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2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丁圣元訪談

          [復制鏈接]

          23

          主題

          50

          帖子

          134

          積分

          幼兒園小班

          Rank: 2Rank: 2

          積分
          134
          QQ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于 2011-2-25 17:51: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主持人:《期貨市場技術分析》一書哪部分最精華?

              丁圣元:前面部分,最基本的技術知識和概念是非常關鍵的,對今后整個道路都是非常關鍵的。后面講的系統對初學者來講是一個了解,前面的講的非常清晰,講得非常好。最開始學期貨選書是非常重要的事,如果你不了解,沒有很好的入門就很難不走彎路。所以選這個書非常重要。像趨勢的概念,趨勢線的畫法,百分比回撤的做法,還有價格形態等,還有長期圖形的對分析的作用和意義,擺動指數等等都是非常關鍵的,也是最精華的部分。   

          主持人:您一般交易的時候比較習慣使用哪些技術理論和指標,它們是如何結合的呢? 丁圣元:我自己的感覺沒有特別注重的指標和理論,我想的是趨勢方向和趨勢階段,每個階段所使用的工具側重點是不大一樣的,打一個比方說,就像第三階段漲得特別厲害的時候,這個時候主要不是憑借趨勢線或者移動平均線,這時候市場交易量、蠟燭圖信號非常重要。你要早一點了解交易信號。每一個階段你要使用什么工具,你要清楚得知道。比如說第三個階段,市場快速拉升的趨勢,這時候趨勢線,移動平均線就不太好用,蠟燭圖信號好一些,或者與百分比回撤結合起來會比較好一些。反過來,在第二個階段的時候,市場多反復,方向已經明確的情況下,主要不是采用蠟燭圖信號的形態,因為它太靈敏,主要是基于價格水平來進行判斷。趨勢的第一階段要對長期下降趨勢線要有一個考量,還有是不是創新低,交易量等方面進行考慮,這是對底部信號判斷的工具,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選擇的判斷工具是不一樣的。
             
          貓之趨勢:丁老師,您感覺象趨勢線,百分比回撤,反轉形態,擺動指數等等一些分析工具,是否對于您自己的操盤有所幫助? 另外,墨菲的技術分析,給我自己的印象好象是總期待用技術工具去預測未來以進行套利,您在實際操盤中對于技術分析這種東西有什么感觸嗎?   

          丁圣元:所有的技術分析,核心的工作都是關于趨勢的,對趨勢的判斷,趨勢的判斷一個是方向,另外一個它處在什么階段,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做法,我是把它分成三個階段。無論你是使用價格形態,還是百分比回撤還是移動平均線做趨勢分析,都要圍繞著識別趨勢方向,識別趨勢所處的方向和階段來做。打一個比方說,我們說趨勢的階段性特點,假定上升趨勢,第一階段還是延續著跌勢的感覺,這個市場很疲弱,雖然骨子里面變了,一個是熊市做空的收尾,還有對市場的密切觀察和研究。第二階段是底部做好了,往上有一個突破信號,但是市場還不穩定,市場還會來回反復,漲得不是很多。這個時候是入市建倉的好的時機,不過也要注意,第二個階段你可能會來回猶豫,來回反復,這個時候你一定要建倉和堅持,不能跟著市場一起猶豫。到第三個階段的時候,會進入一個快速拉升的階段,投入額比較小的人可以試一下,對于大的機構已經來不及追這個市場了。找一張國內的股票指數,特別是50指數,從05年7月份前后的來看,那大概是第一階段的前后,到8月份一直持續到11月份,這大概是第二階段。12月份到今年年初有一個快速的拉升,是第三個階段,可以拿這個作為初步的比喻,現在三個階段已經完成了。三個階段里頭,每個階段有它不同的特點,有它不同的做法,你重點的工作也應該不同。你有了這樣的想法之后,你就能夠知道,你用這個工具的時候,包括趨勢線、百分比回撤、移動均線的目的是什么。不能采用機械的做法,比如說突破趨勢線就怎么樣,移動平均線交叉之后怎么樣,這樣的做法是交易系統的做法,不是我們的做法,人做分析的時候,主要的工作在于綜合。《期貨市場技術分析》這本書前面講的是技術基本理論,趨勢線,移動平均線,價格形態、長期圖表等等基本的工具,這本書的價值還是在于基本的概念,基本的用法,基本的理論,基本的工具。
             
          主持人:我經常在網上發現一些網友對波浪理論的分歧比較大,您覺得應用波浪理論的時候有哪些注意事項?     

