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486|回復: 13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十大最值得逛的上海馬路~~(完整版)

          [復制鏈接]

          0

          主題

          1219

          帖子

          1

          積分

          新生兒

          積分
          1

          新人進步勛章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于 2007-10-21 11:43: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最具格調的馬路
          衡山路:繁華處的幽靜通道
          衡山路很出名,雖然與它毗鄰的是上海繁華的商業區淮海路和徐家匯,但從某種意義上而言,衡山路更出名。如果說淮海路和徐家匯是肆意蔓延的喧囂與繁華,那么衡山路則是留守在它們身后的幽靜通道。但在幽靜中卻又不失文化的韻味,細細品下來更讓人留戀往返。

            一直偏愛衡山路,不寬的馬路,干凈的街道,兩邊風格迥異的建筑,各類休閑酒吧與特色小店更讓衡山路蒙上濃濃的格調氣質。解讀衡山路離不開以下這些關鍵詞:

          關鍵詞一:法國梧桐

            衡山路給人感觸最深的就是路兩邊濃密的法國梧桐。這里的法國梧桐延綿了好幾個街區,悠遠的歷史使樹的枝葉異常繁茂,經過修建的樹枝密密地遮蓋了路的上空,烈日炎炎的夏季,這里卻是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走在路兩邊,不時有涼爽的輕風拂面吹過,帶來一陣沁人心睥的涼爽。

            衡山路始建于1992年,曾是法租界著名的貝當路,1943年10月更名為衡山路,整條街長2.3公里。衡山路最初的景象已無從考證,但今天這一派幽靜之貌也足已使人沉醉其中。

            讀過張愛鈴的小說,底色是一味的荒涼,這種荒涼的基調是建立在日常生活的煩瑣之中;也了解過張愛玲的生平,看過她寫的散文。常德路195號,常德公寓,當年的名字是愛丁堡公寓(Edingburgh House),1939年的張愛玲與母親和姑姑就住在51室;1942年搬進了65室(現在為60室),直至1948年,在她的《公寓生活記趣》中就記錄了這段生活,在我的想象中,當年的張愛鈴也應該會常常行走在如衡山路這樣有濃密法國梧桐的幽靜通道上。在這樣的路上,我會想起張愛鈴,默默地懷念著她!
          幸福是一種感覺

          0

          主題

          1219

          帖子

          1

          積分

          新生兒

          積分
          1

          新人進步勛章

          2#
           樓主| 發表于 2007-10-21 11:44:20 | 只看該作者
          關鍵詞二:歷史公寓

            衡山路上隱匿著很多歷史久遠的老公寓,他們如隱士般在歲月變遷中保持著自己獨有的姿態。興許在某刻,他們還是名流們爭相居住的地方。逝去的歷史雖已湮滅了往事,但這靜靜佇立著的老公寓仍一刻不停地追隨著它;看似斑駁的墻壁有年輪的印記,卻無法磨滅曾經藏在墻上的秘密。

            圖中的西湖公寓,原名華盛頓公寓,地處衡山路303-308號,門前一塊“上海市優秀歷史保護建筑”的匾額顯示了悠遠的歷史和不菲的身價。

            西湖公寓地處銳角形街角,總平面略呈三角形。墻面簡潔,涂的是墨綠色涂料并有微微的拉毛。抬頭仰望可以看見公寓的縱向窗間有白色幾何裝飾圖案,在它的入口門框處還有層層向上收縮的形態,這些都顯示了裝飾藝術派的風格。



          關鍵詞三:酒吧

            衡山路最出名的當屬各國情調的酒吧,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衡山路就是“酒吧一條街”的代名詞。入夜,這里便是人影攢動的浮華之貌,在燈光的照耀下,路邊的法國梧桐也蛻去白天的幽靜,在幽暗中顯出幾分鬼魅。泡吧的人當中還有很多老外,燈光、歐式建筑、鬼魅的法國梧桐,這些元素混雜在一起,調出的是一股濃烈的歐美情調。
           美式“波缽街”激情四溢;“薩莎”則是純粹的英式酒吧;“藏瓏坊”處處透出新古典的中國風;“時光倒流”讓你仿如置身二三十年代舊上海的某個小茶坊;中西合璧的“小紅樓”高雅安靜;“Agogo”、“真愛”里坐滿了二十來歲的新銳一族……


