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22|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幼兒口腔護理

          [復制鏈接]

          170

          主題

          586

          帖子

          930

          積分

          幼兒園中班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積分
          930
          QQ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于 2011-9-28 00:37: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隨著寶寶的成長,牙齒會按序長出,想寶寶口腔健康,良好的飲食習慣,適當的口腔清潔及定期的口腔檢查都十分重要。家長應按照寶寶不同的年齡,采用不同的口腔護理方法,保障寶寶的口腔健康,避免他患上幼兒嚴重蛀牙。
            一、幼兒口腔護理的方法

            1、當孩子第一顆牙齒萌出后,家長就要用指套式牙刷,以輕柔、簡短的來回動作清洗幼兒牙齒。每天最少做兩次,一次在早餐后,另一次在睡覺前。若能在幼兒每次吃東西后就清潔牙齒,當然更理想,這樣可使孩子盡早地樹立起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注意事項:一般在牙齒和牙床交界處及兩顆牙齒之間的區域,特別容易積存黃色乳酪狀粘性物,它是由食物殘屑和細菌堆積而成,一般稱它為牙垢。它很柔軟,只要稍微擦拭就可以清除掉。要仔細地除去它,要不然很容易從那兒開始蛀牙。

            在擦拭嬰兒牙齒時,請不要用牙膏,并要注意上顎乳臼齒的外側和下顎乳臼齒的內側面、上下乳臼齒的咬合面是否徹底擦拭干凈。伴隨著更多的牙齒萌出,牙縫間的清潔則需要使用牙線。

            2、到兩歲半左右,幼兒全口乳牙長齊后,就要開始教幼兒刷牙。

            首先,要為幼兒選擇合適的牙刷。由于孩子的手和嘴與成人不同,需要使用刷毛柔軟、刷頭小巧的兒童牙刷,這樣才能更好地清潔牙齒、保護牙齦。

            其次,要選用合適的牙膏。一般孩子的牙齒出齊后才可以使用牙膏,這樣可以防止孩子誤吞牙膏。使用牙膏時,必須使用含氟素的牙膏。同時,牙膏的份量應大約為一粒青豆大小,避免寶寶不能把過多的牙膏清洗干凈。可選用兒童牙膏,因為兒童牙膏的配方是針對兒童的,而且兒童牙膏通常都有水果香味,可以提高小孩的刷牙興趣。

            二、刷牙時一般可以使用下列方法

            1、前牙、后牙外側——握住牙刷,使其與牙齒成45度角,從牙齦線開始,輕柔地、小幅度地來回刷牙;

            2、后牙內側——刷牙幅度要小、刷牙動作形成一定彎度;

            3、前牙內側——保持牙刷與牙齒垂直,用牙刷頭上下刷;

            4、咀嚼面——平握牙刷,輕柔地刷牙。

            注意事項:這個時期早、晚兩次的刷牙只能算是游戲,鼓勵幼兒養成刷牙的習慣、了解并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而幼兒的口腔清潔工作仍然要以家長為主,刷牙過后再由家長對幼兒牙齒進行清潔。這樣不僅可以早、晚各觀察一次小孩口腔中是否清潔,還可以及早發現蛀牙,以便接受早期治療。

            三、教幼兒掌握刷牙的技巧

            使用尺寸適合兒童的軟毛牙刷。讓他選擇自己鐘愛的牙刷(如通體為他最喜愛的顏色的牙刷、印有他喜歡的電視明星圖案的牙刷)。如此,他會更愿意使用牙刷。

            用孩子自己喜歡的杯子漱口,并開始教你的孩子如何用水漱口,父母要多次重復地作示范,確保孩子不將漱口水吞下。

            備好一條毛巾,供他或者你被水濺濕時使用。

            各就各位,預備,刷!

