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60|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教你如何正確的選擇潛能音樂

          [復制鏈接]

          90

          主題

          90

          帖子

          251

          積分

          幼兒園小班

          Rank: 2Rank: 2

          積分
          251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于 2012-11-23 10:52: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不少家長都反應,為什么在冬天寶寶有脾氣就是時好時壞的,有些更是表現出抑郁、暴躁和不安的情緒,對此,卓人教育的幼兒心理專家指出,由于冬季的天空陰晴不定,冷風把寶寶擋在屋內,限制的活動空間,這個時候幼兒的心里有產生了產生壓力的表現,不妨利用潛能音樂療法疏導幼兒的心理壓力“音樂像陽光,給寶寶明亮和溫暖,對于安撫寶寶情緒是有效的途徑”。

          孩子出生后都在許多方面蘊藏著驚人的天才般的潛能。卓人教育網的嬰兒早教專家在經過科學研究之后對這一點深信不疑。嬰兒早教專家認為,之所以稱之為“潛能”而不是“能力”的原因是這些能力在通常情況下并不能得到很好的發揮,因為我們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中有著太多不盡合理的地方,進而打壓了孩子潛能的釋放和運用。合理的潛能音樂則能以最優美的方式打開孩子的大腦潛能。

          分時間段聽音樂

          據卓人教育的幼兒心理專家介紹,一般來說,冬季寶寶在室內的時間較長,有四個時間段比較合適讓寶寶聽潛能音樂,一是寶寶睡醒起床時,二是寶寶開心玩樂時,三是媽媽、爸爸給寶寶講故事、對寶寶說話(也就是寶寶學習時),四是寶寶入睡時。

          起床時適合聽一些情調和藹清新的音樂。寶寶開心玩樂時,適合聽一些更活潑更動力型的音樂。寶寶對富有動感的節奏有興趣,只要不過分狂熱,任何活潑的舞曲都是合適的選擇。
          寶寶喜歡聽爸爸媽媽說話、唱歌,和寶寶對話時有些平和、舒緩的音樂伴隨就能讓寶寶更集中注意力。“而陪伴寶寶入夢,當然最好還有優美親切的搖籃曲”。

          讓寶寶在潛能音樂中玩游戲,用音樂開發智力

          父母還可創設游戲場景。對于孩子而言,在游戲中學習音樂效果更佳。因此,在進行音樂活動時,最好創設一個游戲情景,讓他在其中扮演一個角色,這樣往往更能引起孩子的興趣,對于幼兒心理減壓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如在玩音樂游戲“戰勝大灰狼”時,大灰狼是強大的象征,小山羊則是弱者。當音樂游戲進行到”小山羊“齊心合力打敗”大灰狼“時,膽小、緊張、恐懼、的消極情緒得到了宣泄,從而消除了壓抑的心理。

          多讓寶寶聽辨自然界的聲音

          “寶寶常常會自然地對音樂做出反應,給寶寶聽音樂,多半還是屬于伴隨寶寶各種生活內容的背景音樂”。卓人教育的育兒專家建議背景音樂,音量不宜太強,可讓孩子多聽聽自然界的“音樂”:如各種動物叫聲、水流聲、下雨聲、風吹聲等等,家長還可把日常生活中的這些“音樂”錄下來,經常讓孩子聽辨是什么聲音。這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樂感,還可訓練孩子的聽力。

          潛能音樂選擇建議
          潛能音樂作為從西方引進的系統早教工具,本身有著嚴格的規定和要求。只有節拍在60—70,頻率在8—14HZ范圍內的音樂才是真正的α腦波音樂。這些潛能音樂主要是選擇明朗輕快柔和的樂曲,同時穿插有自然界的鳥啼蟲鳴和潺潺的流水聲的樂曲,這些潛能音樂能給人以豐富的聯想,使人心曠神怡,有利于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它是通過聲波頻率的共振使大腦腦波產生8-14赫茲的腦波振動,促使右腦開始工作,是專業的潛能音樂,具有強大的開發右腦潛能的功能,非常適合于做胎教音樂及嬰幼兒的早教與學習。目前國內引進的專業的α腦波音樂還不多。比較出名的有卓人教育的《α腦波音樂全集》。里面每張專輯都完美融合了自然的聲音于其中,而且有不同的功效。媽媽們不要錯過這個開發寶寶智力的又一秘密武器哦!
          2#
          發表于 2012-12-26 10:36:27 | 只看該作者
          打擊音樂可刺激兒童智力發育
                                                          
              節奏感強的音樂可用于開發嬰幼兒智力。
            中央教科所研究兒童能力發展的專家表示,每天讓嬰幼兒接觸打擊樂,可使孩子有節奏地運動,同時有效刺激孩子的智力發育。讓孩子隨著音樂拍打身體部位,有助于寶寶建立并發展發散性思維的能力,增加寶寶對手臂肌肉的控制能力、更好地完成精細動作。
            兒童健康教育專家表示,不會說話的嬰兒也懂得借助音樂表達自己的思想。如用“叮咚”表達鬧鐘報時,用“砰”表達關門等。每天適當地讓孩子接觸打擊樂,能有效增進寶寶對節奏感的認識和協調能力,促進寶寶在體能、情感等方面的發育。
            隨意的拍手、跺腳和拍打身體各部位可以演奏不同的節奏,同時加速身體的血液循環,促進人體新陳代謝,起到了強身健體的作用。
          所以,建議父母每天和寶寶做拍打身體的游戲,以鼓勵寶寶去拍打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豐富寶寶的音樂體驗。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