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育嬰網

          標題: 新生兒的生理反射及意義 [打印本頁]

          作者: 潛水被溺畢    時間: 2011-3-30 12:18
          標題: 新生兒的生理反射及意義
           (1)吸吮反射:當新生兒口唇觸及乳頭時,便張口且出現口唇、舌的吸吮動作稱吸吮反射。該反射1歲后消失。若新生兒期吸吮反射消失或明顯減弱,提示腦內病變;若亢進則為饑餓表現。1歲后仍存在提示大腦皮層功能障礙。

            (2)尋覓反射:新生兒面頰部觸及母親乳房時頭即轉向乳房,找乳頭;用手指或其他物體觸之,亦有類似反應。其意義同吸吮反射。

            (3)握持反射:用手指或木棍觸新生兒尺側手掌、足底或指趾引起指趾屈曲活動。手的握持反射4—6月逐漸消失,為隨意動作取代。新生兒期該反射缺失或兩側不對稱均為病態,6個月后仍存在也提示大腦疾病。足底握持反射6—12月消失,提前消失多為脊髓發育不良。

            (4)擁抱反射:新生兒仰臥,操作者一手托其肩,一手將其頭抬高15度,然后迅速將手從頭下撤出,頭即垂落,這時四肢外展伸直,除拇指末節屈曲外,其余各指伸直且呈扇形張開。脊柱與軀干亦伸直,數秒鐘后四肢又內收屈曲,猶如擁抱動作。隨后新生兒面部緊張,在雙臂放松時發出哭聲。擁抱反射3—4月消失,出生后暫時消失提示大腦損傷;若一側缺如考慮為臂叢神經損傷或鎖骨、肱骨骨折;若長期存在則為大腦疾患。

            (5)踏步反射:檢查者兩手置于新生兒腋下,托住新生兒使之站立,足底接觸床面,胸部前傾,此時新生兒可以做自發的踏步運動。踏步反射3個月消失。生后即無該反射為雙側癱,持久性不對稱為神經損傷,長期存在為大腦疾病。

            (6)強直性頸反射:新生兒仰臥,檢查者將其頭向一側旋轉,該側上下肢伸展,對側上下肢屈曲。該反射3—4個月消失,6個月仍存在為大腦疾患,一側缺如或兩側不對稱多為神經損傷。
          作者: 天才姚旭    時間: 2011-4-2 07:57
          必須有這些的,不然說明是有病變的
          作者: 秋葉知我心    時間: 2011-4-5 03:32
          在新生兒期存在許多特殊反射,它是大腦皮層未發育成熟的暫時表現,隨年齡增長逐漸消失,盡管反射消失的時間有個體差異,但長期缺失、不對稱或持續存在都應視為異常。




          歡迎光臨 中國育嬰網 (http://m.mmmmmovie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