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育嬰網
標題:
筷子兄弟:從《老男孩》到《贏家》 成功難復制
[打印本頁]
作者:
沂蒙老桿
時間:
2011-4-26 18:42
標題:
筷子兄弟:從《老男孩》到《贏家》 成功難復制
作為“逝去青春時代的最強音”,去年憑借短片《老男孩》在網絡上爆紅的筷子兄弟4月21日推出了最新短片《贏家》,在網上公映三天,點擊量超過400萬人次,人氣爆棚。日前,在接受新快報記者專訪時,筷子兄弟直言:“《老男孩》的成功是不可復制的。”
筷子兄弟
4月25日作為“逝去青春時代的最強音”,去年憑借短片《老男孩》在網絡上爆紅的筷子兄弟4月21日推出了最新短片《贏家》,在網上公映三天,點擊量超過400萬人次,人氣爆棚。
《贏家》走出了對夢想的“意淫”,聚集于現實的困惑,有網友稱“它無疑是一枚炸彈,在我殘酷現實的枕邊炸開”。筷子兄弟二人在片中也完成了從“老男孩” 到“老男人”的升級,肖央化身走投無路的拆遷戶,王太利則成為背信棄義的成功男人,信奉“什么叫有錢人,就是有了錢,才叫個人”的人生觀。
雖然《贏家》的草根質感依然淋漓、犀利,片中的純真和幽默也觸動了很多人的神經,但口碑還是比《老男孩》略遜一籌。日前,在接受新快報記者專訪時,筷子兄弟直言:“《老男孩》的成功是不可復制的。”而“自傳式”創作靈感的漸行漸遠,也令二人分別有了新的方向:肖央開了自己的導演工作室,大把資金向他招手,預計一兩年后會推出長篇作品;王太利還在音樂的路上跋涉前行,正埋頭制作第一張筷子兄弟的EP。
不是刻意懷舊,音樂不是《贏家》的主線
《贏家》上線之后,點擊率遠超當初的《老男孩》。這一方面歸功于筷子兄弟因《老男孩》積攢的人氣,另一方面,《贏家》在立意和制作水準上,絕不輸于《老男孩》。
如果說追求夢想的《老男孩》渲染的是一種情緒、一種感覺;那直視現實的《贏家》則是一場反思,是一種更為嚴肅的回望。
新快報:《老男孩》式的懷舊能流行多久呢?
筷子兄弟:不是特意去懷舊。我們講故事很容易去講我們經歷過的事,過去的生活我們能看得更清楚。現在的生活我們很容易迷茫,用網絡電影講未來的故事有難度。
新快報:《贏家》里你們自己的經歷減少了許多。
肖央:對,《贏家》講的是一個40歲男人的生活,沒什么我的經歷。
王太利:《贏家》還是滲透了我自己的感受。我不是想告訴別人要怎么生活,只要找到自己的快樂就好。我對表演興趣不大。就像肖央說的,夢想把我逼成了一個演員,其實我的夢想還是在音樂上。但沒機會,現在中國音樂產業環境還是不太好。
肖央:想單獨靠音樂做火來,是非常困難的,近些年出來的有影響力的新歌很少。我們通過音樂電影這種形式,也算是把我們的音樂推出來了。
新快報:有人感覺《贏家》的音樂不如《老男孩》。
筷子兄弟:這次不是以音樂為主線的片子。《老男孩》是我們想為那首歌拍MV,整首歌是那個片子的靈魂。而《贏家》里音樂只是背景烘托。
做有趣味的人,不變的是對純真的向往
“筷子兄弟”是兩人一起想到的“馬甲”,相差11歲的他們沒有代溝的原因很簡單:42歲的王太利心理年齡很小,31歲的肖央很成熟。肖央說,老王第一眼看見他,就喜歡上他了。但王太利最受不了“有人懷疑我們倆是同性戀”。
網絡像是一陣風,受追捧的東西往往變為“浮云”,王太利笑著說:“剛紅的時候只要有采訪就特別高興。”
新快報:你們過去的夢想是不是都還沒有實現?
王太利:他想做作曲家。我想做武術家,表演型的,不是搏擊型的。
肖央:我最早的時候夢想是上電視。覺得電視里的人是完美、權威的。現在覺得最重要的是過有趣的生活,在這之上要有一點責任感就更好了。作為一個導演,能將趣味和責任感結合得很好,這是一個完美的狀態。如果責任感先做不到,那要先做一個有趣味的人。新快報:有說法說你們是娛樂人才,不一定是影視人才。
王太利:這是個過程吧。這部作品里是娛樂的,下一部可能就有轉變。
新快報:你們有沒有擔心在網絡這種環境里會很快被忘掉?
