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32|回復: 6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寶寶輸液不當,后果難料

          [復制鏈接]

          0

          主題

          241

          帖子

          0

          積分

          新生兒

          積分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于 2008-9-1 09:43: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學界公認,用藥時能口服的不選擇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的不選擇靜脈輸液。這一用藥原則是在大量循證醫學證據的支持下形成的,但公眾未必都清楚。

          0

          主題

          241

          帖子

          0

          積分

          新生兒

          積分
          0
          2#
           樓主| 發表于 2008-9-1 09:44:00 | 只看該作者
           感冒發熱,輸液輸出“輸液反應”

            2歲兒子感冒了,晚上發起了高燒。由于他家離醫院較遠,而且上次孩子感冒發燒時打了點滴后很快就好轉了,加之媽媽學過急救,夫婦倆覺得這次依樣畫葫蘆就行了,于是決定給孩子在家里打點滴。他們翻出上次到兒童醫院看病的病歷,到附近小診所買了輸液的藥品,給孩子掛上了點滴。但就在快滴完時,孩子突然出現畏寒,繼而熱度更高,講胡話,夫婦倆嚇呆了,趕緊打車送到醫院。醫生診斷為輸液反應,經緊急搶救后才得以脫險。

            醫生點評:輸液如同用藥,人體有時也會發生不良反應,即輸液反應。據統計,最常見的輸液反應為發熱,占80%以上。

          0

          主題

          241

          帖子

          0

          積分

          新生兒

          積分
          0
          3#
           樓主| 發表于 2008-9-1 09:44:18 | 只看該作者
            一般認為,輸液反應的基本特征如下:

            ①在輸液過程中,病兒突然出現畏寒或寒戰,數分鐘后開始發熱,體溫迅速上升至39攝氏度-41攝氏度或更高;

            ②一般多發在輸液后30-60分鐘內,滴入100毫升-250毫升時;

            ③通常在停止輸液后數小時,或使用鎮靜、脫敏藥后,畏寒或寒戰現象消失,體溫能較快恢復正常。

            一旦出現輸液反應,應立即減慢輸液速度或停止輸液;注射非那根,嚴重者(發生休克)須靜脈注射地塞米松,并予以吸氧及抗休克治療;若病情嚴重仍須輸液,應及時更換輸液管、藥物及液體。

          0

          主題

          241

          帖子

          0

          積分

          新生兒

          積分
          0
          4#
           樓主| 發表于 2008-9-1 09:45:15 | 只看該作者
           小兒患普通感冒發熱,不宜動輒打點滴,因為:

            ①這類病兒用些對癥(如打噴嚏、流涕、鼻塞、發熱)藥物治療2-3天后,多能逐漸痊愈;

            ②在氣溫較高時,發熱病兒易出現輸液反應,重者可引起高熱驚厥,進而危及生命。

          0

          主題

          241

          帖子

          0

          積分

          新生兒

          積分
          0
          5#
           樓主| 發表于 2008-9-1 09:45:34 | 只看該作者
            嘔吐腹瀉,補液補出“水中毒”

            周末,兒科急救室收治了一名病兒,病兒約三歲,已處于昏迷狀態,煩躁不安,呼之不應,四肢間斷性抽搐。

            醫生給孩子作了全面體檢后,考慮為輸液不當所致水中毒(稀釋性低鈉血癥)合并腦水腫,化驗血鈉值為118毫摩爾/升(正常值為135-150毫摩爾/升)。診斷明確后,立即給予供氧、補堿、靜滴高滲氯化鈉溶液等治療。通過10多個小時的緊張搶救,病兒終于轉危為安。事后追問病史,尋找原處方,得知病兒以往身體健康,這次發病始于前天的腹瀉。病兒每天拉稀水便10多次,嘔吐數次,并伴發熱,媽媽帶他到個體診所輸液,輸液量達1250毫升,其中糖水約1000毫升,鹽水只有250毫升,且輸液速度偏快。

          0

          主題

          241

          帖子

          0

          積分

          新生兒

          積分
          0
          6#
           樓主| 發表于 2008-9-1 09:45:58 | 只看該作者
            醫生點評:水中毒亦稱稀釋性低鈉血癥,是指體內水分過多,導致血液稀釋、血鈉濃度降低的情況。臨床上,輸液導致水中毒并非少見,幸好大多數為輕度水中毒。該病兒由于短時間內水分進入體內過多,超過了腎臟的排出速度,過多的水使細胞外液稀釋為低滲液,細胞因水進入而發生水腫,造成水中毒。病兒表現為精神委靡,全身無力,肌張力降低,體重增加,渾身浮腫,尿量先增后減,嘔吐、腹脹。腦水腫明顯時,如不及時搶救,可危及病兒生命。

            輕度水中毒只需嚴格限制入水量便可。重度水中毒的處理,主要是用高滲含鈉液提高血鈉濃度,恢復滲透壓和細胞功能,促使多余的水從腎臟排出。

            其實,對于急性腹瀉并輕度脫水的病兒,治療首選口服補液鹽,并不需要靜脈輸液。輸液治病觀念亟待“刷新”。縱觀全球,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對輸液都有嚴格的規定,不會隨便給病人輸液。事實上,多數疾病都可通過吃藥治愈,不需要輸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