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育嬰網
標題:
10大營養素給寶寶好體格
[打印本頁]
作者:
xiaolan
時間:
2007-12-24 14:11
標題:
10大營養素給寶寶好體格
市面上的各種嬰幼兒食品,總是大力強調其營養素對孩子的莫大幫助,令爸爸媽媽們不禁感嘆:“這真是太神奇了!”然而,這些營養成分對孩子真有那么大的好處嗎?本篇即匯集十大熱門營養素深入分析,為您揭開這些營養成分的神秘面紗;想讓孩子吃得聰明又營養嗎?快快用功做筆記吧!
熱門營養素: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可不能算是營養素喔!它是當人體受侵擾時,由免疫系統自體產生的一種物質,一般來說是吃不到的。
免疫球蛋白對人體來說相當重要,因為有它,體才有足夠的抵抗力。免疫球蛋白有三種,分別是IGM、IGG及IGA,其形成過程分別是:
IGM——于感染初期,在血液中自體產生,但會短暫制造。
IGG——感染一段時間后,開始于血液中產生。
IGA——感染一段時間后,開始在腸胃道黏膜上形成。
但是,胎兒自身還沒有能力產生免疫球蛋白,因此只好借由媽咪的幫助,先于胎兒時期,借由胎盤從母體取得免疫球蛋白IGG等;等出生后,再從媽噗的初乳中,得到免疫球蛋白LGA。如此一來,無論在血液或腸胃道里,都有足夠的免疫球蛋白,可以保護寶寶了。
作者:
xiaolan
時間:
2007-12-24 14:12
熱門營養素:DHA
DHA并不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不攝取也不會有壞處,但如果適量攝取,確實有促進腦部發育的效果。因此近年來,DHA的相關制品,可令許多爸爸媽媽們趨之若鶩,像是深海魚油,便是借著DHA而聲名大噪的產品。據了解,深海魚油的好處,在于深海魚類能夠適應高壓的環境,因此DHA確實具有保護神經的效果。
然而,一般嬰幼兒無法自己制造足夠的DHA,以提供腦細胞與神經發育所需,他們的DHA多半需由媽咪的母乳,或從配方奶中獲得;所以準媽媽在懷孕期間,便應多食用深海魚類,如鮭魚、鯖魚等,提高準媽媽體內DHA的量,日后哺乳時,才能傳遞給寶寶足夠的DHA。
植物油中的亞麻油酸,可在寶寶體內轉化成DHA,而配方乳中便含有此一成分;至于較大的孩子,爸爸媽媽們則不妨在孩子的菜單上下功夫,讓孩子多攝取深海魚、深色蔬菜等,借以獲得足夠的DHA。
作者:
xiaolan
時間:
2007-12-24 14:12
熱門營養素:β-胡蘿卜素
β-胡蘿卜素是一種抗氧化劑,負責在“低氧濃度”的區域——如上皮組織、內臟器官、皮膚組織與末梢器官等處,打擊自由基壞分子;除此以外,β-胡蘿卜素還會提升人體的免疫系統,減少癌癥、慢性疾病與栓塞性血管疾病的發生幾率。β-胡蘿卜素還是維生素A的先質,在轉換成維生素A之后,能促進上皮組織完整,達到保護氣管的效果;飲食中攝取高量的β-胡蘿卜素的人,其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會,比起攝取量低的人少了45%。
β-胡蘿卜素具有脂溶性的特色,與脂質的親和力良好,因此有關上皮組織,黏膜組織、皮膚組織的保護,都可以借助β-胡蘿卜素;也就是說,在長時間曬太陽前,可先補充β-胡蘿卜素,幫助預防紫外線的傷害。因β-胡蘿卜素是脂溶性的,所以飯后食用的吸收較好;到于β-胡蘿卜素的來源,則多在黃紅色或綠色的蔬菜水果里,例如油菜、菠菜、韭菜、甘薯、木瓜、芒果、杏桃干、紅蕃茄、蘿卜菜和胡蘿卜。
楮注意的是,的攝取β-胡蘿卜素也有副作用,如引發頭痛、腸胃不適、肝脾腫大以及胡蘿卜素血癥等;其中,胡蘿卜素血癥會使皮膚變成橘黃色,但只要停止大量攝取,就可以消除這一癥狀。
