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育嬰網
標題:
怎樣喂養乳糖過敏孩子
[打印本頁]
作者:
lili
時間:
2008-4-15 21:49
標題:
怎樣喂養乳糖過敏孩子
奶類是營養豐富的食品,除提供優質蛋白、維生素外,還含有豐富的鈣,吸收率也很高。一般來講,處于生長發育期的孩子應該多喝牛奶。但有些孩子卻不喜歡喝牛奶,因為,喝牛奶后常常會使他們感到腹痛、腹脹等不舒服,小嬰兒還常常會出現腹瀉。這樣的表現通常是對奶中的乳糖過敏所引起——
乳糖缺乏的3種類型
1 先天性乳糖酶缺乏
是指從嬰兒出生即無乳糖酶。無論飲用母乳、牛乳,均可導致明顯的腹瀉,停止喂乳或代之以米湯類食物喂養,腹瀉消失,即為先天性乳糖缺失或低下,可能與遺傳有關。
由于小嬰兒的大腸清除能力比年長兒和成人差,所以腹瀉更為明顯。典型的糞便是水樣便,可能有泡沫、酸臭味,但大便常規檢查卻常常是陰性。也可表現為生后不久即腹瀉,可持續數周到數月。可嬰兒食欲好、生長發育也正常,這即是常常所說的“生理性腹瀉”。
2 成人型乳糖酶的缺乏
成人乳糖酶缺乏是遺傳型,受基因調控。當孩子生長到一定的年齡,即出現乳糖酶活性的缺失或消失,或隨著年齡遞減。在所有乳糖不耐受的類型中,成人乳糖酶的缺乏是最為普遍的一種。不同的民族和人種,乳糖酶缺乏的始發年齡也不同,日本人通常發生在6-8歲,芬蘭人通常發生在10-15歲,而非洲人通常發生在1-5歲。
3 繼發性乳糖酶缺乏
繼發性乳糖酶缺乏常常發生在一些疾病之后,如感染性疾病、嚴重的營養不良等,大多由于疾病所致的小腸黏膜受損造成。當疾病恢復后,乳糖酶缺乏可能會持續存在,或逐漸恢復。
乳糖過敏
乳糖是奶類食品特有的糖類,在母乳中含量較豐富,牛奶中含量也不少。當孩子吃奶后,其中的乳糖在小腸內經過乳糖酶的水解后被吸收利用。但有的孩子腸道先天就缺乏乳糖酶,致使乳糖在小腸不能被水解而直接進入大腸。在大腸細菌的作用下產生酸和氣體,刺激腸道因而導致腹痛、腹脹、腸鳴甚至腹瀉等反應。當飲用奶制品出現上述癥狀時,一般稱為乳糖不耐受或乳糖吸收不良。無論是吃母奶或吃牛奶的孩子均可發生乳糖過敏,但以吃牛奶的孩子更為多見。
作者:
lili
時間:
2008-4-15 21:50
貼心小提示:
1、如果孩子吃奶后有腹痛、腹脹、腸鳴等表現,或腹瀉經久不愈,便應懷疑是否腸道缺乏乳糖酶,及早帶孩子去醫院做檢查。
2、有些年長兒,甚至成年人,到一定的年齡也可出現吃牛奶后腹痛、腹脹甚至腹瀉表現。這是由于乳糖酶的活性逐漸降低或消失所引起。這種乳糖酶缺乏的情況也很常見,二者均可能與遺傳有關。
3、有的孩子在患了某些感染性疾病、營養不良或腸切除后引起乳糖酶活力降低,當疾病恢復后,乳糖酶活力可逐漸恢復或持續缺乏,這種現象稱為繼發性乳糖不耐受癥,生活中這種類型更為多見。
作者:
lili
時間:
2008-4-15 21:51
乳糖缺乏及乳糖不耐受的調查結果
長期以來,對于兒童乳糖不耐受或乳糖酶缺乏的發生,一直未能引起營養界的足夠重視,有關中國兒童乳糖酶缺乏發生的年齡和發生率報道極少。
