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育嬰網
標題:
嬰兒應該在音樂的世界里成長
[打印本頁]
作者:
qcshow319
時間:
2013-6-5 18:43
標題:
嬰兒應該在音樂的世界里成長
研究者發現嬰兒對某些音樂特別偏愛:
•嬰兒辨析高音的能力比辨析低音的能力好,因此嬰兒偏愛聲調較高的音樂,如女聲,“父母愛語”,以及歌劇中的女高音。
•嬰兒偏愛大調旋律。
•嬰兒喜歡那些簡單而又具有重復節奏的音樂。
然而,你的孩子也許會一反常態。不管是什么音樂,只要你的孩子好象有所反應,那就是最適宜給他播放的音樂。
舒月母嬰認為音樂是依靠“開發”而來的,“興趣”是第一老師,音樂本身具有“自娛”的特性,正是這個特點能夠吸引兒童參加進來,他們在“玩樂”當中懂了音樂。不是為了“學音樂”,而是為了“開發”——讓兒童在不懂得“什么是音樂”的年齡段,先開始了音樂的實地演習——他們在玩耍中接觸了音樂。它還能培養孩子的創造能力,挖掘出心靈的潛能。
音樂是洗滌人們一身疲憊最好的心靈良藥,如果能以藝術化的生活作為出發點,我們的孩子們也就可以真正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
1、播放各種類型的音樂
如果你的孩子對音樂涉獵廣泛,他們日后往往會欣賞和享受各種不同風格的音樂。所以,還是讓你的孩子聆聽“雅克兄弟”的音樂,拉脫維亞的民間音樂,以及莫扎特的音樂吧!這些音樂都非常好,也能訓練孩子的大腦。
通過玩耍嬉戲,以及生活在一個豐富的學習環境中,你的孩子會有最佳的學習表現。孩子們會自然地接受音樂,把音樂編進他們自己的玩耍,以及與大人的游戲之中。盡管他們的年齡還不適合進行正規的器樂訓練,但已經到了和他們進行音樂游戲的年齡了,所以請廣泛地給孩子們聽音樂,唱歌,跳舞,吹口哨和哼小曲吧!
2、播放復雜的音樂
為你的孩子播放風格迥異的音樂是你能給他的一份珍貴禮物,但為他選擇某些特定風格的音樂似乎更為明智。例如,莫扎特的音樂可能就比莫特利•克魯的音樂要好一些。這是由于音樂的譜寫往往與腦的復雜結構形式相聯系,比如經典音樂就與腦電波十分吻合。
記住,當人們談到嬰兒與音樂的關系時,總避免不了談到莫扎特這個作曲家,而其他諸如巴赫和秘魯民間音樂這樣的復雜音樂形式,也被認為具有相同的效果。
3、用音樂來開發孩子的記憶力
在給小孩洗澡、穿衣時,哼上一段小曲,每次都哼同一首,重復哼唱有助于孩子理解這是一首什么樣的歌曲,還可以幫助孩子們預見下面的旋律與歌詞該如何變化。這一方法還有助于更為容易地調節日常生活。
4、開始為音樂學習打基礎
嬰幼兒還不會彈鋼琴,拉小提琴和吹單簧管,但最好在適當的時候盡可能早地(最有可能的是6歲左右時)將樂器交給他們。一個明顯的好處是,早期聆聽音樂與接受音樂訓練將為他們以后學習音樂打下堅實的基礎。就像語言的學習過程一樣,一個置身于魅力無窮的音樂中的孩子,就獲得日后學習樂器的基礎。南卡羅來納大學教授埃德溫•E•戈登發現,嬰兒接受的音樂熏陶,如果時間和順序安排得當的話,將培養起孩子的音樂才能。在適當時候為孩子播放音樂,那么在以后的音樂學習過程中就會事半功倍。
5、輕哼,舞動,跳躍,打拍子
對你的寶寶來說,開始正規的音樂學習確實顯得太早,但你仍然可以將許多有關音樂的活動引入孩子的生活。像聽音樂時隨著節奏輕哼,舞動,跳躍或者打拍子等。
歡迎光臨 中國育嬰網 (http://m.mmmmmovie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