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8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秋季小兒咳嗽治療,小兒咳嗽嘗試小兒按摩

          [復制鏈接]

          156

          主題

          266

          帖子

          505

          積分

          幼兒園小班

          Rank: 2Rank: 2

          積分
          505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于 2011-12-8 14:39: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蘿卜蜂蜜飲(治療咳嗽)
            用料:白蘿卜5片、生姜3片、大棗3枚、蜂蜜30克。
            制法服法:將蘿卜、生姜、大棗加水適量煮沸約30分鐘,去渣,加蜂蜜,再煮沸即可。
            溫熱服下。每日1~2次。
            功效主治:蘿卜味辛、甘,性涼,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化痰止咳等作用。其醇提取物對革蘭氏陽性細菌有較強的抗菌作用。生姜是散風寒、止嘔下氣的常用藥,大棗多作和胃養血及調和藥物使用。蜂蜜潤燥止咳,本飲可起到敬寒宣肺,祛風止咳的作用。
            治療傷風咳嗽,以風寒感冒咳嗽為宜。
            注意事項:體弱屢易感冒咳嗽,久治不愈或反復遷延的嬰兒,可試用。但風熱咳嗽,見發熱痰黃者,則不宜選用。
            2、百合蜜(專治:咳嗽)
            用料:百合60克、蜂蜜30克。
            制法服法:將百合洗凈晾干,與蜂蜜拌勻,入鍋隔水蒸熟。
            此蜜制百合可作點心讓嬰兒吃。
            功效主治: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作用。含淀粉、蛋白質、脂肪、多種生物堿、鈣、磷、鐵等成分。藥理試驗其煎劑對氨水引起的小孩咳嗽有止咳作用,并能對抗組織胺引起的蟾蛛哮喘。與蜂蜜同用,加強其潤肺止咳作用。
            治療嬰兒慢性支氣管炎,咽干燥咳,特別是入秋之后的干咳,伴大便秘結更宜。
            注意事項:脾虛便溏嬰兒不宜選用。本法服食方便,以秋、冬季選用為宜。
            3、百合款冬花飲(專治:咳嗽)
            用料:百合30~60克、款冬花10~15克、冰糖適量。
            制法服法:將上料同置砂鍋中煮成糖水。
            飲水食百合,宜晚飯后睡前食用。
            功效主治:百合潤肺止咳?疃ㄐ翜,有潤肺下氣,止咳化痰作用。本品提取液可使支氣管略擴張,對組織胺引起的痙攣,有解痙作用。因此具有止咳,祛痰平喘作用。兩藥合用有潤肺止咳、下氣化痰之功效。
            治療嬰兒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緩解期),秋冬咳嗽、咽喉干痛,久咳不愈。
            注意事項:本飲以秋冬咳嗽,略見有痰者適宜,對支氣管哮喘或痙攣性支氣管炎,則藥力不及,但可作輔助治療用。
            4、荸薺百合羹(專治:咳嗽)
            用料:荸薺(馬蹄)30克、百合1克、雪梨l個,冰糖適量。
            制法服法:將荸薺洗凈去皮搗爛,雪梨洗凈連皮切碎去核,百合洗凈后,三者混合加水煎煮,后加適量冰糖煮至熟爛湯稠。
            溫熱食用。
            功效主治:荸薺味甘,性微寒,能清熱生津,涼血解毒,化痰消積等作用,含淀粉、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維生素C和荸薺素等成分,荸薺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及綠膿桿菌有抑制作用;梨能清熱生津,潤燥化痰;百合潤肺止咳。三者合用則起滋陰潤燥,化痰止咳的作用。
            治療痰熱咳嗽,痰黃稠,咽喉不利。用于嬰兒慢性氣管炎見痰熱癥者。
            注意事項:脾虛便溏、咳痰清稀者不宜選用。血虛體弱的嬰兒忌用。