          丁圣元:我個人的想法一個好的理論應該是簡明的理論,不應該是非常復雜,非常僵化的理論。因為市場的變化實在太復雜了,你一定要適應不同的情況。市場千變萬化,你用相對固定的尺子把千變萬化的東西量下來,必然是這樣也行,那樣也行,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對波浪理論的應用要慎重,它跟簡明的原則還不太相符,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爭論。如果我們做技術分析的話,還要圍繞基本的問題,一個是趨勢的方向,另外一個是趨勢的階段。實際上隱含一個東西,是趨勢的結構,趨勢是什么,趨勢會在什么階段,趨勢有幾個階段,這是隱含的內容,也是趨勢的內容,圍繞這些關鍵問題來做可能更好一些。我剛才講的三個階段,表面上跟三個推進浪有一些相似性,但不完全是這樣,我還找不到明顯的規范,有形態,但是沒有那么多的具體規范。這是我的一個感覺,請大家參考。所以學技術分析,基本的概念和基本的應用是最關鍵的。
            
          區別針:您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是哪些呢?您決的怎樣的組合比較有效?   

          丁圣元:您需要很好的理解市場,包括交易的技術、環節和細節,在這個基礎之上,主要是判斷趨勢的方法。比如說移動平均線,趨勢線,百分比回撤,價格形態,這些是最常用的技術方法,它的核心是趨勢是什么,它發展到什么階段了。如果你要認識一個趨勢,可以大概把它分成三個階段,一個是初生的階段,一個是中間的階段,還有一個是最后的階段,每個階段都會有自己的特點,應對方法也不同,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針對不同的階段拿出不同的方法。特別是我們的做法,應對的方法。

          100陽光100:丁先生,你好!你能不能談談你的競爭循環理論中的自我加強循環與自我抑制循環的問題?
            
          丁圣元:現在回答這個問題,一句話兩句話說不太清楚,技術分析是個經驗的手段,如果經驗手段我們不能把它上升到理論高度和認識的話,純粹借助工具很可能走向誤區,競爭循環理論嚴格來講不是我自己的理論,是我把中國古典哲學應用到技術分析上來,我只是做了翻譯的工作,把它變成現代的語言和現代的概念。如果要談具體的東西,其實它很簡單,比如說我自己做這個事情,是我自身的能力,每次我做事情是利用我的資源,把這個資源變成我的能力,這個之間會有一個循環,倘若我得到一個資源是對我能力更有效的話,我這個循環就會是一個良性好的循環,如果別人和我競爭一個資源,我競爭所得的資源偏少的話,這就是不是良性的循環。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循環有一個巨大的作用,在短時間之內,或者積累到一段時間之后將造成巨大的差距,而且這種循環本身是相當固化的,一旦你進入這個循環以內,你很難通過自身來擺脫它,這就是所謂的命運的屬性。為什么競爭循環理論有命運的屬性,是你要么處在良性循環狀態下,要么處在惡性循環狀態下,而且你的良性循環和對手的惡性循環也是互為因果的,有的時候你的競爭者跟你沒有很明顯的競爭,但是不管你看得見還是看不見競爭都是存在的,把它應用到市場,也是肯定的。不要把行情走勢拿過來說是趨勢,這是表現,本質是競爭循環關系。如果想要詳細了解的話,可以參考我的那本《投資正途》。
          磨剪子來,戕菜刀!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