作者:
xiaolan
時間:
2007-12-24 14:13
熱門營養素:蜂膠
蜂膠是蜜蜂采集樹干上的樹脂,并混入其上顎腺分泌物和蜂蠟等而成,是具有香氛的一種膠狀因體;它是抑制酵素,有抗菌、消炎、止癢、麻醉和促進組織再生等功效,同時對于植物致病的細菌、真菌性的病毒等,也有很強的抑制作用。近年來已有醫學研究指出,蜂膠具有減低感染的功效,所以對預防傷口感染、加速傷口愈合頗有效果;然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仍無確實的研究證實,零歲階段的寶寶對蜂膠的反應,因此最好等寶寶滿1歲后,再做嘗試。
作者:
xiaolan
時間:
2007-12-24 14:13
熱門的營養素:礦物質
鈣
人體中的鈣,有99%存于骨骼與牙齒中,是骨骼牙齒主要的成分;而其他的1%則分散于全身各處,于神經傳導、肌肉收縮、血液凝固、心臟跳動等生理反應里,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如果鈣質流失比吸收多,身體便只好從骨骼與牙齒中提取鈣質出來運用。鈣質長時間攝取不足,骨骼中的鈣質一直被提取,最后就會導致骨質疏松癥。三十歲以后,鈣質的吸收會高于鈣質流失,是儲存鈣質的最佳時機,等到三十以后,鈣質流失的速率便會漸漸大于鈣質吸收的速率;因此,從小讓孩子攝取足夠的鈣質,對孩子的一生會有很大的助益。
因此越早儲存鈣質就越能避免晚年骨質疏松的危險。乳制品是最好的鈣質來源,且乳品的鈣質吸收較好;此外,小魚干及大骨湯(大骨應剁開,以利鈣質流入湯中)也是良好的鈣質來源。運動也利于骨質的健康,同樣的鈣質攝取量,持續運動的人比不運動的人擁有更健康的骨骼。
鈣質攝取過量會造成便秘,并會增加腎臟負擔和影響其他礦物質的吸收,而且身體不能吸收過量攝取的鈣質,所以無此必要。
作者:
xiaolan
時間:
2007-12-24 14:13
鐵
鐵的主要功能是形成血紅素,把氧氣帶到全身;缺乏鐵質最直接的問題就是貧血,且由于血液運送氧氣的能力會下降,因此會容易疲勞、臉色蒼白、指甲斷裂上彎,并降低抵抗力。
肝臟、豬血、肉類、紫菜、蛋、全谷類、干果及綠色蔬菜中,都含有豐富的鐵質其中又以肝臟、豬血、肉類等食物的鐵質吸收較好。
鐵質攝取過量可是會中毒的,所以必須小心孩子把媽咪的鐵劑當作糖果吃了。
作者:
xiaolan
時間:
2007-12-24 14:14
鋅
鋅需要量很少,卻非常重要;因為人體中的鋅,大都是酵素的主要成分,而體內的各種酵素,是人體中許多化學反應的催化劑,嚴重缺鋅新陳代謝就會停擺,生命便無法延續。
鋅所參與的酵素反應,多半和生長發育及細胞分裂有關,因此缺鋅會導致生長遲緩,也會造成皮膚、腸道黏膜、免疫系統的受損等問題;因此皮膚的健康、免疫機能的完整,和鋅都脫不了關系。
鋅可與維生素C結合,參與體內膠原蛋白的合成,因此缺鋅的人,傷口愈合慢;鋅并不難從食物中取得,牡蠣、海鮮、蛋、肉類、全谷類、堅果類中鋅含量相當豐富。
鋅雖然在體內的含量很低,但是在男性生殖系統例外,因為睪丸制造雄性激素與精子的制造和健康都需要鋅。
過量的鋅是有毒的,它會妨礙銅等微量礦特質的吸收代謝,每日攝取量如果超過建議量的5-30倍(相當于每日70-450毫克以上),就有可能傷害神經、造血及免疫系統,并且影響膽因醇的平衡,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所以攝取含鋅的營養補充劑,一定要看清楚上面所標示的劑量。
作者:
xiaolan
時間:
2007-12-24 14:14
磷
磷和鈣結合,是骨骼及牙齒中最主要的礦物質;它是磷脂質、細胞膜和DNA等物質的成分。
