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育嬰網

          標題: 影響寶寶睡眠五大障礙 [打印本頁]

          作者: 退還也已經    時間: 2011-5-28 01:25
          標題: 影響寶寶睡眠五大障礙
          睡眠是大腦皮質的抑制過程,對神經系統起保護作用。但有的小孩每晚或遲遲不能入睡,或只睡一會兒便醒來不再入睡,甚至哭吵、夜驚、夢游等,讓家長十分苦惱。是什么擾亂了孩子的睡眠呢?一般來說,引起嬰幼兒睡眠紊亂有多種因素,如饑餓、疼痛、不舒服、腹痛、煩躁或睡眠要求減弱等,家長應針對睡不好的原因采取相應對策。

            1.飲食

            嬰幼兒由于胃口小,每次吃奶不多,因此在兩次喂奶之間的時間間隔較短,易造成睡眠中因饑餓而哭吵。從出生到6個月的嬰兒,每次睡眠的時間大約是5~6小時,一般是睡醒便吃,吃后稍停便睡。年輕媽媽若缺乏經驗,往往因擔心寶寶饑餓而每隔3~4小時便給他喂一次奶,即使在熟睡中也要把他搖醒,強迫他按時吃奶,這樣就會使寶寶形成易醒的習慣。其實這時的寶寶根本不餓。而且剛出生的寶寶每天睡眠20小時也非奇事,一覺睡上八九小時也很正常,因此媽媽不必人為地按自己規定的喂奶時間將寶寶弄醒。

            2.環境

            良好的睡眠習慣應自小培養,這是預防嬰幼兒睡眠障礙的最好措施。父母可根據實際情況規定晚上什么時候睡覺,并在規定的睡眠時間前安排一些常規作業,如洗臉、洗腳、刷牙、小便、換衣等,不能打亂它;每到臨睡前,應讓孩子有約半小時的靜止時間,做一些安靜的活動,如看圖片、聽大人談話、擺積木,使孩子的情緒穩定下來,有利于入睡;把孩子安排上床后不忙于離開,應先講一段小故事或放一段輕柔的音樂,然后才關燈離開,讓其安然入睡。父母不能因為晚上有好看的電視節目就打破常規,或讓孩子在睡覺前過分嬉戲而興奮不已。

            3.夜驚

            有的嬰幼兒在入睡一段時間后突然坐起,神情恐懼,有時還哭鬧不停,一般持續十幾分鐘后繼續入睡,這種現象在醫學上稱為“夜驚癥”。發生夜驚的原因主要是受了驚嚇,如看了一場驚險電影,或聽了一個恐怖情節的故事,或初離父母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或受到父母的訓斥、打罵等。因此,要使寶寶避免發生夜驚,平時家長應加強對他的正面教育,不打罵孩子,對年齡較小的寶寶要避免驚嚇。對驚嚇頻發的寶寶則要悉心照料并輔以鎮驚安神藥物的治療。

            4.遺尿

            3歲以上兒童在睡眠中出現無意識排尿在醫學上稱為“遺尿”,其原因主要是精神因素,如驚嚇、過度疲勞、環境改變、過于興奮等。另外,某些疾病如蟯蟲病引起的夜間肛門瘙癢,也可引起遺尿。對因遺尿引起睡眠障礙的寶寶,要注意平時讓他身心愉快,不過分勞累;對有遺尿習慣的寶寶,應養成良好的排尿習慣;若因蟯蟲病引起或遺尿較嚴重,則應及時到醫院找醫生診治。

            5.心理

            有一些寶寶是因家庭出現問題而影響睡眠的,如搬遷到一個新環境、父母失業下崗、家庭經濟拮據而造成生活困難、父母關系不和睦等造成家庭氣氛緊張,影響父母對寶寶缺乏精心的照顧,使孩子幼小的心靈中不能對父母建立良好的依戀關系,間接地造成其精神緊張而導致睡眠紊亂。這些需要從改善家庭關系入手,解決好寶寶的心理問題。




          歡迎光臨 中國育嬰網 (http://m.mmmmmovie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