          關鍵詞四:私家洋房
           衡山路濃密的樹蔭下掩隱著太多歷史的車輪,路邊用高墻圍就的私家洋房無疑是最令人浮想聯翩的。偶而開合的鐵門仿似姑娘神秘的面紗,只留有路人匆匆一瞥卻又馬上遮掩得嚴嚴實實。門內繁茂的綠樹和探出門外的枝葉隨風輕擺,在風的吹撫中似在喃喃私語,訴說著不知名的故事。

          關鍵詞五:特色小店

            衡山路的各處還有有些頗具特色的小店,面積狹小但品位不俗,與這條歷史悠遠的路交相輝映,吸引著各地的人們。
          幸福是一種感覺

          0

          主題

          1219

          帖子

          1

          積分

          新生兒

          積分
          1

          新人進步勛章

          3#
           樓主| 發表于 2007-10-21 11:44:46 | 只看該作者
          2.最具書香氣的馬路

          去福州路品味濃濃書香
          福州路,全國聞名的文化街,是與南京路東路平行的一條東西向馬路。也是上海租界時期最早開辟的馬路之一,舊稱“四馬路”。早在一個世紀之前,這里便集中開設了不少書局和報館,以及一些出售紙、筆等文化用品的商店,因而享有“遠東第一文化街”的美稱。

          上海市民口中的“文化街”上,到底深藏著多少悠久的文化歷史?這里本是燈紅酒綠之地,上海灘高級妓院“書寓”、“長三堂子”的集中地。這里也是文化的發祥地,杏花樓旁的粵菜館曾是魯迅先生經常光顧的北新書局,美術用品商店西側竟是巴金創辦的文化生活出版社,河南路口的大樓居然是大名鼎鼎的中華書局和商務印書館舊址。

          在福州路390號懷遠里弄口有一家名聞海內外的“上海外文圖書公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外文書店。
          幸福是一種感覺

          0

          主題

          1219

          帖子

          1

          積分

          新生兒

          積分
          1

          新人進步勛章

          4#
           樓主| 發表于 2007-10-21 11:45:46 | 只看該作者
          也許上海人都不知道,躋身在這里的外文書店,其實已有四十多年的歷史。當時因其門面被漆成紅色,故又有“紅屋”之稱。
          外墻依然保留著原來的深紅色,門外的雕塑為這座建筑增添了不少氣質。

          福州路上有很多特色的書店,如音樂書店,、大學城書店、社科書店、博古齋等。其中位于福州路424號的上海古籍書店,也是上海人所熟知的。這里是“海上淘書”的好去處



          “上海書城”是一幢氣度非凡的建筑物,它的闊綽和大氣令讀書人真的有了一種“坐擁書城”的幸福感覺。 “上海書城”的特點在于它的博大,其圖書品種豐沛,可謂書的海洋。



          在今天的福州路西藏路口矗立著異常氣派的來福士廣場,里面各種名牌商品匯集,還有酒吧、咖啡館和各式風味餐廳,連名氣不小的季風書店也躋身其中,是滬上又一處現代化商城。這里不僅為文化氣息濃郁的福州路增添了些許的商業氣息,而且也成為了時尚年輕人的聚集地
          幸福是一種感覺

          0

          主題

          1219

          帖子

          1

          積分

          新生兒

          積分
          1

          新人進步勛章

          5#
           樓主| 發表于 2007-10-21 11:46:07 | 只看該作者
          3.最具文化味的馬路

          紹興路:閑步聞書香
          在上海,沒有一條相同的路。就像人一樣,洶涌人潮中,找不到一模一樣的臉孔。路似人,人也似路。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譬如紹興路。
          在上海,她是一條很不起眼的馬路,從東到西,不過兩三百米。與周圍繁華的淮海路、衡山路、汾陽路相比,顯得落寞很多。路邊的法國梧桐,經過歲月洗刷的房屋,加上夜晚昏暗的路燈,這條路一直保持著某種神秘,配合著百年歷史老建筑上斑駁的顏色,向每一個經過這里的人述說著這個城市的歷史。
          這條街很幽靜,不熟悉的人會將她錯過。但如果你耐下性子仔仔細細地兜完,她一定會讓你感到驚訝。
          從瑞金二路一拐彎,便是紹興路的頭。馬路窄,兩邊是高大的梧桐樹,梧桐樹影灑下來,使這條街顯得更加幽靜。因為路上沒有公交車,天氣好的日子,便經常可以看見三三兩兩的人圍在馬路中間聊天,看樣子像是這里的居民,這就有了市井味,很家常的。