            1.剛開始練習,脫去孩子的外套,或者穿著準備替換的睡衣等服裝。

            2.弄濕牙刷,使其軟化。如果你的孩子因刷牙而吞進牙膏中的許多氟化物,醫生多半會建議他暫緩使用牙膏,除非他學會漱口和將水吐出(一般要在大約兩歲時才能學會);能吐漱口水后,可在牙刷上擠一點如同豌豆大小的牙膏。

            3.先讓他自己刷牙(學步兒童喜歡模仿父母的動作,所以父母應在他身邊刷牙示范)。幾秒鐘后,你應表揚他,然后說:“輪到我了!”父母應該用來回動作洗刷牙齒的表層,再用輕緩而巡回的動作清潔齒齦以及同樣會滋生細菌的舌頭。

            4.給他的牙齒取一些滑稽可笑的名字,這一方法可使孩子更有可能把嘴張大。這樣,你就能替他刷到漏刷的地方。

            5.“吐水,漱口,再吐水”這一技能對年幼的孩子來說并不是能輕易學會的。你要教他發“撲突”的聲音,教他把注意力放在水池上,教他往下注視池底部,而不是教他注視鏡子中的身影。這不是憑直覺就能學會的。

            6.揩干你和孩子身上的水,讓他面對鏡子欣賞自己燦爛的笑容。

            四、小兒口腔疾病的護理要點

            嬰幼兒免疫力低下、皮膚粘膜的屏障功能也差,常因感染、外傷或其他因素的影響,引起口腔粘膜糜爛、損傷而致病。

            感染性口炎

            感染性口炎在嬰幼兒較多見,可單純發病也可繼發于腹瀉、營養不良、急性感染、久病體弱等全身性疾病時。主要有以下三種:

            A、鵝口瘡:又名雪口,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真菌性口炎。此病與新生兒出生時產道感染或乳具感染有關,此外菌群失調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如長期濫用抗菌素)。其表現主要是在孩子的口腔粘膜上出現白色乳凝塊樣物,可有一處或多處同時發病。這些白膜可以發生在口腔內的任何部位,常見于上下唇內側,頰粘膜、舌面、牙齦、軟硬腭上,有時也能波及到咽部。開始為乳白色點狀或小片狀,逐漸融合成大片乳白色膜,略微凸起,周邊不紅。不易擦去,若強行擦拭后局部潮紅,可有溢血。一般無全身癥狀,重者可出現食欲低下、拒奶、哭鬧不安、低熱、呼吸困難等。

            家庭護理要點:

            1、一般用2%碳酸氫鈉溶液清洗口腔,每日2~3次。

            2、面積較大時,可用制霉菌素10萬u加水1-2ml涂患處,一天3次,一般3~4天即可治愈。

            3、孩子生病時應正規使用抗菌素以減少本病的發生。

            4、對于白膜蔓延到喉頭、氣管、食管乃至血液的嚴重病兒必須及時送醫院治療。

            B、皰疹性口炎:是Ⅰ型單純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以6個月到2歲的嬰幼兒最易罹患。起病時可有38℃-40℃的發熱,1-2天后口腔粘膜上出現小水皰,可為單個,也可成簇。小水皰破潰后形成很淺的潰瘍,上面有黃白色膜樣滲出物,周圍有紅暈。患兒常有局部疼痛伴流涎,煩躁哭鬧、拒食吐奶等表現。本病終年可以發生,冬春季為流行高峰,具傳染性,可在托幼機構群體發病。若不經治療,經過l-2周會自愈,但容易復發,反復發作者通常與微量元素鋅的缺乏有關。

            家庭護理要點:

            1、急性期多為對癥處理,如退熱、鎮靜,局部可用皰疹凈(研細涂之)或中藥錫類散。

            2、保持口腔清潔,勤喂水,飲食以流質或半流質為宜,以減少刺激。

            3、應補充微量元素鋅,可起到預防復發的作用。

            C、細菌性口炎:它多于急性感染、長期腹瀉等抵抗力降低、口腔不潔情況下發病。可發生于口腔粘膜各處,以舌、唇內、頰粘膜多見。初起為粘膜充血水腫,然后出現大小不等的糜爛或潰瘍,上面覆蓋厚厚的灰白色假膜,易于擦去,擦拭后創面可見出血。全身反應與感染的嚴重程度有關。

