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育嬰網

          標題: 記密云鎮大溝灣村村長王大林:一心為民好村官 [打印本頁]

          作者: 健康一夏入秋    時間: 2013-8-3 10:19
          標題: 記密云鎮大溝灣村村長王大林:一心為民好村官
          近幾年,鄂托克前旗密云鎮大溝灣村發展快、變化大,整體水平走在全鎮全旗前列。農民們說,這是我們有了一個一心為民的好村民委員會主任王大林。2006年,曾在大溝灣村當過村獸醫、村黨支部書記、鎮供銷社副主任、副鎮長等職務退休的王大林,又被村民和黨員選舉為村民委員會主任、黨支部書記。

            上任后,王大林在密云鎮黨委政府和村黨支部的積極支持,多方籌資200多萬元,修建和維修改造了大溝灣一、二、三和四號揚水站,發展水澆地5000多畝,使全村農民人均水澆地達到8.4畝,鋪設防滲渠道27公里.僅修建和維修改造4個揚水站,農民每年可節約水費4萬多元。農民方光德說,我家現有水地 30畝,過去澆一水,需要25天,現在需要12天,而且每次澆水不需要等,水的問題解決了,我們的收入也增加了,每畝可增加收入700多元。據了解,去年,大溝灣村農民僅種植業人均增收達1200多元。

            為了充分利用大溝灣的水資源,王大林在密云鎮黨委政府和村黨支部及上級有關部門的積極扶持下開始用網箱養魚,而且獲得成功,每箱魚獲利1萬多元。目前,大溝灣村18戶農民飼養18網箱魚,飼養3萬多尾魚,此外,他給大溝灣水庫投放魚種70多萬尾,為改善大溝灣水庫水域生態環境,維護水生生物多樣性奠定了基礎。與此同時,他們在上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國家商標局注冊了無公害品牌,為鄂托克前旗水產業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為了充分利用大溝灣地理、人文等資源,增加農牧民收入,王大林開辦了“農家樂”等特色旅游點服務。農民苗玉林根據自己居住條件的優勢,開了一個以大溝灣水庫魚為主的食堂,每年收入20多萬元。農民高寶山利用自己居住旅游景點近的優勢和自己是蒙古族又是內蒙古自治區內唯一的一個蒙古族人居住窯洞的實際,用蒙古族風情、民俗等和窯洞、大溝灣景點、大溝灣特色農副產品等開辦了既有“農家樂”又包含著“牧戶游”的特色旅游服務。目前,大溝灣村有6家“農家樂”和“牧戶游”特色服務點,每年接待游客2萬多人次,收入80多萬元。據調查分析,這6家“農家樂”、“牧戶游”的開業,使當地農牧民就地可銷售魚、羊肉、豬肉、水果及其它農副產品,每人每年可增加收入310元。

            為了進一步更新農牧民思想觀念,王大林每年先后舉辦了各種科技培訓班11期,培訓農牧民1500多人,發放科技資料2000多份。城川鎮一名領導說,加強先進和實用技術的推廣與普及,實際上為農牧民送上了一套及時而又豐盛的“科技大餐”。據了解,去年,大溝灣村農牧民種植山藥、辣椒、西瓜等 2000多畝,僅此一項,大溝灣村農牧民人均增加收入2200多元。

            新農村新牧區建設不僅僅是經濟發展了,群眾富裕了,還要徹底改變群眾的生活環境。去年,王大林又把目光投向了生態文明建設上,在全村選擇了200 戶農民,建立高標準的住宅,并配有圖書、電視和無線網絡設備等;他還多方籌資,新修和硬化村級公路10公里,整修社與社鄉村公路20公里,為百姓增收鋪平了道路。

            為了解決貧困家庭大學生上學困難和貧困家庭生活問題,王大林多方協調和籌措資金,扶持了大溝灣村貧困大學生和貧困家庭。農民張桂禮全家4口人,兩個孩子都念書,開支大,生活十分拮據。大孩子考上了山西省太原理工大學,可孩子的學費讓老兩口發愁了。王大林知道后,多方籌資1500多元,解決了張桂禮眼前的困難,讓張桂禮的孩子順利進入了大學。農民紀平因意外事故,欠下了外債,全家3口人的生活發生了困難,孩子面臨著輟學,王大林得知紀平家的情況后,多方籌資1000元,解決了紀平眼前的困難。這些年,王大林先后為35名貧困戶籌資4萬多元,衣服80多件,書籍100多本,生活用品200多件,英語光盤100多個,其中6名大學生畢了業,走上了工作崗位。

            冬去春來,寒暑交替。王大林兢兢業業、任勞任怨、一點一滴、一步一個腳印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情系農牧民,服務農牧民,走出了一條閃光的足跡,受到了密云鎮、旗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的表彰獎勵。今年又被評為鄂爾多斯市優秀共產黨員。





          歡迎光臨 中國育嬰網 (http://m.mmmmmovie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