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育嬰網

          標題: 一起說說印度 [打印本頁]

          作者: babydoll    時間: 2008-3-27 17:19
          標題: 一起說說印度
          一、抵達傳說中的印度。


              轉眼在印度8個多月的生活,熬得我面黃肌瘦,懷有近5個月身孕回國的時候,體重才48公斤,身穿26碼牛仔褲。印度阿,印度!想說愛你真的不容易!

              老公是美國人(白人,不是印度裔哦,我老公家是愛爾蘭和德國裔的),我們受公司委派,光榮赴任,來到印度南部最大城市,Chennai,中文金奈,或者欽奈,這個地方原來叫作Madras, 馬德拉斯,因為印度人想要忘記他們被外國殖民的屈辱歷史,便在近年改名了。其實當地人很多還是叫這里原來的名字,畢竟,馬德拉斯曾經是印度的一個光輝的城市。(重點詞:曾經!!!)

              我們從韓國首爾的仁川機場飛往印度孟買,然后轉機去Chennai,中間飛行以及停留時間超過20 個小時。韓國仁川國際機場十分舒適,我帶著8個多月的Leon在Nursery room休息,Leon也是第一次在兒童游樂場玩,雖然那時的Leon剛剛會爬,但是還是十分積極的參與在小朋友的游樂中,我和老公欣慰的看著茁壯成長的兒子,心里十分安慰。機場有酒吧,臨上飛機之前,我們在酒吧喝了幾杯,也許是就要去印度的幾分不安,讓我登機時已經有些醉意,對乘務員說話時也是詞不達意,搞得我老公狂笑不已。畢竟,我喝多是比較少見的奇景。飛機晚上10點多起飛,穿過中國,印度洋,然后再印度時間凌晨2點到達孟買國際機場。從夜空看孟買,黑燈瞎火,根本就沒有傳說中的大都會的樣子。孟買機場更是讓人無言哦!連中央空調都沒有的,一下機,印度悶熱的空氣變讓人難以呼吸,步入機場的通道,竟然沒有絲毫的涼爽,通道以及機場四處倒是擺了不少立式空調,但竟然都是未開封的被塑料包裹著的。 機場里面破舊不堪,我們等行李便是近兩個小時,然后,看到常常的過關安檢的隊伍,頓時驚呆,好在海關看到我和我老公背著小孩,便沒有檢查也放行了。然后,便是要在過check-in,轉印度國內的航班。給我們安檢行李的人,竟然跟著我們很遠,然后向我們索要了10美元的小費。(10美元=400盧比,在印度是不少的一筆錢哦!)再后來,我們乘坐機場的巴士,到了孟買新建的機場,設施似乎比國際機場好些,但是,空空蕩蕩,全然就是沒有什么效率的擺設。機場里竟然還在拍電影,一個印度裔的人告訴我們,那是印度很有名的影星呢,反正看起來很假,我們只是訕訕的笑著走開。在機場等啊等,過安檢男女是要分開,女人在一個拉著簾子的像試衣間一樣的地方,女警用掃描的東西過一下。我在機場見到真正喘著莎麗,帶著很多黃金首飾的印度女人。他們傲慢的神情讓我不安。我從來沒有被人這樣看過。那是一種不友善的眼神,即使在歐洲都難以一見。也許是因為我穿的與他們不同,也許是因為我是一個外國人,也許更因為我是東亞的模樣,總之,他們的眼神中沒有一點友好的意思。我很緊張,甚至有些害怕了。機場的電視里的新聞正在插播重要新聞,在印度的海德拉斯有人用手機炸彈,警察到處都是,仿佛到處都危機四伏。印度阿,印度,恐怖主義仿佛里我們很近很近。   
              終于捱到登機的時刻,我們坐在靠窗的座位,飛機晚點,我們莫名其妙,我向窗外看,送行李的車停在飛機下放,運行李的工人把客人的行李粗暴的扔在傳送帶上。阿!!!!我的香水啊,我的化妝品阿,千萬不要摔壞了!!!我心里默默禱告。終于,一個客人的行李箱被扔破了,東西露了出來,于是,機組乘務把那個客人叫了下去。我看到他們在下面左右討論和爭執著。最后,工人將破了的行李箱用塑料膠帶捆綁一下,外面包裹一層塑料袋,便草草了事了。可憐的那個乘客,也只能悻悻的回到客艙。飛機終于可以準備起飛了。
          作者: babydoll    時間: 2008-3-27 17:19
          從孟買起飛后,因為已經是早晨,下面的一些看的清楚的很。機場外,有一排排的板棚屋,一看就是貧民窟。我還是頭一次見到這樣的房子。然后再看下面的孟買,灰灰的,偶爾有幾座高樓,板棚屋的地方很多,很快,飛機轉向,飛得很高,城市看不清了。乘務員開始送飲料和早餐。一個錫克的男乘務,瘦瘦高高,帶著他們錫克族的大帽子,問每位乘客:Veg?Non Veg?這是印度特有的一種問話方式,吃飯時候,用來區別素食者和非素食者。我們當然是NON VEG, 于是飛機的早餐有雞肉腸和雞蛋。印度的飛機上給的是很高檔的布料的餐巾,因為印度人用手吃飯,紙餐巾是擦不干凈的手上的油膩的。大概4個小時之后,我們到了Chennai上空,下面的海岸灰灰的。Chennai有傳說是世界第二長的白沙灘,真的在飛機上我們沒有看到。城市從上空看,完全沒有城市的樣子,很少的樓房,到處都是想板棚一樣的地方。飛機著陸的時候,很突然,也許因為下降太快,飛機硬是在跑道上碰撞,然后,彈起,然后才在跑道上滑行。大概機上的印度人習慣了這樣的著陸,竟然沒有什么反應。我和老公著實被嚇了一跳。“WHAT THE F***?!”我老公說。他很少說這樣的話的,恐怕也是給嚇壞了才爆出粗口。離我們不遠座位上的兩個印度年輕女子對我們解釋,說是這里機場的跑道很短,所以才要這樣降落,他們常來Chennai,習以為常了。天!這也可以?!我們實在是無言阿~~

              從機場這次取行李還比較快,我們匆匆離開機場,找到等候我們的司機。公司竟然沒有派其他人,僅僅是司機來接我們。熱!只有一個字!5月是這里傳說最熱的季節。走不了幾步,我們便已經被汗水浸透。在機場的停車場,我看到滿地跑的雞,還有山羊。我指給老公看,老公笑笑,我也只好苦苦搖頭。還好我們的寶貝兒子一路比較安靜,沒有吵鬧,不過是好奇的看著四處陌生的一切。
              司機的英文很爛。老公通過電話和公司的負責人聯系上以后,通知司機送我們去guesthouse。一路風塵揚揚,路邊到處的破爛的板棚,牛,羊,雞,在路邊隨處可見,路上的摩托車比汽車多,汽車和摩托車的喇叭聲震天,仿佛這里人都是聾子,聽不到這樣的噪音一般。
          作者: babydoll    時間: 2008-3-27 17:19
          “So... this is the beautiful part of town?”我老公的黑色幽默讓我無力消受。

