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育嬰網

          標題: 胎兒臀朝下能自己生嗎? [打印本頁]

          作者: 6161    時間: 2008-8-3 11:58
          標題: 胎兒臀朝下能自己生嗎?
            在懷孕過程的大部分時間里面,子宮里面都會足夠的位置讓胎兒改變胎位。在懷孕的36周左右,大部分的胎兒就會轉變成頭部朝下。這是分娩正常以及最安全的胎位。

            但有大約4%的胎兒在懷孕的后期不能自然地轉變,從而引起了臀位分娩。臀位包括以下幾種胎位:
          作者: 6161    時間: 2008-8-3 11:58
           伸腿臀:分娩的時候臀部先出,兩腿向上伸展至臉部,這是臀位最常見的一種。  
          完全臀位:也是臀部先出,兩腿膝蓋折合,交叉放在腹部處。  

          作者: 6161    時間: 2008-8-3 12:01
           足先臀:一支腳或兩支腳向下伸展,比臀部先出。

          作者: 6161    時間: 2008-8-3 12:01
           什么會引起臀位分娩?

            臀位分娩可能與下面的因素有關:

            早產,也就是在懷孕37周之前就分娩,這是的胎兒的胎位可能還沒來得及轉變。

            多胞胎。子宮里面沒有足夠的空間讓兩個或者更多的胎兒在分娩前進行胎位的轉變。

            胎兒發育不正常,包括心臟、消化道或者腦部發育問題。

            羊水過多或者過少。

            子宮問題,例如出現子宮肌瘤等。

            由于之前的分娩史以至子宮肌肉松弛。
          作者: 6161    時間: 2008-8-3 12:01
            臀位會有什么征兆?

            你很難根據癥狀來判斷胎兒是否出現臀位。但是如果你已經懷孕36周或以上的話,如果你感覺到寶寶的頭部位置向上推進或者他的腳會踢到你的下腹的話,你就要立刻找醫生進行仔細檢查。    

            胎體各部分中,胎頭最大,胎肩小于胎頭,而胎臀最小。正常的胎位應該是胎兒的頭部朝下,稱為頭位。當腹內胎兒臀部朝下時,稱為臀位。臀位是較常見的異常胎位,其發生率約4%左右。  

            臀位妊娠對母兒會對什么不利影響呢?由于胎臀,尤為不完全臀先露,先露部分形狀不規則,不能像胎頭那樣緊貼子宮下段和宮頸內口,常留有空隙,容易發生胎膜早破;臨產后可發生宮縮乏力,使產程延長,產后易發生產后出血。臀位胎膜早破又易并發臍帶脫垂,其發生率約為頭先露的10倍左右。胎膜早破還可導致早產,增加新生兒死亡率。臀位分娩過程中,最后娩出的胎頭常易發生娩出困難而發生新生兒窒息、臂叢神經損傷及顱內出血等損傷,甚至可因胎頭娩出時間過長而發生死產。
          作者: 6161    時間: 2008-8-3 12:02
            在胎體各部分中,胎頭最大,胎肩小于胎頭,而胎臀最小。在頭位分娩時,最大的胎頭一經娩出,比胎頭小的胎肩、胎臀隨即順利娩出,不會出現娩出困難。而臀位分娩時情況就不同了,胎體中最小的胎臀先娩出,最大的胎頭最后娩出,所以,常常會出現胎臀、胎肩娩出后,胎頭娩出困難。胎體已娩出,胎頭尚卡在陰道內,而由胎盤通向胎兒臍部的胎兒“生命線”──臍帶正好擠壓在胎頭和陰道壁之間。若胎體娩出后5~6分鐘內,未能娩出胎頭,就可因臍血流受阻時間過長,胎兒缺氧時間過久,導致胎兒嚴重缺氧而死亡。在牽出胎頭的過程中,還可能因擠壓、牽拉造成臂叢神經損傷,或胎頭娩出過程中,胎頭過度塑形造成顱骨過度重疊、錯位而導致顱內出血等嚴重后果。

            那么,臀位胎兒還能不能經陰道分娩,要不要統統行剖宮產呢?在對待臀位孕婦的分娩方式上,主張“有所為,有所不為”,即應根據胎兒大小、骨盆狀況、臀位的類別,以及有無妊娠并發癥和合并癥等情況,綜合分析,最后選擇、確定分娩的方式。對骨盆狹窄、胎兒體重>3500g、不完全臀先露、高齡初產及有難產史等的孕婦,均應選擇剖宮產術結束分娩。不屬于以上情況者可選擇陰道分娩。采取陰道分娩的產婦,不宜站立走動,應取側臥位休息,以免發生臍帶脫垂。一旦發生破膜,應立即招呼醫生監聽胎心,以便能及時發現和處理臍帶脫垂。一旦發生臍帶脫垂,如果宮口尚未開全,胎心尚好,為搶救胎兒,需立即行剖宮產術結束分娩。
          作者: 6161    時間: 2008-8-3 12:02
           臀位妊娠防治,最重要的是按時進行產前檢查。妊娠30周臀位所占比例較高,由于此時宮內羊水量較多,胎兒體積還較小,宮腔內空間相對比較寬敞,因此,不少臀位胎兒能自然轉為頭位。妊娠30周后,胎兒生長發育速度加快,胎體相對較大,而宮內羊水量基本上無明顯改變,使得宮腔內空間相對變小,胎兒自然轉胎的可能性越來越小,應該及時采取干預措施,來促使臀位轉為頭位。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可供選擇:  ⒈ 膝胸臥位。孕婦解去小便,使膀胱排空,松解褲帶,跪于床上。大腿垂直,與床面呈直角,身體俯向床面(如附圖)。每日2次,每次約15分鐘,連續1周。膝胸臥位可使胎臀退出盆腔,有助于借助胎兒的重心改變,使胎頭向下、胎臀向上,達到矯正胎位的目的。
          膝胸臥位

          作者: 6161    時間: 2008-8-3 12:03
           ⒉ 激光照射或艾灸至陰穴。至陰穴位于兩足小趾外側,趾甲旁角約0。1寸(1寸≈3 cm)處,用激光照射至陰穴,或艾條灸至陰穴,每天1次,每次15-20分鐘,5-7次為一個療程。治療時也應松解褲帶。若與膝胸臥位聯合應用,效果更好。
          至陰穴

            ⒊ 外倒轉術。應用上述方法未能矯正胎位者,可于32孕周-34孕周時行外倒轉術,孕周過大常可因胎兒較大,導致轉胎困難,甚至失敗。具體方法為:孕婦仰臥于檢查床上,褪下褲子,暴露腹部,雙膝屈曲略外展,使腹壁放松。施術醫師位于孕婦右側,在孕婦腹壁上,一手握住胎頭,另一只手握住胎臀,握住胎頭的手將胎頭沿胎兒腹側,保持胎頭俯屈,并輕輕推向骨盆入口,另一只手同時將胎臀向上推,直至轉成頭位。轉胎動作應輕柔,切忌粗暴,以免發生胎盤早期剝離等并發癥。倘若,術中發現轉胎困難,應及時終止,切忌蠻干。術前和轉胎術畢均應聽取胎心。若轉胎術后,出現胎心異常或胎動頻繁、劇烈,提示可能在轉胎過程中,發生了臍帶纏繞等情況,應重新轉為臀位,以松解之,轉成臀位后應觀察半小時以上,待胎心恢復正常、頻繁胎動消失后,方可結束觀察。




          歡迎光臨 中國育嬰網 (http://m.mmmmmovie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