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登錄
          中國育嬰網(wǎng) 返回首頁

          peizema的個人空間 http://m.mmmmmovies.com/?80010 [收藏] [復(fù)制] [分享] [RSS]

          日志

          讓孩子適度當家做主

          已有 1146 次閱讀2012-10-5 12:55 |個人分類:走進孩子的心世界| 孩子

          23歲的孩子正處于叛逆期,是與父母對著干的關(guān)鍵時期,很多父母常常會因為寶寶不聽話、叛逆,頭痛不已。其實,完全沒有必要煩惱,因為孩子長大,就意味著要有自己的選擇,這是寶寶成長的必經(jīng)階段,我們要給予他們的是支持與引導(dǎo),而不是壓制。

          懷孕之初,老公就常說,一定要生一個有個性的孩子,他不喜歡太聽話的孩子。天隨人愿,沛澤的確如老公所期盼的那樣,調(diào)皮、倔強、脾氣大,在一歲多的時候,沛澤的“個性”已經(jīng)顯露鋒芒。

          早晨醒來,沛澤喜歡在被窩里懶上一會兒,如果硬要給他穿衣服,他肯定要大哭大鬧。那時候,他喜歡一雙黃色的鞋子,如果我給他穿上了另一雙鞋子,他會表現(xiàn)得十分不高興,給他穿好,他就脫下來,然后拿著一雙黃色的鞋子,遞到你的手里,指著腳丫啊啊的叫。

          一歲多就如此有“個性”,到了兩歲半以后,沛澤儼然成了十足的小霸王,你讓他干什么,他偏不干;你不讓他干的,他又按照自己的“主意”去干,自此,我與沛澤的斗爭也由以前的“好說好道”,發(fā)展到“武力斗爭”。

          一天,沛澤和爸爸在玩積木,我拿著掃把打掃房間,“我掃!”沛澤跑過來,拽著我的掃把不撒手,“松手,你不會掃。”我不肯松手,沛澤就使勁地抓著掃把不放,兇兇巴巴地瞪著我,“別以為你不松手,我就會給你!”沛澤的倔強讓我不得不放下狠話,沛澤見我沒有絲毫商量的余地,哇哇地大喊大叫,以表示對我的抗議。

          “老婆,要不你就給他吧。”老公滿臉訕笑地來給兒子說情,“我給了他掃把,房間就會‘錦上添花’,我的活就越干越多。”我態(tài)度堅決地回絕了老公,“你呀,就寵著他吧,你看看,儼然一個小霸王。”我指著在一旁抽泣的沛澤說。

          “老婆,咱兒子是大孩子了,就讓他當家做主吧,掃地也是好事,從小培養(yǎng)他愛勞動嘛!”老公伏在我耳邊輕聲地說,趁我不注意,拿走了我手中的掃把,“來,沛澤,爸爸教你掃地,從小愛勞動。”兒子立馬破涕為笑,拿著掃把在房間里東走走西走走。哎!我只能等著收拾“戰(zhàn)場”了。

          雖然我和老公在有些事情上會讓沛澤當家做主,但是,我們絕不驕縱他,任何事情都依著他。一天晚上,老公在單位加班,以前,沛澤都是晚上八點半準時上床睡覺,那天沛澤卻遲遲不肯上床,我把他抱到小床上,他就爬下來,然后跑到門口,拍打房門,使勁地喊:“爸爸,還沒有回來,不睡覺!”

          “沛澤,爸爸在單位加班,晚點才能回來,我們先睡覺好不好?”“不!和爸爸一起睡!”沛澤毅然決然地拒絕了我,絲毫沒有緩和的余地。也許,一會沛澤就困了,或者老公就回來了,。我僥幸地想,沒有堅決把沛澤抱到床上。

          這一等又是一個小時,已經(jīng)十點了,“沛澤,已經(jīng)很晚了,我們必須睡覺了。”說完,我抱起沛澤,把他放到床上,“不,等爸爸!”沛澤倔強地說,掙扎著要爬下床。我沒有同意他的做法,將他摟在懷里。最終,沛澤哼哼唧唧地在我的“武力壓制”下睡著了。

