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83|回復: 1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營養過剩成為兒童,特別是城市兒童發病新趨勢。

          [復制鏈接]

          0

          主題

          448

          帖子

          0

          積分

          新生兒

          積分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于 2009-4-9 08:10: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近日,專家指出,營養過剩成為兒童,特別是城市兒童發病新趨勢。    
          1.單純性肥胖兒多
          2.過度喂養致BB肥胖
          3.BB不宜過早添輔食
          4.BB過補易營養過剩
          5.防止營養過剩方法
          幸福的媽咪寶貝

          0

          主題

          448

          帖子

          0

          積分

          新生兒

          積分
          0
          2#
           樓主| 發表于 2009-4-9 08:10:47 | 只看該作者
           單純性肥胖兒多

            幾乎所有父母最擔心的是孩子營養不夠,長不高,長不壯,總是鼓勵孩子多吃點、吃好點。每次只要孩子有什么不舒服,或者有那么一點異樣,父母就擔心缺這缺那,然后趕快買些補品補藥。近日,專家指出,營養過剩成為兒童,特別是城市兒童發病新趨勢。

            何為營養過剩?營養過剩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肥胖;另一是營養品補充過量。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單純性肥胖癥的小兒越來越多,兒童肥胖也已經成為影響兒童健康的重要問題之一。
          幸福的媽咪寶貝

          0

          主題

          448

          帖子

          0

          積分

          新生兒

          積分
          0
          3#
           樓主| 發表于 2009-4-9 08:11:20 | 只看該作者
           日常常采用如下公式粗略估計小兒標準體重:

            出生后1─6個月:標準體重(克)=出生時體重(克)+年齡(月數)X700(克)。如一個出生時體重為2500克的小兒,其3個月的標準體重是:2500克+700克X3=4600克,即4.6公斤。

            出生后7-12個月:標準體重(克)=6000克+年齡(月數)X250克。如出生后8個月的小兒的體重為:6000克+250克X 8=8000克,即8公斤。

            1歲以后:標準體重(公斤)=8公斤+年齡X2(公斤)。同年齡的農村兒童較城市兒童輕1公斤左右。

            但是小兒體重的增加速度也不一樣,有時前半年體重增加得慢一點,而到下半年忽然又增加得快起來。因此觀察體重的變化,時間不能過短,至少要觀察幾個月,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

            一般認為體重超過以上標準體重的20~29%為輕度肥胖,≥30~49%為中度肥伴,≥50%為重度肥胖。

            引起肥胖的原因常常是多方面的,除遺傳因素外,同時還與飲食行為密切相關。過度喂養、過早添加高熱量的食物、用食物作為獎賞或懲罰的手段等均可導致兒童肥胖癥。

            肥胖應從小加以注意及防范。母親孕后期就應防止營養過剩,避免巨大兒的發生,出生后應堅持母乳喂養。添加輔食后,按嬰兒實際需要進行適度喂養,在出生后三個月內避免喂固體食物。

            定期到兒保門診作體格檢查以便早期發現,如小兒出現肥胖傾向則應該在控制飲食、增加運動方面加以注意。1歲以內孩子如果體重已偏胖,應該適當減少奶和主、副食的攝入量,用蔬菜、水果代替。孩子均衡生長是健康的象征,不要認為孩子養得越胖越好。

            對已發生肥胖的小兒應調整飲食,限制每天攝入量,并嚴格進行計算和控制。應嚴格限制肥肉、油炸食品、奶油食品和含奶油的冷飲、果仁、糖果及高糖飲料、甜點、洋快餐和膨化食品等。同時要增加運動量,堅持每天下午或晚上運動一小時左右。減少過度的睡眠時間以控制體重。
          幸福的媽咪寶貝

          0

          主題

          448

          帖子

          0

          積分

          新生兒

          積分
          0
          4#
           樓主| 發表于 2009-4-9 08:12:08 | 只看該作者
           過度喂養會致嬰兒肥胖