              “No,Sir, this is the damaged town!”司機小心翼翼的回答。顯然他沒有勇氣告訴我們,其實,我們確實是在城里所謂的開發區的地域。

               很快,車拐進一出看起來還不錯的住宅院。司機小心翼翼的幫我們拿行李上樓。房間里一個男孩在等我們,他把空調統統打開,然后等我們安置好行李便離去了。司機向我要了100盧比,也離開了,后來我才知道,那時司機不過是乘機向我要錢。其實公司雇傭的司機,是不能向我們索要金錢的。我們被這樣莫名其妙的扔在這個公寓里,沒有人解釋什么,沒有電話號碼可以聯系公司的負責人,沒有城市地圖,什么都沒有。好在電話是可以打國際長途的,我便撥了家里電話,向父母報平安。老公有些氣憤,電話打到美國總公司的負責人那里,把那里的人罵的狗血噴頭。公寓很大,3室兩廳3衛。客廳一個掛式空調,臥室都是窗式空調,另外吊扇是到處都有的,馬力十足。我第一次見到窗式空調,驚訝得不得了。旅途太累,我帶著兒子,收拾一下床,便睡去了。老公說要出門看看,買點吃的,打聽一下我們的地址和電話號碼。在窗式空調的隆隆聲中,我竟然還睡得不錯,兒子也累得夠嗆,只是吃奶,睡覺,完全不在乎身在何處了。
          作者: babydoll    時間: 2008-3-27 17:19
          我記得我02年去過印度,比現在應該更加落后,去的是孟買和南部的班格拉,機場的破舊是沒錯,要飯的也是滿街,司機也都是要小費的,飛機著陸和起飛都能嚇死人,我們在住的酒店,是5星的,放在房間里的現金還被偷過,這樣的條件確實會讓人沮喪,可是印度也有可愛的地方。一個國家不可能全都是負面的東西啊。

          我就在那里辦理簽證延期時,遇到一個加拿大人,中年的,申請永久居住,因為他喜歡印度的氣候,加拿大太冷,他在印度住了幾年就想搬到那里去。所以好不好也是相對的。

          印度的美食也很聞名。如果你不去western人去的那些飯店酒吧,去地道的印度飯店吃他們的手抓飯和咖喱雞,入鄉隨俗就是不能怕臟怕亂,其實也很有樂趣的。印度的英語普及率也不錯,口音是很重,但是至少外國人去了,能夠找到可以交流的人,不那么難。至于種族歧視,被富裕的人看不起,在哪里都有,也不是印度的特產啊。機場看你們有孩子馬上放行,在別的國家可沒這么寬容啊。

          我在印度時,有一次因為穿的裙子有點短,在街上被男子突襲從臀部摸過去,當時差點我們和他們打起來,后來發現在飛機上和酒店里都有明文提醒,在公眾場合,不要穿的太暴露,即使是夏天,人家是宗教信仰國家,女人都穿沙里,遮蓋很多,男權社會嘛,所以我們外族人也一樣應該尊重那個風俗,即使我們不喜歡或者不同意。

          總之印度有可取的地方是肯定的,它的自然風景和古代建筑也非常值得看,我認識的外國人里面,只有一個去過印度的人不喜歡那里,是個西班牙人,也是公派,住了半年就逃回國,也是覺得受不了那個落后和臟亂,我覺得他沒有勇氣,在斯里蘭卡,泰國,中國都居住過的人,居然會被印度馬路上的牛嚇到,沒有用。

          能夠有這個見識和經歷是很寶貴的,樓主應當慶幸,即使是很不堪的回憶吧,將來也許還是對你有用的,而且真的不要用帶歧視的口吻來講你的經歷,因為我們自己也不喜歡那樣被人議論的,其實中國不是一樣有很多問題。
          作者: babydoll    時間: 2008-3-27 17:21
          二、簽證阿簽證!

              說到印度的簽證,還要回頭從2006年說起。
              老公的印度的委任是2006年上半年公司定下來的。于是,我們便開始了漫長的簽證的過程。起先,美國總公司發過來關于印度簽證的種種事宜的文件,還有駐美國的印度大使館的表格,其中寫道,中國,阿富汗,巴基斯坦護照的人,不論簽哪種簽證,都要至少歷經3個月到5年不等的審批時間。于是,我很害怕因為自己的護照而耽誤了老公的赴任。接下來,我們查了一下印度駐華使館的網站,似乎沒有給中國公民一年多次入境的旅游簽證的簽證類型。因為當時我們在國內,所以還是要硬著頭皮去印度大使館簽證。2006年6月底,我當時懷孕6個多月,和老公一起走進北京的印度大使館,這是我們印度簽證期間第一次造訪印度大使館。

              早晨我們9點鐘便去大使館遞交材料。印度大使館的遞交材料的地方是使館門口的一個不足10平米的小板棚屋。里面的印度工作人員態度不是很好,收了我們的材料,反復看看發現原來不是申請旅游簽證的,自己也處理不了,于是叫我們進使館,找領事去。印度使館的內部比較破舊,會客廳擺了不少鮮花。印度人對鮮花的熱愛有加。
              等了好一會,才等到一個領事出來,聽了我們的情況,他也說不準給如何處理,然后要我們等,他進去通報。又是大概30分鐘的樣子,出來一個年輕一些的領事,說他是大使助理,親自來處理我們的這個特例。然后看了我們的材料,開始問我老公一些不靠譜的話,純屬是在拉家常。印度人比較喜歡和外國人聊天,這個我后來在印度見識的更多了。總之,這個人就是問謝我老公來此美國哪個洲,鳳凰城是不是很熱,美國人去墨西哥要不要簽證之類的話,搞得我們莫名其妙。后來問我們夫妻平時說什么語言,得知我會英語和德語而我老公中文和西班牙說得不錯以后,他竟然說我們是天才。反正這么瞎扯了很久,終于他開始認真地看看材料,然后說是有些材料要復印5分,有些要3份,等等,打發我們去復印材料了。這時已經是上午11點多。這個年輕的領事還算不錯,告訴我們雖然下午使館不接受簽證事宜,但是我們是可以進來遞材料的。
              于是,中午,我們復印了大概10多份材料,有的印5份,有的印3份。同志們可以想象那是多少紙張哦!可見申請簽證的繁瑣了吧?!下午2點,我們有去使館,門衛開始不準備我們進。后來打電話進去,才出來人通融一下的。進入使館,仍然是等。等了大概1個小時,上午的那個年輕些的領事才出現。他看看我們的材料,然后說大使不在,我們要等一下。于是我們繼續等。又是大概半個小時的樣子,過來上午說不能處理我們案例的那個人,收了我們的材料,告訴我們要收簽證費,當時是說900人民幣的樣子。于是我們給錢,再等。到了下午4點半,終于年輕些的領事又出現,說是我們的材料被受理了,但是要發給德里的移民局處理,多久是他們決定的,少則一年半載,多則五年。然后給了我們他的聯系電話,說我們可以隨時打電話詢問我們的簽證進程。簽證費的收據也給了我們。那個人告訴我們,我們簽證之所以要這么就是因為我老公申請的是工作簽證,只要我老公的工作簽證落實,我的簽證自然就可以簽出來。我的心放下了又提上來,到時候,我們就不是兩個人了,等簽證下來,我們是不是又要申請孩子的印度簽證呢?那又要多久才行?!
          作者: babydoll    時間: 2008-3-27 17:22
          我們不住在北京,當晚就飛離北京。對于多久簽證能下來,我們也完全沒有底了,只有等待!