一般來說,磷不容易攝取不足,卻可能過量;如果磷攝取過量,鈣卻攝取不足時,就會發生骨質流失的問題。大部分的食物都是磷多于鈣的,只有牛奶、綠色蔬菜等食物是鈣多于磷的。
極少數的人會在磷缺乏的問題;缺磷會造成骨質流失,也會造成虛弱及無力,并有厭食、抑郁、疼痛等癥狀。
作者:
xiaolan
時間:
2007-12-24 14:15
碘
碘是甲狀腺素的主要成分。缺碘時,甲狀腺會為了使有限碘得到更好地利用而腫大,即為甲狀腺素分泌不足,影響新陳代謝,使幼童發育不良及智能低下,稱為呆小癥,并可能致命;孕婦的碘不足,會影響胎兒發育,甚至于造成死胎及流產。
海水中有豐富的碘,因此海產類食物的碘含量都很豐富,其中又以海帶、海藻等食物為多。十字花科食物(芥蘭、油菜、花椰菜、高麗菜、白菜、白蘿卜)——有助于預防癌癥,卻會妨礙碘的利用;因此碘營養不足的人及甲狀腺功能低下者,應控制這類食物的攝取。
作者:
xiaolan
時間:
2007-12-24 14:15
熱門營養素:維生素
維生素分為水溶性和脂溶性兩大類。水溶性維生素包括維生素B群、煙堿酸、葉酸、維生素C等;脂溶性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其功能與來源簡述如下。
脂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A
維生素A具有保護眼睛、保護皮膚、鼻腔和喉腔的內膜,以及幫助骨骼和牙齒的生長等功用;缺乏維生素A時,會皮膚干燥,發育不好,并容易罹患夜盲癥、干眼病,以及呼吸器官易受感染等。
作者:
xiaolan
時間:
2007-12-24 14:16
維生素A在黃綠色蔬菜及水果、內臟、蛋黃、牛奶及魚肝油中最為豐富;但維生素A須其先質在人體內轉化后,才會發揮作用。
維生素A若服用過量,會有頭痛、惡心、嘔吐及骨骼病變;尤其是孕婦,需特別注意安全用量,以免產生畸形兒。
維生素D
維生素D可促進體內鈣和磷的吸收,防止牙齒脫落,使骨骼強健;缺乏維生素D時,容易患軟骨癥,其癥狀有骨骼彎曲、壞牙等。維生素D能協助鈣、磷的吸收與運用,是神經、骨骼、肌肉發育所必需,多存在于魚肝油、蛋黃、牛奶等食材中。
作者:
xiaolan
時間:
2007-12-24 14:16
維生素E
維生素E可維持動物生殖機能、促進傷口愈合、抑制皮膚曬傷反應及癌癥產生;維生素E及維生素C合并使用,二者會相輔相成、增強作用。
維生素E在谷類、小麥胚芽油、棉子油、綠葉蔬菜、蛋黃、堅果類、肉及乳制品中,均有豐富的含量;然如果長期服用超過安全用量,則會導致靜脈炎、肺栓塞、血脂過高等副作用,這點必須注意。
維生素K
維生素K具維持血液正常凝固的功效,是凝血酵素的必需物質之一;多存在于菠菜、萵苣、蛋黃等等食材之中。
作者:
xiaolan
時間:
2007-12-24 14:16
水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B群
維生素B群并非單一種物質,以下簡單說明幾種常用維生素B群的功能及來源——
維生素B1;具增加食欲、預防腳氣病、神經炎的功效;存在于胚芽米、麥芽等食物中。
維生素B2可輔助細胞氧氣還原,預防眼血管充血及嘴角裂痛;存在于蛋類、牛奶、內臟類等食物中。
維生素B6;幫助蛋白質分解及煙堿酸的形成;存在于肉類、魚類、蔬菜類等食物中。
維生素B12;幫助糖類及脂質的代謝,并能預防惡性貧血和惡性的神經系統疾病;存在于肝、腎、蛋、瘦肉等食物中。
作者:
xiaolan
時間:
2007-12-24 14:17
維生素C
可預防壞血病、幫助傷口愈合、預防感冒,并有助于恢復體力;缺乏維生素C時,會容易有關節腫痛、發熱疹、食欲不振、牙齒脫落、容易骨折等狀況發生。