            5、川貝母蒸梨(專治:咳嗽)
            用料:雪梨或鴨梨一個,川貝母6克,冰糖20克。
            制法服法:將梨于柄部切開,挖空去核,將川貝母研成粉未后。裝入雪梨內,用牙簽將柄部復原固定。放大碗中加入冰糖,加少量水,隔水蒸半小時。
            將蒸透的梨和其中的川貝母一起食入。
            功效主治:貝母為化痰止咳良藥,與雪梨、冰糖并用,則起化痰止咳,潤肺養陰功效。
            治療久咳不愈,痰多,咽干,氣短乏力。
            注意事項:民間常用驗方。嬰兒久咳,多為慢性支氣管炎,本方性味平和,對久咳體弱兒適用。復有外感者不宜用。本方以選用地道藥材川貝母其效佳。
            6、醋飲(專治:咳嗽)
            用料:白醋適量。
            制法服法:將醋燒沸,放涼后備用。
            每次服一小匙,慢慢咽之,日咽數次。
            功效主治:醋味酸、甘,性平,有散瘀、解毒、消腫的功用。用治咽炎咳嗽,取其消除咽癢的功效。見患兒因癢而咳,遇風則甚。所謂“癢則咳,不能已矣”。
            注意事項:此法有時可收到意想不到的功效。但對脾虛濕盛,有骨關節病痛者不宜。病愈即止,多食會損齒傷胃。
            嗽是小兒呼吸道疾病的常見癥狀之一,現代醫學的急、慢性支氣管炎、氣管炎、部分咽喉炎均屬于此病范圍。中醫學按其臨床主要癥狀將咳嗽分為兩大類,一般繼發于感冒之后的稱為“外感咳嗽”,沒有明顯感冒癥癥的稱為“內傷咳嗽”。小兒咳嗽除了要遵醫囑服藥外,飲食要清淡、易消化,忌食腥葷辛辣之品。此外,可用下述藥膳輔助治療。
            1、風寒咳嗽:特點是咳嗽,咽癢,咳痰清稀,鼻塞疏清涕等,治療宜宣肺散寒止咳。
           。1)紫蘇粥:紫蘇葉10克,粳米50克,生姜3片,大棗3枚。先用粳米煮粥,粥將熟時加入蘇葉、生姜、大棗,趁熱服用。
            (2)蔥白粥:大米50克,生姜5片,連須蔥白5段,米醋5毫升,加水適量煮粥,趁熱飲用。
            (3)杏仁蘿卜煎:杏仁(甜)10克,生姜3片,白蘿卜100克,水煎服,每日1劑。
            (4)核桃生姜飲:核桃肉5枚搗爛,生姜汁適量送服。
            (5)家庭常備中成藥:通宣理肺丸。橘紅丸、橘紅痰咳液等。
            2、風熱咳嗽:特點是咳嗽,痰黃黏稠,鼻流濁涕,咽紅口干等。治宜疏風清熱,化痰止咳。
           。1)二汁飲:鮮藕汁、梨汁等份,生服。
           。2)蘿卜冰糖汁:白蘿卜取汁100~200毫升,加冰糖適量隔水燉化,睡前1次飲完,連用3~5次。
            (3)蔥白梨汁:蔥白連須7根,梨1個,冰糖適量,水煎服。
           。4)絲瓜花蜜飲:潔凈絲瓜花10克,放入瓷杯內,以沸水沖泡,蓋蓋燜浸10分鐘,再調入蜂蜜適量,趁熱頓服。
           。5)橄欖蘿卜飲:橄欖400克,蘿卜500~1000克,煎湯代茶飲。
           。6)蜂蜜蘿卜汁:白皮蘿卜1個,洗凈,挖空中心,將蜂蜜100克裝入,置大碗內,加水蒸熟服。
           。7)紅皮蘿卜洗凈(不去皮),切碎后加入麥芽糖2~3匙,擱置一夜,將溶成的蘿卜糖水頻頻飲服。
           。8)牛蒡粥:鮮牛蒡根研碎濾取汁100毫升,粳米50克,共煮粥,趁熱服。
           。9)家庭常備中成藥:急支糖漿、復方甘草合劑、銀黃口服液等。
            3、痰溫咳嗽:特點是咳嗽痰多,痰液清稀,早晚咳重,常伴有食欲不振、口水較多等癥。治宜燥濕化痰。
            (1)橘皮粥:鮮橘皮30克,洗凈,切絲,大米100克,加水煮粥。
            (2)薏仁粥:薏苡仁50克,粳米100~200克,共煮成粥,常飲服。
            (3)二陳二仁粥:陳皮9克,半夏6克,茯苓12克,薏仁15克,冬瓜仁15克,粳米100克。前五料水煎,沸后約10分鐘,去滓取汁。加粳米及適量水,同煮為粥。
           。4)薏米杏仁粥:薏米50克,杏仁(去皮尖)10克。薏米洗凈,加水煮成半熟,放入杏仁,粥成加少許白糖。
           。5)柚皮飲:柚子皮適量,水煎服。
           。6)常備中成藥:橘紅丸、橘紅痰咳液等。

          本文轉自康堯小兒推拿網 轉載請注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