肖央:《老男孩》的成功是不可復制的。它是在特殊的時間段、特殊的大環境里誕生的。《贏家》和它就沒有什么可比性。我們也不想總做一樣的東西。但不變的是對純真的向往。我其實看的片子很少。我從小喜歡聽評書,講故事,我經常在宿舍把大家聚集在一起來故事連載。
新快報:都說人紅了就容易走散了,你們倆現在分頭做工作室?
王太利:我做筷子兄弟的音樂,這次《贏家》里的音樂我沒參與,最近太忙了。也客串演員增加點樂趣。馬上我們要去廣州客串《東成西就2011》,我們演一對碰瓷兒的。
肖央:我平時拍廣告,演演戲也唱唱歌。
網絡更民主寬松真實,可惜還沒賺到錢
《贏家》中有四個植入廣告,但并不讓觀眾反感,這正是由于肖央以前出身于廣告導演的“技能”。網絡電影的投資全部來源于贊助商,比主流電影和商業片的聯系更緊密。可惜王太利還是感嘆:“見不到錢。”
新快報:選擇網絡作為最初平臺,是看重網友的數量嗎?
肖央:網絡更真實,并且給了我們一個前所未有的機會。因為以前要拍一部電影要先去說服那一小部分人,才能夠讓自己的作品被大眾看到。現在你拍一個電影發到網上,會迅速地被你的受眾群體看到,迅速被他們捧或者罵。這對一個導演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網絡是個更民主寬松的環境。新快報:年輕導演的崛起是否會更多依靠網絡?
肖央:我特別希望能看到各種好玩的作品,也希望中國文藝從我們這代人開始能有復興的跡象。
新快報:作為受益者你怎么評價網絡傳播的優缺點?
王太利:2007年時廣告商只投1%的廣告費在《老男孩》這類短片制作里,現在很多企業投入更多的資金,五年之內互聯網的自制劇會有比較好的發展,年輕人會有很多機會。
新快報:拍網絡短片成名給你們帶來什么實際收益嗎?
王太利:沒有,目前都沒有發現。我還是開我那輛小破車,沒掙著錢,其實我們都想不到錢從哪里掙出來。
考慮進軍大銀幕,肖央還在學習中
肖央的少年老成,讓王太利懷疑他像個先知,從2007年音樂電影作品《男藝妓回憶錄》登上互聯網,到2010年《老男孩》紅極一時,肖央都預言“能紅”。如今片約不斷的肖央卻并沒有馬上接電影,因為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
新快報:現在打算從網絡視頻轉向大銀幕嗎?
肖央:我以前對大電影沒什么興趣,覺得約束太多。而且拍大電影挺難的,需要一個人有特別成熟的心智,有深厚的導演功力。現在我正在一點點學習。
新快報:現在有很多大電影來找你們嗎?
肖央:是,很多。我沒有拒絕,正在創作,在慢慢形成自己的想法,我不想給自己太多壓力,拍一部電影需要積累很長的時間。
新快報:你覺得《老男孩》這樣的作品給了你哪些經驗?
肖央:一個是技巧,我從5分鐘的片子拍到30分鐘的片子感到了很多變化;第二是聽到了很多大家的聲音,讓自己不至于活在空中樓閣里。
關于“筷子兄弟”
筷子兄弟組合由青年導演肖央和音樂人王太利組成,是中國電影界新起的一對朋友組合。
2007年5月,兩人攜音樂電影大作《男藝妓回憶錄》登上互聯網,瞬間在網絡爆炸式傳播,一周內點擊量過千萬。尤其是其主題歌《祝福你親愛的》,得到了無數網友的鐘愛,如同病毒一樣傳播開來。
2010年秋,筷子兄弟推出短片《老男孩》,二人開始被國人熟知,其片尾曲更是在網絡上大紅。該短片被網友評為“逝去青春時代的最強音”。
2011年4月21日,新作《贏家》公映,肖央執導,王太利主演,探討“什么才是真正的贏家”這個看似深奧的主題。
關于《贏家》
全長不到30分鐘的《贏家》,講述了一個看似相當成功的白領王大利在面對家庭、愛情、事業以及生命崩潰的瞬間,因一場車禍,他夢游般地進行了一次靈魂穿越之旅,回首人生中各個重要的時刻,去真正體會幸福的意義。
片尾的字幕寫道:“當我們珍惜平凡的幸福時,就已經成了人生的贏家。”
對比《老男孩》,《贏家》對于現實和生活的刻畫更加黑色,更加殘酷,道出這個時代很多人內心的辛酸。“幸福,從來就是不經意的。”這是導演肖央最想通過《贏家》傳遞給觀眾的“幸福哲學”。
作者:
會抽煙的小豬
時間:
2011-4-26 20:44
好像聽說過筷子兄弟
歡迎光臨 中國育嬰網 (http://m.mmmmmovie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