            什么叫過度喂養

            傳統的過度喂養是指嬰兒因攝入母乳過多而引起的以消化不良為主的綜合征。臨床上表現為:⑴水樣便,常帶有泡沫和綠色。⑵嘔吐,吐奶不能用排嗝所緩解。⑶腹痛,伴有因腹痛或脹氣而哭鬧。⑷體重不增或體重減輕。

            這主要是由錯誤的喂養指導引起的。過去,醫生總是讓母親每次用兩側乳房哺喂嬰兒,一側喂10分鐘,再換另一側。結果使嬰兒攝入大量低脂肪、高乳糖的母乳。當乳糖含量超出嬰兒腸道乳糖酶對大量乳糖的處理能力時,就會產生上述癥狀。隨著認識的提高和喂養指導的改進,這種攝入母乳過多引起的過度喂養已不常見。

            如今的過度喂養是指給予的能量和其他營養素超過嬰兒機體保持代謝穩態的需要。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通過配方乳品和過早給予固體食物的嬰兒體重增加最快。

            過度喂養的原因

            當母親認為孩子吃得多有益健康時,就會導致過度喂養。主要表現為:⑴根據自己認為嬰兒應該進食的數量,促使嬰兒盡量多吃。⑵把配方乳品配制得比應有的濃度高。對此,我們可以從母親配制的奶樣中鈉含量和嬰兒尿樣中肌酐、尿酸含量和容積克分子濃度的測定結果得到證實。

            一般說來,嬰兒具有調節能量攝入的本能。但是這種本能更多地體現在母乳喂養上。對于配方乳品喂養的嬰兒,在相當程度上取決于喂養人對嬰兒攝入量的判斷。由于配方奶配制過濃會導致嬰兒體內胞外液呈現高張狀態,細胞內液減少,隨之出現慢性口渴,而慢性口渴又可能增加哺喂次數,因此最終會導致過度喂養。
          幸福的媽咪寶貝

          0

          主題

          448

          帖子

          0

          積分

          新生兒

          積分
          0
          5#
           樓主| 發表于 2009-4-9 08:12:35 | 只看該作者
            過度喂養可致肥

            動物觀察結果一項長期的試驗結果令人信服:研究者將48只來自3個父獸和12只母獸的狒狒,按膳食所獲能量的高低,分為3個配方喂養組和一個母乳喂養組。在斷奶前,過度喂養組的狒狒體重明顯高于正常組和母乳喂養組。在斷奶后,所有狒狒都吃同樣的食物。結果嬰兒期過度喂養組的雌性狒狒,在兩歲時體重增加最快;5歲時超出正常喂養組29%,體脂總量為嬰兒期正常喂養和低喂養組狒狒的3倍。

            為什么會導致肥胖

            研究者發現,過度喂養的狒狒血漿中t3和胰島素水平升高,而皮質醇水平降低。這可能會促進脂肪細胞分化,使狒狒體內貯存甘油三酯的能力增強。

            有學者認為,嬰兒期蛋白質攝入過多,會刺激類胰島素生長因子的分泌,刺激蛋白合成和細胞增殖,使肌肉和脂肪細胞增多。

            還有學者提出下丘腦和內分泌調節學說,即過度喂養使嬰兒血清中瘦素濃度增高,導致下丘腦瘦素受體對瘦素的敏感性下降。當體內出現能量正平衡環境時,如青春期和孕期,就很容易發生肥胖。當然,這并不排除嬰兒期后不良膳食和生活方式也是導致成年期肥胖的重要因素。