              10月,我的兒子出生,簽證還是沒有音信。電話詢問,不是沒人接,就是忙音,好容易打通幾次,都是說正在辦理中。
             
              11月,我們帶著兒子去北京給兒子辦理美國護照,另外做包皮切除手術。簽證仍是杳無音信。

              12月,兒子的美國護照辦理出來了,因為圣誕節以及新年,我們決定1月再去取護照。印度方面,仍然是石沉大海。

              2007年1月,老公飛北京去取美國的護照,并且去印度使館給兒子申請我們一起的印度簽證。對方收了所有材料,然后又加收了800多元的簽證費,對于我們的簽證的答復,仍然是辦理中。處理我們簽證的那個人還好心的對我老公說,我們的簽證應該快了。

              2007年2月到3月中,我們幾次電話打過去,都是一樣讓人失望的消息,辦理中,辦理中。
          作者: babydoll    時間: 2008-3-27 17:22
          終于,2007年3月中旬,我們打通處理我們簽證的那個印度人的電話,他說我們的簽證已經通過,但是,需要我老公過去簽協一份申請書和一些文件。于是,老公又訂機票去了北京。終于,2007年3月28日,我們一家三口的印度簽證簽出來了。老公的是一年多次入境的工作簽證,我和兒子的是一年多次入境的旅游簽證。我們的簽證下方注明,6個月以上的簽證,都要在入境后14天內去當地移民局登記。這個,印度使館的人也反復囑咐了我們很多次。

              老公的公司也是很有耐性的。大概是對這種情況他們以前遇到過,所以不是特別著急我們赴任的時間。大概,愿意去印度赴任的人也是少得可憐吧!5月18日,公司給我們訂好機票,我們飛離中國,通過韓國,飛往印度。也就是我第一部分的內容了。

              到達印度后,因為要去移民局登記,公司特別派了專門負責我們事務的人跟隨去移民局,并且提供公司的各種文件。我看了看,厚厚的一打文件,比我們遞到使館的還多。即使這樣,第一次去移民局,我們還是被退了回來。原因,一是因為我們的文件不全,還要更多的公司文書,二是因為我是中國人,根據tamil nadu邦的法規和印度移民局的法規,中國人不能在當地移民局登記而是要去德里的移民局登記。公司的那個專員嚇壞了,因為德里地區是講印第語的,而Chennai是Tamil(泰米爾語),他們語言不通。于是,那個專員說給我們湊齊材料,再試試。第二次去移民局,頭一關通過了,到了真正登記的窗口的時候,里面的辦事員說我們的材料要多復印3份,打發我們去復印。時值當地最熱的時節,我們只好頂著烈日,去復印的地方,好在復印的小販,看到我們是外國人,便沒有讓我們排隊,直接就給我們印了。我們這樣節省了不少時間,又返回移民局,總算到窗口遞進了材料。這時,我兒子中暑暈了過去。移民局的官員看此情況,就沒有細究我的材料,一并處理,讓我們趕緊離開。我們回到車上,在空調和涼水的刺激下,兒子醒來。我嚇得一身冷汗。但是因為兒子在特殊時刻的特殊表現,我的材料才蒙混過關。公司的辦事員非常的高興,告訴我們他是多么害怕去德里。把德里形容的十分可怕,說當地人英文不好,德里的交通比chennai還差,等等~~我想,沒有去德里辦理登記,真的是我們的萬幸啊。天曉得,我們去那里登記,又會遇上什么樣的麻煩!
          作者: babydoll    時間: 2008-3-27 17:22
          登記后,還要會移民局取一張證明信,據說只有持有這個證明信,外出才可以受到當地人的收費標準而不是外國人的價格哦。所以,再去移民局去這個證明信,又是幾番周折。第一次,移民局的官員找不到我們的證明信,然后一定說是因為我是中國人,要去德里登記,要我們重新辦理登記手續。我老公拿出我們取證明信的收據,對方只好搪塞,說找不到,讓我們改天再來。
              第二次,反復推拖了很多次以后,對方終于答應查找,翻了無數文件夾,電腦里反復找我們的檔案,2個多小時后,終于找到我們的文檔,從電腦里調出我們的證明信的文本給我們現打印了3份證明。我們一一簽字后,他們留一份給我們,剩下的放回文件中,由他們保存。就此,我們才真正完成了從簽證到入境登記的所有程序。這時,已是2007年12月底。

              簽證阿簽證,印度這樣的國家,簽證竟然成為一大難題。我們認識的一些在印度投資的人,為了簽證,很多都要離境返回到各自國家,經歷至少3到6個月的再簽證審批。這個,不光對于美國人,就是其他各個西方國家的人,都是如此。旅游簽證和商務簽證雖然相對容易些,但是局限性相當的大。去過印度的很多人告訴我,如果你的護照有阿富汗或者巴基斯坦的簽證,印度會直接拒簽。另外,我們第一次在北京辦理簽證的時候,一個進使館辦理事務的中國人他的案例是印度大使館把他的護照寄丟了。

              如今,時值2008年3月,我,老公,以及我兒子的印度一年簽證就要到期。老公開始為我們續簽忙碌。雖然我和兒子不在印度,應老公的要求,我們還是要續簽的,而且,根據當地移民局的說法,續簽恐怕需要至少3到6個月的時間。上周,我剛把我和兒子的護照發給老公,禱告著,希望我在6月預產期以前,老公能夠搞定我們的簽證,回來與我團聚。

              簽證阿簽證,我也算是去過很多國家的人,但是對印度的簽證,我只有嘆息。恐怕美國簽證也沒有這么困難啊!!!!
          作者: babydoll    時間: 2008-3-27 17:22
          注:我老公的公司是美國在印度的一個很大的跨國國際IT公司,與微軟,戴爾,惠普,等公司都是有聯合項目的。所以,不要以為是因為我老公的公司不夠硬,所以簽證困難哦?
          另外,印度簽證也有相對容易的類型,美國人的商務簽證據說比較容易,我有個朋友一次簽了10年的印度的商務簽證,但是最多停留期是6個月,她只好每6個月飛一次斯里蘭卡。相對美國人,歐洲的人印度簽證除了旅游簽證容易些以外,其他的簽證類型并不容易。在印度的Chennai有不少韓國人,他們在城市的勢力不小呢,警察局的警車都是他們現代公司送的。但是他們的簽證好像也是常常遇到麻煩。
          作者: babydoll    時間: 2008-3-27 17:23
          三、衣食住行篇之——衣


              沒去印度以前,幻想著印度的莎麗(Saree,or Sari)穿在自己身上該是多么婀娜。后來,臨走前,老公的印度裔同事說,印度男人習好占外國女人的便宜,要我老公小心。原話好像是說,你老婆又漂亮,體型又好,胸還不小,反正老兄你要小心拉,出門讓你老婆遮蓋嚴實,別給印度好色的男人占了便宜。反正老公從此開始緊張,臨走時打包行李,我的夏天衣服基本上都不準帶,說是都太暴露,還托那個印度裔的朋友弄來一套印度的punjabi suit(長衫加褲子和圍巾),讓我到印度先臨時穿著。我的行李中,除了幾條牛仔褲和幾件Tshirt以外,基本上沒有別的東西了,哦,還好我帶了幾條長裙,正式場合可以穿的,還有一條短旗袍。

