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育嬰網

          標題: 《一刀傾城》:不該遺忘的歷史,不該忽視的經典 [打印本頁]

          作者: 大連小王子    時間: 2011-4-22 05:22
          標題: 《一刀傾城》:不該遺忘的歷史,不該忽視的經典
          細細看完《一刀傾城》,很多舊事、感慨涌上心頭,一時間不知該從何說起。

          -、漸行漸遠的記憶

          依稀記得上中學時,我在村里的露天放映場第一次看《一刀傾城》。那時候,我對戊戌變法的歷史了解不多,看武俠電影純粹圖個痛快。記憶最深刻的是,王五等俠義之士在袁府與朝廷鷹犬大戰后盡數被殺,只有一個小孩(王五的大弟子左宗生)逃掉,他站在高高的屋頂上大聲呼喊。在我眼里,這個場景意味著好人沒有死絕,正義的力量還在繼續。所以在電影結束后,我一直想著小孩長大后肯定會成為王五那樣的大俠,然后領著自己的弟子為師父報仇,將朝廷鷹犬全部殺死。

          今天重看《一刀傾城》,我已經可以坦然接受“壞人殺盡好人”的結局,也不會設想左宗生長大成人后為師父報仇雪恨。歷史的真相擺在那里,任何人都無法改變,但《一刀傾城》能夠讓我們以電影的方式再次回到一百多年前的晚清,回到那個外憂內患、民不聊生的激蕩變革年代,回味各色人等的俠義、仁愛、雄心、抱負、膽略、才氣、奸詐、狡猾和無處不在的濃濃深情。

          兩年前,我在央視的電影頻道第二次看《一刀傾城》,打開電視時影片已經演到譚嗣同和王五見面。當時,我不知道導演是洪金寶?赐暧捌,意猶未盡,從網上查看相關資料,驚訝中發現導演竟然是洪金寶。那一刻,我對洪胖子佩服得五體投地,如今,我已將《一刀傾城》和《八兩金》作為洪大哥個人導演、主演生涯的兩部神作。

          二、票房不過一坨狗屎

          影片由內地和香港共同創作,以香港方面為主:監制羅維,策劃葉榮祖,編劇張炭、司徒卓漢,主演楊凡、狄龍、楊麗菁、關芝琳,聯合主演陳國惠、王振田、黃錦江、劉洵、倪星,情商演出趙長軍、洪金寶,導演兼武術指導洪金寶,副武術指導蕭德虎、黃兆強、倪星,武術顧問趙長軍,副導演田俊、于萬山、樓南光。

          二〇〇九年,也就是《一刀傾城》拍攝后的第十六年頭,香港電影人奉獻了一部與《一刀傾城》相似的經典制作《十月圍城》。分析這兩部電影,它們都講述大變革時代多難的奮斗的民族歷史,但它們沒有《建國大業》那般的政宣說教色彩,它們一樣好看耐看,一樣包含深情,令人深思、唏噓、感懷。

          《一刀傾城》卻生不逢時,制作投入1800萬元,在香港上映九天,票房僅僅約100萬元,致使身為監制和投資人的羅維先生不得不宣布破產,抒寫了香港影壇“一片傾家”的悲壯之舉。這種慘淡結局,讓我聯想到精彩深情的《赤腳小子》的可憐票房,不由得再次說一句:所謂的票房銷量不過是一坨狗屎!
            
            觀眾的眼鏡是雪亮的,歷史終究會還《一刀傾城》以公道。在爛片橫行、賤片當道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影迷給這部電影以高度評價,認為是洪金寶導演的最好作品,是一部不該被忽視的武俠經典巨制。
            
            三、多義·多血·多情
            
            在《一刀傾城》里,洪金寶的縱橫才氣展現無遺,敘述張馳有度,故事高潮迭起。開篇直接交代故事發展背景:“中國甲午戰敗后,滿清政府向日本乞和,割讓臺灣,撤走黑旗軍,臺灣子民憤慨莫名,自組義軍大刀隊,時為一八九五年……”荒郊野外,大刀隊隊長王五舞刀揚威,仗義執言,對酒當歌:“黑旗軍,力萬均;殺外敵,保家國。揮不掉英雄淚,忘不了家國恨;喝不盡杯中酒,唱不完別離歌。放不下手中刀,殺不盡仇人頭。”夕陽西下,殘陽如血,樹木映照,馬隊踏行,王五率大隊刀兄弟計劃炸毀日軍彈藥庫。行動中,兄弟死傷慘重,王五血戰逃出,看著火海中被日軍慘殺的兄弟們,他悲痛萬分縱身跳入深淵。身后,留下一代大俠無可奈何的絕望感嘆:“故國非國,有家無家,天下之大,何處有我王五容身之所?”
            
            這樣的開局為全劇定下了整體基調:雄渾、蒼涼、悲壯!
            