維生素C還有美白作用,因為它可以抗發炎,所以對于防止曬傷、避免過度日照所留下的所遺癥很有用;維生素C存于深綠及黃紅色蔬菜、水果中。
作者:
xiaolan
時間:
2007-12-24 14:17
熱門營養素:益生菌
腸道有100種以上的細菌,其中大致可分為益菌和有害菌;最主要的益生菌,其中大致可分為益菌和有害菌;最主要的益生菌有兩種,分別是嗜酸性乳酸菌(A菌)和比菲德氏菌(B菌)。
乳酸菌能將牛奶中的乳糖分解為乳酸,而乳酸除了能幫助鈣質吸收外,還能減少胃酸分泌,乳酸菌本身救災 會利用氨基酸合成各種有益成分,有效中和有毒物質,以減少毒素的吸收。乳酸菌具有增加食物營養價值、建立腸胃正常細菌生態、增加免疫力與預防癌癥等功效。
比菲德氏菌在寶寶出生時,即存在于腸道中,此時如果寶寶喝母乳,體內的比菲德氏菌,就可占95%以上的優勢,所以喝母乳的寶寶較容易拉肚子。
比菲德氏菌與乳酸菌同樣有抑制害菌的作用,對改善腹瀉或便秘癥狀都有效,不過無論是乳酸菌或比菲德氏菌,在腸道內都只能生存3-5天,因此要隨時補充,以維持良好的腸道生態。
作者:
xiaolan
時間:
2007-12-24 14:17
熱門營養素:葉酸
葉酸也是維生素之一,但由于近年來被廣泛推崇,因此提出來特別介紹。葉酸具有促進紅血球生長的功效,所以能促進孩子成長;相對地,缺乏葉酸則容易有貧血或與神經功能方面的問題。
葉酸本來是默默無聞的,但前幾年卻因發現孕婦多攝取葉酸能防止胎兒畸殂,因而聲名大噪。肝、腎、瘦肉與綠色蔬菜等食物中皆含有豐富的葉酸;且大量攝取并無不良作用,因此孕婦和孩子不妨多吃。
作者:
xiaolan
時間:
2007-12-24 14:18
熱門營養素:核苷酸
核苷酸是母乳中發現的另一種物質,普通存在于所有生物中,它是一種低分子量的細胞內成分,為構成DVA與RNA的前身成分。
肉類、魚、谷物及豆類等食物,均富含核苷酸,它可經由小腸吸收后,進入血液中被加以利用;食物中添加核苷酸,已被證實可加強人體對細菌或霉菌的抵抗力。
生物體內很容易自行合成核苷酸,所以生物體內所需的核苷酸大多是自行合成的;哺乳動物的奶類,如牛奶、羊奶、母乳等,也含有核苷酸,所以近年來,嬰兒奶粉廠商也積極地將核苷酸加放嬰兒奶粉中。
歐洲共同體限定,嬰兒奶粉添加的各種核苷酸,其總量不能超過34毫克每公斤奶水的上限;因為目前的醫學研究仍無法證明添加過量的核苷酸的安全性及必要性,所以核苷酸雖然對孩子有益,但在多不見得就好的考慮下,恰當地含量才是較安全的選擇。
作者:
xiaolan
時間:
2007-12-24 14:18
熱門營養素:煙堿酸
煙堿酸就是維生素B3,是水溶性維生素之一,它具有幫助糖類的分解、促進皮膚及神經系統的健康等功效,同時也與能量的新陳代謝息息相關,醫學上則用它來治療膽固醇過高癥;缺乏煙堿酸也和缺少維生素B1一樣,會阻斷細胞熱量的供應通路,最后造成神經系統與消化系統短路,以及皮膚黏膜受損等狀況;然而假如劑量過高也會有副作用(臉色潮紅、并影響肝功能),因此不能過量攝取,對小朋友來說每天的攝取量約五毫克便已足夠。
煙堿酸不但可以從食物中取得也可以經由蛋白質中的色氨酸轉變而來;例如肝臟、酵母、豆類、芝麻、花生、核桃等食物,都含有豐富的煙堿酸;此外,牛奶、雞蛋與各種肉類,也都含有可以轉變成煙堿酸的豐富色氨酸。
作者:
保健嘉園
時間:
2007-12-25 16:08
太專業了ma:ma26
作者:
碩碩仔
時間:
2007-12-26 14:43
ma:ma48 頂一個,學習了!
歡迎光臨 中國育嬰網 (http://m.mmmmmovie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