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盡管《倩女幽魂》在影片的最后給了余少群扮演的寧采臣一個特寫(熟悉張國榮版寧采臣的朋友對余少群的那個回眸必然有一絲親切之感),并表示永遠懷念張國榮,可也僅此而已。片尾曲確實會讓人找到了當年的感動,然而我們會馬上清醒的認識到,此《倩女幽魂》非彼《倩女幽魂》。余少群的扮相再怎么學張國榮,也永遠不是張國榮。因此,新版《倩女幽魂》(后文簡稱新《倩》)和舊版毫無瓜葛,無需再比。可偏偏你的名字叫《倩女幽魂》,又怎能不讓人不比?
雖然葉偉信曾經拍出了如《爆裂刑警》這樣讓我拍案的佳片出來,但近幾年,可以明顯感覺到這個家伙有墮落的傾向。《葉問》系列是他這幾年作品中難得的佳作(《葉問2》有待商榷),其余的作品均無法讓大部分人滿意,而這其中還包括《龍虎門》的奇葩之作。縱觀他這幾年的作品,是典型的斗狠有余,質量不足,毫無風格就是他的風格,而這類導演,也是流水線制片商們最喜歡的導演。所以影片中出現三角戀這樣商業影片越俗越愛的元素,以及糖果、水雷這樣的穿越之物,也不是什么讓人覺得奇怪的事。稱新《倩》說是合拍片,實際上還是一部香港影片,對比下這兩年香港電影墮落的速度,稱新《倩》還不算太過分,甚至可以說,不出現如三角戀這樣的內容,才是真正讓人驚奇之處。稱新《倩》只是一部和老版片名以及主角名字相同的人妖三角戀愛情片,所以,無需再比,也不屑多比。
除了淪落為第三者的寧采臣,毫無妖氣的聶小倩,新《倩》的硬件元素還算過關,攝影、動作、特效等均有可取之處。然而有些電影就偏偏這么神奇,一些不錯的元素偏偏會組合成一部注定過幾個月后就會被人忘記的一干二凈的影片,而新《倩》差點就在此列,之所以是“差點”,是因為影片中燕赤霞的出彩。
由于古天樂這個燕赤霞過于霸氣,使其當仁不讓地成為了影片的真正主角。縱觀之前數版的《倩女幽魂》,燕赤霞總是一個悲劇地,卻又不可或缺的打醬油角色。程小東(其實是徐克?)曾經將燕赤霞做了一定的顛覆,并憑借張學友的出色表現讓人對這個打醬油印象深刻,然而真正將燕赤霞從二房扶正為正房的確實葉偉信。且不論因為燕赤霞的扶正而帶來的含失憶元素的人妖三角戀是多么的讓人吐血,就從影片中的燕赤霞的表現來看,卻確實是熒幕上最有血有肉的燕赤霞,以至于他最后的自殺讓我一陣感動,只是遺憾的是,這種有血有肉卻是建立在人妖三角戀上。正是因為這個愛上妖精的燕赤霞的存在,讓新《倩》倒不至于會迅速被人遺忘,這也是葉偉信這部電影最不經意的成功之處——僅此而已。
我曾經在走出影院時沖動地認為《畫皮》是部還可以的片子,但現在看來,那完全是一部讓人看了一遍不會再看二遍的影片。如今再加上《倩女幽魂》,已經兩部了,希望哪位香港導演再接再厲,再給我整一部,拍出一個“氣活蒲松齡三部曲”,也就圓滿了。 |
|