              到了印度,真的發現大多數女人只穿紗麗。不管身材怎樣,身上裹這么一團布,看起來很牽絆。印度南部是比較傳統和保守的地方,Chennai據說是整個印度的絲綢貿易中心,盛產印度的絲綢,棉布,紗麗是當地的主要產品。有錢人穿的是絲的,或者天太熱的時候,是棉加絲的,沒錢人就只能穿布的。紗麗的價格也是有天壤之別的,棉布的莎麗,便宜的大概才200盧比左右,而貴重的絲綢紗麗可以從上千盧比到上萬盧比不等。有的貴重紗麗是摻金銀絲的還綴有名貴的珠寶。一般一條大概1500盧比左右的莎麗就已經很好了(當然這是要在討價還價之后)。沒有穿過或者見過實物紗麗的人一定對莎麗比較好奇,到底是什么樣子呢?
              紗麗,其實就是一條4到6米的絲綢(或者棉布)。穿著時通常里面有襯裙,上身配顏色相近或者搭配合適的短上衣。紗麗的穿著方法有幾種,不過最通常的就是從腰的右邊開始向左面裹,一圈以后,開始打褶,一般是拉開4到6英寸的褶,根據莎麗的長短打4到8個褶,然后繼續繞過腰后,然后北印度(或者正式場合)通常是紗麗從腰左面到背后,然后從右肩披下來,而南印度通常是從腰左面背后繞到腰右面然后在胸前搭到左肩上,散在背后,搭的時候,也會打褶,而且用曲別針在肩頭固定好。紗麗的穿著比較復雜,我認為,我學了很久才勉強能夠自行穿著。紗麗所配的上衣通常會比較苛體,緊緊地勒住上臂,胸下,肩頭,據說是為了顯示女性的身體的曲線。因此,像我們習慣了現代西式服裝的人,穿上紗麗,多會感到透不過氣,一點也不舒服。我個人有一條煙熏銀灰色的6米長的紗麗,上面綴了很多黑色的珠子,很漂亮,價格也比較合理,1400盧比,大概也就是200多人民幣。這雖然不是最昂貴的那種紗麗,但是面料以及款式都不錯,我的朋友都說是很好的莎麗的。
          作者: babydoll    時間: 2008-3-27 17:23
          南印度的人比較喜歡買絲綢,沒錢的人,也一定會穿棉布紗麗。現代西方的時尚服飾,只有一些年輕人,或者一些從事商務的人才穿。大概70%的印度女人,特別是南印度的女人,仍然認為紗麗是他們最美麗的衣服了。可惜他們當中太多過度肥胖的人,在緊身的上衣的包裹下,真的是難以形容的丑陋,背后的肥肉被上衣擠在一起,我說那是長在背后的“乳溝”,然后就是露在外面的腰部的肥肉,和過度豐滿的大屁股。我老公對那些穿著顏色艷麗的莎麗的肥女人常常起綽號:blue whale, pink peach, yellow lemon, green melon, purple ball...據說,南印度以肥胖為美,所以很多女人都很肥,就是比較消瘦的年輕女子,結婚不久也會變成肥婆。我見過極少數的一些身材姣好的女子,他們當中有些很會裹紗麗,把腰線裹得很低,臀部裹得很緊,走起路來,后面看起來,真的是婀娜多姿,性感的不得了。所以,紗麗還是可以很美的,問題是穿的人多數都比較丑陋,所以,很美的東西,也讓人出現視覺疲勞。有機會來南印度的人一定要去當地的絲綢專賣店看看,挑些漂亮的絲綢回去,就是不做紗麗,做作其他的東西,也一定很美。印度的絲綢與中國的絲綢的質感很不相同,印染也是極不相同的,很多印度絲綢是手工的,厚實,而且顏色多樣,是做衣服的上乘材料。難怪印度人以絲綢和黃金作為財富的象征呢。
          作者: babydoll    時間: 2008-3-27 17:23
          說到黃金,穿印度服裝,首飾是少不了的行頭。印度首飾業是世界聞名的,而Chennai的首飾加工是全印度最棒的。在Chennai有個笑話,說每條街都會有首飾加工作坊。這個倒是不一定,但是城市里到處都是黃金匠倒是事實。在Chennai,舊首飾翻新作別樣的首飾,在加工店不但免加工費,而且每克還省1.5美金的價格。Chennai的黃金和鉆石價格都很可觀,在印度屬于比較便宜的,而首飾的樣式和種類之多,是讓人眼花繚亂的。平時出門,恐怕用不上那么昂貴的行頭,可以帶一些輕便而別致的小東西,但是一串亮晶晶的手鐲是一定要的。印度人再窮,都會帶著黃金的耳環和項鏈。我的一個傭人,很老的老太太,也很窮,但是耳朵上是兩個大鉆石耳墜,脖子上戴著金鏈子,每天來我家跪在地上擦地,讓我這個從來沒有這么大的鉆石和黃金首飾的東家看了都不知道該說什么好。走在印度的街上,你會看到幾乎每個女人的耳朵上都是金燦燦的亮閃閃的,脖子上也一定有金鏈子。小孩子的腳腕上會帶有墜鈴鐺的腳鏈,很多女人也會帶。這里的已婚女人會在腳趾上戴戒指,來表明他們的已婚身份。這里還有很多其他的頗有印度特色的首飾,比方說呆在頭上的發飾,還有印度傳統的大大的呆在胸上的大項鏈。南印度的首飾,真的是只能讓人感嘆其做工的精致和別致的設計呢。自古以來印度的傳統藝術的傳承都融合在這小小的首飾加工行業中了。印度人結婚的嫁妝中最重要的就是黃金首飾,據我老公公司的一個印度同事說,富有的印度人結婚的時候,女人的嫁妝中會有好幾十公斤的黃金。印度的很多銀行還有首飾貸款這個項目哦,因為大多數印度人其實還是貧窮的,但是結婚嫁妝中的首飾卻不能怠慢,于是,便要銀行貸款。要知道,一條金鏈子,怎么找都要好幾萬盧比,一個普通家庭的一個月的收入恐怕都不到一萬盧比的。貸款買首飾,可見印度人對黃金和珠寶首飾的迷戀了。
          作者: babydoll    時間: 2008-3-27 17:24
          在印度,除了繁瑣的紗麗以外,Punjabi suit是簡單而普遍的服裝,也被很多年輕女人推崇。我個人就比較喜歡Punjabi suit的長上衣。Punjabi suit有些像越南的襖帶(字對不對我也不知道啊),但是褲子比較肥,并且帶一條圍巾。據說這開始是穆斯林女子的服飾,圍巾是應該裹頭遮臉的,所以很長。格式各樣的punjabi suit有各種面料,有些腰部會比較苛體,也有很多是很寬松的。時尚的年輕人,很多是穿著這種長衫,然后下面穿牛仔褲,或者7份褲,一雙漂亮的涼鞋,或者鞋拖。印度的很多涼鞋和鞋拖很漂亮,墜著珠子,頗有印度特色,只是當地人很多沒有錢穿鞋。穿鞋的只有有錢人。也許因為天氣熱,或者傳統的緣故,鞋,似乎是奢侈品了。