          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quán)利,寶寶也一樣,只要寶寶的選擇合理,就應(yīng)該尊重他、支持他。

          孩子到了23歲,做父母的會發(fā)現(xiàn),孩子越來越不聽話,越來越不好管,好像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是和大人擰巴著來,你讓他干的事情,他偏偏不干;你不讓他干的,他非要按著自己的“主意”去干,任性、頂嘴、反抗,是這個時期,孩子們的常見表現(xiàn)。有時候,我們常常會不禁地問自己:孩子這是怎么了?怎么突然間變成了這個樣子。

          其實,這只不過是孩子心理迅速成長的表現(xiàn),這說明他們的心理正在逐漸發(fā)育成熟,正在逐步擺脫對父母的依賴,日趨獨立,這不正是做父母所期盼的嗎?哪個做父母的都不會希望孩子一事無成,什么事情都依靠父母吧,現(xiàn)在就是孩子逐步走向獨立的起步階段。

          做父母的之所以會煩惱,是因為我們太想保護孩子,總認為孩子還小,很多事情還做不了,生怕他會受傷,所以說,問題不是出在孩子身上,而主要出在我們自己身上。

          然而,孩子雖有獨立的想法,但是畢竟沒有經(jīng)驗,很多事情還不會做,做父母的責任就是做孩子的引路人,引導(dǎo)孩子去做他自己的事情,而不是用高壓政策去束縛孩子,高壓政策只會讓孩子失去良好的判斷力,形成“奴性”人格。那么,我們該如何引導(dǎo)寶寶當家做主呢?

          首先,適當?shù)刈鹬貙殞毜倪x擇。

          對于寶寶成長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寶寶能做,哪怕是還做不好,都應(yīng)該鼓勵、引導(dǎo)寶寶去做,比如,寶寶要自己拿勺子吃飯,拿掃把掃地,自己穿衣服,這些事情完全可以尊重寶寶的選擇,讓他去做,父母要做只是告訴他做事情的方法和技巧,而不要因為寶寶會給你增加分外的工作而煩惱,請給寶寶一點時間,讓他慢慢學(xué)會長大。

          其次,請不要用大人的思維方式去干涉寶寶的選擇。

          很多時候,寶寶在做選擇時,做父母的都耐不住性子,去干涉寶寶,記得沛澤小時候玩過這樣一個游戲:把不同形狀的積木放進玩具車里。在我看來,圓形的積木一定要對準圓形的孔才能放進去。于是,我給他了一個示范,希望沛澤能夠明白我的意思,但沛澤卻不聽我的安排,硬是要把一個五邊形的積木放到圓形的孔中,就在我以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時,積木卻順利地通過了圓孔。

          這件事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我們大人往往是用以往積累的經(jīng)驗來做事的,而這種經(jīng)驗未必都是正確的,而寶寶卻是在嘗試中摸索經(jīng)驗的,俗話說,實踐出真知嘛,讓孩子自己學(xué)會選擇吧,也許,他的選擇比你要強很多呢。

          第三,尊重不等于順從。

          現(xiàn)在有些父母認為傳統(tǒng)的養(yǎng)育方式過于老套,強調(diào)要尊重寶寶,但是卻不知道如何在權(quán)威與愛之間找到平衡點,結(jié)果就使尊重變成了溺愛順從,對寶寶的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也不予制止,這樣只能教壞寶寶,而不是教會寶寶。

          23歲的寶寶到了叛逆期,常常會因為與父母的意見不一致而發(fā)生沖突,這時候怎么辦?不妨試試選擇法:“寶寶,必須上床睡覺了,已經(jīng)很晚了,如果你不想睡覺,可以選擇聽一個故事或者玩一會兒,再睡覺,你選擇哪一個呢?”

          選擇法在與寶寶打交道的過程中非常有效,雖然父母提出的兩個方案都不是寶寶想要的,但是他喜歡自己拿主意、做決定,所以非常樂于接受這種方式,從而有效地避免沖突。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涂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注冊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