              
            《一刀傾城》不僅是一部多血之作,變法之血,男兒之血,殺戮之血,更是一部多情之作。一行男兒不輕彈的淚水里有王五和譚嗣同的英雄情,一句“只要有你就永遠有大刀隊”的話語里有王五和萬田的兄弟情,一串最愛吃的冰糖葫蘆里有譚嗣同和九斤的主仆情,一曲愁腸柔轉的情曲里有王五和王妃的男女情,一番諄諄教誨里是王五和左宗生的師徒情……這些人,這些事,這些情,在這部悲壯的影片里溫暖著滋潤著觀眾的心田。
            
            四、那些話,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在觀看影片的過程中,我一次一次地按下暫停鍵在電腦上敲打下一段段穿越時空直擊心靈的臺詞。這些對白,或言簡意賅,或大氣磅礴,或充滿哲理,或包含真情,或富有詩意,無不令我感慨萬千、感動不已。難能可貴的是,這些臺詞與人物性格的塑造、與劇情的起承轉合、與情感的自然流露、與歷史的沉痛敘說緊密相連:
            
              
            五、悲歌頌情義,大刀揚正氣
            
            影片的主題曲《血像火》悲壯激昂,由盧冠廷作曲,唐書琛作詞,呂方主唱,在劇中響起兩次。一次是王五在“演武大會”上打敗奕親王府的拳術顧問、京城四岳之一的“花拳王”步亭,聲名雀起,“強武學會”人丁興旺蒸蒸日上的時候;一次是王五英勇犧牲,奕親王王妃來到英雄墓前祭拜的時候。一首歌將人生的輝煌與死亡聯系,令聽者熱血沸騰而又掩面長嘆:
            
              
            經典的影片必有經典的角色,《一刀傾城》中的王五、譚嗣同和袁世凱就是此類經典形象,他們身上有著鮮明的個性。正因這些與眾不同的性格和特點,也決定了他們的人生命運。扮演王五的楊凡是遼寧省話劇團的演員,出演過電視劇《三國演義》中的“常勝將軍”趙子龍。作為黑旗軍大刀隊的隊長,王五一身正氣,剛正不阿,俠肝義膽,重信承諾,光彩照人,堪稱中華武者之楷模。當年的狄龍已是47歲的大齡,二十多年演繹生涯積淀的“英雄本色”和“大俠風范”無可替代,將憂國憂民的“中華變法第一人”譚嗣同演繹得形神俱備,豪氣沖天,雄心滿懷,仁義為先,為國家興亡置個人生死與度外。扮演袁世凱的趙長軍是內地武術界響當當的人物,曾十次榮獲國際國內武術比賽“個人全能冠軍”,后在西安創辦趙長軍武術院并任院長,洪金寶任該院董事長。受洪金寶的邀請,他在本片中扮演大反派“竊國大盜”,為人處事圓滑,善于投機,喜怒不形于色,善于見風使舵,在風云際會的京城步步高升實現個人野心。
            
            影片的武打由洪金寶親自設計,虛實結合,風格雜糅,主要有四場打戲。  
            六、于經典中重回歷史
            
            作為武俠片,《一刀傾城》不同于稱霸武林、仇怨仇殺的非一般類型片,而是以武俠片的形式講述中國近代史上的悲壯之事。影片雖然講述歷史,卻能引發我們思索當下。魯迅去世時,郁達夫寫道:“沒有偉大的人物出現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群;有了偉大的人物,而不知擁護,愛戴,崇仰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爆F在,我們的大小銀幕多是歌功頌德、三呼萬歲的歷史垃圾劇,對譚嗣同此等的民族志士鮮有問津。
            
            李敖先生對譚嗣同崇尚備至,傾心寫就小說《法源寺》,以這座古剎為背景,以憫忠為基調,描寫百日維新后譚嗣同英勇就義的過程,歌頌譚復生以血救國的民族品格:“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李敖小說就是一個很好的編劇題材。┱亲T壯飛這些仁人志士們的血換回了民族今天的繁榮和發展。一百多年過去了,我們應當看到中華民族的處境依舊險峻,霸權主義大國遏制的包圍圈基本形成,內亂外擾依舊此起彼伏。更令人擔憂的是,在這種大勢之下,國人們還都沉迷于燈紅酒綠的歌舞升平之中,那些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成為歷史的棄兒,F實生活中,心憂天下的人越來越少,及時享樂的人越來越多,年輕人不再崇尚英雄轉身瘋狂追星,形成一群群龐大的粉絲軍團。好吧,粉絲們從來追求娛樂,那我在這里不妨向他們推薦這部被人們忽視的講述不該遺忘歷史的經典娛樂電影!
          作者: 來盤酸菜    時間: 2011-4-22 08:08
          沒看過~~~~~~~~~~~~~~~~~~~~
          作者: 天才姚旭    時間: 2011-4-22 08:51
          說的不錯啊
          作者: 南苑新新    時間: 2011-4-22 09:37
          分享了




          歡迎光臨 中國育嬰網 (http://m.mmmmmovie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