為此,在達能科研基金的支持下,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營養與食品研究所選擇了北京、上海、廣州、哈爾濱等四大城市3-13歲的兒童1200人進行了調查研究。研究采用分層抽樣的方法,每個城市選擇健康3-5歲兒童100名,7-8歲兒童100名,11-13歲兒童100名,首先進行喂養史、乳制品攝取史調查以及一般體格及營養狀況的檢查,然后進行乳糖耐受試驗、呼氣H2測定及癥狀觀察。最終,得出了判斷乳糖缺乏及乳糖不耐受的判斷結果。
北京、廣州兩地調查結果
乳糖酶缺乏發生率
年齡組
北京
廣州
平均率
3-5歲組
54.10%
30.90%
41.90%
7-8歲組
83.60%
87.70%
85.70%
11-13歲組
91.30%
91.40%
91.35%
乳糖不耐受發生率
年齡組
北京
廣州
平均率
3-5歲組
31.5%
13.6%
22.1%
7-8歲組
53.5%
25.9%
39.0%
11-13歲組
50.0%
22.2%
36.8%
乳糖缺乏及乳糖不耐受判斷結果
1.乳糖酶缺乏:H2>20PP
2.乳糖不耐受:有2項以上臨床癥狀,如腹脹、腹鳴、排氣多、腸痙攣、腹痛、腹瀉等。
作者:
lili
時間:
2008-4-15 21:52
怎樣喂養乳糖過敏的孩子?
如何解決乳糖酶缺乏,還有飲用牛奶或奶制品方面的不適和苦惱,一直都是營養學和乳品行業致力解決的問題,以下幾點建議可以試試——
1 配合谷物同吃
一般來講,乳糖不耐受的孩子空腹喝奶,就會有較重的癥狀。但在混合膳食時,牛奶的乳糖濃度可能在特定環境中得到“稀釋”。胃腸中的乳糜作用和消化運動的進行,可以提高乳糖的吸收率。比如,讓孩子在喝奶前或喝奶時吃一些餅干、面包,就會減少腸道排氣和不舒服的感覺。如果喝奶粉,加入一些麥片同吃也是一個好辦法。特別是有些奶粉,在加工中一般經過高溫和加壓,又加入了蔗糖和其他添加劑,如乳糖酶或乳酸菌等,使乳糖得到部分分解和稀釋,使腸道較容易吸收和利用。而且,沖調奶粉中的乳糖含量也易于控制,更加適合于這種特定人群。
2 少量多次
每一個乳糖不耐受者表現出的反應是不同的,有的孩子喝一杯(含12克乳糖左右)奶出現腹脹、腹瀉,而有的孩子喝了半杯奶出現反應。這就是說,在一定程度對牛奶還是可以耐受的。所以,如果把一杯奶分成2次喝,或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也可以化解乳糖不耐受的情況,或完全使過敏的孩子不發生任何癥狀。
3 喝酸奶
酸奶是加入一定乳酸菌后經過發酵而生成的。發酵過程使原奶中的20%-30%的乳糖分解成了乳酸,蛋白質和脂肪分解成了小的組分,鈣、鐵、鋅等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也從大的分子中解離出來,使其更易消化吸收。所以,酸奶對飲用牛奶后常常有腹脹、腹鳴甚至腹瀉的乳糖不耐受的人群最為適宜。
4 加一片乳糖酶或含乳酶的奶粉
發生乳糖不耐受是由于體內缺少乳糖酶所引起,如果喝奶時吃一片乳糖,就會容易預防不舒服的癥狀。因為,外援性的乳糖酶也可以提高乳糖的消化和吸收。目前,市場上已經有含乳糖酶的奶粉了,可以給孩子試一試。
歡迎光臨 中國育嬰網 (http://m.mmmmmovie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