              印度,時尚界的神秘的東方元素,越來越被西方所重視。而印度本身的服飾,集中本土和穆斯林的多方元素,傳統和現代巧妙融合,也算是時尚界的奇芭。來到印度,女人要當心,因為會在這五光十色的絲綢和首飾中迷失自己,男人要小心,因為錢包會不知不覺中被女人掏空。
          作者: babydoll    時間: 2008-3-27 17:25
          四、衣食住行之——食

              中國人說“民以食為天”。所以,到了一個新的地方,飲食,自然成為了生活的一個焦點。印度的飲食,對于中國人而言,是既陌生又熟悉的。但是真正的地道的印度食物,我想,不是每個人都有福消受。即便是我的腸胃十分堅強,也時常在印度敗下陣來。食在印度,那就要隨時準備止瀉藥并做好常駐洗手間的準備了。

              到印度的第一天,我們因為被扔在guest house,所以,只能找出抽屜中的pizza的外賣單,叫了一個意大利腸pizza和一份雞翅。說到這salami pizza,不知道除了印度還有什么地方會用羊肉作salami!總之,這恐怕是讓意大利人昏倒的創舉了。當然那時候,我們并不知道,所以勉強吃了,也沒怎樣,我老公畢竟是比較好養的那種人,不怎么挑食(當然這是在他不知道那是羊肉salami的前提下),可能是為了安慰我,一直都說這pizza味道不錯。至于雞翅,上面裹著厚厚的辣醬,還有一種魚腥味。味道很奇怪的。當晚公司來人安排我們的生活了,并且叫先前的那個印度男孩上來,告訴我們他是我們的傭人,需要什么打電話叫他做就可以,并且熱情的要我們嘗試一下印度的早餐,讓那個男孩早晨去給我們準備。于是,在第二個早晨便嘗到了印度的一種像是米粉蒸的餅一樣的東西。酸酸咸咸的味道,很奇怪,還有好幾種不同的粘質擺在面前,味道都奇怪的不得了,讓人很難接受。老公吃了兩口就說吃飽了,拼命沖速溶咖啡狂喝。我也實在吃不下去,勉強把自己的那份吃完,然后要那個男孩收拾掉剩下的湯湯水水。這第一頓真正的印度風味早餐實在是我們無福消受的那種。
          作者: babydoll    時間: 2008-3-27 17:25
          Tandoori

              介于在瑞士的時候,我去吃過幾次馬來西亞菜,隱約記得其中有一種叫做tandoori chicken的印度菜很好吃,于是,中午,我便吩咐那個印度男孩去買tandoori chicken,加米飯。tandoori是印度的一種烹調方式,就是把肉在特制的調料中腌,然后在泥路炭火中烤。西方人都比較喜歡吃tandoori chicken這道菜,老公沒有吃過,嘗了以后也比較喜歡,但是配的所謂的沙拉其實就是洋蔥檸檬和印度特制的薄荷醬。這個是在印度特有的配菜方式,估計西方人都受不了的。總之tandoori chicken還算是不錯,成為我初到印度最經常吃的東西。但是,要知道,因為是在泥爐炭烤出來的,所以,有時候中間的肉會不怎么熟,吃的時候要小心,還有就是,這東西不怎么健康哦,一定含鉛和一些不健康的東西比較多,還是少吃為妙。特別是后來當我在街上看到很多當地的路邊餐館如何做tandoori以后,我便從此不再在外面吃這東西了。想吃的時候,就去超市買tandoori的調味醬,curd和肉或者想吃的海鮮,然后自己回家做。這樣比較保險,衛生和食品健康都可以自己控制。Tandoori的做法很容易,肉(羊肉,雞肉/最好是雞腿,蝦,去骨魚肉都可以做的),tandoori的調味料在印度的超市都有賣,大概20盧比一包,curd就是無糖原味酸奶。首先,tandoori調料和肉混合好,然后加一杯curd,拌勻腌制大概1個小時左右(根據肉的大小和入味程度決定),然后,可以根據個人的口味,或者在烤箱烤,或者在grill上烤,還可以在鍋上直接煎煮。因為tandoori調料里面本身就有一定的油,所以鍋上煎煮的話,不用另外加油,直接把腌好的肉放進鍋里煎然后把剩下的調味料倒入,下一點水小火煮就好。我覺得這樣的做法雖然不是燒烤出來的風味,但是更健康,而且肉質很嫩,還保持肉里的原汁,比較好吃些。Tandoori是punjabi的特色食品之一,在北印度十分流行,南印度的tandoori味道可能偏辣。這是一道印度特色菜肴。Tandoori類的還有就是chicken65, 還有相近的魚,蝦的65,到底為什么叫做65,我也不懂,只知道是差不多的做法,做出來的魚塊,雞塊,或者蝦,都屬于tandoori范疇里的菜肴的了。對于素食者,還有tandoori mushroom這類的蔬菜,我沒有吃過,也沒有打算吃,因為傳統印度餐廳做出來的tandoori,烤得很厲害,我真的比較介意過度炭烤的食品阿。
          作者: babydoll    時間: 2008-3-27 17:25
          Kabob/Kebab
              北印度的烤腌肉串十分有名,所以,我和老公根據當地的一本介紹城市中的飯店的書找到一家叫做Great Kebab Factory 的餐廳,據說這是Chennai最好吃的Kebab的餐廳之一。這個餐廳的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餐廳位于一個五星級的酒店之中,所以,有含酒精飲料供應,也就是說在這家餐廳可以飲酒,所以非常合我們的心意。
          (*注:在Tamil Nadu邦,酒精飲料是限制銷售的,只有在有酒牌的餐廳才可以供應,另外就是酒類專賣的叫做wine shop的地方,但是wineshop都是印度當地的酒類,口味極差。而五星級酒店通常都有酒牌,而且有各種洋酒供應,所以,外出用餐,我們多選擇在能夠喝到進口啤酒和可以供應各類洋酒的餐廳。畢竟,飲酒也是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阿,外出用餐若是沒有了相應的美酒,似乎美食的味道都會大打折扣的。雖然星級酒店的酒水昂貴,但是在沒有找到黑市洋酒供應商以前,我們就一直混跡在五星級酒店中,有時候,僅僅就是為了能夠喝酒。)

