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研究顯示,優美悅耳的胎教音樂,可使孕媽咪產生恬靜的美感和愉悅的情緒,它們就像看不見的特殊養分,流淌在胎寶寶的血液中,滲透到每一個細胞里,與此同時,孕媽咪身體里還會產生有益的激素,從而促使胎寶寶的大腦和感官發育。實踐證明,受過音樂胎教的寶寶,出生后喜歡音樂,反應靈敏,性格開朗,智商較高。
胎寶寶天生喜歡音樂
胎教專家發現,有的孕媽咪每天在胎動的時間聽優美的胎教音樂,胎寶寶就會很快安靜下來,好似在聆聽那悅耳的旋律,而當胎教音樂一停下來,胎寶寶便又開始活動起來;有的孕媽咪錯過了每天聽胎教音樂的時間,胎寶寶便會在子宮“等不及”,一陣猛動讓孕媽咪感到不舒服,趕緊給他補課才會安靜下來。由此可見,胎寶寶很喜歡音樂。
應該給胎寶寶聽什么胎教音樂?
輕松休閑的室內樂或準父母唱歌更為安全、舒服、自然。目前,胎教音樂有兩種,一種是給孕媽咪欣賞的,音樂舒緩動聽,令人產生美好的遐想,使心靈得到凈化,情緒達到最佳境界;另一種是給胎寶寶聆聽的,這種胎教音樂輕松活潑,音量大小適中,促進胎寶寶對聲浪產生良好的感應。
科學研究表明,胎寶寶喜歡聽與子宮內胎音合拍的音樂,如α腦波音樂等。這種節拍在60—70,頻率在8—14HZ范圍內的音樂蘊藏著和人類生命節律相通的部分,那是一種猶如河水潺潺流動樣的周期波聲音,與大腦中的阿爾發波和心跳波動的圖形相似,通過聲波頻率的共振使大腦腦波產生8-14赫茲的腦波振動,促使右腦開始工作,具有強大的開發右腦潛能的功能,非常適合于胎教,很容易被胎寶寶和孕媽咪接受。
但是,節奏強烈、節奏變化大的刺激性音樂,如激烈搖滾舞曲、迪斯科舞曲、爵士樂,或是帶有悲傷、憂愁情緒的慢四步爵士舞曲、安魂曲,都不適合做胎教音樂。前者有可能造成細胞破裂、死亡,后者可能會使孕媽咪情緒低落,變得多愁善感,從而給胎寶寶白紙一樣干凈的大腦留下陰影。
音樂胎教三法
1.孕媽咪聽音樂從確定懷孕起,孕媽咪便可開始進行音樂胎教。聽胎教音樂時,孕媽咪要全身放松,半躺或半臥在一個舒適的地方或搖椅上,把手放在腹部注意胎寶寶的活動,聆聽室內音響播放的音樂。聽時,最好忘卻眼前的事情,靜靜地隨著音樂讓自己的心放飛;而且,每天聽的樂曲最好固定,不要變化繁多,這樣便于胎寶寶記憶;音量以75-80分貝為宜,每天聽2次,每次進行20-30分鐘。
2.孕媽咪懷孕5個月時,開始母子一起聆聽室內樂。每次開始前,孕媽咪先用手輕輕觸壓幾下胎寶寶,讓胎寶寶知道要上音樂課了。同樣,音量應該控制在75分貝左右,每天聽2次,每次20分鐘。提醒一點,孕媽咪不要認為胎寶寶聽胎教音樂就行了,自己在一旁胡思亂想,一定要精神投入,否則效果不好。
適合胎寶寶的胎教音樂最好經常聆聽,反復的聲波經過不斷地強化,可以促進右腦發育。在胎寶寶出生后,對這樣的音樂特別有記憶,在他哭鬧不安時,給他再聽熟悉的音樂,可以安撫情緒。以之前提到過的α腦波音樂為例,目前國內做的比較好的是卓人教育的α腦波全集。據某些使用過的媽媽說,孕期時一直堅持聽,沒想到寶寶出生后還記得這個音樂,每次聽到都會很安靜。有興趣的準媽媽們可以去感受一下。
3.父母給胎寶寶唱歌通過研究得知,胎寶寶不僅喜歡媽咪的聲音,對爸爸低沉寬厚的聲音也非常喜歡。孕媽咪可在每天一定的時間里,或是做家務時,輕聲哼唱一些優美抒情歌曲,如搖籃曲等,最好是自己非常喜愛的,這樣可唱出感情,并充分想象胎寶寶的可愛樣子,使孕媽咪心柔意綿。準爸爸有時間時,可和妻子一起哼唱,經常聆聽父母的歌聲,會使胎寶寶精神安定,母與子心音諧振,為出生后形成豁達開朗的性格打下心理基礎。
音樂除了藝術上的價值之外,還有各種生理的、心理的效應。心理學家認為,音樂能滲入人們的心靈,激起人們無意識超境界的幻覺,并能喚起平時被抑制了的記憶。胎教音樂能使孕婦心曠神怡,浮想聯翩,從而改善不良情緒,產生良好的心境,并將這種信息傳遞給腹中的胎兒,使其深受感染。同時,優美動聽的胎教音樂能夠給躁動于腹中的胎兒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朦朧地意識到,世界是多么和諧,多么美好。
在生理作用方面,胎教音樂通過悅耳怡人的音響效果對孕婦和胎兒聽覺神經器官的刺激引起大腦細胞的興奮,改變下丘腦遞質的釋放,促使母體分泌出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如酶、乙酰膽堿等,使身體保持極佳狀態,促進腹中的胎兒健康成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