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兒泄瀉是以大便次數增多,瀉下如水樣或夾食物殘渣為主要癥狀。多見于夏秋季節。為小兒最常見的消化道疾患。輕則預后良好,若久瀉不愈,則易導致厭食、慢驚風等,妨礙小兒正常生長發育,甚至智力發育。究其病因,主要是由于乳食所傷及感受外邪,導致脾胃氣機失調,大腸失司,而致泄瀉。故其治療手法以調理脾胃為主。
首先,小兒推拿也要根據病情不同加減穴位及選擇不同的手法。小兒泄瀉分為傷食瀉、濕熱瀉、脾虛瀉、火熱瀉、寒濕瀉、氣陰兩傷等證型。
例如:
傷食瀉:有明顯傷食史。瀉下酸臭,夾有乳食。痛時欲瀉,瀉后痛減。食少或拒食,夜臥不安。舌淡紅,苔厚膩,脈滑,指紋色紫。可加用推四橫紋,清大腸,清天河水,退六腑。其中,四橫紋為治小兒傷食要穴。食積多有郁熱,故多用清法。
濕熱瀉:大便呈水樣或蛋花樣、或有粘液。氣味臭穢,量多次頻。口渴不欲飲。煩躁,食少,小便黃。舌紅苔黃膩,指紋色紫。可加用清天河水、退六腑、清小腸以清利脾胃濕熱,下推七節骨、揉涌泉以引濕熱下行,濕熱去則瀉自止。
脾虛瀉:大便稀溏。一般于食后作瀉,色淡不臭。面色萎黃,肌肉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脈細。可加揉足三里、補胃經推三關以補益脾胃,益氣養血,加揉百會以提升陽氣,升陽舉陷。
現自己判斷是什么類型,這時候醫生操作的時候,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會更輕松。
然后:看醫生第一次做完了,你會認為非常簡單,因為一般無外乎補脾、調大腸。。不超過5個部位,然后醫生就不斷的用手指磨蹭,一般是200次。
第一次你先記住他做的位置,記住次數。這對你是很輕松的。
回來到網上尋找這些部位,你直接在百度搜“小兒泄瀉”“傷食瀉”就可以,有帖子介紹推拿手法的。這里我就不重復說明,否則可以開一堂課了,呵呵。
看清楚這些部位上寫的“清”還是“補”,一定要按網上說的,該從大拇指到小指你就這么做,千萬別反了!一般清是下泄,補就是往上補的意思,得到的結果是相反的哦。有時候腹瀉為了清火,是要清的;有時候,是為了固本澀腸。你就按人家說的,沒問題,別自己自以為是哦。
一般中醫上一個療程3-4次,腹瀉就有效果。他還會給你增加療程呢,呵呵。
第二次,如果你有不明白的,你要表現白癡狀,問些傻問題,讓他給你解答。千萬別說些專業術語,這些醫生很敏感的,他會以為你其實是個內行,在偷學,自己回家給孩子推拿。
切忌,一定要說行外話,著急心痛狀。
這一次,著重看他手法、速度,用自己的手在背后給自己另一只手做,找到感覺。
這一次你結合了網絡的和學到的回家給孩子做。千萬不要怕,不要怕自己按壞了,就是搓搓手和胳膊,別怕,呵呵!要記住,按摩是對孩子絕對有好處的!
我姥爺是中醫,從小,我媽媽就給我們用按摩推拿治頭痛腦熱的病,以至于現在這些我都是無師自通給自己做。我老公都覺得神奇,即使前一天燒到39度,我用一枚硬幣告訴他給我刮哪,第二天就好了!別不相信中醫。只可惜我不了解別人身上的經脈,呵呵。
補充,
對孩子按摩,時間不能長,不要太重手。
第二,醫生用的按摩粉,你直接拿寶寶爽身粉替代就可以了!我家是強生的,也沒必要問他。不要給孩子直接推拿啊,200次,能磨破皮的,呵呵。
另外送那些經常說揉肚子治便秘的媽媽一句話:好好查查應該是順時針還是逆時針哦,別越揉越密。
說一句大實話,一切都是為了孩子,所有的媽媽成了教育家、醫師、美食家、廚師、甚至裁縫,呵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