              Kebab在印度品種繁多,從肉腸,到乳酪,我們在這件餐廳里品嘗了幾乎各種各樣的肉類的kebab,我還享用了一次他們的特別海鮮kebab。海鮮kebab他們是用我們中國餐廳常用的鐵板來做的,有中等大小的龍蝦,印度洋的軟殼蟹,虎蝦和魚排。從口味上而言,并沒有傳統的肉類的kebab好吃。肉類的Kebab的做法我在印度的一些餐飲電視節目上倒也見過,就是將肉在各種調味料里腌制,然后串好,在明火上烤。Kebab是穆斯林比較傳統的食品,在中東也很流行,只是印度的kebab用了印度當地的各種香料作為腌肉的調料,所以味道特別,肉中融合了肉的香味,香料的香味還有乳香。和tandoori一樣,因為Kebab也是炭烤類食品,所以,過過嘴癮以后,恐怕還是要考慮健康因素。所以,這東西,其實還是買了調味料回家自己料理比較安全。素食者的kebab品種很多,有乳酪,蔬菜,其實,印度的素食者并不嘴虧,很多素菜和葷菜的做法一樣,只是內容不同,加上印度菜濃烈的味道,根本也就分不清內容了。
          作者: babydoll    時間: 2008-3-27 17:26
          Curry
              咖喱,是由多種香料調配而成的醬,其實curry在Tamil語中的意思就是醬。所以,調制咖喱有各種不同的配方,一般是伴隨肉類和飯一起吃的。據說,印度的咖喱起源于佛祖釋迦穆尼,是佛祖釋迦牟尼所創,由于咖喱的辛辣和香味可以幫助掩蓋羊肉的腥臊,因此,不吃豬肉和牛肉的印度人便廣為運用。
              印度咖喱的菜品很多,含豆類的叫做dahl,我老公很喜歡吃的,在前面提過的那個Kebab的餐廳,他們有奶香味十足的dahl用來配他們的餅吃。在北印度,他們的咖喱中通常還會加奶或者黃油等其他特殊的香料,基本上每家餐廳的咖喱的配料都不相同。咖喱雞,咖喱羊,都是印度人比較普遍的咖喱菜肴,同時還有咖喱羊腳豆,咖喱蔬菜什錦等素食的咖喱菜肴。添加了黃油的咖喱雞叫做butter chicken,味道香濃,但是比較油膩。北印度人的口味偏咸,而南印度人的口味偏辣,所以南北的咖喱的口味不同,但是大致的做法倒是差不多的,只是北部的咖喱醬汁濃烈,為了粘餅馕或者面包吃,而南部的湯汁不如北方濃稠,拌飯吃。印度人把他們的大雜燴的咖喱菜肴叫做masala,里面匯集了酸甜辣等不同的味道,吃起來比較過癮。我比較喜歡自己做的是咖喱羊,因為這是比較傳統而味道也相對比較好的菜肴,是我比較能夠接受的咖喱之一。
              咖喱羊的咖喱調料我是從超市買的,價格也是大概20盧比左右一包。通常傳統的印度家庭咖喱的調配方法都是一代一代傳下來的,各家都不相同,所以味道都各有千秋,大概一定要用的香料是丁香、小茴香子、胡荽子、芥末子、黃姜粉和辣椒。羊肉咖喱里面通常還有一定的孜然,洋蔥,香菜籽,辣椒也相對多些。咖喱羊的做法很簡單,洋蔥切碎,姜切碎,辣椒粉少量,帶骨/或者無骨羊肉切塊,咖喱醬一包,另外西紅柿,土豆,還有香菜按個人愛好,西紅柿切半,土豆切塊,香菜切碎備用。做法:上油將洋蔥,姜炒香,留少許生洋蔥碎備用,然后加辣椒粉,炒香后下咖喱醬,炒香的同時下羊肉。當羊肉和咖喱醬完全融合,加生下的生洋蔥碎,加水沒過羊肉,燒開后,下土豆塊,西紅柿,小火慢燉,因為通常咖喱醬里面都有鹽分,所以燉得期間不用放鹽。小火燉羊肉大概1個小時左右,肉就差不多燉透了,然后中火收汁,最后根據口味可以放鹽,下香菜末。我通常還會再里面放一些薄荷和咖喱葉,這些是在印度很容易買到的herbs,所以燉羊肉的時候可以酌情添加。咖喱羊肉的土豆是我老公的最愛,雖然他不愛吃羊肉,但是對里面的土豆是毫不留情的吃光。我一般就是拌米飯吃肉。這個我也是在初到印度的時候比較鐘情的一道菜肴,味道,我個人認為還不錯。我不是特別喜歡吃印度咖喱,但是偶爾吃吃還是可以的。

              咖喱雞的做法也差不多,但是,北印度在燉咖喱雞的時候,通常要加一大塊黃油還會放一些奶,燒出來味道是不錯,但是那種油膩感我實在是受不了。另外,咖喱的蔬菜因為蔬菜都會燒得很爛,像是菜醬,也不是我喜歡的那種。北印度的餐廳一般配馕,或者他們的餅類的東西的時候,都是各種味道的咖喱蔬菜左一碗右一碗的,還會配上原味酸奶,反正那個我吃不來的。咖喱魚的味道據說很好。這個我也是僅僅從印度電視的烹調節目中看到的。似乎孟買附近的印度西海岸做的咖喱魚很有名。當然在我們住的Chennai,海鮮并不少,因為是南方第一大海港,各類海鮮倒是也有的,但是我倒真的沒有對咖喱魚留意過,超市里面的調味料也見過,可惜沒有自己動手做過。我唯一一次做咖喱魚這樣的東西,還是我很久以前在國內的時候,一次家宴中。我用在上海買的馬來西亞的Ikan kari調味料做的大鴉片魚。雖然也是咖喱魚,但是不同的是,馬來的ikan kari的做法有點像泰國咖喱的做法,里面是放香茅,青檸還有椰奶的。當時朋友們說很好吃,而且說味道作的很地道,因為其中有去過馬來和新加坡的朋友,吃過這道菜的。估計這魚味道和印度咖喱還是有些不同。但是估計印度的咖喱魚大概也是異曲同工吧?
          作者: babydoll    時間: 2008-3-27 17:26
          Biryani(印度炒飯)
              印度的炒飯是世界聞名的吧。老公說他比較愛吃印度炒飯,因為他比較喜歡印度香米。印度的米長長的,做熟以后比較散,沒有中國或者東亞大米的粘糯感,卻多一種當地大米特有的香氣。印度炒飯其實更像是燴飯,就是肉,油,蔬菜和大米加了香料和調味料以后在大鍋里面煮。南印度人很喜歡吃米飯,所以這里的biryani的品種十分多,據說有個專門賣biryani的餐館里提供多達200種的biryani。真是讓人難以置信。可是,這里的氣溫很高,大多數biryani的小店是在街面上,衛生條件十分讓人擔憂,所以我幾乎沒有吃幾次。當地人的午餐倒是通常是在街面上買一份biryani打發的。常常看到一個小男孩跑到攤位上買biryani,店家會用小盤子盛滿,打包在報紙或者棕櫚葉中。印度人吃飯是用手抓的,所以每當他們在街邊吃biryani,就看到那油膩的手在盤子里捏來捏去,實在倒胃口的很。像中國的揚州炒飯,泰國的糯米蒸飯,意大利的燴飯,印度的biryani應該是他的飲食文化中的與咖喱齊名的名肴吧。
          作者: babydoll    時間: 2008-3-27 17:26
          咖喱三角及其他