          4.最能引起購物欲的馬路

          淮海路: “霞飛路”的繁華夢
           淮海路,原名“霞飛路”,上海最著名的馬路之一.橫臥在上海市中心區,東起人民路,西迄凱旋路.由于淮海路以前屬于法國祖界,建筑及具法式韻味,道路兩側均種植“法國梧桐樹”,極具歐陸風情。在上世紀30年代即以以格調高雅、人文薈萃、意蘊豐富,和富有異國情調而享譽中外。他是與巴黎的香榭麗舍、紐約的第五大道相媲美的大街
            有句老話說“外地人愛去南京路,上海人愛逛淮海路”。可以看出上海人濃郁的淮海路情節。的確,作為一條極具歷史意義的馬路,優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人文底蘊,濃烈的現代商業氣息,使得淮海路在上海人心中有著無可取代的地位。淮海路“洋氣”,淮海路“高雅”,淮海路充滿了“自尊自貴”的氣質。


           淮海路不僅是聞名的購物場所,他的沿途風光更是值得欣賞,在這里你可以看到更多很有價值的人文景觀。他的附近深藏著很多的名人故居和歷史保護建筑。也許是一幢不起眼的小樓,但它確是講述著一段曾經的歷史。

            911路雙層旅游觀光巴士,沿著淮海西路,中路,直到淮海東路。你可以坐上它,選擇上層的一個位置,淮海路的一路風情盡在你得眼底下,一覽無余。

          地鐵一號線貫穿整個淮海路的心臟地帶——淮海中路。他把淮海路劃分為東、中、西3個區域,每個區域都有自己的特色。
          幸福是一種感覺

          0

          主題

          1219

          帖子

          1

          積分

          新生兒

          積分
          1

          新人進步勛章

          6#
           樓主| 發表于 2007-10-21 11:46:31 | 只看該作者
          5.最具歷史感覺的馬路

          一座城市,無論他有多現代化,總要有這樣一個地方,保留下些歷史的回憶。在大上海都市中,城隍廟便是這樣一個地方。城隍廟,原為三國時吳主孫皓所建的金山神廟,明永樂年間改建為城隍廟,現存建筑為1926年重建。它位于市中心人民廣場的東南方,鄰近著名的外灘,淮海路和南京路等景觀。


            景區內有茶樓、餐館以及百貨商店等,經營各種日用百貨和上海風味小吃:酒釀圓子、南翔小籠包、梨膏糖、八珍湯等,城隍廟五香豆更是聞名四海。

          湖心亭和九曲橋,是城隍廟的代表建筑,九曲橋更是城隍廟的精華之處。它有九個彎曲,建在湖的中心。節假日里這座橋上游人如織,寸步難行。

          6.最能認識上海的馬路
          “十里洋場”:南京路步行街
          上海四大商業街之一的南京路步行街,在中華民國時期已是聞名遠外的“十里洋場”。如今的步行街以其悠久的歷史、華美的建筑、林立的商店、繁華的街市、輝煌的夜景而被譽為“中華商業第一街”的美稱。

           外地人說,沒到過南京路,就是沒有到過上海。外國人說,沒到過南京路等于沒到過中國。南京路步行街早已成為上海大都市的象征。它集購物、旅游、商務、展示、文化五大功能于一體,是上海這座城市消費、活動的中心。

            南京路很早就成為了流行時尚的發源地,商業家的黃金地。19世紀初期,這里就誕生了四大環球百貨公司:華聯商廈,原“永安公司” ;上海時裝公司,原“先施公司”; 第一食品商店,原“新新公司”;市百一店,原“大新公司”。


          步行街為游客提供了一個觀賞文化藝術的平臺,游客在游玩購物的同時,也得到了精神上的收獲。

          南京路步行街,一條百年世紀大道,歷經滄桑,卻依舊繁華。它是上海這座城市繁華的象征,更是歷史的象征。
          幸福是一種感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