            如何防止過度喂養

            研究表明,過早添加斷奶食品和高鹽、高蛋白攝入是導致過度喂養的主要原因。因此,預防過度喂養的措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加強營養教育,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早期,英國嬰兒超重和肥胖者眾多。通過營養教育,1976年與1967年的調查結果相比,母乳喂養率提高,嬰兒添加固體食物的時間有所推遲,兒童超重和肥胖發生率明顯下降。 加強對孕產婦的指導讓所有孕產婦了解正確喂養的重要性,使她們學會正確調制配方奶和避免過早為嬰兒添加固體食物。 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嬰兒時期是飲食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應盡力免用奶瓶喂養時期過長和用食物安慰、鼓勵嬰兒等。
          幸福的媽咪寶貝

          0

          主題

          448

          帖子

          0

          積分

          新生兒

          積分
          0
          6#
           樓主| 發表于 2009-4-9 08:13:37 | 只看該作者
            嬰兒不宜過早添加糧食類輔助食物

            在日常生活中,一旦一種傳統習慣形成了,再要改變可真不容易啊!我國很多地區,在寶寶出生后2~3個月,大人總喜歡給他添加一些由糧食制成的糊狀食物(如奶糕)作為輔食。真不知是何年何月形成了這種喂養習慣,老奶奶們都知道這一招,而且一直傳到孫子孫女輩,并成為家喻戶曉的喂養經驗。然而,從小兒營養學的角度來看,這種喂養習慣卻有很多不妥之處。

             其一,糧食的主要成分是淀粉,食物進入消化道以后,主要依靠胰腺分泌的胰淀粉酶進行消化,然后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小兒在生后4個月內,胰腺分泌淀粉酶的數量較少而且活性很低,因此對糧食類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很不完善。過早添加此類食品不僅是一種浪費,而且未消化的食物在腸道中會被酵解產生酸性物質,這些酸性物質刺激腸道可導致小兒腹瀉。

             其二,過早添加糧食類食物往往會影響乳類食物的攝入量,特別是母乳。很多媽媽之所以急于添加糧食類食物,是因為擔心寶寶吃不飽。她們看著液體狀的乳類食物總是懷疑其中的“水分”太多,于是她們認為加點糧食類食物更“耐饑”,讓寶寶吃得更滿足,不容易饑餓。的確,添加奶糕、奶糊等食品后,食物的粘稠性增加了,使得嬰兒胃排空時間得以延長,饑餓感不易出現,寶寶的進食次數也因此減少。但是,糧食類食物占據在胃內,使得嬰兒每次攝乳量減少,每日的攝乳量也隨之下降,營養怎么能夠呢?

             我們知道,小嬰兒的主要食品是母乳,母乳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脂肪、乳糖、維生素、礦物質和活性物質,這些營養素都是以最容易被小兒消化吸收的形式存在于乳汁中,因此它是小嬰兒最理想的食物。糧食類食物消化后成為單糖,主要為人體提供熱量,糧食中其他營養素的含量很少,因此常常需要同其他食物互補食用。對小嬰兒來講,添加糧食而舍棄乳類食品的做法,顯然是得不償失的。

             小嬰兒因胃容量有限,消化能力也不成熟,因此不能像成人那樣一日僅食三餐即可滿足需要,小嬰兒必須通過多餐的途徑來彌補少食的不足,每日5~6餐是自然現象。媽媽看到寶寶一會就餓哭了,一會又尋找乳頭,很擔心自己的乳汁不夠寶寶吃,其實,這并不能說明寶寶總是吃不飽,而是他特殊的生理特點決定了要每日多餐。所以,通過添加糧食類食物,以讓寶貝吃飽、減少寶貝的進食次數,這種做法是不合適的。

            第三,過多過早給予小兒糧食類食物,容易導致熱量攝入過剩,過多的熱量會轉化成脂肪堆積在體內,孩子就胖了。這種寶寶看起來像“洋娃娃”,很討人喜歡,但體質并不好,很虛弱,抵抗力差,容易患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

             所以,育兒觀念上,傳統和現代的確在進行著大碰撞。媽媽們和爺爺奶內們都要接受新知識,讓寶寶在科學的育兒理念下成長。
          幸福的媽咪寶貝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