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樓主 |
發表于 2008-9-23 10:23:56
|
只看該作者
個案一
洛溪新城小區幼兒園
花150萬剛評上市一級就倒閉
評級怪圈:沒評級,生源少,要評級,就要加大投入,投入了要收回成本就要提高收費,收費高了,學生又不愿入園
有著十多年幼教經驗的劉先生曾經和朋友一起投資合辦過私立幼兒園,“幾年前,我們在番禺洛溪新城里投資過一所小型的幼兒園,一開始,調查了園區附近的人群需求、適齡幼兒人數后便匆忙建成開放了,并沒有申報過任何等級。結果,剛開園時招生的情況很不理想,第一個學期開班只有20個學生。于是,投資人就要想辦法將幼兒園向市一級的標準靠攏。”劉先生介紹,由于教育部門對于“上等級”的幼兒園在園內教學設施、配備學生人數等方面都有較高的要求,劉先生又開始對園內硬件設施進行改造:游泳池、多個不同結構的游戲室、幼兒圖書室、音樂室甚至是電腦多媒體教學室都是不可或缺的配置,這樣一來,改造資金投入就達到150多萬元。
“投入那么大就要提高收費回收資金,但收費太高又沒有學生肯入讀。”劉先生告訴記者,該幼兒園成功升級為市一級后不久,很快就關門了,而他和合伙人投入的成本也僅收回了不足七成。
對此,曾經在公立幼兒園當園長而現在又在海珠區信孚慧雅私立幼兒園任園長的馮琨玿深有同感:政府評級對待私立和公辦幼兒園都“一刀切”,采取同樣的評估標準。但是,公立幼兒園有國家撥款,私立幼兒園卻沒有,這樣就不公平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