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育嬰網

          標題: 廣州一老婦裸死路邊 疑因天氣寒冷被凍死(圖) [打印本頁]

          作者: 燕尾蝶    時間: 2008-1-26 22:08
          標題: 廣州一老婦裸死路邊 疑因天氣寒冷被凍死(圖)
          核心提示:25日上午凌晨6時左右,一名頭發斑白的阿婆在同和廣州大道北華遠廠公交車站旁邊的一條小路邊死亡。由于氣溫驟降,阿婆身上又無明顯外傷,因此附近居民懷疑她是因氣溫驟降而凍死。
          救助人員將衣物分發到流浪人員手中。本版攝影 時報記者杜翠 黃亦民 郭柯堂


          寒風中,幾名來自安徽的流浪人員蝸居在客村立交橋下。本版攝影 時報記者杜翠 黃亦民 郭柯堂
          寒流襲擊廣州,昨日,又有一名流浪人員在街頭被凍死,這已經是入冬以來見諸報端的第三例疑因天寒凍死人的案例。
          1月26日報道 雖然民政部門啟動了防寒救助體系,派出流動救助服務隊共百人上街勸導、指引流浪人員進入救助站,但流浪人員大多不愿意進入救助站求助。
          一些受訪的流浪者表示,進站雖然能解決他們自身的溫飽問題,但他們往往還擔負著為家鄉孫輩掙錢的任務,也有的拾荒者擔心自己辛苦拾來的物品無處托管。
          昨日上午凌晨6時左右,一名頭發斑白的阿婆在同和廣州大道北華遠廠公交車站旁邊的一條小路邊死亡。由于昨日氣溫驟降,這名阿婆身上又無明顯外傷,因此附近居民懷疑她是因氣溫驟降而凍死。
          昨日上午記者趕到現場,看到這名阿婆全身赤裸伏面躺在泥地上。旁邊站著的幾名治安員告訴記者,因為法醫檢查需要,才將老人的衣物脫去,以查清老人究竟因何而亡。目前警方已著手調查此事,不久殯葬車輛趕到將老人的遺體抬走。
          “那個阿婆可能是流浪人員,我們都沒有見過她。”居住在附近的陳先生告訴記者,昨日早晨6時左右到該處打掃衛生的清潔工發現她呆坐在路邊,已經沒有了呼吸。民警及法醫趕到現場后,仔細檢查了老人的身體,并未發現有何外傷。附近居民懷疑她是名流浪人員,由于昨日凌晨突降大雨,氣溫驟降,老人一下適應不了而被凍死。
          作者: 燕尾蝶    時間: 2008-1-26 22:08
          記者調查

          為給老家孫兒掙學費

          流浪漢忍凍不愿進站

          昨日,記者跟隨流動救助服務隊,在廣州市人民中路高架橋底,見到了7個來自不同地區的外地人聚集在一起露宿。

          想來穗御寒卻遇寒流

          “我們是最近從河南過來的,本想來御寒,沒想到這幾天廣州那么冷”,來自河南的老李介紹說。幾個流浪漢蓋著薄薄的被子蜷縮成一團互相取暖,當他們接過工作人員的御寒物品時,連聲感謝。

          廣州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廣州有很多流浪漢像他們一樣,是最近才來廣州的,他們原本想流浪到廣東來御寒,沒想到遇上了寒天。“他們隨身帶的衣服很少,我們能做的就是及時為他們派發衣物”。

          怕進救助站耽誤賺錢

          走上廣州街頭,總能看到一些衣衫襤褸的流浪人員及拾荒者。天寒地凍,立交橋底成了他們唯一可避風雨的地方。昨日下午記者走訪了中山一立交、客村立交及廣州大橋南立交橋下幾個流浪人員聚集的地點,采訪了數名流浪人員,可他們無一例外都拒絕前往救助站接受幫助。