              在街邊,或者超市的食品單元,常見到的印度人喜愛的是咖喱三角。印度人似乎對油炸食品非常的熱衷。像咖喱三角這樣的油炸食品可以是早餐,或者是任何時候的點心。還有一種非常受歡迎的點心一類的東西,是油炸的圓形的丸子,中空的,粘一些湯水吃。這些我都沒有吃過,因為我實在不喜歡油炸食品,而且看起來并不怎么吸引我的胃口,所以,僅僅看到印度人到處在吃,卻沒有真正品嘗。印度的街邊到處可以買到一些餅干之類的東西。當地人似乎對甜點特別中意,而且甜點的甜度真的是讓我們這些不喜歡印度甜點口味的人很難承受,甜得過度阿。難怪印度人的體重日益增加,肥胖的比率也直線上漲,這和他們的飲食習慣有密切的關系。印度南部的很多的甜點店的甜品在當地是十分有名的。每當印度教的節日的時候,人們都會排隊去買這些甜品,送禮,祭祀,給家里的孩子。去年的排燈節,鄰居的小孩跑到我家說是要送給我兒子點心,捧來一小盒這樣的甜品,實在是甜得讓人難以承受,后來我們誰都沒有吃,扔掉了。
          作者: babydoll    時間: 2008-3-27 17:28
          印度的熱帶水果很多,價格也超級便宜。芒果的季節是5月到8月底,屆時芒果的價格大概是30盧比一公斤。印度的芒果個頭很大,青芒果當地人用來做菜,或者做青芒果醬或者青芒果pickles。一公斤芒果大概4到6個。我兒子很喜歡吃芒果,因為這里的芒果味道很甜,肉質很細,還有很多汁水。木瓜的時節比芒果晚。印度的木瓜和加州木瓜不一樣,個頭大,沒有籽,味道很甜。通常小的是兩個一公斤,大些的一個2公斤,價格大概是20盧比每公斤。印度的香蕉的品種很多,有生吃的,有必須要經過烹調才可以吃的,還有小香蕉。通常在水果攤或者水果店里看到的香蕉是青色的,買的時候要問一下店家是否可以直接吃,大概放幾天熟透。香蕉的價格也便宜的很,20盧比一公斤。印度有一種紅色皮的香蕉,據說是香蕉中的極品,說是只有在Goa的特殊的土壤里面生長的,還有一定的宗教傳說。老公的同事送給我老公的一些,我老公像珍寶一樣拿來給我,好像也講了其中的故事,可惜我當時心不在焉,也就沒能記住其中的緣故。椰子到處都是,幾乎泛濫。路邊到處可以見到成堆的椰子,幾個盧比就可以讓小販開個椰子來喝椰汁。被吸光椰汁的椰殼就這么扔掉了,因為椰子太多。椰子同樣是印度人常用的調味料,也是他們供奉神靈貢品之一。(水果鮮花甜點香料黃金珠寶是他們通常給神靈的貢品)椰子的具體價格,我倒是么有注意,因為太常見,太便宜。一罐做菜用的椰奶的價格也不過就是20盧比,所以估計椰子真的太不值錢了。印度人沒有中國人靈光,不知道搞個椰樹牌椰子飲料賺錢,真的是可惜啊可惜,大好的掙錢資源就這么浪費掉了。另外菠蘿蜜也是比較泛濫的東西,似乎沒有人吃哦。我老公不怎么認識這種水果,西方人對熱帶水果不是那么了解的,而且腸胃似乎還缺少一種酶,所以吃很多熱帶水果會出現腸胃過敏,拉肚子。比方說,我老公就不能吃山竹和菠蘿。印度的菠蘿很多,價格也差不多在20盧比一公斤的樣子,但是因為老公不能吃,所以我從來都沒有買過。印度的本土產的很多其他水果我都不怎么認識呢,比方說guave, custard apple, 椰棗。哎,印度的水果真的品種太多,有些數不勝數了,但是凡是進口的便貴得離譜。像蘋果,梨這些溫帶常見的水果真的是要100盧比以上一公斤的價格哦,而且口味也差些。桂圓也要進口哦,也是100盧比一公斤,我老公很喜歡吃桂圓,但是自己不會剝皮,從來都要我喂他的,而且每次我買的時候,他都嫌貴,吃的時候,他會毫不客氣地吃掉2/3。我的一個韓國朋友說過,印度總用百般不好,但是能夠吃上那么多的時鮮水果也是讓人開心的。
          作者: babydoll    時間: 2008-3-27 17:28
          印度的蔬菜的價格也是有很大差價的。在西部海岸,孟買等大城市,由于每年的monsoon季節,蔬菜價格會猛漲,有時候甚至是平價的10倍,這是因為季風季節那些地區會有洪水,交通會中斷,蔬菜便奇貨可居。而南方的Chennai,基本上蔬菜的價格是穩定的,特產有羊角豆,木薯,芋埔;這里的西紅柿個頭很小,看起來好像都是自然生長的,味道也不錯,茄子也很小,顏色偏青,味道有些苦,當地人用來做咖喱蔬菜比較多。土豆是常見的蔬菜,也是我老公的最愛。除了芋埔以外,他們也產芋頭,個頭太小,而且表皮粘了太多泥沙,實在難以收拾,味道還有點酸澀。豌豆是秋天雨季的時候的時蔬,印度人喜歡吃豆類的東西,所以各種豆子很多。我們自己吃咸水煮豌豆就好,印度人比較喜歡做咖喱味的豆子,有個印度朋友送給我一包這樣的即食豌豆,我一直放著,沒有吃。前面說過,香蕉在印度也是作為蔬菜的,具體的做法,我倒是沒有搞明白,只知道的是在南美中美洲的國家,青香蕉是油炸來吃的,還可以搗爛做成餅一樣的東西。不知道印度人是不是也是差不多的吃法。因為生活在印度一段時間,家門口總有個賣菜的小販,每天一個板車的各類時蔬,價格很公道,所以我很少去超市買菜了。倒是小販的英文不怎么好,通常他叫他的兒子(10歲左右的樣子)看攤,他的兒子不太會英文,所以我一去就去找他老爸。我很少和他們計較價格,買的東西雖然不多,但是幾乎天天光顧,時間久了也就習慣了彼此,需要什么蔬菜,和小販說一聲,第二天便會送到家里,十分方便。
          作者: babydoll    時間: 2008-3-27 17:29
          都說印度人不吃牛肉,那實在是以訛傳訛。印度人是吃牛肉的。印度人中很多穆斯林,還有不少non veg,他們其實都是吃肉的,吃牛肉的印度教徒我也是見到過的。據他們說,其實吃不吃牛肉不過是個人抉擇而已,沒有什么大不了的。按說,Chennai是印度教非常傳統和保守的地方,既然當地人這么說了,估計也就是這樣的。但是,印度的牛肉實在不好吃,很老,而且印度的宰殺方法可能是穆斯林的那種方式,血放的不是很干凈,不論什么肉,都很腥。我沒有去過當地的鮮肉店,偶爾驅車經過時,聞到撲鼻的惡臭,看到成群的蒼蠅,便么有想要買鮮肉的欲望了。超市里面的冷藏的肉類除了血腥的問題外,我同樣懷疑肉的新鮮程度,因為每每化凍以后,都會有一種似有似無的惡臭。后來,知道了外國人常去的比較高檔的肉店,可以買到相對新鮮的冷凍肉了,還有豬肉賣哦,我真的是欣喜若狂,當即燉了紅燒肉,結果被我老公整鍋端,就給我留了一鍋肉汁。然后他還不停的道歉,說不好意思沒有留給你,實在好吃,下班餓了就忘乎所以了。哎,難怪我回國的時候5個月身孕才48公斤,有這樣的老公,我怎能瘦呢?!印度人常吃的肉是雞肉,在印度吃了太多的雞肉,實在厭惡了。何況印度還時常爆發禽流感,吃雞實在不安全。印度的羊肉沒有中國的羊肉的膻味重,加上當地特產各種香料,所以羊肉做出來,味道比較好吃。我時常用白蘿卜燉羊肉湯,可惜天氣太熱,吃了有些上火。肉店里還有兔子肉,我很喜歡吃兔子肉,這個是在瑞士常吃的。兒子也很喜歡吃兔子肉,連兔子的肝也不肯放過。兔子肉比豬肉還便宜,真的是物美價廉的好東西。Chennai的海鮮據說是印度有名的。但是我小時候跟父母從上海遷到煙臺,在煙臺吃過太多的海鮮,Chennai的海鮮和煙臺相比,真的是相差甚遠呢。雖然有龍蝦,不過是個頭很小的那種,還沒有煙臺的對蝦,大海蝦或者虎蝦過癮。Chennai的所謂的prawns比起煙臺的蝦小的多,也沒有渤海灣的蝦鮮美,畢竟熱帶海水的海鮮不如冷海的。Chennai的蝦的味道和墨西哥灣的蝦味道相似。我時常買來作泰國的冬陰功湯。另外比較普遍的就是一種像鲅魚一樣的魚,個頭比鲅魚大,煎著吃還好。在超市偶爾可以買到snapper的魚排,我就做意大利口味的魚排。印度的香料很多,所以很容易買到西餐廚房需要的各種調料,作意大利菜需要的各種herbs都很便宜,只是橄欖油比較昂貴而已。
          作者: babydoll    時間: 2008-3-27 17:29
          說道印度的香料,真的是應有盡有,價格也很便宜。丁香,茴香,肉桂,肉蔻,胡椒,黃姜,……印度的香料的用途也很多,除了烹調,還可以煮茶,另外就是貢神。另外他們有一種薄荷和茴香等香料調成的餐后清除口氣的粉,一般印度人吃完飯都會吃一把。到了印度,可以買些上好的香料,畢竟這是東印度公司殖民印度的主要的商業目的之一。
          作者: babydoll    時間: 2008-3-27 17:29
          食篇中還要提及的是印度的咖啡和茶。印度生產茶,英國人的喝茶的習慣恐怕是從殖民印度開始的。印度除了紅茶,綠茶外,還有肉桂茶,花茶,水果茶,以及遠近聞名的拉茶masala tea。其實拉茶不過是說做茶的一個動作,拉茶的茶是masala tea,而拉茶是為了將茶和奶的味道充分融合并且在通過拉的動作使茶的溫度降低,更適于飲用。拉茶是南方的喝茶的特色,在街邊的茶店就可以看到拉茶伙計不停的顛倒手中的兩只杯子中的茶。南印度就是咖啡也是這樣喝的。這里有出名的filter coffee,和拉茶是異曲同工,也是這樣兩個杯互相顛倒,混合咖啡和奶。印度路邊的小茶館和咖啡館的飲料味道很甜,一次我喝了一小杯這樣的咖啡以后,竟然惡心頭暈,差點吐出來,后來朋友說,是因為我們不習慣這么甜的飲品,突然血糖升高才這樣的。從此我是遠離這些路邊飲品,但是比較時尚的高檔咖啡廳還是要去的。在Chennai有幾間非常不錯的咖啡廳,提供上好的花式咖啡,冷的熱的都有,印度的本土產的咖啡豆非常好,做出來的咖啡味道香濃,配上濃濃的奶油或者whipcream,真的是回味無窮阿。我們總是挑選上乘的咖啡豆回家自己煮咖啡,每天早晨,家中便是香濃的咖啡氣息。但是,在這里的咖啡廳,即使是這些高檔店,也不可掉以輕心,咖啡可以加whipcream,但是不要加冰淇凌哦。這是我們幾次三番的教訓,可能因為冰淇凌的緣故,每次都會拉肚子。哎,再美味的食品,要是付出腹瀉的代價,似乎都不值得了。
          作者: babydoll    時間: 2008-3-27 17:30
          印度的水是很危險的,飲用水對于我們這些外來者而言僅限于瓶裝的礦泉水。即使是刷牙也要用瓶裝水才安全。因為印度的地下水污染嚴重,而自來水都是地下水,所以不適于我們外來者,很容易造成口腔內潰瘍發炎,一旦發生苦不堪言。牙刷也一定要每天用開水燙一下,時常更換。出去吃飯的時候,餐廳提供的免費的水不要喝,很有可能不安全。即使瓶裝水有時候都會引起腹瀉的。而印度本地的啤酒,可能也是因為水的緣故,品質極差。老公喝了曾經腹瀉一個星期。另外,在餐廳冰塊也不一定安全,所以一定要問清楚。即使是五星級酒店,水的問題也是存在的。我和老公就曾經在當地最有名的五星酒店的最好的餐廳用餐以后腹瀉三天。我的朋友的父母從美國趕來過圣誕節的時候,也是在五星級酒店用餐后回去急性胃腸炎,甚至昏了過去。由此可見,印度的飲水以及飲食衛生真的很成問題。要知道,每當季風季節到來,有些村莊會爆發霍亂。這完全是因為飲用水不潔凈造成的。大部分當地居民很多家中沒有自來水,都是一條街幾個水泵,女人每天頭頂著取水罐,一罐一罐的在街上排隊取水。飲水困難,是印度生活的真實現象。

