同微信海外媽媽如何育兒(haiwaimama)里說的一句話:家長這種職業的特點是,最需要培訓但是最缺乏培訓的。孩子的成長教育,實際只有一次機會。我覺著我缺乏系統的育兒方法,它里面的每天布置一句話作業就是很好的培訓方式,實際上關注別人是如何育兒的,多總結不同的思維方式的教育理念,是很好的進步方式,大家一起努力!
歡迎光臨 中國育嬰網 (http://m.mmmmmovie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