          “冷啊,氣溫下降這么快,當然冷了!”因為天還下著大雨,安徽來的4名70多歲的老人閑來無趣聚在橋底打紙牌。這4名老人已將所帶的衣服全都穿在了身上,但由于沒有合適的鞋襪,他們還是冷得直打哆嗦。

          “有沒有想過去救助站,然后讓救助站送你們回去啊!”記者問道。“不去不去,去救助站做什么,坐車也要好幾塊錢呢!”其中的王姓老人告訴記者,他們老家都在安徽,有兒有女,可因為老家窮,孩子都出去打工了,眼看著孫輩又要讀書,無奈之下只能也“南下淘金”,“去救助站只能混頓飯吃,可我們還要賺錢回家給孫子交學費啊,去一次不知要耽誤多少時間,還有來去的路費。”老人們告訴記者,他們是靠拾荒為生,雖然一天只能賺十幾塊錢,可除去自己的花費外,還有些盈余。

          以中山一立交橋洞為“家”的另一名陳姓流浪老人,也表示不愿意去救助站。這名老人指著自己撿來的還未賣出去的破爛說:“我去救助站了,這些東西怎么辦,又不能帶到救助站去,會被別人偷走的。”
          作者: 燕尾蝶    時間: 2008-1-26 22:09
          政府對策

          百人流動救助隊上街派衣物

          “流浪人員不進救助站,我們上街去為他們派發衣物,幫助他們御寒”。

          救助服務隊上街派衣物

          昨日,記者從廣州市民政局獲悉,自1月17日以來,民政部門每天都組織了市、區兩級的流動救助服務隊約100名工作人員,深入各區街為流浪漢派發衣物、食物。這兩級流動服務隊每天早晚出動兩次,需要求助的流浪漢可跟隨工作人員進站。據了解,自11月入冬以來,廣州市救助站市區分站已接受了4045人次的求助。

          廣州市救助站市區分站的負責人介紹,只要廣州氣溫低于10攝氏度,救助站就會啟動防寒救助體系。“對于經勸導后愿意進入救助站的,工作人員將護送他們進站;對于不愿進入救助站的,我們隊員會給其派發棉衣、面條和棉被,幫助其御寒”。據悉,自1月17日以來,廣州市救助站日均派發出去的棉衣20件,棉被10多床。

          此外,隨著天氣變冷,救助站在今明兩晚都將加大巡街派發衣物的力度;在救助站內,已專門預留了兩間房間給流浪老人,可同時容納28名老人留宿。救助站的負責人表示,天氣冷了,在街頭流浪的老人們隨時都可向救助站求助避寒。
          作者: 燕尾蝶    時間: 2008-1-26 22:09
          庇護站開放接待老人御寒

          此外,市民政局已要求廣州市1300多家庇護站開放并準備好取暖設備,隨時接納來求助的老人。

          昨日中午,記者在荔灣區金花街老人院(庇護站依托該老人院而建立)看到,盡管外面寒風陣陣,但屋內卻十分暖和,大廳的沙發鋪著厚實的軟墊,10多位老人坐著聊天,旁邊還有兩臺電暖氣吹著暖風。一名年過八旬的龍阿婆告訴記者,她家住在附近,這兩天天氣冷她一早就到老人院里來,因為這邊不僅比家里暖和,中午還提供午餐,“感覺比家里還舒服”。

          據荔灣區民政局局長馮潔君介紹,荔灣區現有130多個星光老人之家和7個老人院,同時也兼有庇護站的功能,目前已全部對外開放,轄區內的老人可隨時進入御寒,對于在街上流浪乞討人員前來求助,他們會將其指引到救助站御寒。

          據悉,按規定,廣州市避暑防寒庇護站依托各街區星光老人之家建立,在氣象部門發布紅色寒冷(高溫)預警信號時自動開放。啟動防寒(避暑)機制后,不只是本地戶籍的居民可以入住,非轄區需要御寒的人士也可進入庇護站求助。




          歡迎光臨 中國育嬰網 (http://m.mmmmmovie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