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育嬰網(wǎng)
標題:
小兒推拿治療秋冬季腹瀉68例觀察
[打印本頁]
作者:
zhangmou001
時間:
2011-12-27 15:57
標題:
小兒推拿治療秋冬季腹瀉68例觀察
目的:評價小兒推拿在小兒秋冬季腹瀉中的應用價值。
2)方法:120例秋冬季腹瀉患兒;其中68例患兒在一般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小兒推拿,52例不予小兒推拿。
3)結果:小兒推拿治療小兒秋冬季腹瀉效果顯著。
4)結論:治療無痛苦和副作用,患兒及家長易接受。
【關鍵詞】小兒推拿;腹瀉;輪狀病毒
筆者自2003年以來應用小兒推拿治療秋冬季腹瀉,療效滿意,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0例患兒均符合第6版兒科學腹瀉病診斷標準[1],發(fā)病均在秋冬季,年齡6個月~2歲,其中男性70例,女性50例;病程在3天以內者82例,在4~5 天者30例,>5天者為8例;24小時內腹瀉次數(shù)為5次~10次者69例;10次~15次者38例,>15次者13例;大便多為稀水樣、蛋花湯樣,呈黃色或黃綠色,伴嘔吐者60例,伴發(fā)熱者80例,均有輕、中、重度脫水,大便鏡檢均有脂肪球(+~+++),38例白細胞4個~10個/HPF。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68例,對照組52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相似,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給予補液,糾正酸中毒,對癥等處理,治療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小兒推拿,具體方法[2]:清脾胃,揉板門,清大腸,清小腸,順運內八卦,推四橫紋,運土入水,推上七節(jié)骨,揉龜尾,4天后觀察療效。
1.3 治療判定標準
1)治愈:治療24~48小時,腹瀉次數(shù)每日≤2次,或恢復正常次數(shù),大便性狀恢復正常。
2)顯效:治療48~72小時,腹瀉次數(shù)減少至每日≤2次,大便性狀好轉,水分明顯減少,臨床癥狀基本消失。
3)無效:治療72小時后腹瀉次數(shù)每日>3次,或大便性狀無明顯好轉,甚至病情加重。
2、結果
治療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結果比較(略)
3、討論
小兒腹瀉是我國嬰幼兒最常見的疾病之一,6個月~2歲嬰幼兒發(fā)病率高,1歲以內約占半數(shù),是造成小兒營養(yǎng)不良,生長發(fā)育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小兒秋冬季腹瀉是秋冬季節(jié)小兒常見的腹瀉,輪狀病毒是其最常見的病原,呈散發(fā)或小流行,大便次數(shù)多、量多、水分多,常并發(fā)脫水、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為其特點,目前尚無特殊的治療方法。
中醫(yī)學認為[3]泄瀉的病變臟腑在脾胃,感受外邪夾濕,脾性喜燥而惡濕,濕困中焦,運化失司,水谷不化,下泄作瀉。小兒具有“稚陰雅陽”的生理特點和“易虛易實,易寒易熱”的病理特點,且小兒腹瀉易損傷氣陰,常可發(fā)生“傷陰”、“傷陽”的變。小兒形氣未充,陰陽稚弱,患病之后傳變迅速,既易傷陰又易傷陽,如果泄瀉次數(shù)頻繁或量多均容易引起津液枯竭,甚至氣陷虛脫,若不及時救治,可導致死亡。本文轉自康堯小兒推拿網(wǎng) 引用請注明
歡迎光臨 中國育嬰網(wǎng) (http://m.mmmmmovie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