            家庭護理要點:

            1、如感染嚴重、癥狀明顯、口炎范圍大時,應盡早就醫給予抗生素靜滴或肌注。

            2、局部可涂金霉素甘油、中藥養陰生肌散、以及2%利多卡因止痛。

            3、加強口腔護理及對癥治療。

            創傷性口炎

            多因外傷、硬物擦傷或新萌出乳牙的創傷,使相應的口腔粘膜損傷。病損無定形,與受力方向、力度大小有關,多為單個損害。

            以下為兩個嬰幼兒特有的創傷性口炎:

            1、嬰兒舌系帶潰瘍:是由于新萌出的乳牙切嵴銳利,或同時有舌系帶過短,以致兩者反復摩擦形成潰瘍,久之進一步形成較硬的纖維瘢痕,影響舌的運動。

            2、貝氏口瘡:有的嬰兒經常吮吸拇指、異物(如玩具等),反復多次后可在粘膜較薄的上頜翼鉤處形成對稱的圓形或橢圓形潰瘍。

            家庭護理要點:

            1、治療此類疾病關鍵在于去除創傷刺激因素,如糾正不良習慣、磨改過銳的切緣、牙尖等。

            2、局部涂抹1%龍膽紫等消毒抗菌藥。

            3、如舌系帶反復潰瘍已形成瘢痕的,應帶患兒到口腔科行舌系帶矯正術。

            地圖舌

            地圖舌又叫剝脫性舌炎、游走性舌炎,缺乏微量元素鋅是地圖舌的重要原因。乳牙萌出期較多見,還可能與消化不良、腸道寄生蟲以及口腔內的慢性病灶如齲齒、扁桃體炎有關。常有明顯的家族史。中醫認為是脾濕所致。病損開始時,在舌尖、舌背或舌邊緣上出現一個灰白色微凸的小圓形病區,病區周圍是白色或黃色稍微凸起的弧形邊緣,界限明顯。不久中央下陷,白色褪去,變成火紅。病區可逐漸擴大,最后融合成為邊緣不齊的地圖狀,故稱“地圖舌”。病損有自行緩解和愈合的可能。小兒常無不舒服的感覺,有的出現輕度麻、刺等不適感,個別小兒暫時拒食味重的食物。

            家庭護理要點:

            1、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可補充微量元素鋅,如硫酸鋅、葡萄糖酸鋅、蛋白鋅、鐵鋅氨基酸等。服用中藥,消除脾胃濕熱可以收到良好效果。

            2、保持口腔清潔,減少繼發感染。

            奶瓶性齲齒

            奶瓶性齲齒是幼兒常見的口腔疾病之一。父母常任由幼兒吸吮奶瓶而進入夢鄉,放縱牙齒泡在乳汁、尤其是加糖的牛奶中,如此不良習慣久而久之,使整排牙齒發生嚴重的齲齒,還會造成齒列不整。

            家庭護理要點:

            1、哺乳完畢后,用紗布或牙刷沾水清潔牙齒表面,建立幼兒喜愛口腔清爽的感覺,盡早戒除奶瓶喂食的方式。

            2、照顧好乳牙,讓它不要因嚴重齲齒過早脫落,而導致齒列不整;若發現齒列不整,盡早就醫。
          整天不學好,整月不洗澡,整年往外跑,整輩子檢討!
          2#
          發表于 2011-9-29 02:55:16 | 只看該作者
          謝親分享哦!              
          故人西辭黃鶴樓,臨走送了一桶油,故人邊走還邊想,這個小子真是摳。
          3#
          發表于 2013-2-21 13:40:21 | 只看該作者
          嗯,要對寶寶的牙齒健康負責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