              而與這悲慘世界相對的則是五星級酒店的繁華。這里流行Sunday brunch。各個五星級酒店都掏空了心思搞各種各樣的Sunday brunch,香檳和酒水不限量,各種西式昂貴的食材,生蠔,煙熏三文魚,意大利各種口味的salami,意大利火腿,各種歐洲進口的奶酪,以及各種開胃菜,沙拉,應有盡有,烤龍蝦,各種海鮮燒烤,牛排羊排,各種形狀的通心粉配不同口味的醬汁,都是你可以現點而廚師在你面前先做的。還有的五星級酒店推出中國菜的Sunday Brunch,以及融合世界各地菜肴的,總之,Sunday Brunch真的是上流社會周末的好去處了。每個星期六,我們便互相聯系,聚會在不同的五星級酒店的餐廳,享用不限量的香檳和各種美味。以此來告慰身在印度的現實,也自欺欺人的熬過每個艱難的星期。五星級酒店內的花花世界與酒店外的印度的社會現實是那么的格格不入,形成鮮明的對比。生活在這樣的對比中,誰又能夠心安理得呢?
          作者: babydoll    時間: 2008-3-27 17:30
          今天是我和老公的結婚紀念日,可是我們現在身在不同的國家,實在郁悶阿~~
          寫這篇打字打得手都麻了,似乎是把想寫的差不多都寫上了。也算是我在這個結婚紀念日的一個頗有意義的紀念了。
          作者: liebeing    時間: 2008-3-27 17:38
          你寫得越來越好看了,我匆匆讀了一遍,寫得真好,有時間再細看。
          作者: liebeing    時間: 2008-3-27 17:38
          tandoori我原來一直不知道是什么咚咚,就是覺得挺好吃的。我還挺喜歡印度飯的——當然不能天天吃。尤其那些curry,一堆糊糊,天天吃糊糊肯定很煩人。恩,水果那段看得我饞死了快。
          作者: merry    時間: 2008-4-3 10:51
          印度的水是很危險的ma:ma16




          歡迎光臨 中國育嬰網 (http://m.mmmmmovie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